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左向右依次为:主持人-万联网创始人 蔡宇江、国金保理总经理 韩琛、筑集采联合创始人 宋安平、中建电商营销总监 潘冕、中亿丰建设集团金融中心总监 王洁晨)
2021年6月19日,由江苏省商务厅、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苏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指导,江苏省现代供应链协会主办,万联网协办,交通银行、南京银行、企汇安、易流科技、深度票据网、盛业资本、合合信息、洋河股份、六步山蓝莓、卫岗乳业作为合作伙伴的“新发展格局下的供应链创新高峰论坛暨示范创建培训”在南京成功召开。本次论坛作为全国第一批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和示范企业公示后、首场聚焦供应链创新的高峰论坛,备受市场关注。
论坛聚焦“聚力新发展格局构建 培育供应链产业链新竞争优势”主题,邀请了全国供应链产业链领域相关顶级专家、知名企业家500+位大咖合作论道,各方精英汇聚一堂,为我国的供应链创新共谋良策!
*以下现场圆桌内容依据现场速记整理而成,未经嘉宾审阅,仅供参考学习:
圆桌论坛:大基建产业链的数字化供应链金融与产融合作 主持人:万联网创始人 蔡宇江先生 嘉 宾:国金保理总经理 韩琛 筑集采联合创始人 宋安平 中建电商营销总监 潘冕 中亿丰建设集团金融中心总监 王洁晨
蔡宇江:先请每位嘉宾用简短的一两分钟介绍一下自己的背景、公司以及做什么业务的。
韩琛:我是来自无锡国金保理的韩琛,国金保理是一个年轻的公司,2018年6月份成立的。它是由无锡的交通产业集团跟香港的一家供应链金融科技上市公司盛业资本两家合资成立的。无锡的交通产业集团,顾名思义是一个无锡市属交通基建工程的国有资本的建设经营机构。也是有着新世纪AAA品级的老牌公司,在交通基建领域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另外一个盛业资本是中国目前资本金最大的商业保理机构之一,首家在香港主板上市的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公司,累计的保理业务发生额1000亿。按照双轮驱动+平台化运营思路在进行发展,聚焦在建筑、医疗、能源等三个板块。国金保理目前注册资本金是3亿,累计的业务发生量已经过60亿。我们目前的板块聚焦在建筑和医疗,当然这里面的渊源,一方面是因为我们股东双方都对基建工程有共同的行业领悟和理解。对于工程里面的环节、风控的逻辑,大家达成高度一致。另外一个医药,也是基于股东双方的铺垫。
我们在行业里面秉持了大数据的创新与应用,目前在做的基建领域的一些保理业务,并没有把传统的金融机构要求的确权作为我们操作业务的一个前提,我们更多地还是把它放在数据为基础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加工管理能力基础上,我们自己把它叫大数据风控保理。运用大数据风控来操作我们基建的一些保理业务,为广大的基建领域的中小供应商提供供应链融资。
宋安平:我们公司叫筑客网络,我们的平台叫筑集采,有三个关键字,第一个是服务于建筑施工企业;第二个是一家数字企业,也就是说我们最最重要的做的一个撮合交易,就是把整个数据留存在平台上面,所以我们是一家数字科技企业;第三个,我们是一个完全第三方平台,因为我们既没有核心企业,也没有供应商,更没有银行。我们成立今年是第7年,为建筑行业大概近100家核心企业做服务,我们的客户主要在江苏,其次是河南、山东、广东。
这7年来,在建筑行业当中,我们还是慢慢慢慢有一点点名气,我们现在是整个行业里面走得比较领先一点。这几年当中,现在平台上交易已经达到1500亿左右。我们现在目前主要服务的是民营建筑企业,这一点是我们跟其他的服务国企、央企不太一样的地方。
