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联网 , 曹雪艳 , 2019-06-11 , 浏览:2906

海航集团这艘巨轮似已迷失方向,在眼下看来,按既定目标前行已成为一件异常艰难的事。

 

2019年以来,海航集团愈发式微(拓展阅读:海航被冻结5.7亿财产),且转良迹象并不明显。

 

近来,海航集团旗下海航科技高管变动不断,包括董事长、副董事长兼CEO、财务总监等重要职位均换人。其中,被称为少壮派代表的童甫,出生于1982年,先离任海航集团董事,后在今年4月27日离任海航科技董事长;和童甫同时离任的还有海航科技董事、副董事长兼CEO柯生灿;5月23日,公司财务总监田李俊宣布离任;再加上2月高级副总裁闫国荣离职,以及最近桂海鸿离任,今年以来,海航科技已经有四位高管和三位董事离职。

 

此外,上交所于5月27日向海航科技就2018年年报下发了问询函,共有9大问题,涉及到利润下滑、商誉减值、存货风险等,而海航科技也一再推迟回复。就在6月7日,海航科技公告,再次推迟回复至6月14日,主要原因是事项较多,工作量较大,需要时间处理,公司高管队伍动荡非同一般,带来的影响也显而易见。

 

自海航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长王健意外离世后,海航集团已在风雨飘零中度过了近一年的时间,从其近况来看,眼下的困境持续的时间,可能比人们想象中的还要久——这似乎并不能用王健意外离世这一原因就足以解释。

 

2015年到2019年,海航从高杠杆迅速扩张,再到曝出流动性危机,急剧收缩,短短几年时间,海航之行何以如此艰难?

 

▌全球疯狂“买买买”,董事长意外离世后进行曲戛然而止

 

2018年7月4日,海航集团官方微信发布讣告称,海航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长王健,在法国公务考察时意外跌落导致重伤,经抢救无效,于当地时间2018年7月3日不幸离世。身后,海航这座高速运转的机器被遗留下来。

 

自1993年创业至今,海航已历经25年的发展,从单一的地方航空运输企业发展成为以航空旅游、现代物流、现代金融服务为核心主业的大型企业集团。据统计,海航旗下目前有10家A股上市公司和6家港股公司。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关于海航现金流紧张变卖海外资产的消息不断传出。而进入2018年以后,据媒体报道,海航在3个月内就通过出售海外资产套现超600亿元。

 

曾经的海航可谓是风光无限,疯狂挥舞钞票在全球“买买买”,被多家媒体和投资者都认为在海外并购上“比万达都更为激进”,被称为“最凶猛的海外收购者”。

 

援引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海航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峰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曾表示,如果能得到一个机会,通过并购获得有益于海航核心业务的全球优质资产,当然必须并购,否则错失良机。追溯海航的历史,的确是通过并购实现了国内和国际市场的一步步扩张。

 

据不完全统计显示,自2015年起,海航在全球买买买共花出超500亿美元,即3000多亿人民币。

 

而仅2016年一年,海航披露的海外投资/并购交易就高达438笔。根据普华永道的数据,在2016年前十大海外并购交易中,“海航系”就占据了3席,分别是渤海金控以99.95亿美元收购C2,海航旅游集团以64.97亿美元收购希尔顿25%的股权,以及海航集团以60.67亿美元收购全球最大的IT分销商英迈。对英迈的并购也是2016年度最大的国内A股上市公司海外并购案例,也是被业内称作“蛇吞象”的收购。

 

海航的转变出现在2017年。

 

2017年下半年开始,内外融资环境有变,海航的资金链越勒越紧。直到王健意外跌落,海航的进行曲戛然而止。同为海航双巨头之一的陈峰重新掌舵,为此前借债扩张的海航调整航向。

 

财务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4月,海航获得的银行额度已超过6000亿元。高债模式下,海航出现了空前严重的流动性危机,开始股权处置套现。而进入2018年,关于海航的新闻和报道更是和“变卖”、“出售”和“重组”挂钩。

 

