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联网 , 许书川 冯荦 , 2021-07-27 , 浏览:5156


联易融遭遇沽空机构“狙击”事件始末


2021年4月9日,据万联网报道,联易融科技集团于4月9日在香港挂牌上市,成为首家上市的中国供应链金融科技SaaS企业。


7月20日上午,沽空机构Valiant Varriors发布一则题为《谎言构建的供应链》的看空报告,火力对准刚刚上市不到半年的港股新秀、同时也是供应链金融科技SaaS第一股——联易融科技-W(9959.HK),火药味十足。


7月20日午后,联易融科技临时停牌。


7月20日下午,针对沽空机构的做空报告。据万联网记者第一时间从联易融获得相关回复消息,并发布“联易融科技:正在准备澄清公告 保留法律追诉权”一文。联易融回复:“公司已经关注到这份做空报告,正在准备澄清公告。对于所有不实指控,公司坚决否认,并保留诉诸法律追究造谣者责任的权利。”


7月20日晚间,花旗发表研报力挺联易融,称做空报告存在多处错误、不实陈述及误导性结论和阐释。花旗维持对联易融24.75港元的目标价,较7月20日股价有119%的上升空间。花旗认为,做空报告对联易融过度依赖房地产行业的指控并没有反映公司的全面情况,难以令人信服。目前联易融已经成功多元化发展,多级流转云和e链云是公司近年主要的业务增长点。根据花旗调研,联易融房地产相关业务仅限于公司AMS云和ABS云板块,并均通过合规渠道开展。花旗称做空报告对联易融旗下联捷保理杠杆倍数的计算完全错误,错误将融资现金流与资产负债表的节点数据进行比较。同时还观察到,联易融对研发持续投入,2020年研发费用同比提升73.2%,占收入的比例为10.1%,占比较2019年的8.6%进一步提升。


7月21日,针对该做空机构(此处亦指沽空机构Valiant Varriors)称“大型核心企业根本不使用联易融的平台。”总部在深圳的家电龙头企业创维集团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创维一直在使用联易融在供应链金融科技SaaS产品并将进一步探索双方在更多领域的合作。”同时也表示“创维作为联易融科技能力输出的标杆企业代表,切实实现了供应链管理数字化。作为客户,我们也坚定的与联易融共同成长,通过科技和创新来重新定义和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7月22日,万联网记者从联易融获悉,联易融科技集团关于VV做空报告发布澄清公告。联易融科技集团表明已寻求法律意见,并对Valiant Varriors 采取正式法律行动,本公司(联易融)将动用一切法律手段于必要时保障本公司(联易融)权利。


7月22日,中信资本增持联易融500万股。作为联易融的老股东,中信资本参与了A轮、B轮及C轮融资。中信资本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懿宸曾在联易融上市仪式上表示:“中信资本长期关注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联易融的出现,加快了新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使得传统金融得以更深入、透彻、快速地了解小微企业,促进了两者之间的对接和合作,既帮助解决了小微企业最亟需解决的问题,也帮助了千千万万辛劳的创业者及他们背后的家庭。”


万联网记者最新获悉,就在刚刚过去的7月23日,联易融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宋群先生个人增持联易融60万股。


供应链金融行业内外讨论激烈



某金融科技公司人士表示:“供应链金融的基础永远是产业,依托于具体的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真实贸易背景、交易场景,基于我们所具备的能力、资源及禀赋,运用科技手段进行驱动。若供应链金融用以服务泡沫较大的行业,那么供应链金融平台所致力于搭建的共赢链、可信链便无法成立。当泡沫消失,整条供应链的资金便会受到极大影响,甚至会危害到产业。因此,供应链金融仍需依托于真实的上下游企业交易场景,才能真正实现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四流合一”。”


某保理行业人士表示:“1、再次证明科技+交易的模式在上市估值的逻辑下不被认可,但对非上市企业来说,依然是好的商业模式;2、身体力行去实践金融科技,本身值得尊重和尊敬。商业模式有问题不代表金融科技的方向有问题,本人持续看好金融科技;3、无论在任何时期,有人踩坑了,总有人幸灾乐祸,可能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劣根。特别是有一些没有思辩精神的人;4、在供应链金融大潮中,总有人一边吃着行业的饭,一边捣着行业的蛋,这种长年的分裂让人感慨。”