我们主要做了“三朵云”,第一个是云采购,其实就是做交易的;第二个叫云收料,就是做物流的;第三个是云溯源,就是做供应链金融。我们用这“三朵云”服务好建筑施工企业。
潘冕:我是来自云筑网的潘冕,是中建旗下的平台,整个平台是2015年成立的,到今年已经6年时间了,这个平台现在累计采购金额达到4.6万亿,累计注册的用户也有60多万,经常操作业务的客户也有6万多家。我们定位是助推整个建筑行业的数字化,依托于中建,但是也不仅仅局限于给中建提供这样的服务。我们大概有四大板块业务,包括云筑智联,是一个智慧工地的板块;还有云筑劳务,是管理不只是中建在册的建筑工人,还有住建部委托我们管理的工人,大概有2000多万农民工在我们这个平台上进行管理。另外还有云筑集采、云筑优选,也就是工程物资的零星采购。云筑网现在第六个年头了,我们以非常开放的姿态,欢迎资方和其他建筑施工企业和我们合作,大家一起来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王洁晨:我是来自中亿丰,在座的各位应该讲在供应链领域都是我的老前辈。因为我原来是在银行工作,也有16年的时间,到中亿丰也是仅仅只有两年,还差20天。中亿丰最早是由苏州二建改制而来,是现在江苏省唯一的一家双特三甲资质的施工企业。在2020年,我们已经完成了新签合同400亿,建筑业产值300亿,完成营收200亿。
拥有五大产业板块和九大区域总部的产业分布,累计已经获得2项詹天佑奖、13项鲁班奖、13项国优和民营企业500强以及ENR供应商500强、80强的建筑供应商等荣誉。供应链体系里面现在有8000多家供应商在为我们做服务,每年将近150亿的采购量。2020年,收购了深圳中小板的罗普斯金,也是迈出我们金融的第一步。从原来刚刚到企业30亿的授信,到现在已经有140亿授信。应该讲,我们用银行的角度和要求和银行需要的语言,来给他们做一个展现。目前来讲,银行端对我们的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我们也做到了擦亮自己的品牌,也为我们未来的供应链金融发展提供了一个基础。今天的分享我会更偏重于一些金融和银行方面的内容。
蔡宇江:这次设计建筑基建的圆桌也是有多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江苏省在供应链创新相关的政策里面,是把建筑行业做了突出强调的,因为江苏本身就是一个建筑业大省,而且建筑业链条也比较长。建筑业虽然说体量很大,但是数字化信息化的程度在诸多行业里面相对是比较落后的。建筑业同时又是资金密集型的,建筑企业往往处于业主方和上游供应商中间,除了国有建筑企业,民营建筑企业资金也是比较紧张的。我们在目前做数字化供应链金融过程中,就面临着双重的挑战。一方面,传统的建筑业务怎么能够把它线上化;第二个,线上化以后,怎么能够让金融机构看得懂我们这个行业?如果只看中小企业的主体信用是很难说服金融机构的。我们怎么能够通过数字化场景的构建,真正能够实现像人民银行226号文里面讲的,从只看主体信用转化到看数据信用,这方面我也想听一听在座各位企业的实践。首先请韩总,因为国金保理是做大数据风控保理,在基建行业做暗保理资金成本大概能做到年化6,这个还是做得非常不错的,做暗保理是怎么控制风险的?请韩总介绍一下。
韩琛:其实基建领域的保理业务,在江苏省应该讲还是一个相当大的市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参与筹建了江苏省商业保理行业协会,目前我们受省地方金融局监管的,全省大概接近100家商业保理公司里面,根据地方金融局统计的数据,大概有70家主营是做工程建筑保理为主的,这里面大家的关注度还是非常高的。回过头来看,这70家保理公司的业务,交流的时候大家都说到一个同样的困惑,中国基建行业数字化程度是非常低的,但其实我们看到,近年来,不管是央企国企,还是地方的,包括民营的建筑公司,数字化程度正在不断提高,5G、智能AI技术不断应用,所以说在工地上有很多智能设备的介入,使得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了,也为很多业务的线上化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但目前来说,大家的一个瓶颈在哪儿呢?都是以企业为边界的。因为整个数字化进程都是以企业为边界的,还没有能够完全突破单个企业的边界。
