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资讯中心  |  培训中心  |  活动中心
展会专题  »  2017中欧全球供应链高峰论坛

活动背景



       数字化技术正在供应链的不同环节改变世界,从流程的数字化到基于大数据的决策优化,面对智能制造、新零售、智慧物流等前沿趋势,不同行业和特质的企业如何打造适合自己的数字化供应链?这是企业赢得未来的关键。

       10月21日,由中欧-普洛斯供应链与服务创新中心主办、万联网等机构协办的“2017中欧全球供应链高峰论坛”在上海中欧工商学院召开!本次大会以国务院办公厅新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为背景,以“数字化供应链与智能制造”为主题,大会汇聚了产学研届700余位精英人士,一同探讨现代供应链、数字化、智能制造、云计算等关键话题。





观点集锦



数字化供应链


中欧-普洛斯供应链与服务创新中心主任 赵先德教授


大会开幕,中欧-普洛斯供应链与服务创新中心主任赵先德教授发表了精彩致辞,赵教授指出,数字化供应链、智能制造、大数据分析、物流优化都是供应链创新的重点方向,希望通过这次论坛让大家学习新的技术、新的思维、新的管理方法,通过供应链创新与应用,促进国家经济转型,提高中国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地位,支持一带一路、供给侧改革,快速响应《意见》。同时,赵先德教授以海尔、韩都衣舍、创捷为案例介绍了企业的供应链创新与实践,并总结了供应链管理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被动支持型供应链;第二阶段:主动及细分型供应链;第三阶段:智慧及体验型供应链;第四阶段:供应链+生态圈。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 李铭俊教授


随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李铭俊教授在大会致辞中提到,中欧工商学院经过23年的发展,在国际上获得了高度的认可。中欧工商学院一方面引进西方的先进理论,另一方面对国内企业进行研究,将中国的实践经验和智慧输出到国外。中欧工商学院建立的MBA案例库涵盖上千个案例,加拿大、美国等也在用此案例库。数字化供应链与智能制造的结合能够实现产业的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的全过程的无缝衔接,可以极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具有广阔的前景。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 蔡进


针对现代供应链发展这一话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先生谈到,供应链正在从信息化向智慧化发展,而供应链发展已经从微观走向宏观。

如今中国要大力建设与发展现代供应链是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的,首先,我国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优化经济结构、减税、生产组织模式创新是降成本的手段,并且通过供应链创新、生产组织创新实现物流与供应链成本的下有巨大空间;同时,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可实现从供给侧创造价值,创造新需求;此外,供应链的发展有利于我国提升在全球治理方面的话语权、主动权,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代要求。


美国国家工程学院院士及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 李效良


美国国家工程学院院士及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李效良则针对3S创新模型进行了生动诙谐的案例式分享,李教授指出,数字供应链创新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深度数据分析,通过AI与自动化实现智能供应链,获得替代效益;第二阶段,通过大数据开拓未知领域和不确定领域,获得规模效益;第三阶段是通过产品、流程和商业模式的重新设计实现结构效益。目前,供应链创新中可以用到的颠覆性技术包括大数据分析、物联网、云计算、高级机器人、机器学习、3D打印等等。

同时,李教授强调,数字化供应链创新要从“替代”切入,然后追求“规模”与“结构影响”,决不能停留在某一个阶段,否则会被人“替代”。



圆桌环节:畅谈供应链新政


圆桌讨论环节,由中欧-普洛斯供应链与服务创新中心主任赵先德教授主持,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规划处处长查金祥先生、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胡大剑先生、东煤交易董事长李洪国先生、京东集团副总裁Y事业部总裁于永利先生、创捷供应链有限公司总裁文健君先生、海尔供应链金融总监杨红星先生一同参与探讨。在该环节中,《意见》获得了专家们的一致认可。并且专家们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对中国未来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建议。


京东集团副总裁 、Y事业部总裁 于永利


“无处不在的数字化供应链网络”,对于供应链的发展,京东集团副总裁 、Y事业部总裁于永利认为主要体现为信息数字化、数字网络化、网络智能化,感知、互联、智能效率的升级,以及无界新零售下的个性化、短链化、智能化。

