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联网 ,  黄天悦&许书川 , 2019-12-30 , 浏览:2707

2019年即将过去,站在年关,回看过去的一年,供应链金融行业可谓热闹非凡,大事一件接一件,行业支持政策频发,监管环境趋紧,银行参与积极性提高,行业ABS发行提速明显,政府着力促进大企业及时支付,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区块链、5G加速物联网应用……同时,伪供应链金融“雷”一个比一个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环境恶化,票据违规、假冒事件不断……但总体来看,当前中国供应链金融正在“积极”与“稳妥”间平衡,在调整中稳步前进……

 

2019年供应链金融行业都发生了哪些大事?2019年供应链金融发展趋势又是如何?万联网特此梳理了2019中国供应链金融相关领域事件与发展趋势,为您理清脉络,展望未来。

 

 

一、政策持续发力,积极稳妥发展供应链金融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供应链金融工作,围绕供应链金融发展问题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支持供应链金融创新与规范发展。

 

2019年,各地各级的供应链金融政策如春笋怒发,直指痛点、各具特点。

 

地方上,深圳、浙江、珠海横琴、广州先后出台供应链金融专项文件。1月,深圳出台《关于促进深圳市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意见》,成为全国首个市级供应链金融专项政策。该文件是国内首个从监管层面对供应链金融进行定义的文件,突出强调了“持牌经营”,并从监管层面给予相关企业诸多指引,此外还涉及到了企业发展的很多痛点与瓶颈问题。

 

中央上,银保监会在7月、10月接连下发了《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指导意见》(155号文)拓展阅读:重磅|业内专家逐条解读供应链金融155号文!字字珠玑!、《关于加强商业保理企业监督管理的通知》(205号文),均为供应链金融年度重磅政策。

 

155号文的主要导向是: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推动供应链金融创新,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进一步改善小微企业、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其中,文件中强调要加强核心企业风险管理;强调禁止借供应链金融名义......;强调坚持交易信息可得,确保直接获取第一手的原始交易信息和数据。155号文受文单位更精准(银行保险机构),规范业务更明确(依托核心企业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合规要求更清晰(重视额度管控和数字化风控),鼓励方向更具时代感(鼓励开发系统、建平台在线作业),有较高的指导落地价值。

 

205号文作为银保监会发布的对商业保理监督管理制度的官方文件,对行业而言意义重大,205号文从依法合规经营、加强监督管理、稳妥推进分类处置、严把市场准入关、压实地方监管责任、优化营商环境六个方面指导各地加强商业保理企业的事中、事后监管。其中要求严把市场准入关。清理存量,严控增量。拓展阅读:独家解读 | 8个月后,将有70%以上保理公司被清除要求各地方金融监管局协调市场监管部门严控商业保理企业登记注册。确有必要新设的,要与市场监管部门建立会商机制。同时,压实地方监管责任,优化营商环境。从支持政策、与银行保险机构合作、行业自律等方面引导商业保理企业更好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服务。

 

2019年中国供应链金融政策汇总

 

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相对2017年、2018年,2019年直接推动供应链金融发展的专项政策文件增加,政策文件已从国务院层面延展到国家各主管部门以及各省、市、区级的地方政府部门,并且政策条文更加细化与个性化(符合当地实际,具有地方特色),显示了我国政府“积极稳妥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工作已经在往实处推进。总结来看,当前中国供应链金融正在“积极”与“稳妥”间平衡,在调整中稳步前进。

 

 

二、银行参与供应链金融积极性提高

 

2019年商业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先有国家频繁出台支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推动供应链发展的宏观政策;后有银保监会出台具体的创新与规范指引(如采取在线信息分析与线下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贷款‘三查’工作;健全供应链金融业务激励约束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体系;加强业务集中管理;银保合作......)

