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人民政府 , 西安市人民政府 , 2022-02-07 , 浏览:917

2022年2月7日,西安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此规划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行“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着眼西安产业发展实际,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全面提升产业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任务,全面推行“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和“链长制”,提出西安市“十四五”时期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

 

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远景展望到2035年。

 

 

第一章 发展基础

第一节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十三五”期间,西安市产业发展规模逐年壮大,城市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区域吸引力得到全面提升,经济总量连续跨越五个千亿级台阶,实现历史性突破。2020年西安市生产总值10020.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增速高于全国、全省2.9和3.0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12.75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3328.27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6379.37亿元,增长4.2%。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二五”末的3.23∶34.90∶61.87调整为2020年的3.12∶33.22∶63.66。经济运行呈现平稳向好态势,竞争优势持续增强。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引擎作用凸显。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2.4%,比上年增长23.4%;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6.9%,比上年增长13.3%;装备制造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0.4%,比上年增长14.9%。服务业比重持续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15年的61.87%提高到2020年的63.66%,高于全国和全省9.13和15.72个百分点;内部结构不断优化,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软件信息和服务、会议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取得长足发展。

 

产业聚集效应明显。我市现有1个国家级新区、4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0个省级开发区。2020年末,各产业园区累计入园规模以上企业1520家,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数的94.6%;累计建成以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的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7家,涉及航空航天、汽车、电子信息、软件和信息服务以及高技术转化应用等五大领域,在产业升级、两化融合、技术改造、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安全生产、区域品牌发展和人力资源充分利用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建成各类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聚集区54个,其中国家级8个、省级1个、市级45个,基本涵盖了服务业主要领域,实现了全市各区域全覆盖。

 

质量效益显著增加。“十三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20%目标顺利实现,发展质量更加高效,累计入选工信部绿色产品5种、绿色工厂21家、绿色供应链2家、绿色园区2家。经济效益持续提升,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6255.8亿元,比上年增长4.7%;实现利润总额436.0亿元,比上年增长46.9%;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3179.93亿元,比上年增长5.1%。西安迈科、陕西投资、龙记泰信、陕西粮农、西安曲江文投等入选中国服务企业500强。

 

开放发展速度提升。“十三五”时期,西安市加快共建“一带一路”步伐,全力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发挥陆港空港联动效应,着力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与丝路沿线国家和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2015年至2020年,西安市进出口总额从1761.92亿元增长至3473.84亿元。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航线通达全球37个国家和地区,客货吞吐量分别居全国第8和第10。我市获批第五航权,世界500强企业及其分支机构落户达到242家。全省唯一的临空经济示范区、临空型综保区获批并运营,真正形成了海陆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大格局,成为西安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有力支撑。

 

第二节 创新驱动步伐加快

 

产业创新智力资源丰富。全市科创重器平台加速布局,形成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其中,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64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4家、企业技术中心237家。参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推进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国家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筹建国家超算(西安)中心,建设西部科技创新港。高层次人才吸引力增强,拥有各类人才344万人、两院院士6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26人。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十三五”期间,我市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投入持续增加,荣获“全国十大创新型城市”称号。硬科技研发能力突出,2020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为5.05%,位列副省级城市第一。发明专利授权量达34123件,各项创新成果指标保持在副省级城市前列,在2020年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排名中位居全国第六。创新型企业群落逐渐形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000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6135家,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7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3家,科创板累计上市企业5家。科技扶贫取得显著成效,科技特派员队伍不断壮大,实现省定贫困村全覆盖。

 

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加速。技术要素市场活跃,2020年技术合同交易额1648亿元,全市成果转化要素网络成型,技术经理人“1+3”服务模式在全国推广。双创服务能力倍增,拥有市级以上众创载体285家,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4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71家、入选国家双创示范基地6家,西安荣获“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称号。科技金融要素加速流动,科技创新发展“基金群”投资规模上台阶,知识产权质押形成特色做法。

 

产业创新空间不断拓展。核心区域创新示范带动,形成以国家级园区为主体、重点功能板块支撑、创新单元内嵌的开放创新空间。获批建设国家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西咸新区汇聚重大科技创新资源,高新区科技创新能力位于全国高新区第一梯队,经开区全面推进院地合作,航天基地科技创新指标位居全国前列,航空基地聚力打造航空硬科技高地,鄠邑区建成西户省级高新区。高新区、经开区、航空基地获批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特色载体。开放合作网络高端辐射,积极推进西咸一体化发展,活跃“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西咸新区与俄罗斯国家共建国别园。

 

科技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等国家改革试点叠加,12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政产学研全面融合,央地融合、军民融合实现纵深发展。加速科技资源统筹改革,出台《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打造“一带一路”创新中心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院所体制改革释放活力,“一院一所”模式在全国推广。军民两用技术创新深入发展,建成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西安军地通用标准化研究院等一批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平台。

 

第三节 转型升级稳步推进

 

工业实力持续提升。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工业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0%,规模以上工业经济体量再上新台阶。“6+5+6+1”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壮大成势,6大支柱产业产值突破4000亿元、增长23.7%,5大新兴产业和6大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8.5%和7.5%。开展育链、补链、强链、延链工作,法士特、陕鼓、西部超导等企业获得“中国工业大奖”。2020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长23.4%,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3.3%。航空、航天、集成电路作为西安的优势产业,产值近年来稳居全国前5位。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产值排名全国第7位。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产业集群加速壮大,进入千亿级方阵,工业转型升级、动能转换、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

 

服务业规模不断壮大。202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379.37亿元,年均增长8.0%。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3.66%,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9.2和15.76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总收入达到340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1871家,营业收入2832.8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89.33亿元。国际客运航线总数81条,旅客吞吐量位列全国第八。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3720列,开行总量、重载率、货运量居全国前列。获批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服务外包最具潜力和最具竞争力城市。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基本建成,获评2019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突出贡献城市,荣获中国快递示范城市称号。软件和信息服务规模居副省级城市第八,获批中国软件名城创建试点城市。

 