京东打造的智慧供应链采用的是CDA方法论这一基础方法论,包括以客户为中心、数字化供应链、敏捷式供应链三个方面。京东供应链创新的三大着力点是客户为中心、协同开放、智慧高效;在协同开放方面,京东打造了诸葛智享平台为商家提供智能销售预测、智慧库存服务(存货布局、智能补货、库存健康、智能调拨、滞销处理),帮助商家降本增效;打造了YAIR技术开放平台,为开发者提供共享平台、预测平台、仿真平台、优化平台和舆情平台。




智能制造


海尔集团副总裁 陈录城


海尔集团副总裁陈录城先生在对海尔的供应链创新与实践分享中,向大家介绍了海尔基于物联网的人单合一的商业模式,以及人单合一模式在制造领域的应用COSMO平台。COSMO平台旨在帮助用户实现大规模定制模式,其核心是让用户持续参与设计、生产、物流等环节,全流程透明可视;每个订单都有用户信息;用户获得全流程、全生命周期极致体验。COSMO平台以用户交互的方式真正地直接获取用户需求,不依赖于对历史数据的预测,真正实现高精度、高效率。

人单合一模式和COSMO平台体现了人与客户的价值与尊严,创客员工由雇佣者、执行者变成了创业者与合伙人;用户由一次性顾客变成全流程参与用户;员工在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同时,陈总还指出,实现人单合一模式的关键在于实现战略转型、组织重构和机制颠覆。


SAP中国离散制造业 首席行业顾问 郭智麟


SAP中国 离散制造业 首席行业顾问 郭智麟先生在针对“基于工业大数据的智能制造实施路线探讨”时分享到,德国工程院提出了工业4.0成熟度模型,从企业架构、企业流程、企业发展三大维度衡量企业的工业4.0成熟度,并基于工业4.0成熟度模型提出了“六阶段论”,即要实现工业3.0向4.0发展需要经过计算机化、连接、可视、透明、预测、自适应六个阶段和步骤。

而在工业4.0的自适应阶段,企业要采用新的生产模式,从流水线生产转化为网络化生产,这主要表现在:实现更多个性化定制,彻底消除流水线;采用网络化加工、实时智能选择加工中心的组织方式;网络化的物料供应、高度适应加工路线的变化。工业3.0到4.0的实现精髓在于从“集中控制”到“分布式控制”的转变,而数字化转型是实现工业4.0的方法,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是数字化技术,通过技术实现流程再造以创造新的产品、服务和体验,在数字化技术驱动和数字化转型支持下最终实现数字化的商业模式。面向工业4.0的数字化供应链建设的本质就是要构建数字化的生态,从内部优化到垂直集成到水平协作最后形成生态。



AWS首席云计算企业顾问 张侠博士


AWS首席云计算企业顾问张侠博士在关于“云计算引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的分享中明确表示,数字化转型是利用新的数字化技术再造流程以创造新的产品、服务和体验。数字化能够通过改变客户关系和客户体验、改变内部业务流程、创造全新的价值来全面推进智能制造,而数字化转型涉及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中,云计算是基础,物联网搜集数据有助于形成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大数据。

云计算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商业模式的快速落地、快速调整,一旦调整不用付出巨大的设备成本。云计算帮助企业专注于差异化而非管理上千个服务器,通过快速创新而强化竞争优势,借助基础架构已形成的规模、标准和合规要求增强安全性。而容器、无服务器计算、边缘计算等是未来云计算的新方向。


美的/美云智数总经理助理兼智造云事业部总经理 陈昕乐


美的2011年-2015年营业收入基本没变,但是净利润翻了一倍,而且2017年预计能实现2300-2500亿营业收入,原因在何?美的/美云智数总经理助理兼智造云事业部总经理陈昕乐指出,能获得这样的成绩归功于美的的成功转型:在经营思路上减少规模小或经营欠佳品类、关停并转、退还土地厂房;加大科技、人才投入,加大自动化和信息化投资。其中全价值链数字化在美的的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信息化632战略的实施全面重构了美的的信息系统。

2015年美的提出了智能产品+智能制造的“双智”战略。其中,智能制造使制造端实现设备自动化、生产透明化、物流智能化、管理移动化、决策数据化。而美的大数据的实现则主要通过打通内部数据、融合外部数据、整合用户数据、整合IOT数据,实现了市场研判、改善研发、优化生产、促进销售。未来美的将以SaaS化服务的方式为其他企业赋能,为他们提供多种解决方案。