 

根据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39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3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0.8%,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0.9个百分点。

 

2018-2019年三季度银行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单位:万亿元)

 

数据来源:银保监会

 

银行系在国内做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起步较早,早在2009年,平安银行首创推出“线上供应链金融”系统,2019年,平安银行升级打造了“平安好链”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服务推出仅一年,业务量就已突破220多亿,为200余家核心企业及其上游供应商提供了服务。同时,民生银行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发展也可圈可点,于2018年发布了供应链金融品牌‘民生E链’,2019年11月,发布供应链金融‘民生备货通’品牌。数据显示,民生银行2018年建立供应链金融合作的核心企业约85个,带动上下游企业近5000余家。此外,江苏银行推出“智盛”供应链金融云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供应链金融线上化自助服务,为平台客户建设专属金融生态圈。

 

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银行作为供应链金融生态中的一员,是资金的重要来源,因为银行拥有资金成本优势、规模优势,以致其作用和地位非常核心。传统以来银行畏惧中小企业信用质量,怕贷拒贷,以至于银行对中小微供应链金融总是畏手畏脚。但在今年,受政策推动和银行自身寻求安全的资金放贷通道需求双重压力下,大部分银行均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寻求发展。

 

但是,尽管银行升级的步伐加快,供应链金融是多主体协作的金融业务,供应链金融仍然离不开供应链公司、产业互联网、物流公司等各类场景方的支持;也离不开一些金融科技公司的支持,也包括小贷公司、保理公司等非银机构的支持。在银行崛起的背景下,小贷和保理公司可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如线下风控能力、客户资源),并转型升级、深入到供应链场景中,帮助银行寻找资产、打磨资产,做好助贷。

 

 

三、供应链金融ABS市场发行提速明显,N+N+N模式创新

 

近年来,各类资产支持证券产品日益得到行业主管与证券监管部门、发行人及相关上下游企业、各类市场投资者等的重视。在服务实体经济政策导向下,2019年供应链金融ABS市场发行提速明显,仅前8个月发行量就超越了2018年发行量。

 

继国办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后,今年银保监会办公厅又发布《关于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指导意见》,明确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应为供应链上下游提供一篮子综合金融服务,进一步推动了供应链金融ABS的发展。

 

据中信证券研究报告显示,企业ABS产品的基础资产种类非常多,主要有小额贷款、应收账款、信托受益权、企业债权、租赁资金等。供应链金融ABS起步晚,供应链金融在我国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受益于互联网和应收账款的不断发展,供应链金融及供应链金融ABS发展迅速。
截至2019年8月5日,供应链金融ABS今年已累计发行266只,占企业ABS总发行量的52.67%;累计发行额达1765.26亿元,占企业ABS总发行金额的32.55%。 

 

从数据上来看,我们可以明显看到供应链金融ABS市场发行提速明显,占企业ABS发行金额比重由2015年的5.60%持续上升至今的32.55%,成为企业ABS的重要部分。而除了发行量,2019年供应链金融ABS还值得注意的是供应链金融ABS产品创新。

 

 

9月,前交所打造供应链资产流转平台,并推出市场首单多家原始权益人、多家核心企业、多种确权方式N+N+N模式供应链金融ABS产品,储架规模为100亿元。

 

拓展阅读:100亿额度!前交所推出市场首单N+N创新模式供应链ABS并成功获批该产品底层资产与传统基于单家核心企业应收账款及附属权益不同,其基于N家核心企业及N家保理公司而形成底层资产,创新改变了传统1+1+N模式为N+N+N模式,为2019年供应链金融ABS一大创新产品。

 

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资产证券化产品(ABS)为中小企业融资打开了一扇窗。对中小企业盘活应收账款资产、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与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但现阶段,相对于发达国家的ABS产品,我国ABS发行基本只看重发行主体的信用,一旦发行主体核心企业发生危机,ABS则犹如“雷”一般的存在。前海交易所创新发行的N+N+N模式ABS产品,从一家核心企业及N家保理公司升级到基于N家核心企业及N家保理公司,可见,去核心化是趋势。该产品的风险从一家核心企业分散到N家核心企业,起到了风险分散的效果;此外,以往都是围绕少数大型核心企业来做ABS,进入门槛极高,而现在以多家核心企业底层资产的搭配来发行,一定程度降低了发行门槛,将覆盖更多企业。

 

 

四、《及时支付中小企业款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整体利好供应链金融行业

 

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相对发达国家比较恶劣,因为我国的大企业拖欠严重,大多数大企业没有供应链共赢的思维。

 