经济观察报在一篇以“做空漩涡里的联易融”为题的报道中指出:“虽然ValiantVarriors在报告中列了种种“指控”,但其在报告中却没有列举出更多的证据”。据经济观察报采访一位资深供应链金融人士表示:“可能是供应链金融行业里的第一家上市,大家比较关注,供应链金融整个行业还是正在往良性的方向发展,虽然模式好,但其中也的确存在一些问题,然后被做空机构放大了。”


我们认为:联易融的事件其实反映了供应链金融生态中金融科技发展的一些问题,但是我国供应链金融本身还处于发展过程中(尽管已经在国内已经发展了20多年),任何新生事物都是在不断改进和优化的,只要方向没有错就应该鼓励和支持其“发展”。我国政策文件早在2017年就提出并且一直秉承的也是“积极并稳妥地推动供应链金融发展”。从央行、银保监会、国资委等八单位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 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简称“226号文”)中可以清晰感受到,供应链金融的大方向就是支持实体经济、支持金融改革,并且是撬动供应链数字化、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不管从哪个角度,大方向上,发展金融科技驱动的供应链金融没有问题。


监管项下的供应链金融正茁壮成长



联易融被沽空的事件,引起了大家对供应链金融、对金融科技的深入思考,这是好事情。进行理性分析后我们可以得出一些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沽空机构指责的是联易融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公司定位与模式方面(科技的投入与产出、金融的红线与监管)、财务审计方面、税务方面的问题、房地产行业与资产证券化的问题、过桥的问题等。其中,我们认为对其他供应链金融从业者来说,最值得深思的是服务实体经济以及公司定位与模式方面的问题。


如果不是以扶持实体经济、支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升级为目的开展的供应链金融,就是伪供应链金融。我们不必怀疑监管部门对“真供应链金融”与“伪供应链金融”的辨别能力和意识。只要企业开展的是“真供应链金融”,剩下的核心问题就是金融科技的定位与模式。


首先,我们看一下,供应链金融生态中,金融科技类业态的发展情况。


有了相关政策的支持,以及行业发展的需要。大量的供应链金融公司以及核心企业旗下金融科技公司也在不遗余力的实践供金业务。例如率先提出“缔造产融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领域的标杆企业中企云链;首家入驻广东省金融局旗下的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平台、且直连上海票交所的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简单汇;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企业欧冶金服。


有央企背景且资金实力雄厚的中企云链近几年发展十分迅速。据万联网获悉,截至2021年4月末,中企云链平台注册用户超9万家,累计云信确权超3100亿元,清理产业链上三角债超94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300%,业务稳健增长,快速迈入万亿大关——这是中企云链在“产融互联”领域交出的亮眼成绩,一定程度上也凸显了我国供应链金融企业的发展速度。


万联网采访中企云链董事长、总裁刘江时,刘江曾指出:“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是不可能有高利的”。“不谋高利”是刘江在多次公开演讲中都曾提及的关键词之一,他对此直言不讳:“为什么现在企业融资还是难题之一,因为有些企业运用自己的垄断地位让中小企业没有选择权。你的利润是垄断得来的,还是市场竞争来的?如果是在实现充分竞争的前提下,你怎么会有高利?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是不可能有高利的。金融业是服务业,如果不能提供更好的服务、更低的融资成本,那客户当然会选择其他渠道。现在一些核心企业想运用优势地位实现垄断,这是不该出现的。”(拓展阅读:万亿级中企云链AB面:A面践行“不逐高利” B面缔造“产融互联网)


另一家业内领先的供应链金融科技公司,孵化于千亿级产业集团TCL,自诞生起就为着解决实体产业毛细血管供血不足、降低产业生态圈内供应链企业资金成本、赋能产业圈而努力,它就是简单汇。其明星产品是金单,核心企业凭真实贸易背景在简单汇平台内开具“金单”,持有“金单”的供应商可以向入驻平台的金融机构(多为全国性金融机构)申请融资,融资利率低;同时“金单”也可以在1-N级供应商间按需进行拆分流转,充分满足链条末端小微供应商的融资需求,最终促进产业链的健康发展。据万联网报道,2021年,简单汇平台累计交易量已突破5500亿元——这家成立刚满6年的企业以扶摇直上的势头在中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历程中摘取了独一无二的勋章。