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 姚维兵


广州明珞汽车装备董事长姚维兵先生在分享中表示,智能工厂的发展趋势是智能化与柔性化、标准化与模块化、数字化与数据化、协同化与共享化。智能制造的价值体现在:产品向服务的转变、缩短开发周期、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全方位全环节的集成、持续改进与不断优化。

在此前提下,明珞公司为客户提供了支撑数字化虚拟制造的数字化平台与支撑数据智能运维的数据化平台。数字化虚拟制造通过计算机生产线仿真虚拟环境与真实PLC硬件进行对接,实现虚拟生产线完整的电气/机器人调试和功能验证,最终实现产线快速高效交付;数据智能运维平台则对线体节拍、线体缓存、工位、具体工艺、具体动作、员工绩效等维度进行分析,进而优化过程、优化产能,并依靠数据的价值进行持续优化。




平行论坛二:物流金融与物流大数据协同创新
(万联网协办)


蔡宇江 万联网创始人及总编


万联网创始人及总编蔡宇江在会上介绍,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在2017年3月发布了《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图谱》。供应链金融生态结构分为四层,第一层是供应链上的中小微企业,第二层是供应链金融实施主体,第三层是供应链金融资金方,第四层是供应链金融基础服务提供方。供应链金融实施主体包括了商业银行、龙头企业、供应链公司、物流企业、B2B平台、金融信息平台、金融科技公司等。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中提到的供应链核心企业,从广义上来理解,可以涵盖龙头企业、供应链公司、B2B平台等在供应链上具备焦点位置的公司。

从服务模式与依托的资源禀赋来看,供应链金融实施主体又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依托对资金的供应与掌控,第二类是依托对货物交易与流动的掌控,第三类是依托金融科技。

从生态圈主体的多元化可以看出,供应链金融的服务主体多元化、资金提供方多元化,印证了中国供应链金融的市场前景。而金融科技对供应链金融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带来了更多的服务模式、商业模式的创新。


陈伟军 海融易联合创始人兼产业金融CEO


海融易联合创始人兼产业金融CEO在会上说,2020年海尔的金融业务将为海尔集团贡献三分之一的价值。为了跳出海尔自身供应链、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成立了海尔金控。海尔金控是一个完善的体系,包括海尔消费金融、快捷通、海尔金融保理、乐赚金服、青岛清算、海尔产业金融、信产师、海尔云贷、海尔财务公司、海尔资本、YAIR等等。海尔金控依托这些子公司的资源,包括牌照资源为更多产业服务。海尔金控既掌握了场景,又拥有资质牌照,并且内部各个部分的数据可以互联共享,支持业务开展。

海尔的供应链金融风控既依赖数据模型,也依赖线下及人工手段的风控。海尔金控内部各公司可以联合风控。

海尔金控在农业供应链金融实践中,则综合了多种风控手段,包括利用快捷通的支付功能掌控资金流,与核心企业新融农牧合作掌控客户销售,以及与保险公司合作防范农户养殖风险等。

海尔金控在经销商信贷服务实践中,则主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刻画用户画像,为金融风控提供支撑,数据维度包含了基本属性(门店数量、合作市场、渠道、区域等等)、提货信息(提货金额、回款金额、提货次数、产品组数量等)、企业征信(企业征信信息、法人代表信息、法人还款历史、对外担保信息等等)、财务状况(当前负债信息、财务收入情况等等)、零售能力(零售金额、零售利润率、库存周转率等等)、信用资质(履约率、信用额度使用率、收账款逾期次数等)。



杨春光 法大大副总裁


法大大副总裁杨春光在会上表示,传统信息化技术已经很成熟,未来的新技术、颠覆性技术的发展也会越来越成熟,未来技术不是门槛,产业、服务之间的联动才是关键所在。

电子化是一种趋势,中国与美国社会的不同在于美国的信用体系比较完善,由于造假问题中国的合同必须签章与备案。中国信用体系的建设还需要时间,但是纸质合同造成的成本和低效可以用电子化的形式解决。金融科技可以提升服务质量。

电子合同的核心是电子签名(CA证书),其最大优势是不可篡改。电子合同的应用是得益于公有云技术(弹性运算能力)、加密技术等辅助技术的发展。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使用第三方电子合同服务商相对自建电子合同体系,更有法律保障。另外,法大大实现了电子合同的事前存证。法大大与全国多家司法鉴定机构合作,对每个过程进行了公证,法大大出的相关证明司法机构都认,一旦打官司可以快速鉴定。


