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我是一只普通医用口罩,从出生到完成使命,我的一生在这个特殊时期显得尤为艰难。
我的主要制造材料是无纺布材料,一般由3~5层材料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中间的阻隔层,即熔喷层。熔喷层的纤维直径比较细,在 2微米左右,所以只有纺粘层直径的十分之一,它是经过驻极处理的聚丙烯熔喷无纺布——这对防止细菌、血液渗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的诞生一般分为以下七步:1、石油—聚丙烯(PP)颗粒;2、聚丙烯颗粒—聚丙烯纤维;3、聚丙烯纤维—熔喷无纺布;4、驻极处理;5、口罩生产;6、环氧乙烷消毒;7、静置7天解析。
疫情之下,我对守护人们的健康的作用很大。但是,要成功抢购到我并不容易,或许,各种缘由要从我的供应链说起。
正文:
2月27日,钟南山院士在广州医科大学疫情防控专场新闻通气会上表示,“我们有信心,(疫情)四月底基本控制。”也就是说,根据他的推测,全民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举措在4月底前不能松懈。
让我们将时间倒溯至1月20日。
1月20日,北京、广东两地出现确诊病例。当晚,钟南山在央视连线采访中明确表示:“目前资料显示,它(新型冠状病毒)是肯定有人传人的。”自此,全民预防、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大战序幕就此拉开。戴口罩则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口罩从毫不起眼的生活备用品成为刚需用品。
一“罩”难求的僵局就此登上舞台,成为热议的焦点之一。直到近日,万联网记者相继走访了6家药店,6家均表示口罩已售罄,何时有货尚不可知。
从口罩的供应链说起,或许我们可以一探究竟。
从生产到销售,口罩的供应链主要可分为上游的石化企业、中上游的加工端、中游的制造端、下游的销售端等关键环节。和所有供应链已成型的产业一样,口罩的供应链上下游关联密切,任一环节如果出问题,整条供应链都会面临风险。
上游的石化企业主要是从石油中提炼聚丙烯(PP)颗粒,制成聚丙烯纤维。据“回形针”报道,我国的上游原料端如果将所有聚丙烯纤维都用于生产口罩,它的产量可以高达2200亿个,也就是14亿人口即使一天换一个,也能用5个月,所以原料供应并不是问题。
万联网记者查询发现,目前聚丙烯的价格基本平稳,整体波动不大。而从隶属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的国恩股份回答投资者的提问中,可以发现个中原因。有投资者提问表示,为何口罩这么紧缺,作为关键原材料的聚丙烯的价格却持续走低?国恩股份董秘回答称,口罩用熔喷聚丙烯占聚丙烯总量的份额相对小,所以聚丙烯并不稀缺,稀缺的是可以用来生产熔喷布的改性聚丙烯。目前熔喷布和熔喷聚丙烯粒子均是供不应求的状态。
也就是说,口罩的供应链畅通与否的关键在于加工端。熔喷布虽占口罩的份额较少,但对病毒阻隔起着关键作用,一般医用口罩通常采用20克重的熔喷布, N95杯型口罩则选用40克重甚至更高克重的熔喷布。而中国的熔喷布产量本就不高,疫情之下,口罩供不应求,熔喷布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全球非织造布产业看中国,中国非制织造布产业看仙桃。”距武汉100余公里的仙桃市,被誉为国际非织造布产业的晴雨表,曾是中国最大的一次性口罩生产基地。据财新报道,湖北仙桃当地的熔喷布价格已从疫情前的2.2万/吨暴涨至17万/吨——这对中游的口罩制造商造成了直接影响。
下游销售端无货可进、无处可寄 消费者何时能买到口罩?
在排除万难的情况下,中上游的加工端和中游的制造端生产出了口罩,但为何普通消费者仍然难以买到口罩?
问题就出在下游销售端。或许这样说更精准——销售端面临的问题也非常多。
在深圳拥有两家药店的冯姓店主告诉万联网记者,医药零售门店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无法进行口罩进货的——也就是1月20日晚钟南山院士的警示过后。除了疫情导致人们对口罩的抢购外,物流配送的中断也是药店无法正常进货口罩的原因。
冯先生坦言,1月下旬,物流的暂时中断并不是因为疫情,而是因为春节的到来。当时,医药连锁公司已经陆续开始通知过年期间的放假安排,物流配送临时中断,从那时开始订货后台就显示口罩是缺货状态。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即使是在偶尔有货的情况下,想寄给湖北(非武汉)这类疫情严重的地方,物流仍无法送达。
此外,全国医用物资优先调配武汉、湖北也是口罩短缺的原因之一。
目前医药零售门店的进货渠道主要是医药连锁公司,冯先生表示,据他在深圳市的药店情况及与同行的交流显示,大部分厂家日常直供医药连锁公司的口罩都优先调配湖北。目前医药零售门店除可通过限制进货数量和采购包含口罩之外的药品的“套餐”才能进得部分口罩外,各区的医药协会也给会员企业采购并提供一部分口罩,但这部分口罩主要是提供给一线的药店工作人员,以确保一线工作人员的口罩供应和防护。
据万联网记者了解,目前口罩的进价涨幅较大。冯先生表示,其药店的口罩进价涨幅约在5~10倍左右,具体依口罩类别有不同差异,但零售价受国家管控,涨幅较小。
据万联网记者采访,一名消费者告诉记者,早在1月22日,她就分别在淘宝上采购了4家商家的口罩,合计数量多达几百个。当时,商家的口罩销售页面仍是正常的。但直到3月4日,她一只口罩都未收到:2位卖家表示其上游口罩商家因支援武汉的口罩供应,无法提供货源,要求买家申请退款;另两家则表示,其上游厂家均在湖北仙桃,由于疫情原因,物流受阻,厂家也没有复工,口罩得等到3月厂家复工后再看是否可以供应上。
2月中旬,随着各地、各行业陆续复工复产,原本宅在家中、日均口罩使用量不大的社会人士陆续回归职场,口罩成为企业、个人都争相求购的商品。与此同时,值得庆幸的是,随着电子、服装等产业也加入到口罩的生产中,国内的口罩产能得以快速提升。
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2月21日,全国口罩日产能为4300多万只。2月29日,全国口罩日产能达到1.1亿只,日产量达到1.16亿只,口罩日产能产量双双突破1亿只,进一步缓解了口罩供需矛盾。
追溯供应链不难发现,我国口罩的供应链在早期存在存货不足、关键材料生产和技术不足等痛点,这也导致疫情初期口罩价格暴涨、造假、全渠道断货等问题接连不断——供应链的不稳定性所带来的危机显露无疑。
而口罩的供应链危机,仅仅是疫情之下的一个缩影,数以万计的不同产业的企业,仍挣扎在供应链危机的阴影下,等待疫情过去,等待转机的出现。
回望供应链,在疫情早期,口罩稀缺的紧急情况下,进口口罩是解燃眉之急的关键之一。据海关总署2月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24日至2月11日,全国海关共验放进口疫情防控物资8.7亿件,其中口罩约7.3亿只;而眼下,电子、汽车、服装等其他企业加入口罩生产,使得国内的口罩产能得以快速攀升,恰恰是供应链的柔性特质的显现。
随着口罩产能的提升,口罩紧缺的情况或在3月迎来转机。乐观一些,你的口罩,也许已在路上。
曹雪艳
作者
More News »
国内领先的供应链金融智慧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