文化和旅游产业稳步发展。西安被评为2020年全球20个热门旅游目的地、全国十大热门旅游城市之一。文物保护水平不断提高,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录,博物馆总数达到157座。大唐不夜城入选首批“全国示范步行街”,临潼区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大明宫旅游景区和城墙·碑林历史文化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大唐西市文旅小镇创建经验在全国推广,“千年古都·常来长安”文旅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西安入选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展明显。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稳步提升,建成高标准农田140万亩,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十七连丰”。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加快推进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全市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3年实现零增长。形成周至猕猴桃、鄠邑葡萄、临潼石榴等一批地理标志产品,临潼石榴种植系统荣列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构建,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断提高,多元开放的农业对外合作格局加快推进。2020年,全市粮食产量144.58万吨,建成178个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95%,自主选育品种种植面积占95%以上,农业贸易额达到1.17亿元。

 

第二章 面临形势

第一节 面临机遇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当前世界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科技领域前沿不断拓展,全球创新要素加速流动,成果应用转化周期越来越短。在新技术的带动下,全球产业变革正在蓬勃兴起,电子信息制造、高端装备制造、汽车、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食品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创新突破也在加速。这为西安市以硬科技产业为切入点参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与创新链,推动科教优势、军工资源充分兑现价值,从而为抢占新经济产业发展高地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机遇。立足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和国内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国家提出了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双循环发展模式的关键在于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积极扩大内需、稳定外需。这就需要西安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打通经济循环堵点,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以技术创新来消除产业链中存在的“技术孤岛”现象,在关键领域下大功夫,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国家战略地位提升带来的机遇。西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近年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关中平原城市群等国家战略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承担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放型体制机制、服务贸易、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两业融合等近20项国家级试点、示范任务。新的国家战略定位为西安市高位谋划产业发展战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了创新性机遇。

 

数字经济助推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数字经济作为引领未来的新经济形态,正在成为新的转型升级驱动力,同时也成为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数字经济不仅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而且已经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是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导力量。西安要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加快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面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第二节 面临挑战

 

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增加西安市外向型经济难度。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十四五”时期,在全球经济下行、国内结构性矛盾突出以及中美经贸摩擦升级、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世界经济增长将持续放缓,仍将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的特征更趋明显,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这一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变化,对西安市的产业外向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双碳目标对西安市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把碳排放的额度看成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进一步突显。西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正在全力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新体系,要完成产业“双碳”转型这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实现“双碳”目标下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着总量、质量双提升的艰巨任务,跟跑、并跑、领跑的挑战不断加剧。

国际新形势给西安市产业发展安全提出更高要求。新的国际形势下国内城市普遍面临技术封锁、产业断链和零部件断供等风险,产业发展安全面临极大挑战。全市产业链布局中有关产业环节的对外投资少,国外在关键环节形成排他性垄断的风险较高,关键零部件国产率和可替代率不足,产业安全面临挑战。

周边城市产业竞争给西安市产业发展带来挑战。国内发达城市在数字经济、智能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增长领域,对资金、人才、企业、创新资源展开了激烈竞争。西安市综合实力不强,面对上海、深圳、杭州等产业第一梯队城市率先升级,郑州、成都、武汉等周边城市竞相赶超的发展态势,产业发展的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

 

第三节 发展优势

 

区位交通优势。西安地处全国地理中心,东联活跃的东亚经济圈,西接发达的欧洲经济圈,是联通欧亚、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节点城市。西安到全国各大城市的平均距离最短、平均成本最低。近年来,以西安为枢纽的航空、高铁、公路交通设施逐步完善,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初步建成。西安已形成完整的“米”字型高铁枢纽网和“米”字型高速公路网,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是全国航空六大国际枢纽之一,西安新筑铁路综合物流中心成为以运输物流、贸易服务为主的国家级综合物流枢纽节点。作为古丝绸之路新起点、“一带一路”核心区、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节点城市,西安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彰显。

 

科教人才优势。西安拥有丰富的科教人才资源,科教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三。全市拥有各类高等院校83所,其中有8所高校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16个学科跻身“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西安科研院所众多,在数量上仅次于北京,拥有政府部门所属独立科研机构90余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3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40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7个。西安是人才的聚集地,拥有两院院士60余位,在校大学生80余万人,每年毕业生超过30万人。

 

制造业基础优势。西安作为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布局建设的重要工业基地,工业门类齐全、体系更加完备,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在国家41个工业大类中西安就有35个,汽车和电子信息制造两大产业迈入千亿级集群序列。集成电路产业拥有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完整的产业链。航空制造业基本形成了集飞机研究设计、试验试飞、生产制造为一体的产业体系。航天运载动力优势突出,卫星载荷及地面应用地位明显,具备完善的航天测控能力,西安是国内唯一拥有航天系统完整产业链的城市。装备制造领域拥有西电、陕鼓、中石油测井、中大机械等专用通用设备领域的重点企业,产业起步较早,总体布局完整,在全国处于龙头领先地位。新材料产业普遍科技含量较高,部分产品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西安建有生物医药园区、生物医药产业专业孵化器及研发聚集基地等。

 

文旅资源优势。西安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先后有西周、秦、西汉、隋、唐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西安拥有秦腔、皮影、鼓乐等特色文化遗产,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大雁塔、小雁塔、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兴教寺塔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安拥有厚重的历史积淀、恢弘的古都风韵、灿烂的文化底蕴、开放的丝路文明、丰富的红色资源、雄浑的自然山水等优势,是体现丝路文化精神、承载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结点城市和人类文化遗产之都。

 

第四节 主要问题

 

工业经济总量不大。2020年,西安地区生产总值10020.39亿元、工业增加值总量1828.59亿元,排名均位于9个国家中心城市末位,产业规模较小,工业不大不强,支撑带动作用发挥不够。龙头企业少,规模以上企业不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仅为副省级城市平均规模的1/2左右。

 

服务业能级有待提升。服务供给体系质量不高,高端化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业、高品质多样化的生活性服务业供给不足,服务贸易占整体贸易比重仍偏低。竞争能力不强,缺少综合实力强劲、服务全国和全球的总部企业及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影响力的本土跨国品牌,辐射带动引领作用较弱,2020年,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中西安市仅有5家,服务业增加值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总量排名第8位。

 

农业发展存在短板。特色产业突出,形成一批地理标志产品,但龙头企业培育不足,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度不够,产业链短,价值链体现不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才缺乏、投入不足;产业标准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品质整体水平和品牌知名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产业竞争力不强。从制造业看,本土企业规模普遍偏小,部分产业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多数产业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中低端,部分产业链关键环节缺失,初加工、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产品占比较高,关键和核心的技术及部件依赖进口,重大装备产品及关键器件的生产配套仍相对缺乏,重点建设项目中高质量先进制造业项目数量不多、体量偏小。从服务业来看,主要以交通运输、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为主,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比重达35%以上,技术服务、商务服务等高附加值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普遍规模不大。从产业集群化看,西安市6大支柱产业中仅航空产业集群入选2021年3月国家工信部公示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名单。

