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联导读:9月17日,由万联网主办的“第六届中国物流金融创新高峰论坛”在深圳正式举办,论坛现场还发布了《中国物联网+供应链金融白皮书(2020)》。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和关注度的产业+物流金融行业盛会,论坛线下汇聚业内权威专家和行业精英围绕“推进物流数字化 助力产融一体化”主题解析物流与供应链金融热点难点痛点问题;线上直播分享现场嘉宾精彩演讲内容,线上与线下结合,聚焦物流数字化创新实践与转型机遇,推动行业共襄盛举,合作共赢。
为方便业内人士对与会嘉宾们的分享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万联网将逐步发布嘉宾速记内容,以下内容是由万联网根据论坛现场速记整理,略有删减,仅供参考。
上海大学教授兼现代物流研究中心主任储雪俭: 今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一方面是新冠疫情对我们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中美贸易战对未来商业的发展起了颠覆性作用。17年前的SARS成就了中国消费物联网,使得物流领域to C端的大发展;而今年的新冠疫情,我相信也会侧面推动今后产业互联网的流行,同时对to B端的供应链物流也将产生大的变革。
2019年社会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是14.6%,其中运输费用占到了社会物流总费用的55%左右,如果进一步分解运输费用,我们发现:公路运输费用还是占了大头,然后是水路、铁路、航空。从物流形态去看,to B端物流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好,整车运输及大票零担运输呈现高度的碎片化。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重构产业物流,降本增效,任重而道远。我认为,科技赋能产业物流一定是机会,不管是金融科技,物流科技,还是供应链物流的“A B C D + IoT”,把产业物流的业务变为数据是关键切入点。产业物流数字化一定是因时、因地、因人、因企演进。过去传统物流企业的发展是以“经验”为主,在“互联网+”时代,将是科技驱动下的一种生态型、网状型物流企业的诞生。物流企业以业务数据化为基础,通过物联网链接制造业、流通业,整合碎片化的物流资源,并进行有效的对接、交易及品牌传播。
产业互联网是通过数字技术为产业提供服务而成的。产业的数字化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产业互联网是产业物流发展的基础,产业物流的重构是对现有产业中各企业的利益再分配,要降本增效,或许就会把其他企业的利益重组掉了。因此,物流业务数字化产品会成为产业互联网发展非常重要的抓手。互联网/物联网极大地提升了企业业务数据获取的便利性,同时也给传统供应链带来了挑战:需求的快速变化与不确定性;组织对于需求的获取与满足能力;供应链的预测与响应能力;组织成本与风险控制能力;贸易全球化及逆全球化发展,以及新冠所造成的剧变等。
从另一方面而言,基于产业链的数字化供应链就显示出了优势。数字供应链技术的快速发展,实现了供应链网络内企业间的协作及信息共享,从供应链可视化到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自主认知分析及控制、驱动供应链的自动动态调整与优化。数字化供应链可以敏锐发现潜在的客户,并能快速及时做出反应,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新基建的核心是信息基建,是支撑数据采集、传输、存储、计算、分析、应用、安全等能力的数字化基础设施;而产业互联网是产业的数字化变革,是重塑未来产业活力和韧性的关键。那么如何去实现这一点,要做到以下:
在“中心化”向“智慧化”转型的演绎过程中,是将物流商、金融商、制造商、贸易商、批发商整合在一起,通过科技手段,如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赋能供应链金融。“物流是供应链金融的看门狗”,怎么样看好这个门,一定要把数据接入,用数据模型来分析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风险点。
供应链金融业务包括结算业务、融资业务、证券化业务。今年供应链金融的证券化业务有了较快的发展,比如:建立供应链物流基金、发债等。不管什么业务,重要的一点还是在执行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最后储教授总结了四个发展数字化供应链金融物流的关键点:
如何保证供应链金融中交易数据、物流执行数据被及时采集;
如何保证供应链金融中交易数据、物流执行数据不可篡改;
如何实现供应链金融中交易数据、物流执行数据的透明可视;
如何串接碎片化的交易链及物流链的数据使之成为一个各环节无缝衔接并可追溯的数据链。
只有解决好这四个难点才能最终实现供应链金融业务数据化、数据产品化、产品资产化以及资产价值化。
再次声明:以上内容是由万联网根据论坛现场速记整理,略有删减,仅供业内人士参考。
万联网
作者
More News »
国内领先的供应链金融智慧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