比方说在无锡来说,无锡有城发、交建,有很多保理公司,比如说城发的保理公司业务范畴就是城发集团为限,除了城发集团之外,业务就非常局限了,没有数字化的方法或者手段。虽然我们不是一个平台企业,但我们有很好的股东,盛业资本是一个平台,可以从他那儿拿一些数据。并且有一些数据我们还通过自己的方式获取,并且加以处理以及风险控制。因为从金融企业角度来说,风控是永远不会外包的,所以我们要把这个风控的逻辑和风控的处理过程抓在自己手里才安心,而且只有这样才能说服身后的金融机构接受我的逻辑。
在我们展业当中最大的一个困惑,怎么突破企业的边界获得安全的数据,怎么高效地服务供应商的融资。我们在实践当中有很多很好的工具,包括合合信息分享的平台,包括我们自己通过股东获得的平台,包括我们自己建立的一些数据来源,通过这些数据来源进行筛选,建立一些自己的风险维度,通过我们自己的流程化进行风险识别之后,我们觉得目前实践下来,通过自己获得的一些可靠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自己觉得还是对资产质量还是有一些自信的。
蔡宇江:银行认不认?
韩琛:有些银行开始接受,就是大家要把数据来源以及自己是怎么处理这些数据的共享给银行,当然再加上一些自己的信用。如果要做金融,你的信用肯定要好,这样的话,这些资产是慢慢慢慢会被银行逐步接受的。因为按照传统银行在保理产品里面分类的话,暗保理是不符合银行风控的,但是产品做一些创新组合,银行是能接受的。
宋安平:我们筑集采真的是一个平台,我们真的从平台开始做起来的,刚创建平台的时候,实际上我们什么客户都没有,也就是说既没有核心企业,也没有供应商,所以当初我们定的九个字目标,我们想这个平台到底干什么用?也就是说我们希望为建筑企业降成本,当初是这样想的,所以我们希望能采购放到平台上来,我们找到更多合格的供应商提供给他,最后降低成本。这是我们最初的初心。
随着我们的交易越来越大以后,发现我们的核心企业最缺的是钱,这是过程当中随着数据的沉淀越来越多以后,一些银行主动来找我们了,第一家找我们的就是平安银行,平安银行给我们讲什么供应链金融,其实一开始我们也不懂。看上我们平台上的这些交易的数据,我们就跟平安银行开始合作供应链金融,这也就是我们在行业当中,也是在建筑施工行业当中跨出的第一步。
建筑企业真的是蛮痛苦的,为什么呢?因为房地产企业在他的下游,供应商在他的上游,但是整个建筑行业当中,最后发现钱是最大的问题,所以我们想到如果要解决钱的问题,必须有第三方,有银行来介入。银行愿不愿意给建筑企业放款呢?大家注意一下,最近大家看到国家对房地产企业设了几条红线,而且这个红线,其实所有房地产企业都受到影响。受到影响的效果是什么呢?以后房地产企业会极度压缩,不可能现在这么多房地产企业,将来会非常少,我们大致估算一下,有可能会压缩到50家,30家都有可能,这是必然的趋势,如果房地产企业面临问题,这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就会面临流动性的大问题。施工企业现在最着急的就是用什么办法拿到钱?拿到钱的途径只有银行。
反过来看银行,银行不是不想放钱,他也是想放钱,以前找的是地产企业,现在地产企业不好放,所以说这里有一个很好的机会,施工企业的春天到了。这个春天是什么?也就是说一定有银行关心施工企业了。但是银行有一个顾虑,他看不懂施工企业,不知道施工企业怎么干的。原来平安银行的行长邵平行长现在在上海,他现在成立一家科技企业,也是这样的概念,怎么样通过这个科技企业尽量让银行看懂施工企业。一旦能看懂了,他就可以大胆放心地把钱放出来,我们筑集采这两年就努力干这个活。