 

第三章 发展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紧扣新时代追赶超越“五项要求”,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任务,全面推行“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和“链长制”,实施先进制造业强市战略,以全面提升产业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创新驱动为引领,聚焦促进两链融合、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发展,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以“6+5+6+1”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为西安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和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步伐,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奋力谱写西安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坚持以创新驱动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提升企业技术研发能力,针对产业链、供应链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攻关,突破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健全鼓励支持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大高端、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投入,推动“西安制造”向“西安智造”转变,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融合发展。围绕推进两业融合、两化融合和一二三产业融合,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打造产业发展新动能。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通过数字赋能,使制造业向价值链的高附加值两端延伸,融入更多的科技创新要素,提高整体生产效益和国际竞争力。深入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实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大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挥产业融合发展带来的协同效应,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和农民增收。

 

坚持集约集聚。强化产业集群集聚,形成同类产业同区域集群聚集沿产业链发展。突出电子信息、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和生物医药6大支柱产业强链延链补链,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协同发展,形成各板块分工错位、主业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和聚集区。

 

坚持绿色低碳。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对标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要求,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产业发展全过程,加快产业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抢抓绿色发展机遇,加快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推进绿色能源、绿色制造、绿色服务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减量化、轻量化生产,壮大清洁生产产业和清洁能源企业,为经济转型升级增添强劲“绿色动力”。

 

坚持开放共享。顺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等区域合作新趋势,积极适应国内消费扩容升级趋势,提升产业中高端供给水平,主动融入国内经济大循环。抓住疫情后国际产业链重构契机,加快形成国际航线网络,提升中欧班列运营效能,搭建“买全球、卖全球”信息平台,强化资源、技术、产品、服务多元化供应和国际产能合作,提高全球供应链适配能力。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到2025年,“6+5+6+1”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70%,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经济总量达到1.4万亿元以上。

 

注:“6+5+6+1”:“6”即6大支柱产业,包括电子信息制造、高端装备制造、汽车产业、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食品和生物医药;“5”即5大新兴产业,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卫星应用、大数据和云计算、增材制造;“6”即6大生产性服务业,包括现代金融、研发设计、现代物流、软件和信息服务、检验检测认证、会议会展;“1”即文化旅游特色产业。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持续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到2025年,三次产业结构力争达到3∶33∶64。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达到50%;产业创新能力快速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达到40%;生产性服务业占全市服务业的比重进一步提升;文旅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6%;产业布局不断明晰,形成8个产业层次高、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实现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降低13.5%。

 

产业规模稳步扩大。着力推动“6+5+6+1”现代产业体系壮大成势,构筑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到2025年,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总产值超过1万亿元,形成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00亿元;生产性服务业总收入超过5000亿元;文化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000亿元;“农业+”产业规模和效益走在西部前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0000元。

 

产业发展质量显著提升。着眼促进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到2025年,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基地10个;新增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630个、市级以上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45个;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500个、省级以上质量标杆企业30个、工业品牌培育试点示范企业20个;新增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150个、西安工业云平台注册企业16000个;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数量达到2300家;文化及相关产业市场主体数量达到3万家。

 

产业开放度明显提高。深化国际产能合作,深度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积极参与全球资源和生产要素配置。以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和西安都市圈建设为契机,深化区域产业协作。电子信息、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和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国际和国内影响力显著提高。到2025年,服务贸易保持较快增长,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现飞跃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突破150亿元,交通枢纽功能优势更加突出,国际航线达到120条,实际利用外资额达到100亿美元,陆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0万标箱,中欧班列长安号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产业生态日趋优化。关键环节、公共平台、营商环境等方面产业配套更加完善,体制机制更加优化。产业集群、聚集区、园区平台支撑作用进一步强化,企业集团化、集约化、协同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力显著提升,形成产业自行调节、资源有效聚集、科技人才交互、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成长的多维产业生态系统。

 

到2035年,基本建成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布局合理化、发展集群化、创新协同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碳中和工作扎实推进,碳达峰目标顺利实现,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科技强市、文化强市、教育强市、健康西安建设取得重大成果,全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国家中心城市和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

 

第四节 发展重点

 

坚持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注重用数字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大做强做优,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化发展、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特色化发展,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先进制造业集群化发展。大力实施先进制造业强市战略,充分发挥西安制造业基础优势和丰富的科技资源,以创新引领、数字赋能、服务融合为发展导向,通过强化支柱产业领先地位,加快新兴产业布局,巩固传统产业优势,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保障功能,打造主导产业多元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加快推动支柱产业高端化,以促进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为突破,增强以6大支柱产业为重点的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围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食品和生物医药等产业进行“补链”,推动集群企业从产品制造前展后延到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全产业链,提升产业集群现代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针对汽车、航空航天等优势产业的关键环节进行“强链”,努力打造在全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加快推动5大新兴产业规模化,鼓励支持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布局应用,形成开放包容的未来产业发展格局。聚焦机器人、增材制造等新兴产业进行“延链”,定向引进具有核心地位的龙头企业,打造产业层次高、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的新兴产业集群。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谋划布局区块链、量子通讯、虚拟现实等未来产业,培育新增长点和新动能。加快推动6大生产性服务业现代化,围绕制造业产业布局,聚焦产业链对接、价值链提升和服务模式创新,加强集群载体建设,健全完善支撑体系,提高综合配套服务功能。推进电子商务、人力资源、法律和咨询服务、服务贸易等生产性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全链条服务。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强化生产性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支撑、保障、服务和推动作用。

 

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2000个,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量达到30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2000个。形成主导产业多元并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有力支撑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格局。

 

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完善服务业发展体系,全面推进西安服务业规模发展、提升发展、创新发展和集聚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拓宽服务业领域,重点建立以现代商贸、健康养老、体育服务、居民和家庭服务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推动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扩大优质健康服务供给,改善“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积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健康托育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大力发展以医疗产品、保健用品、营养食品、医疗器械、保健器具、休闲健身、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等为主的覆盖生命全周期、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结构合理的大健康产业。强化创新驱动,推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服务领域深度应用,丰富传统服务业业态模式。促进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相互融合,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丝路金融中心等建设。推动质量品牌提升,完善西安制造、西安服务、西安工程等一批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地方标准,建立健全品牌培育服务体系。加强开放合作引领,发挥大西安都市圈核心带动作用,加快推动关中平原城市群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紧密对接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区域,促进城市群间服务资源互通共享。