据悉,海航通过大量抵押资产、股权,借钱收购资产,然后再抵押再借款从银行获得不少资金。当资产价格不断上涨时,这种扩张路径就可以不断循环。但当资产价格下跌或银行杠杆收紧时,其庞大的负债就暴露出来。

 

▌战略收缩下,如山债务依然难偿

 

在领导者变换后,海航集团的战略依然是“收缩”,但对于局内人而言,领导者带来的改变显而易见。据“市界”报道,接近海航的人士向市界透露,王健刚去世时,海航控股内部人事变动剧烈,邮件都发不过来,不知道该抄送谁;更引人注目的是,王健去世前一个月,陈峰之子陈晓峰被任命为海航集团董事长助理。陈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及此事,称他对于提拔一事并不知晓,王健没有同他商量。

 

尽管爱好佛学的陈峰曾对媒体直言,重回一线使他痛苦不堪、难以适应,但从业务面来看,陈峰和管理层依然迅速执行了海航集团的业务转向方案:七大板块收缩为“两主两辅”,航旅、物流为主,资本和科技为辅。

 

2019年4月末,海航集团旗下上市公司陆续公布2018年报,此前盲目扩张留下的隐疾在数据里集中爆发,转型才刚刚开始。如果将海航比作一棵寒冬中的大树,目前被削去的业务只是细枝末节,主干部分暂时看不到复苏迹象。

 

虽然陈峰称海航度过了最困难时期,但“断臂求生”之际,海航系多家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不同程度下滑,内在造血能力堪忧,作为营收来源最大主力的海航科技盈利支点未稳的情况下,高管接连离任,前路也是艰难。

 

如果将利润作为衡量标准,海航系全部上市公司中最出彩的是渤海租赁,但作为海航集团目前净利润最高的上市子公司,渤海租赁的净利率也在逐年下滑,而且净利润中还有水分。

 

此外,海航集团工资延迟发放已达数月。2017年7月,陈峰还在新人培训上鼓励员工们给恋人买“爱马仕”——因为来了海航不愁没钱;一年半以后,连工资的发放都要延迟。据海航内部员工表示,到五月中旬,自己并未收到4月的工资,更有甚者3月的工资也未收到,更不用提此前公司承诺的涨薪。

 

2018年末,王健在接受《财经》采访时将海航的问题主因归结为内因,“自身修养不够,欲望太大,速度过快,步伐不稳”。

 

事实上,海航的问题不在于扩张,而在于为了扩张,激进加杠杆。陈峰后来总结道,原来的战略是以规模为导向,大了以后再在资本市场慢慢做强,“这有个步骤问题,大了以后先承受不了,必须往回缩”。2015年到2017年,海航集团每年都在新增大量负债,三年时间累计新增带息债务约3668亿元,这直接导致了海航后来的流动性危机。

 

Wind数据显示,2018年末,集团上市部分的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及其他流动负债合计1968.7亿元,而货币资金仅为1035.6亿元,留下了933.1亿元的资金缺口。2019年一季度末,资金缺口下降到860.7亿元。

 

海航处理债务的主要方式除了以债养债,还有变卖资产抵债。陈峰在媒体采访中透露,海航集团2018年累计处理资产3000亿人民币。海航处理债务的主要方式除了以债养债,还有变卖资产抵债。陈峰在媒体采访中透露,海航集团2018年累计处理资产3000亿人民币。

 

从如山的债务中来看,不论是直接为母公司借钱输血,还是扩张和投资,都可以看做是配合母公司扩张的结果;此外,中江信托、中航油等因债务违约申请冻结海航资产也是债务传导至每段细小链条的负面影响。

 

眼下,陈峰从王健手中不得不接过来的,除了海航的掌舵,还有如山债务,而债务是否真能如陈峰所言,“洪峰一过,浪就往下走了”?

 

2015年,海航在《财富》杂志评选的500强公司中首次上榜,列464位。如果不是风暴来袭,海航集团极有可能在2018年进入世界前100位,但当年500强榜单公布时,海航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大象转身,本就艰难,海航的风暴能否顺利度过,还有待时间检验。

 

来源:市界、红星新闻、万联网综合整理

WWW.10000link.com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文章来源于万联网

相关新闻

返回
顶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