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联网 , 金秀青 , 2021-11-22 , 浏览:4490

“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双碳成战略背景下,绿色理念成为当下势不可挡的趋势。


绿色是当下且未来的“底色”,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绿色金融也开始成为新一轮热点赛道。


绿色金融成风向标


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首次提出“建立绿色金融体系”总体目标。


2016年8月,人民银行牵头印发《关于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构建了绿色金融的顶层制度。后又印发了《关于建立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的通知》和《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方案》等文件。


2016年9月,我国作为G20轮值主席国,首次将绿色金融纳入G20峰会议题,开启和推动了绿色金融国际主流化进程。


2019年12月,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银行业要以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为己任,建立健全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体系,将环境、社会、治理要求纳入到ESG 信息披露及交流互动。


2020年5月,人民银行、发改委、证监会三部委以《绿色产业指导目录》为主要依据,制定了《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0年版)》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从绿色金融概念被提出,到成为国家规划蓝图,最后落地成实践,绿色金融正在成为政府风向标和市场主体的重要选择。


而市场的选择也越发证明了当初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由此可见,绿水青山正在以另一种更有力于社会和国家经济的道路中转化成“金山银山”。


绿色金融多分支发展


从2016年以来,我国绿色金融正加大发展步伐。


据万联网记者查询资料可知,2021年,我国绿色信贷融资余额规模将继续保持在10—11万亿级别,占绿色融资总额的90% 以上,为绿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信贷余额相较于2013年末已增长了近一倍。


根据市场目前发展情况分析,可知绿色金融产品主要分为绿色信贷、绿色基金、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品类,而在所有分类中,绿色信贷依然是主要方向。


从2017年绿色信贷概念被首次提出,到如今绿色信贷成为当前绿色投资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不难看出,绿色信贷在规模上日益上涨。


在绿色金融体系中,绿色债券属于比较重要的一个分支,在2015年之前,绿色债券市场规模接近于零,而在2015年之后,绿色债券数量开始加大,2016 年,兴业银行和浦发银行发行了我国第一只绿色金融债券。而在近几年,我国绿色基金发展迅速。绿色保险方面,2016 年,我国参与投保环境责任保险的企业已超过了1万家。


在绿色金融这条新赛道上,虽然分支较多,并且也在发展,但总体而言,目前市场依然还是以绿色信贷为主,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分支依然存在市场规模较小,总体发展较缓的现状。


多家银行落地绿色金融实践


综合目前市场而言,金融业资源正在逐渐倾斜绿色行业,而绿色金融也成为当下的市场热点,众多银行早已开始布局绿色金融这条赛道,纷纷开发各类绿色产品,以在市场中抢先分得一杯羹。


工商银行长期以来便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2007年,工商银行率先提出“绿色信贷”发展理念。在绿色金融创新方面,工商银行积极打造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通过财务顾问、债券承销、项目贷款、租赁+保理、理财投资、产业基金等多种方式对绿色经济进行全产品、全方位支持。


截至2020年末,工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约1.8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200多亿元,资金主要投向绿色交通、清洁能源及生态环保等领域。


建设银行总行搭建“智汇生态”绿色金融服务平台,高效撮合建筑节能等新兴领域项目,助力银政企需求精准对接;广东分行瞄准绿色出行,推出绿色e销通、绿色电桩融、绿色租融保等产品;新疆分行针对西北干旱气候,围绕节水难题,搭建“农业全产业链云平台”,探索生态友好发展道路;浙江分行把握环境权益物权化发展态势,推出“排污权融资贷”,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兴业银行在赤道原则实践经验基础上,借助ESG理念推动风险管理工具“升级换代”,并探索将其运用到客户筛选、投资决策、产品创设、资产布局等业务前端。聚焦“双碳”重点领域,围绕大气治理、固废治理、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等碳减排重点行业,以融资+融智为载体,以交易+做市为抓手,形成涵盖绿色融资、绿色租赁、绿色信托、绿色基金、绿色理财、绿色消费等种类丰富的集团化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


截至2021年9月末,累计为万家企业提供绿色金融融资34211亿元,所支持的项目预计可实现在我国境内年节约标准煤3524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9503万吨。


虽然绿色金融成为当下一股热流,金融业纷纷加入绿色行业,势必会带来一股新气象,然而,同时也需要注意到金融业本身自带的风险,金融业在投资的时候,也需要是否注意到,这些行业是否是真的绿色底色。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相关新闻

返回
顶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