另外,作为首批直连上海票据交易所票据基础设施的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简单汇于去年4月开出全国第一张供应链票据,并创下“供应链票据全国首开、供票贴现全国首发”的佳绩。目前,简单汇已成为供票业务系统功能最全、合作金融机构最多、贴现规模最大,率先在业内与银行联手推出供票秒级贴现体验的供应链金融科技服务平台,对供应链票据的应用和推广起到行业领先的示范效应。(拓展阅读:力开先河|简单汇的供应链金融托举与传递)


还有一家,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企业欧冶金服。欧冶金服通宝平台总体运行情况安全、平稳,截至2021年1月底,交易规模超1051亿元,累计向2600多家中小企业签发通宝逾695亿元,服务产业客户遍及国内28个省区市。


从这些企业的情况来看,其发展成果是值得肯定的,是切实服务于实体经济、服务于各行各业,切实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问题的,也是央行等监管部门支持与认可的——三家都是央行旗下票交所的直连机构。


但是资本市场怎么评估这种金融科技平台的模式呢?这是最核心的问题。现实中,这些企业往往是既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又提供交易平台,甚至还会申请金融牌照从事一些自营的金融业务。所以才引起了大家对联易融等金融科技类公司的热议,“到底是科技公司,还是金融公司,还是撮合平台?”


为什么金融科技公司必须要多元化地发展呢,是由于供需矛盾引起的,也是市场竞合的结果。


具体而言,首先客户有多元化的需求,有的客户希望自己建立平台,所以需要给他提供解决方案;有的客户不自建平台,所以需要给他们直接提供平台服务;有的客户希望有分层的风险分担方案,所以需要有金融业务的经营资质。第二,从竞争的角度,银行的数字化趋势明显,核心企业崛起趋势也日益明显,各种供应链场景服务商也很重视数字化发展,单纯的金融科技公司如果只提供技术(技术的投资回收期本身就长),将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要想突破重围必须围绕需求多元化发展。所以才会出现,科技公司往交易、往金融,甚至往资产端(自己挖掘和掌握供应链场景、垂直化深耕)延伸的现象。


这种延伸是非常合理的,因为科技发展也好,数字经济也罢,最忌讳的就是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资本市场对这类企业的估值也不应该局限于科技视角。


当然,这种“跨界”经营,早期的确存在一些监管覆盖不到的地方,例如一些中小银行过渡依赖第三方金融科技平台的风控,或者给予平台过多的授信、导致杠杆高等。但是这些问题对监管部门来讲并不陌生,这两年来监管部门持续引导“助贷业态”规范发展,例如对银行核心风控不外包的明确指示,对影子银行、通道的整治,对蚂蚁金服的整治,禁止变相开展金融业务、收取质价不符的服务费用等等。在监管部门的引导规范下,这种“跨界”商业模式的新的边界和生态的价值也会越来越清晰。


总而言之,一方面,不管是从市场需求还是竞争需求,金融科技公司在科技方面的投入与产出/应用都会在发展中找到均衡点,资本市场不宜对科技投入过于“急切”、“矫枉过正”;另一方面,关于金融+科技+产业供应链的跨界融合,由于监管部门的规范和企业的自觉,去杠杆、降风险的效果不会差,伴随而来的是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给我们从业者的启示就是:首先,必须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第二,如果想跨界,必须拥抱监管、积极申请牌照,否则坚守主业。只要能做到上述两点,一定是国家支持的,可持续发展的。另外,要想突破同质化竞争,必须把握好多元化业务的发展节奏。


除此之外,关于税收、房地产行业与ABS、资产证券化过桥、财务审计等方面的问题自有相关部门会考虑,我们只要坚守正道,国家部门对一个正在成长中的行业一定会有宽容度和耐心。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相关新闻

返回
顶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