第一,我们通过这样的采购交易,让所有真实的数据留在平台上。真实环境什么意思?也就是说我们从招投标开始,到议标、定标、签合同,接下来整个物流过程,从材料送到工地,数量质量验收合格,到进入工地,到最后增值税发票开出来,整个一套流程在筑集采上面实现。我们所有的采购是在工地发起的,工地项目经理在工地第一时间发出他的采购需求。我们跟银行做对接,银行第一时间可以看到这些真实的采购数据和真实的贸易。
有人说这个贸易有没有假呢?其实大家看到,我们整个建筑施工行业比其他的行业信息化还是有点落后,最早第一代的供应链金融,核心企业直接把数据通过ERP软件传到银行就可以做供应链金融了,这个数据是核心企业直接传的。现在我们走到第二步了,我们是一个第三方平台,我们把真实的贸易数据传到银行,至少从真实度来说肯定比第一种模式好一点。现在筑集采走到第三步,我们跟银行之间架起了底层的区块链平台,做得更真实更不可篡改。目前我们跟恒丰银行、平安银行、南通农商行、张家港农商行、华润银行、青岛银行大概十家发起这样的合作,为施工企业提供的总授信额度达到34亿,去年做成20亿的供应链金融,也真真实实为民营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了好处。
目前南通三建也好,华兴也好,包括中亿丰也好,等等,通过这4~5年时间已经稳定地在平台上面发展。也就是说未来几年当中,我们公司希望扎扎实实地为一家一家核心企业做好服务。我们的决心就直接深耕在建筑施工行业里面,我们也没有能力走到其他行业去,我们就为建筑施工企业做好服务。再说,江苏省又是建筑业大省,我们想通过这个平台为江苏的建筑施工企业也好,乃至于为全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做好赋能工作,让建筑行业能够真正地让银行看懂,能真正地从银行拿到钱,输入更多的血液。
潘冕:非常感谢万联网给我们搭建这个平台,介绍一下我们云筑网整个的业务情况,筑集采在做的事情,给建筑行业怎么样解决供应链金融的问题,做了一个非常好的示范。我们作为一个央企的代表,我们也有一个云筑数科板块,解决我们的中小供应商的资金问题。我们也有比较成熟的四种产品,包括在线反向保理,最快可以达到2.6秒放款。另外,我们也有保险产品,是针对招投标客户,比如说同一家有多个项目要招投标,可能需要的资金比较多,我们也有一个保险的解决方案。另外,我们现在也在跟像微众这样的银行合作,我们给他推送一些数据,也可以基于历史交易数据给我们平台供应商提供一个纯信用的授信,现在最多的也可以达到500万甚至1000万的放款额度。大家都看到了整个建筑行业的痛点,有非常多的金融机构也都愿意为整个建筑行业提供资金服务。
作为平台型企业,我们能做到的,首先是数据集成在平台上,从招投标到订单管理全流程整合,另外因为也有自己物流的APP,将来也会做物流的跟踪。我们还在做无人收验货系统,现在在整个中建体系很多项目已经采用了这个系统,大概有6000多个项目在采用无人收验货系统。整个建筑行业数字化进程在一步一步地往前走,虽然还有很多的痛点,但是我们相信通过我们这样的平台型企业,搭建了这样的平台,引入资金方,或者是其他的服务方,包括筑集采和中亿丰这样的企业,我们完全可以大家一起来做些事情。因为这个市场非常大,整个行业又是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就像这次疫情,我们推行了远程工地的监控。当时很多的领导是不能出京的,我们云筑智联搭建这样一个系统,让领导们可以坐在家里实时看到整个工程项目的进展情况。这就是我们随着技术进步所进行的行业变革,我们非常努力地要去参与行业变革。
一方面,我们逼着自己去提升科技力量,提升信用,让金融机构信任。另一方面,作为央企,我们也有央企的担当,我们也愿意跟各种企业一起合作,不管是技术层面的,还是业务层面的,我们都可以开放地探讨合作和互动。
蔡宇江:潘总,您刚才也提到云筑现在也是在往中建系以外走,目前具体是怎么走的?包括给其他的建工企业能提供什么服务?
