万联网 , 曹雪艳 , 2019-02-28 , 浏览:4786

2月27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公布去年经济数据,2018年香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453.17亿港元,同比增长3%。根据香港统计处官网提供的兑换率,2018年人民币兑港币平均汇率为1.1855,照此计算,去年香港GDP折合人民币约为24000.98亿元。

 

而根据深圳日前公布的经济数据,2018年深圳市GDP为24221.98亿元,增长7.6%。按人民币比较,去年深圳市GDP高出香港221亿元左右。

 

这是深圳市GDP首次超越香港——深圳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经济总量第一的城市。

 

据悉,早在2017年,深圳GDP按照当年年均汇率计算虽并未超越香港,但差距已经大幅缩小,2018年的赶超虽在意料之外,但也属情理之中。

 

深圳正以不可思议的“深圳速度”,吸引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瞩目。

 

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蕴藏未来,提及“深圳前海”8次

 

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该规划一经出炉,便引发了各行各业的热议,万联网也进行了深度解析报道【扩展阅读:重磅!雄起!《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今天发布】。那么,这份众望所归的规划,究竟说了什么?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以下称珠三角九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17年末总人口约7000万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规划纲要》为指导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合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近期至2022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

 

世界第四大湾区,已经来了。

 

根据中国基金报、万联网的梳理,《规划纲要》的部分要点如下:

 

1、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

 

广州: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

 

深圳: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

 

2、构建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以连通内地与港澳以及珠江口东西两岸为重点,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力争实现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

 

3、建设国际金融枢纽、大力发展特色金融产业

 

支持深圳依规发展以深圳证券交易所为核心的资本市场,加快推进金融开放创新。支持深圳建设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推进深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深澳特色金融合作,开展科技金融试点,加强金融科技载体建设。支持珠海等市发挥各自优势,发展特色金融服务业。

 

在符合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的前提下,支持粤港澳保险机构合作开发创新型跨境机动车保险和跨境医疗保险产品,为跨境保险客户提供便利化承保、查勘、理赔等服务。

 

4、共建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

 

加快推进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等重大平台开发建设,充分发挥其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合作中的试验示范作用,拓展港澳发展空间,推动公共服务合作共享,引领带动粤港澳全面合作。

 

在《规划纲要》中,“深圳前海”被提及8次,提到“前海”关键字共14次。笔者整理后发现,提及部分主要涉及战略定位部署、推动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拓展就业创业空间等领域,从金融、科技、文化、交通等各个领域为粤港澳大湾区、为深圳的未来发展带来了全面、详尽的方向指引。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认为,从前海本身来讲,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一个很重要的平台,能看出来在纲要中很受重视。作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它本身的视角包括通过跟香港的对接与合作,去实现制度创新。方案中提到“支持在深圳前海设立口岸,研究加强与香港基础设施高效联通”。在这方面能不能实现创新?比如说24小时通关、比如不一定是一个物理的通关。在大湾区里面涉及要素的流动,口岸就涉及到要素流动,能不能把前海口岸就作为一个“新”的口岸,用“新”的要素流动的机制来安排,这会有一定的意义。

 

毫无疑问,深圳将沿着《规划纲要》的指引,向更具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大步迈进。

 

二、最好的时代已至,“排头兵”深圳势在必行

 

2019年1月,记者从海关总署广东分署获悉,2018年,广东省外贸进出口总值7.16万亿元人民币,外贸规模首破7万亿元,创历史新高,比2017年同期(下同)增长5.1%,同期全国增长9.7%,占全国外贸总值的23.5%,已连续33年保持全国各省市第一。

 

2018年广东省有实际进出口数据的企业有8.7万家,较2017年增加5000家,其中,民营企业6.3万家,增加了5200家,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提升。

 

作为广东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突出贡献城市,深圳在2018年的表现可谓非常亮眼,民企的贡献不可谓不突出——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深圳市的企业数量累计1960134户,连续6年创业密度全国居首。据深圳市企业注册局最新统计显示,截至18年11月25日,深圳市商事主体总量(企业及个体户)累计3098001户,同比增长2.5%。其中,企业累计1960134户,同比增长12.6%。新登记企业量和个体工商户总量仍高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按市统计局公布的深圳市2017年常住人口1252.83万人计算,深圳每千人拥有商事主体247.3户,拥有企业156.5户,已连续6年创业密度稳居全国第一。

 

这表明,深圳人创业热情不减,深圳持续成为创新创业热土。

 

创业、创新光有热情远远不够,政策的支持才是树苗生长的沃土,而深圳无疑具备了这个必要条件。

 

2019年1月,深圳市银行业协会在第八届会员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发布了深圳银行业内首个《支持民营企业稳健发展倡议书》,倡议各会员单位要迎难而上,主动作为,推出更多有针对性、务实性的纾困举措,全力以赴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2019年1月,深圳市金融办关于印发《关于促进深圳市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意见》的通知,把握政策先机,在国内率先推出专门促进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地方性文件,以全链条、全周期覆盖供应链为目标,强调政策组合拳对供应链金融的推动作用。

 

2018年12月,深圳出台实施《关于更大力度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从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缓解融资难融资贵、建立长效应急纾困机制、支持企业做优做强、完善政策执行环境等方面进一步优化环境;

 

……

 

数字和政策背后,是一座城市的有为追求。

 

回首深圳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程,用“波澜壮阔”来形容也丝毫不为过。1979年,深圳蛇口轰然响起填海建港的开山炮,这也被后来者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第一炮”。

 

近40年间,昔日一座默默无闻的小渔村,成为现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科技创新中心、区域金融中心,“深圳速度”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标杆。

 

角逐世界领先,深圳正在加紧步伐,我们相信,最好的时代已至,突围就在今朝。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相关新闻

返回
顶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