 

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8960亿元,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超过4000亿元,全市服务业劳动生产率达到21万元/人,入选中国服务业500强企业达到8—10家。

 

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挖潜西安根脉文化、历史文化、丝路文化、红色文化、山水文化、民俗文化优秀文化IP,打造“千年古都·常来长安”等西安文旅品牌。加快实施重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项目,构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持续扩大“兵马俑”“西安城墙”“世界古都”“丝路起点”等世界级文化标识的影响力,建设博物馆之城、书香之城,叫响“易俗社”“长安画派”“白鹿原”等特色文化品牌,打造国际文化旅游中心。巩固扩大临潼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效,支持长安、碑林、蓝田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现全域旅游发展。发挥西安资源优势,推动文旅与科技、工业、电竞、体育、影视、出版、会展等产业多元融合。充分利用2023年亚足联亚洲杯足球赛、“三河一山”规划建设等新契机、新载体,积极融入、植入升级文旅产品及项目,推出系列活态化、体验式、创新性文旅产品,形成文旅供给需求良性循环。加快发展文创为主体的新型文旅业态,做大做强影视传媒、演艺娱乐、动漫游戏音乐产业、创意设计等高附加值文化产业,建设一批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数字出版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旅龙头企业。加快精品景区建设,提升文旅配套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推动旅游管理服务智慧化,实现“一网知古都、一机游西安”。

 

注:三河一山:即围绕渭河、沣河、灞河和环山公路,建设环线绿廊,构筑西安核心区的生态廊道。

 

到2025年,旅游业总收入超过5000亿元,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达到950个,建成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2个,形成产业要素齐备、融合效应集聚、高质量发展的文旅融合发展格局。

 

都市现代农业特色化发展。立足西安国际化大都市需求侧定位,提升农业供给侧质量水平,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和蔬菜设施提升改造工程,推动特色果业提质增效,做强番茄、猕猴桃等特色优势种业,推动畜牧业绿色健康发展,做大做强乳制品全产业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围绕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一县(区)一业、一村一品”,推进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推动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建设农业产业强镇。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开展国家、省、市、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四级联创”,争创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园。持续聚力乡村振兴,积极探索“农业+”乡村经济新业态,依托关中农耕文化、特色民俗,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乡村现代化水平。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创建全国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体系试点市和国家级或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做强西安农业品牌。

 

到2025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75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120万吨左右,蔬菜总产量稳定在370万吨左右,各类现代农业园区达到15个以上。

 

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立足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提升关键软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推进重点领域数字产业发展,全面推进数字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加速产品和服务迭代,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积极培育数字经济示范区、示范园、示范平台,加快西安数字经济产业园、西咸新区国家级大数据和云计算产业基地建设。

 

到2025年,数字经济成为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引擎,全市数字经济规模达7000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以上,推动数字经济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第五节 空间布局

 

坚持以产业生态圈为重点深化经济组织方式创新,全面推动产业功能区建设提质增效,强化产业发展的根植性、关联性和延展性,按照“协同错位、因地制宜、集约高效、产城融合”的原则,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快形成集聚、集约、集群发展的态势。通过梳理现状产业集聚和空间分布特征,结合产业政策分区功能和产业导引,统筹衔接国土空间规划,识别整合城市新区产业空间,引导各类资源要素打破地域约束及行政壁垒,对地域相邻、产业相近的产业空间进行整合,强化产业关联,实现区域差异化协调发展。统筹考虑产业空间布局与城市功能匹配的关系,形成“布局集中、主业突出、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的发展态势,在空间上逐步形成“一核三带一通道多板块”的产业空间布局。

 

“一核”:指位于城市空间中心的文旅商贸核心。主要包括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雁塔区、未央区和高新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部分区域,形成以文化旅游、商贸服务为主的城市文旅商贸核心区,优化中心城市区现代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品质。

 

“三带”:指高新技术产业带、先进制造产业带和文化旅游产业带。

 

——高新技术产业带以高新区为引领,主要包含高新区、航天基地、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沣西新城)等区域。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食品和生物医药、航天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配套发展5大新兴产业及相关生产性服务业。

 

——先进制造产业带以经开区为引领,主要包含经开区、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泾河新城)、高陵区、航空基地、阎良区、富阎产业合作园区等区域。重点发展汽车、高端装备、航空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配套发展5大新兴产业及相关生产性服务业。

 

——文化旅游产业带以曲江新区为引领,主要包含曲江新区、临潼区、周至县、鄠邑区、长安区、灞桥区、浐灞生态区、国际港务区、蓝田县等区域。主要发展文化旅游、会议会展、现代金融等产业。

 

“一通道”:指从空港新城连接高铁新城到国际港务区的国际物流大通道。主要发展现代物流、临港经济、临空经济。

 

“多板块”:指立足资源禀赋和现实需求,形成分布于“一核三带一通道”区域及其外围的多个产业集群区。推动产业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形成各区域“定位明确、产业明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格局。

 

明晰各区县、西咸新区、各开发区和富阎产业合作园区发展的重点方向,针对规划雷同、重复建设、盲目竞争、定位不清等问题,坚持优势互补和错位发展、资源开发和发展需求、统筹协调和及时修订原则,对文化旅游、现代商贸及健康服务等全域性产业不做限制,建设形成各区域各具特色、布局合理的产业协作体系。

 

第四章 主要任务

第一节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坚持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为牵引,以推动创新资源开放共享为突破,推动企业创新、人才创业、政府创优,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密切对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围绕我市光子、重卡等19条重点产业链,支持链主企业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创新资源和主体,构建从技术开发、转移扩散到首次商业化的新型创新平台,按照“成熟一家、启动一家”的原则,加快推进产业共性研发平台建设,建立产业链协同创新体系。鼓励引导优势企业和科研院所,牵头建设引领相关行业的国家级创新中心。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健全奖补结合的资金支持机制。依托产业园区、高校院所、龙头企业、检测认证机构等,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和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推进行业技术中心和区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开展技术研发、检验检测、技术评价、技术交易、质量认证、人才培训等专业化服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为产业自主创新提供技术支撑。