相比国内,早在数年前,美国、英国、荷兰等发达国家已提出了保障供应商/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计划/政策,典型如美国白宫推出的“SupplierPay”,要求联邦机构加快向小型企业承包商付款,目标是在15天内付款,曾有50多家私营公司承诺为其供应商提供获得付款的选择权。

 

庆幸的是,自去年以来,中小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国家重视,自去年11月工信部等四部委发布《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到今年9月《及时支付中小企业款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国家部门在不断发力解决实际问题。虽然仍处于征求意见阶段,离落地与普及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但其内容之细的确体现了相关部门的决心。意见稿不仅面向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也面向大型企业,不仅给出了具体的支付期限,考虑到了不同的现实情形,还明确了具体的惩罚措施。拓展阅读:及时支付来了!30日内需付款给中小微企业!央企/国企/核心企业……表示“有点慌”

 

此外,12月2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公布,其中第十一条将重点放在建立清理和防止拖欠账款长效机制,明确指出不得违背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真实意愿或在约定的付款方式之外以承兑汇票等形式延长付款期限。并加快及时支付款项有关立法,建立拖欠账款问题约束惩戒机制。拓展阅读:突破!支持民企又发“28条”:推进供应链融资、鼓励第三方建平台、防止拖欠账款等重磅新政)。

 

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供应链金融大多发生在核心企业与中小微企业所构成的业务关系中,中小微企业天然处于市场劣势,处于谈判的弱势地位,这样就会产生交易不对等,进而产生诸多不合理的契约形态,如果不对这种地位不均产生的不合理契约形成约束,供应链金融中蕴藏的风险就会很大。从世界上各国以及中国的延迟支付状况来看,延迟支付是供应链金融发展过程中的“毒瘤”,这种行为如果不能有效遏制,无论供应链金融的模式和产品如何创新,也无法真正促进产业供应链的发展,甚至出现蓄意拉长账期攫取金融收益的“流氓式供应链金融”。而遏制这一状态需要政府管理部门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来限制肆意延迟的恶意商业行为,延时支付限制一直是世界各国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立法立规的重点。前文《意见》指出并加快及时支付款项有关立法,建立拖欠账款问题约束惩戒机制,未来我国出台延迟支付法律法规将是大势所趋。

 

五、区块链技术再一次火爆,物联网欲“驾”5G齐飞

 

金融科技广泛用于传统金融产品创新,随着商业模式创新、业务流程优化、产品的不断拓展,金融科技已逐渐成为金融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推动传统商业银行及金融机构经营业务流程信息化,推进风险、流动性、收益的不断改革。当前,金融科技正与传统供应链金融深度融合,形成新一代的智能供应链金融平台和金融科技企业。

 

根据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研究中心于10月份发布的《2019中国供应链金融调研报告》拓展阅读:《2019中国供应链金融调研报告》完整版.pdf结果显示,有55%的企业应用了大数据与AI技术,有44%的被调研企业应用了云计算,同时有39%和29%的企业运用了区块链和物联网技术。另外只有13%的企业没有运用任何金融科技。在与2018年的对比数据中,数据显示,有更多的企业采用了区块链方面技术。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拓展阅读:刚刚!上升至政治局层面的区块链技术 将如何高效赋能供应链金融?。中央领导明确强调,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区块链技术在中国再一次火爆,而供应链金融更是每一篇区块链文章或白皮书都必然会提到的一个应用场景。

 

而早在2018年,国家就开始了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实践应用。2018年9月正式试点运行中国人民银行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下称:贸金平台)拓展阅读: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贸金平台上线一年 网点485家 业务量约合750亿元。目前,央行贸金平台运行一年多来,已成功实现供应链应收账款多级融资、跨境融资等多项业务上链运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末,深圳已有29家银行485家网点接入该平台。在产生的3万余笔业务中,涉及金额约750亿元。同时,由国家外汇管理局总局主管的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从今年7月启动以来,出口应收账款融资4亿美元。

 

在企业应用层面,伊斯特威尔联合南京银行、深圳益链及中检溯源联合打造的全国首个化工“联盟链”,这种全新的产业链融资模式,以化工产业链为基础,以供应链金融服务为落地场景,以区块链技术为实现手段,将所有业务关联方作为节点,使业务全流程中涉及的所有数据上链,实现“数据增信”,从而使业务获得融资。拓展阅读:看伊斯特威尔如何打造化工供应链金融“联盟链”|白皮书案例连载