潘冕:云筑数科板块,搭建了六年,也经过非常多的磨合,还有技术团队的搭建,现在技术人员就有200多个。一方面,可以输出这样的系统,我们可以帮助建工企业搭建这样的一个平台,帮助他的供应商及时地获得一些在线反向保理和其他的融资服务。
另外一方面,因为本身就是立足于建筑行业,我们自己有一个非常成熟的云筑优选模块,工程零星物资采购,这个是中建集团的集采。如果跟我们合作,也是相当于共享了我们集采的优势,其他的施工单位也可以通过跟我们详谈合作,可以把我们这种优质的资源进行共享。因为建筑行业,项目是流动的,可能到不同的区域,他对那个区域不是很了解,通过我们的平台,也可以输出很多的服务。这是从资金层面,还有业务层面、技术层面,我们还可以有更多深入的交流。包括云筑智联工地的管理,因为现在工程施工安全也是非常重要,将来如果把整个项目数字化了,对于未来的订单管理、过程管理起到非常大的帮助作用,也帮助领导决策。应该说点还是非常多的,我们非常开放的心态,欢迎各界跟云筑网来洽谈合作。
王洁晨:站在一个数字化角度来讲,我们是民营的施工企业,我们是从1952年成立到现在,应该讲从原来的一个施工队,慢慢地逐渐成长起来,最缺的就是数字化。当然,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集团对我们也有一个具体的要求,今年提出一个标准化信息化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说通过宋总这种筑集采的平台的运用。原来我们已经跟1688、广联达都已经有过这方面的合作。包括我们自己也有自己的一个集采平台,我们的名字是叫丰融宝,当然这个平台最终还没有开放C端的接口,未来肯定会这么用,因为也是为将来跟各个银行之间的对接预留了接口。当然不会说因为要用我们自己的平台,外面的平台就不用了,这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平台。
其实我们的建筑行业,是一个过程部门,而不是一个最终的产品部门,在施工生产过程中,时间周期比较长,在过程中收的都是进度款和账期。前期垫资的现象,作为施工企业来讲是最大的一个问题。如果我能够把所有前期的垫资的资金能够进一步融通解决,可以解决我们很大的问题。比如说像刚才韩总说的,通过暗保理的模式。
从我们企业本身出发,因为我们的区域选择和客户选择,这是我们作为一个民营企业来讲是最重要的,从区域的选择来讲,刚刚讲五大板块和九大区域总部。我们是从苏州走出来的一个企业,我们的主战场也是在苏州。整个苏州的业务量占到我的65%,苏州以外,在江苏省内占到20%,江苏省以外,国内的和国际上的占15%左右。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的主业区域还是比较明显,包括我们在南京这边也成立了第二总部,是我们的一个业务总部,将来也要为南京市场,包括省内其他城市,做一些服务。
从我的客户结构来讲,客户结构应该讲,这个跟我的供应链金融,和银行是否能够给我一定的资金支持是息息相关的。我的客户结构里面,根据我去年的统计,2020年,我的客户结构75%是政府,3%是外资企业,还有22%民营企业,当然这个22%民营企业基本上是以上市公司为主,真正与房地产公司合作的可能控制在整个3%以内。也是基于这个前提,银行端也更愿意跟我们打交道,他也愿意看到我们的主业并不是围绕着房地产做一些事情,因为它受政策的影响会比较大。这几个方面,是我们跟银行之间合作的方向。