 

布局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围绕陕西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发挥西咸新区秦创原总窗口优势功能,积极落实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争取更多国家创新力量布局西安。积极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多类型、多层次、协作支撑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成运行国家超算(西安)中心,推动建成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国家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优先布局建设“先进阿秒光源”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空天科技、深地深海领域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积极争取创建国家实验室,参与陕西实验室建设和全省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建设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化的大型综合性实验室体系。支持高校院所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建设联合实验室,面向青年科学家组建未来实验室。引进培育国内外高水平科研机构,支持高新区深化与中国科学院等战略合作,集聚高端资源建设西安科学城。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设示范带动效果明显、长期稳定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的示范引领作用。

 

加强核心技术研发。扎实落实国家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实施陕西省全链条产业技术创新(1155)工程,实施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行动,瞄准产业转型升级重大战略需求和重点产业链关键核心领域,制定产业链锻长板重点领域清单、补短板突破环节清单,组建产业链服务团,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断链技术、“卡脖子”技术公关补链,形成一批替代产品,不断提升产业链核心竞争力。聚焦电子信息、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和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和硬科技领域,推进重大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在量子科技、脑科学、区块链、空间技术和未来能源等前沿领域开展重大问题研究,形成一批“从0到1”的原始创新成果。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充分利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立健全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协同推进机制,布局人工智能、机器人、卫星应用、大数据和云计算、增材制造等前沿科技研发及产业化运用,推动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建立网上技术需求及技术创新供给市场服务平台。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支持西安科技大市场建设市场化、专业化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促进专利技术成果交易转化。制定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目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加快推进一批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支持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研发及其在服务业领域的推广应用,以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等为重点,加快发展智能设计、云设计等服务业新模式、新业态、新场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应用,围绕生物种业、农业机械等领域,推进经营主体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联合进行重大科研攻关,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专栏2 :产业创新技术领域发展方向

 

电子信息制造。重点开展第三代半导体和功率半导体(IGBT)、基础芯片和专用芯片、电子元器件、新型显示、高端软件、智能终端、物联网、5G等领域自主可控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新型关键技术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应用研究,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基石—光子技术攻关。

 

汽车。开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氢能源汽车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并促进其产业化,提升动力电池、轴承、电控系统、电机系统、车载光学系统等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加强车联网系统与芯片、自动驾驶等自主可控技术研发。

 

航空航天。重点实施空天动力及关键零部件、民用航空发动机、国产民机总装生产、航空器整机制造、航天器运行管理、卫星及空间探测、通用航空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高端装备。围绕高档数控装备、无人系统、智能电力装备、国产首台套重大装备、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聚焦整机和关键零部件、工业控制软件等核心方向进行攻关。

 

新材料新能源制造。聚焦可再生能源制氢、高压气态和液态储氢、氢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成、稀有金属材料、光电能源材料、空天复合材料、石墨烯材料、汽车轻量化材料、生物医药材料、化合物半导体等重点领域,前瞻布局高端新材料、前沿新材料研发,突破材料性能及成分控制等工艺技术。

 

食品和生物医药。开展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精准医疗、绿色食品等领域前沿技术研发和新产品研制,开展中医药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开展重大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

 

新兴产业。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卫星应用、增材制造、机器人及无人系统等前沿领域,重点发展传感器、芯片、大尺寸3D打印设备等增材制造装备、建模等支撑性软件工具及技术服务、专业化机器人、数据库、卫星导航应用和超导量子计算等产业。

 

传统产业。围绕食品饮料、纺织、加工、建材等传统领域,重点发展生物基原料和纤维绿色加工、高性能纤维、多种材料多层复合、立体织造等关键技术,生产绿色制造纺织产品、高品质功能性家具及优异建材产品等。

 

现代服务业。重点开展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在传统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应用创新。鼓励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两业融合”,向制造业领域融资租赁业务、工业原材料和工业产品定制化物流服务等方向发展。

 

现代农业。重点开展良种选育繁育、高效种植与养殖、特色食品精深加工、重大疫病防治、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技术研发。

 

 

第二节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

 

完善重点产业链条。优化产业链发展环境,围绕重点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构建“6+5+6+1”现代产业体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制定出台西安市《关于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的实施方案》,提升完善光子、重卡、半导体及集成电路、输变电装备、航空、生物医药、钛及钛合金、乘用车(新能源)、乳制品、航天、太阳能光伏、轨道交通、民用无人机、氢能、增材制造、智能终端、物联网、传感器、陶瓷基复合材料等19条重点产业链。针对重点产业链缺失环节,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实现“补链”。针对重点产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落实国家软件重大工程,推广应用填补国内空白的关键产品技术,推动产业链核心环节本土化,实现产业“建链”。开展产业链联动协作行动,构建大中小企业配套、产学研用协作、上下游企业共生的产业生态格局,实现产业“延链”。推进产业链改造升级,加大技术更迭、工艺优化、装备升级投资,提升全产业链设计、制造、工艺、管理水平,推进大健康、智能制造等产业“强筋壮骨”,实现产业“强链”。

 

推行产业链链长制。建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链长,市级领导任各重点产业链链长的“链长制”,全面推进产业链建设工作。通过延链、补链、强链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在推动链式发展、实施链式创新、推行链式招商、打造链式服务、构建链式机制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梳理产业链发展现状,研究制定产业链图、技术路线图、应用领域图、区域分布图,梳理产业链重点企业状况和产业链各环节对外依赖状况。制定特定的产业链工作计划,从各产业链自身的角度统筹推进各类企业发展,实行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人才引进、技术创新等重大政策,构建良好产业链生态。细分产业链,落实责任主体,挂扣供应链、信息链、采购链、服务链、人才链、资金链等多个链条,将管理思路从零散点状向系统链状转变。加强链式服务,为产业链“链主”企业和核心配套企业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鼓励“链主”企业联合中小企业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协同创新机制。

 

推动企业链式发展。鼓励“链主”企业按照“龙头带动、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思路和“三交一化”模式,实施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实施“链主”企业扶持计划,采取“一企一策”支持“链主”企业快速做强做大,培育一批综合实力强、具有全球核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推动上下游企业融通发展,支持“链主”企业根据需求形成“主要配套产品需求清单”,产业链上企业形成“中小企业产品供给清单”,营造产业生态,促进配套合作。实施中小企业“育苗壮干”梯度培育计划,健全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制度,培育一批“瞪羚”“独角兽”企业、行业“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规模以上企业,提升产业链企业专业化水平,推动产业链集群发展。