 

总体来看,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能有效解决困扰银行企业融资难、风险监控难和部门监管难问题,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的应用场景也逐步实现落地,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未来可期。

 

在物联网方面,近年以来,物联网正伴随着以射频识别为代表的信息传感技术的逐步成熟,被提升到一个新兴战略产业的高度。而随着5G技术的成熟,2019年中国正式进入5G商用时代,这对物联网行业的改变是积极且巨大的。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商品在物流管理中的各个阶段都需要信息系统监控,通过物联网技术对库存融资等融资标的进行监管,整合第三方仓库成为供应链平台的监管仓,从而驱动数字化供应链升级。

 

在无锡银保监分局的牵头组织下,依托无锡地区物联网科技研发与孵化高地的优势,精准定位当地发达的不钢生产与流通行业,江苏银行还与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推出全线上的物联网动产质押产品。拓展阅读:江苏银行:物联网金融赋能服务实体经济 | 白皮书连载案例

 

12月16日《物联网监管仓技术与管理规范》(T/CAMT 3-2019)在杭州发布,是我国钢铁行业首个物联网技术领域内的团体标准。实现了中国动产融资监管模式从监管物清单到物联网仓库再到物联网监管仓的升级,总体来看,我国物联网技术在动产融资监管上的应用逐步深入,未来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将对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有着极大地促进意义。拓展阅读:《物联网监管仓技术与管理规范》今日在杭正式发布

 

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在经济下行期,传统供应链金融风控手段需要技术的加持才能实现精细化的风险管理。5G作为新型基建的底层技术,支撑整个信息产业的未来发展。物联网不仅仅是通过传感技术、导航技术、定位技术等进行第一手数据的采集,也是通过技术实现风控作业的去人工化,更重要的是将每一笔资金与每一笔资产精确、动态匹配。而区块链技术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技术的融合应用,可以支持供应链金融涉及的多方之间快速建立信任以及帮助相关方在协作过程中按约定规则自动执行、减少人为风险。区块链技术的这些特点与供应链金融的业务环境天然契合。物联网+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能实现底层资产的穿透,最大限度的降低人为道德风险,为供应链金融提供了新的风控抓手。

六、伪供应链金融事件再现,再次敲响警钟

 

2019年,供应链金融市场连发两起重大风险事件。7月8日,诺亚财富旗下上海歌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34亿元私募基金“踩雷”承兴国际。紧随承兴系之后,福建闽兴医药有限公司的应收账款融资造假随之曝光,包括中原证券、国联信托在内的多家金融机构,均被卷入其中,涉及资金规模逾22亿元。拓展阅读:资本市场“连环凶杀案”:诺亚财富踩雷承兴国际暴跌20% 应收款供应链金融来源指向京东拓展阅读:突发!又一起供应链金融大案,中原证券2.4亿踩雷闽兴医药应收帐款)这两大事件,又一次为供应链金融行业和企业敲响了警钟。

 

近年来供应链金融“大案”不少,典型的如上海钢贸事件、青岛港事件、大连机床事件、广东纸浆事件、恒韵医药事件、金联储事件,这些案例的始作俑者固然是恶意诈骗的融资方,但是根源还是在于供应链金融服务相关机构风控的不到位。

 

这些事件中融资人通常采用伪造贸易合同、伪造公章、伪造物流单证、伪造确权书、伪造数据来实施诈骗;利用多家资金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重复融资;利用实际控制的关联公司相互担保骗取融资;拿着供应链融资的资金从事其他高风险或违法违规活动。如果开展供应链金融的相关企业轻视风险,以侥幸心理、投机心理开展伪供应链金融业务,则在利益的诱惑下,在当前经济下行时期,踩雷风险极高。

 

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控制要着眼于全链,只有深入到产业供应链中去,以供应链为根,利用科技手段,将金融嵌入到产业场景中,实现深度风控,这样才能不会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七、复杂的全球贸易局势下,银保监会等三部委出台“完善外贸金融意见”

 

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让两国企业开始重新思考两大经济体间的供应链关系。美国通过对国内制造业的减税,以及对原材料和进口产品的增税,实际上改变了全球供应链的成本结构,导致包括中国在内许多国家总的供应链成本面临上升压力。