交通银行、南京银行也是我们比较紧密的合作伙伴,像南京银行也是刚刚给我批一个订单融资的额度,这个订单融资是什么概念?这个额度是基于我的区域和客户来给的。这次南京银行给我批的2亿里面,有1亿是针对在张家港光伏汽车的项目,这个项目就是宝马和长城合作的项目,这个项目三年期,给我放三年期的中期流贷,跟这个项目进行匹配。同时根据这个项目的合同金额给我30%,因为这个30%是通过测算的,基本上平均下来我的项目一般在25%左右垫资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把我的后期收款账户放在他那边,作一个监管。第一次收到预付款的情况下,第一次不还款,今后每一次收款都按照30%的比例来还本金。这个产品做了以后,在各个银行之间的反响非常好,因为在随着我收到货款以后,陆陆续续地每次都在降低我的贷款本金,同时在还完以后,额度空出来,可以再把新的项目给到银行。江苏银行也是这样批的,批的范围更宽泛,围绕在江苏省内,只要是一些上市公司,大企业的,或者是政府的基建、房建项目都可以做。这个也是打开项目订单融资的口子,也算是供应链金融的一种创新。
对于我的上游企业来讲,对我的供应商,可能还是比较传统一些,因为从我们的角度来讲,现在我们授信的额度还是比较充足。当时交通银行跟我们合作的时候,给了我2.5亿的商票保贴额度,这2.5亿给我们交通银行带来50个客户的效益,同时也服务了我的供应商,也为我银行带来了一定的收益,可以讲这也是多赢的一个结果。
蔡宇江:看来这次论坛的两个银行的合作伙伴跟你们都有合作。
邓恒进教授是南通大学的教授,他对建筑业这一块还是有非常深的研究,也是江苏省商务厅的特聘专家。邓教授有问题想交流,有请。
邓恒进:我对建筑业关注比较久,今天和几位大佬是第一次见面。我们一般讲供应链金融是两个核心,一是真实交易,二是资金闭环。如果客户是政府,是大企业,上市公司,银行就愿意放钱。如果客户不是强信用主体,那银行真的相信数据吗?另外如果所谓强信用主体真的出问题应该怎么办?因为这几年爆雷的上市公司太多了,如何规避大企业的风险?
宋安平:其实我们也在想一个问题,包括讲到其他供应链的模式,有些模式已经过时了,已经落后了。现在的银行还真看不懂我们行业,其实他也不太想看,所以说他最喜欢的,就像央企、国企;民营企业还是蛮苦的,中小企业更苦了。我们现在的一个想法,我国银行也会发展,也会往前走,当他手里有这么多资金的时候,他一定要找到出处。再说我们国家这么好的普惠金融政策,从某种程度上讲,为了做普惠金融也要做普惠金融,所以我们就想我们怎么让数据真实,我们整条交易链上设了好多好多点,如果当中要掺假的话,就像说谎一样的,要想很多很多谎圆这个谎,这是不太可能的。另外,大数据等技术上去以后,工具越来越多了,当我们把数据传到银行,这是我们美好的愿望,我希望用我的数据作为你风控的依据。但是到底他用没用?我相信未来一定用,今天用没用我不知道。我们第三方平台就是想把这些真实的贸易背景和真实的采购场景能够落地下来,做成一个完全的数字孪生。原来做线下的模式当中,把这个活干完了,钱也拿到就完了。但是做线上的时候,活儿干完以后,一批资产留下来了,而这些资产未来还有其他的价值可挖掘。
另外一点,我真的相信银行,最近跟银行接触很多,而且银行相关部门真的在用心研究这个东西,只不过现在还没有变成标准说未来风控就根据这个来。但是反过来说,今天交通银行也倒过来说了,你看他们干了很多不该干的活,他们把我们的采购平台也建了,包括过两天我去中原银行,中原银行说我自己做采购平台。他说河南省内的就用他们自己的采购平台,河南省外的用筑集采平台,这对我们是一个莫大的鼓舞。只要我们再坚持一些年,一定会真的是在供应链金融方面有一个非常好的突破。我看你那篇文章当中也提到这些想法,但实际上这个路真的是还蛮漫长的。