 

第三节 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织密国际航线网和国内干线网,完善“米”字型高铁网,打造通达国际、辐射大西北、服务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对外门户和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有序推进综合管廊、城市绿廊、地下空间等韧性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完善电力、油气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储备体系,实施能源民生工程和乡村能源清洁开发利用工程。强化应急管理、防灾避难、卫生防疫等城市安全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持续优化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布局,构建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加快推进绿色社区建设,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全面落实绿色低碳要求。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丰富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建设学习型城市。健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功能。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完善城乡统筹的医疗救助制度、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制度与临时救助制度。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完善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推动智慧社区、智慧校园、智慧医院、智慧商圈等建设,推进公共服务便捷化。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信息网络提速、数据算力提效、创新能力提升、智慧服务提质、新兴产业赋能“五大行动”,实施5G网络建设、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卫星网络配套、云计算与大数据承载能力提升、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区块链关键技术突破、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智慧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融合性基础设施建设“九大工程”,打造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公安、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智慧环境、智慧物流、智慧旅游“十大场景”。鼓励制造企业、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营商、科研院所等各类主体协同合作,建设资源丰富、多方参与、合作共赢的数字平台。建立物联网连接管理平台、设备管理平台、业务分析平台,形成基于底层“万物互联”的框架体系。建设新型智慧大数据中心,建立集生产数据、运营数据、营销数据、行业数据、服务数据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大数据平台。发展信息安全应急产业,强化工业信息安全。围绕卫星网络管理和应用,建设民用卫星测控体系和测控中心,形成一批示范应用项目。加快推进城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产业公共服务能力。围绕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加快建设一批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产业支撑力大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可靠性试验验证、计量检测、标准制修订、认证认可等服务能力,鼓励企业等市场化主体参与平台建设,构建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平台和架构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促进生产要素跨界和跨时空聚合共享。

 

第四节 优化各类要素配置

 

推进土地要素高效配置。合理确定全市产业发展用地规模和布局,适当提高产业用地比重,保障先进制造业用地需求。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创新工业用地供应方式,鼓励实行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出让等灵活多样的供地方式;开展“亩均论英雄”综合评价分析工作,推进工业项目“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要求前提下,推动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通过城市更新、存量商业、服务业功能性项目升级改造等方式,提升服务业用地供给水平。巩固完善农业土地承包管理制度,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落实“增存挂钩”机制,完成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清理处置任务。健全项目用地保障机制,国家和省级重大项目用地实报实销,土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重点区域、重大产业、重点项目,完善重点项目用地审批绿色通道。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紧扣国家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方向,用好企业上市政务服务绿色通道,加强对拟上市企业的指导与支持,努力推动具备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加快发展债券市场,加强债券融资政策指导,鼓励企业运用各类债券融资工具发债融资。支持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提升重点领域金融服务能力,建立服务于科技创新不同生命周期的金融生态链,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硬科技”产业领域。建立完善企业融资服务平台,持续增加服务于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县域经济的金融供给。有序推进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创新财政税收政策,进一步放大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股权投资、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完善乡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村普惠金融,鼓励金融机构推进农村用益物权抵质押贷款,完善农业保险担保机制。

 

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加快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探索建立硬科技技术要素市场,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科技成果挂牌交易平台。加快市场化、规范化技术转移机构建设,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设立技术转移部门,深入推进“技术经理人”全程参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加强对技术合同和科技成果的规范管理。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鼓励企业发布“揭榜挂帅”课题。出台西安市科研经费包干制管理办法,试行科研经费包干制。不断完善鼓励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申请、应用、保护及维权的政策措施。

 

培育壮大数据要素市场。全面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加强数据资源开发保护利用,健全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和安全保护规范体系,确保数据交易流通健康有序。推动公共数据开放流动,出台新一批数据开放目录,建立完善以“政—政”数据共享、“政—企”数据开放、“企—政”数据汇集和“企—企”数据互通为主体的数据要素流通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持续开展数字经济试点示范工作,积极配合我省争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大数据要素市场及市场主体培育力度。

 

引导劳动力要素有序流动。实施“西安英才计划”,引入“人才+项目”评审机制,遴选支持一批产业发展贡献突出、创新创业潜力大的高层次人才及团队,探索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落实税收、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优惠政策。

 

加强生产要素保障。健全水、电、气、运等生产要素的保障机制,建立运行预测预警工作机制,及时准确掌握企业生产要素需求,科学合理地调度资源,确保重点工业企业生产要素供给。推进能源市场改革,深入推进电力、油气等重点领域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深化电力市场建设,有序推进输配电价改革,推进增量配电和售电侧改革。加强碳排放管理体制改革,科学有序推进碳排放权、碳汇市场化交易。加强要素保障信息收集分析,强化协调服务,主动争取省级有关部门与各大能源供应单位的支持,获得要素供应指标。实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分级管理,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错峰(错时)生产时优先保障环境绩效水平高的先进制造业企业不停产或少限产。

 

第五节 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加快“两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加大产业转型升级的智能化改造力度。坚持“需求牵引、系统推进、示范引领”的思路,深入推进“机器换人”,推动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工厂核心技术工程应用,在汽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输变电设备等重点领域推广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支持重点产业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产业链各环节紧密协同,促进生产、质量控制和运营管理系统全面互联,提升网络化协同制造水平。推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引导企业提高在信息化发展环境下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推动中小企业设备上云、数据上云、基础设施上云。

 

深化“两业”融合发展。以数字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实现价值链、产业链与创新链、供应链、信息链、资金链、人才链等紧密结合,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抓好高新区和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西安诺瓦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国家“两业”融合试点任务落实。实施制造服务业主体培育行动、融合发展试点示范行动、中国制造品牌培育行动、制造业智能转型行动、制造业研发设计能力提升行动、制造业绿色化改造行动、制造业供应链创新发展行动、制造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行动、制造业计量能力提升行动等9大专项行动,以重点工程为抓手,统筹谋划、重点突破,实现制造业与制造服务业耦合共生、相融相长。统筹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提质和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物流业制造业协同联动和跨界融合,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多类型农村产业融合方式,建设一批一二三产业融合农业现代化园区和农业产业强镇。完善多渠道农村产业融合服务,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强化人才和科技支撑,改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健全农村产业融合推进机制,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围绕产业融合模式、主体培育、政策创新和投融资机制,开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快速发展。