 

随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美贸易战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全球化现象。贸易成本上升,对本就资金紧张的中小出口企业犹如一记重拳,造成中小企业资金进一步紧张,由此带来供应链融资需求扩大。所以我们不难看出,中美贸易战在一定程度引起了市场对供应链金融产品需求的增长。

 

近期,贸易环境有所缓和。12月13日,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美方将履行分阶段取消对华产品加征关税的承诺,实现加征关税由升到降的转变。2019年,中美贸易战经历升级-持续-缓和-持续的一个过程,总体来看,仍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全球化现象。

 

全球贸易局势给我国企业的全球供应链运作带来了很大压力,银保监会出台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并且除了指导意义,还有不少亮点,例如:12月26日,银保监会联合商务部、外汇局印发了《关于完善外贸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拓展阅读:49号文!积极鼓励供应链金融发展 | 《关于完善外贸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全文抢鲜看其中第五条:创新应收账款融资。鼓励银行在有效把控供应链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和完善交易结构的基础上围绕核心企业开展面向上下游的境内外供应链金融服务;鼓励开展出口退税账户相关融资,未退税款可视同企业应收账款一并进行质押融资。

 

第八条:鼓励银行保险机构搭建并利用线上线下渠道深入了解小微外贸企业金融需求和生产经营信息,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对接经营规范、信誉良好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为更多小微外贸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第十一条:强调外贸金融业务的自偿性特征和贸易背景审核对实现自偿性的作用,应将贸易回款作为贸易融资业务的第一还款来源。第十五条:鼓励银行建立适合小微外贸企业的尽职调查方式,通过多种方式适度降低传统抵质押手段比重。此外,《意见》还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在战略目标、体制机制、管理制度、资源配置、能力建设等方面加大对外贸金融业务的支持力度。

 

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供应链金融与押汇等传统贸易金融的本质区别在于后者更多是基于贸易真实及银行授信,前者则是基于对供应链四流的把控及贸易自偿。本次银保监会等三部委发文,强调了外贸金融应依托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四流合一”,强调了真实贸易与自偿性,也强调了加强对有订单、有市场、有信用企业的金融支持。但是由于外贸领域的企业供应链是跨境的,银行要如何实现把控四流、保证自偿,需要与外贸综合服务平台、跨境电商平台、供应链服务平台、物流服务商、海关监管组织、核心企业、保险机构等各方合作。换言之,银行要深入到供应链场景中去。更进一步来说,多方协作的意义可不仅仅是实现了风险识别,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帮助进出口企业在当前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下优化自身的供应链管理、摆脱贸易战等因素带来的影响、改善供应链运作,进而才能从根本上降低企业开展国际业务的风险。

 

 

八、票据违规事件层出不穷,严监管+标准化成趋势

 

票据业务作为银行的一项传统的资产业务,一直以来都以较为灵活的应用受到市场的关注。随着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票据业务作为供应链金融使用最多的支付工具备受瞩目。

 

但是,银行在票据业务上的违规事件层出不穷,而且屡罚不止。近年来银保监会官网及媒体公布的处罚接连不断。据21世纪经济报道称,经不完全统计,2019年1-7月,银保监系统开给商业银行的罚单中,涉及票据业务的罚单有57张,罚没金额共计3387.6万元。

 

10月15日,辽宁银保监局对兴业银行沈阳分行开出高达2250万元的巨额罚单,原因是该行“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办理票据业务”。2250万元的巨额罚单成为近年来因票据业务问题遭到最大处罚金额之一。

 

除银行票据之外,市场同时存在电子商票被冒开、盗开等恶性事件。今年来,近10家国/央企发布被冒开、盗开商票的情况,电子商票的真伪问题已是日益突出。

 

针对电票风险频发事件,5月22日,票交所官网发布通知,要求各市场参与成员严格审核各电子商票信息的真实性,要求确保票据行为人名称、账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等基本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拓展阅读:电子商票小心有假!票交所紧急发文要求严审电子商票真实性

 

7月25日,北京银保监局印发《关于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票据业务的监管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针对当前北京地区票据领域违规问题进行规范。《意见》规定,严格禁止票据直贴业务资金违规回流至贴现申请人任一前手,对于存在违规回流情形的,机构不得为同一贴现申请人办理新增业务。