张志勇 欧冶金融总经理


欧冶金融总经理张志勇在会上介绍,欧冶金服是欧冶云商的一个版块,欧冶金服为产业链客户提供融资服务、在线支付、资产管理等专业化金融服务,打造大宗商品产业链金融服务生态圈。欧冶金服整合上游资金资源,下游资产资源,在资金和资产之间,欧冶金服依托欧冶物流提供仓储监管、依托欧冶电商提供在线交易、依托诚融动产提供仓单公示与估值盯市、依托东方付通提供支付结算等服务。

产融结合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有:什么样的资产?资产怎么导入?实体企业如何对接金融服务平台?资产和资金怎么对接?金融机构如何对接企业金融平台?关于实体企业如何对接金融服务平台,关键在于核心企业要实现平台服务化、资产数字化、操作风控线上化。

金融服务平台必须构建五大核心能力:1、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创新及基于产业链的产品创新,具体而言,要根据具体场景整合资源、定制化产品创新,为客户解决流动性问题、满足客户资产增值等需求;2、构建有效风险管理体系,包括线下体系、过程监管、价值管理、期现联动等等,其中监管机构的介入非常重要,关乎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3、从供应链、平台和数据三个层面为客户增信;4、资产对接、收集和管理能力关键还是场景的构筑,要加强外部合作;5、整合渠道资金、满足客户需求,关键还是风控与资产。



张惠民 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教授及系主任亚洲供应链管理及物流研究所所长

王良 中欧-普洛斯供应链服务与创新中心研究员


会上,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教授及系主任亚洲供应链管理及物流研究所所长张惠民以及中欧-普洛斯供应链服务与创新中心研究员王良分别介绍了“物流竞争力指数”。
物流竞争力指数是针对国内城市的评价指数,为政府、投资者提供参考。包括物流连接度、物流现代化程度两个部分。物流竞争力指数相关成果尚未正式发布,敬请关注。



圆桌讨论:基于物流大数据的产学协同创新

左起:

赵先德教授 中欧-普洛斯供应链与服务创新中心主任(主持)

张惠民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教授及系主任亚洲供应链管理及物流研究所所长

朱光辉先生 物润船联董事长

刘倩文女士 亿海蓝副总裁

李玮先生 易流科技CEO

徐建斌先生 天信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赵先德教授在圆桌讨论环节向几位对话嘉宾抛出了几个问题,例如“积累了哪些数据,有哪些创新的大数据应用,未来还希望积累哪些数据,做哪些大数据应用。”以及“在此过程中,高校研究团队如何与企业合作实现物流大数据创新应用?”等等问题。
朱光辉在会上讲到,根据李效良教授提出的3s创新模型,通过大数据应用形成替代效应,再进一步扩大规模获得规模效应,最后形成生态获得结构效应。物润船联是以船运为基础的,记录了船舶产生的数据,通过航运数据归集分析为船东和货主服务,物润船联“基于AIS和视频大数据应用的内河航运智慧物流项目”已经成功入选国家发改委“促进大数据发展重大工程拟支持项目”名单。我们通过数据分析出了产品的需求,为供应商提供了有用的建议,把船作为移动的仓库来监管客户的金融风险。
刘倩文在会上讲述了亿海蓝的航运大数据与应用情况。刘倩文说,航运大数据、交易协同、金融服务是亿海蓝的三大部分。亿海蓝的数据是全球样本。亿海蓝使全球航运可视化。通过数据可以分析出海洋航运领域的痛点和需求,可以通过金融科技判断国际贸易的真实性,还能在军事、海关缉私、污染物和碳排放、期现套保等方面获得更大的价值。
李玮在会上表示,易流的大数据积累是从2011年开始的。易流进行数据获取之后,数据还原,以数据还原评价主体,实现特征化、标签化,然后可以做金融,做场景化的服务。李玮强调,未来大数据和AI的结合可以实现复杂的化学反应,为供应链提供更大的价值。
徐建斌在会上介绍,天信达主要做三件事:航空货运的运单电子化;推动航运行业数据共享;通过数据预测货量、运价等。
张惠民在会上说,高校研究团队可以用科学完整的方法论帮助企业提供长远的策略方面的建议,将方法论跟企业的场景结合;学校不是商业竞争对手,对企业来说不会有数据分享的安全问题;校企合作可以帮助企业培养实践与理论结合的符合型人才;基于数据分析出来的结果可以更广泛地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