 

第六节 强化自主品牌培育

 

强化质量发展基础。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鼓励引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或世界先进标准组织生产,通过消化吸收和突破,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标准,支持重点企业争创中国质量奖。加强标准化工作,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支持行业龙头企业主导和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推进产业联盟协同开展标准化建设。

 

提升产业标准化水平。围绕生产、加工、分配、流通、消费,加快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的技术攻关和标准研制应用,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加强技术装备、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与产业技术基础标准建设,加大基础通用标准研制应用力度,促进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健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标准,形成产业优化升级的标准群。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健全服务业标准。以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为抓手,促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全产业链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发展。加快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标准化建设,推行跨行业跨领域综合标准化。建立健全大数据与产业融合标准,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强化自主化数字技术和标准化工艺创新,推动标准在项目设计、建设及全生命周期的广泛应用,着力降低建设维护成本、提升效率效益。实施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标准化路线图研究,研究制定一批技术自主、应用带动的新标准,培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标准化建设,支撑数字经济发展。健全依据标准实施科学有效监管机制,鼓励社会组织应用标准化手段加强自律、维护市场秩序。发挥关键技术标准在产业协同、技术协作中的纽带和驱动作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标准有效衔接。

 

实施品牌建设行动。挖掘老品牌,培育新品牌,构建西安区域品牌、产业集群品牌、专业园区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和企业家品牌等品牌体系。投资建设自主品牌服务中心,支持重点企业牵头与高等院校和专业机构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研发平台和机构,形成“品牌创新—研发—创新智力成果确权(专利授权、商标注册)—知识产权转化—产业链建设—商标品牌驰名度增加”的良性循环。积极推广品牌认证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出台商标注册资助办法,指导企业自主品牌积极注册国际商标,提高西安国际商标数量和质量。健全品牌管理制度,从区块链技术出发,赋能企业数字化管理和产品安全追溯。积极开展质量标杆和领先企业示范活动,推广应用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支持企业提高质量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特别是在重点消费品领域实施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质量自我声明和质量追溯制度,保障重点消费品的质量安全。健全质量信用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将质量违法违规行为纳入诚信管理,建立质量黑名单制度,加大对质量违法和假冒品牌行为的打击和惩处力度。

 

第七节 引导产业绿色转型

 

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升级。落实党中央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和陕西省达峰行动方案,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严禁审批、核准、备案产能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开展钢铁、煤炭去产能“回头看”,新建、扩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严格落实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政策,有效控制高污染、高耗能项目盲目上马。引导产业绿色生态转型,大力推动节能减排,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提升城市发展品质,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促进农业固碳增效。加快推进工业领域低碳工艺革新和数字化转型。加快商贸流通、信息服务等绿色转型,提升服务业低碳发展水平。发展环保产业,加快节能技术研发和应用,建设一批高水平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基地。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健全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开展低碳零碳负碳和储能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攻关,降低单位产值耗能量、含碳量,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构建覆盖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制造体系。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加快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强化建筑节能,加强被动式建筑的设计和推广,全面推广绿色低碳建材,推动建筑材料循环利用。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市场化交易。

 

建立市场节能新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市场节能新机制,培育完善节能服务产业。在产业园区推广水、电、气等能源综合利用,打造综合能源服务新业态。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自愿协议、清洁发展机制、碳排放权交易等国际通行的有效节能新机制。组织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示范项目,扶持培育一批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发展壮大一批综合性大型节能服务公司,建立规范有序的节能服务市场。采取电力需求侧管理、节能产品服务质量承诺、大宗采购、设备租赁等行之有效的办法,建立健全节能新机制。鼓励节能服务型企业和生产型企业开展节能项目合作对接,推动企业加强节能管理,通过投融资活动帮助企业实施节能工程,建立专门的工业节能绿色金融渠道,探索建立节能技术、产品的展示和交易市场,吸引国内外相关机构、企业助推工业绿色发展。

 

落实相关政策和标准体系。落实《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陕西省秦岭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产业准入清单(试行)》《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严格建设项目审批,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格“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加强各区县、开发区水污染治理、清洁生产改造及环境风险防控。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陕西省节约能源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一系列优惠政策,出台《西安市工业节能条例》,加强工业节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全面贯彻落实高耗能、高耗水等工业行业及产品市场准入标准,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强节能、低碳、节水、节约原材料等领域标准化工作,加快贯彻落实主要工业用能设备能效标准和重点用水工业行业取水定额标准。落实产品能效标识和再利用标识制度,强化节能产品认证和检测。

 

专栏3 :产业绿色发展重点工程 

 

绿色体系建设工程。加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实现工业废水、废气等再生利用。循环工业工程。加快推进秦汉新城循环经济产业园、西咸新区静脉产业园等重点循环工业项目建设,推进西安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推动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支持现有园区循环改造提升,促进产业耦合发展和集群式发展。节能减排工程。实施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等节能改造工程,推动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工程和节能能力提升工程,提高再生水回用规模。

 

第八节 打造开放融通平台

 

加快构建国际化开放型产业体系。积极服务国内大循环,加快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创新国际产业合作模式,加快推进西安深度融入全球产业体系。实施西安港扩能优化行动,大力推动“两港”联动发展,推进港贸、港产、港城融合,进一步提升区域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快欧亚经济综合园、中俄丝路创新园、临空经济国际合作园、中欧合作产业园等国际合作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支持西咸新区争创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积极吸引临空经济产业要素资源集聚,促进临空经济规模化、高端化发展。持续优化贸易结构,加快“一带一路”投资合作绿色转型,大力发展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绿色产品贸易;完善出口政策,严格管理高耗能高排放产品出口;积极扩大绿色低碳产品、节能环保服务、环境服务等进口。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推进国际港务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离岸贸易、保税研发、数字贸易等国际贸易业态。支持开发区和龙头企业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开展人才交流、技术交流和跨境协作,在境外建立经贸合作区、产业合作园区等海外平台。健全外商投资服务机制,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等领域;推动服务业、制造业、农业扩大开放,在更多领域允许外资控股或独资经营。

 