 

8月,经中国人民银行同意,上海票据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创设标准化票据。标准化票据在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登记托管,在票据市场或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加大对中小金融机构流动性支持。

 

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2019年,票据市场呈现好坏参半局面。一方面,从银行票据业务违规层出不穷、屡罚不止到电子商票被冒开、盗开,我国票据市场出具、流通等环节乱像不断。监管趋严已成必然,北京银保监监管意见的发布就是旨在震慑、纠偏银行业机构票据业务违规行为,打击非法票据中介和票据套利行为,以有效防控金融风险,促进票据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另一方面,上海票据交易所创设标准化票据其意义在于将票据产品标准化,从票据出具、流通环节规范产品,加大对中小金融机构流动性的支持。

 

 

九、最高法《会议纪要》从法律层面对供应链金融进行了规范

 

2019年11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了《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法【2019】254号,简称《会议纪要》),《会议纪要》涉及内容广阔。拓展阅读:专业律师逐条解读 | 最高法《会议纪要》对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影响,其中,在担保纠纷方面,根据《会议纪要》的精神,在与第三方公司签订担保合同时,应当重点关注以下要点:1)为他人担保“无效”时仍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2)无决议担保可以有效;3)独立保函无效仍应承担保证责任;4)不动产抵押效力以抵押合同为准;5)重申房地一体;6)债权转让抵押权一并转让;7)流动质押质权获得有条件。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由第三方为融资方提供担保是非常常见的增信措施,如何保障担保合同没有法律瑕疵,是资金方重点关注的问题。以上的法律规定在供应链金融业务担保方面给出了依据、规范。

 

在涉及财产保险纠纷方面,供应链金融机构可以根据《会议纪要》精神,有效利用财产保险的保障作用。《会议纪要》第97条就“未依约支付保险费的合同效力”进行规范。如在保险合同中约定以投保人支付保险费作为合同生效条件,则表明“支付保险费”是先合同义务,是获得保险公司保障的前提。供应链金融机构在投保时,应当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缴纳保险费,以免发生事故无法获得赔偿。

 

除此之外,《会议纪要》还有不少内容涉及到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效力判定、权责划分、违约救济等各方面的问题,对供应链金融的法律风险防控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

 

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总体来看,最高院下发的《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从法律层面对供应链金融进行了规范,虽不是严格意义的规范性文件,但其重要性却不言而喻。随着我国供应链金融进入到鼓励创新发展与强调规范发展并存的时代,相关企业必须更加重视法律合规问题,以此规范自身业务的法律风险防控,同时在开展供应链金融产生纠纷时以此为依据维护自身权益。

 

 

十、直击行业痛点,央行企业信息联网核查系统启动

 

2019年6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四部门联合召开企业信息联网核查系统启动会。拓展阅读:重磅!央行启动企业信息联网核查系统

建设企业信息联网核查系统是四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对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有较大的意义。企业信息联网核查系统的运行有利于银行核实企业经营情况的真实性,提高开户审核效率,为企业提供更为安全和便捷的账户服务。目前,有8家银行作为首批用户接入企业信息联网核查系统。

 

此外,8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启动了中国供应链金融数字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可查询企业多头借贷、仓储物流等信息,为金融机构提供供应链金融数字信息服务,致力于解决金融机构无法准确识别中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信息获取难、有效信息少,不愿贷、不能贷、不会贷等问题。拓展阅读:可查询企业多头借贷、仓储物流等信息 互金协会启动供应链金融数字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中国供应链金融数字信息服务平台”和“央行企业信息核查系统”其在一定意义上瞄准了供应链金融行业的一个痛点问题——中小企业信用、生产经营及财务等信息不对称,信息获取难,有效信息少等问题。除了场景中积累的数据及从征信机构等第三方获得的数据,供应链金融往往还需要政府公共数据的支持,而政府公共数据存在分散和难获得的情况。“中国供应链金融数字信息服务平台”和“央行企业信息核查系统” 作为供应链金融生态中的基础设施平台建设是一个开始,但也是一个长期的事情,长远来看,只有把各个层面的数据打通,社会商业信用体系才可以建立。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相关新闻

返回
顶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