打造一流开放平台。紧紧围绕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战略定位,在政府职能转变、投资贸易便利化、金融改革、“一带一路”人文与经贸交流等方面开展改革创新,争取实现更多全国性、区域性的“首单效应”。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与综合保税区融合发展,探索“保税+N”发展新模式,开展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体系试点。探索实施更高标准的通关一体化改革,持续提升口岸效能,推进西安铁路口岸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深化西安市、西咸新区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推进高新区、经开区、航空基地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和国际港务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积极探索发展市场采购、保税维修、离岸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更多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创新对外投资方式,建立健全境外安全保障体系。探索建设“高标准、国际化、创新型”的“一带一路”国际争端调解机制。积极申办承办高级别国家外交外事活动,提升西安领事馆区涉外服务能力。

 

加快建设亚欧陆海贸易大通道。支持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在运输组织、货源组织、金融和信息服务等方面先行先试,拓展中欧班列运输网络和覆盖范围,优化中欧班列运营组织和服务保障,促进公、铁、空、海运输方式协调衔接和高效运转。促进西安铁路口岸开展区域合作和跨境合作,发展内外贸货物混载运输。积极推进“班列+口岸”“班列+金融”“班列+园区”发展模式,推动班列运输与国际贸易结算一体化发展,加快“数字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打造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物流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引进国际物流头部企业,加强双向货源组织能力,开行“日韩—西安—欧洲”双向过境货物班列,加强汽车、电子产品、硅片等高附加值货物进出口。推进空港和陆港口岸“双枢纽”以及国际国内物流通道和节点建设,加强中亚、西亚、南亚、东南亚及欧洲的境外物流海外仓、境外进出口商品仓储加工配送中心等组网设施布局,打造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的“黄金通道”。

 

推进区域产业协作。深化东西部产业协作,创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鼓励与东部地区共建产业园区,加强与国内其他自贸试验区常态化交流联动,吸引知名企业生产基地整体转移和关联产业协同转移,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推进关中城市群产业一体化发展,强化西安综合枢纽地位和辐射带动作用,构建跨区域产业创新联盟,建立健全产业合作协调推进机制,搭建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平台。加快西安都市圈产业一体化布局,提升西安产业辐射和总部经济发展能级,支持区域间以“飞地园区”“合作共建”等模式开展合作,引导中心城区“退二进三”,推动一般制造业向都市圈梯度转移,构建梯次配套、优势互补的现代化产业生态圈。探索建立开发区与远郊区县对口合作共建、联动开发机制,实现远郊区县土地资源空间优势与开发区招商、资金及管理优势深度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确保双方互补共赢、错位发展、共同提升。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健全工作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在市重点产业链提升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推行实施“链长制”,积极承接省上23条重点产业链中涉及我市的产业链,统筹安排部署全市19条重点产业链提升工作,研究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的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督促指导有关重要事项的落实。把抓产业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实到龙头企业培育、产业链打造、重点项目建设上,推进全市重点产业的产业链集群建设,各产业链实行一位领导、一条产业链、一个工作专班、一套工作方案、一支专家服务团的“五个一”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严把产业准入。由市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全市重大产业招商引资项目评估和统筹机制,对招商引资项目进行全方位评估,探索推动招商引资项目在全市范围内合理有序流转,对于合作招商项目,在招商引资考核指标、经济指标、能耗指标和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首谈地一定比例的利益分享。对签约项目要加大跟踪落地力度。对符合区域产业发展定位的招商项目,优先供地,优先办理手续,市级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给予重点扶持;对不符合区域产业定位的,原则上不享受各项优惠政策。

 

夯实工作责任。对“十四五”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进行梳理,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第二节 强化资金支持

 

加大财税扶持。积极对接国家和省级政策,争取国家、省级引导资金和专项发展资金扶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集中财力支持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和重大事项。进一步放大西安先进制造业和西安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导向作用,积极引导社会投资,支持产业、企业和技术加快发展。切实落实中、省、市三级关于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宣传,确保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加强金融支持。发挥西安市资本市场服务中心作用,用好企业上市政务服务绿色通道。鼓励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领域加大信贷资金投放力度,以产业发展形成增量循环,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产业投融资平台功能,盘活现有资源和优质资产,促进产业培育、资本整合,促进产业发展。持续完善平台管理运营机制,吸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机构入驻并投资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拓展小微企业和创新创业者融资渠道,增加企业金融服务供给。用好用活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撬动更多信贷资源精准投向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

 

第三节 优化产业生态

 

持续优化政府服务。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精简行政许可事项,对所有涉企行政许可事项实行“证照分离”,大力推进“照后减证”。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建立健全审管联动联席会议机制,强化审管联动。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简化投资项目报建手续,推进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依托陕西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快推进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与其他审批系统互联互通、同步受理、数据共享。制定我市数字政府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完善数字政府建设管理体制,建设新型智慧大数据中心,优化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数字信息技术与政府治理深度融合。深化“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建设西安市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应用系统。

 

推进市场体系建设。完善适应城乡消费需求的现代市场体系,推进商品市场创新发展,培育一批商品经营特色突出、产业链供应链服务功能强大、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商品市场示范基地。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市场准入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完善市场运行和监管规则,加快重要产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加强消费市场监管,建立健全消费维权体系和消费争端解决机制。完善产权制度,依法平等保护民营经济产权,严肃查处各类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构建知识产权保护长效机制,开展重点领域和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专项保护行动。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改善市场信用环境,促进公平竞争,提高市场效率。

 

第四节 筑牢安全底线

 

提升产业安全水平。产业安全是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服务和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协作,承接产业转移,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挥西安技术、人才资源优势,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不断提升本地产品和企业竞争力,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深化区域产业分工协作,解决好同质化和无序竞争问题。开展产业运行、投融资和对外贸易形势分析,加强产业安全预警和研判。引导企业加大安全技术改造投入,用智能化、信息化手段提升企业数据安全管理能力,将产业发展建立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职业健康得到有效保障的基础上。

 

加强安全产业发展。加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管控,突出从源头上做好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管理,规范项目投资管理和核准备案程序,落实项目联审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信息共享,严格监督管理,做好项目信息报送工作,提升化工行业安全水平。支持以交通安全为特色,消防安全、电力安全为主体,化工安全、应急安全、城市公共安全为补充的安全应急产业发展。以发展检测监控、安全避险、安全防护、灾害防控及应急救援等领域技术和产品为主要方向,大力开发推广先进、高效、可靠、实用的专用技术和产品,推进同类产品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推动服务模式创新。

info.10000link.com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文章来源于西安市人民政府

相关新闻

返回
顶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