韩琛:关于如果核心企业暴雷怎么办。我们在做风险筛查的时候,肯定需要从业主、总包、分包,甚至业务品类各个方面去分析,因为每种业务品类对于项目经理或者工程建设的要害程度,包括甚至劳务都是有不同影响的。这里面我们也会合理判断里面的账期,包括未来还款的可能性。中国城市平台的网红地图,其实流传得非常普遍,大家都知道哪些省不能去,哪些省可以去,至少江苏省里应该没有太大的风险,其实这些常识逻辑都会支撑我们说哪些城市平台的项目是可以做的。你说上市公司虽然有外部评级,但是一旦网红,罗马也不是一天形成的,肯定是市面上会有多种的舆情也好,预警因素也好,还是借贷因素也好,会有多种因素爆发,会有这种迹象。不会突然之下一个企业就死掉,一般都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说我认为从多维度进行项目乃至业务的风险识别,应该还是会有一些效果。当然从最终的角度来说,不管任何一个金融企业也好,还是金融服务企业也好,还是要做好资产风险管理,要防止黑天鹅,谁出门也不会说永远不碰上鬼,要保证碰上鬼这一脚踩下去不至于致命,要把这个资产组合管理做好。
蔡宇江:最后我也帮申酉鸣秘书长问一个问题,因为我们知道江苏省供应链创新文件里面重点也谈到基建供应链,我记得专门有这方面的表述。而且像南通金融局也在发起成立南通市的一个建筑业供应链金融平台,是由政府主导构建的。我知道宋老师也是参与过这个项目,从您的角度,能不能给协会提个建议,因为基建供应链,包括基建供应链金融在整个供应链金融里面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作为政府或者协会,也是供应链金融生态里面一个重要的参与方,政府或者协会或者监管部门,我们希望把这个领域向着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去引导,应该做点儿什么事?
宋安平:我大概花几分钟把这个背景讲一讲,因为我身份比较特殊,我是筑集采的联合创始人,我还有一个身份,是上海大学教授。
南通海安有几家核心企业,苏中、华兴想把供应链做得扎实一点,建筑行业供应链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人财基,他们想从人财这两块做得扎实一点,把数据做得更好一点,所以当初提了一个想法。提出来以后,就跟海安市建筑业协会提了,协会就认真打了一份报告给海安市政府,海安市政府领导看了以后又跟南通市市长讲了讲,南通市市长是从苏州调过去的,这个市长跑遍南通所有的建筑企业,做了一批调研,完了说我们就从基建行业抓起,他的目标不单是基建行业,目标还要拓展到南通的纺织品行业等等的很多行业。他认为未来这个市场可能供应链引导的金融比传统的金融模式更有抓手,更可信。但是他也蛮小心的,说这个就交给海安,海安从基建开始先试。这次来之前我还特地打了好几个电话,他们说约我过两天再去看一看,他们现在已经做了一个小雏形,希望海安从基建开始起步,将来推广到南通地区。如果南通基建成功以后,将来要推广到其他行业,这是南通地区最近想做的一个工作,而且这个规模也比较大。整个南通地区大概有近20家特级资质企业,整个产值也非常大,有好几家是千亿以上的。南通市政府还想这个平台做成一个完全公益的,包括要符合什么碳中和、碳达峰的想法,他们的目标更大。应该说我是蛮看好它的,而且我感觉南通正好有这个条件,南通是地级市里面建筑做得最大的一个,所以正好把建筑主业跟供应链金融做了一个完美的结合。
但是到底做得怎么样,可能过几个月以后看一看到底好不好,到时候我们拭目以待。
蔡宇江:我们协会可以参考南通市政府的探索。刚才四位嘉宾也给我们分享了基建领域供应链金融的酸甜苦辣,蛋糕很大,但是要把它吃下来路还长,我们在座的这四位嘉宾他们都已经有了非常好的实践。最后希望通过产业数字化、供应链数字化,把场景线上化,最终把金融活水引入到基建整个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让我们的建筑行业实现一个良性发展。非常感谢四位嘉宾给我们带来的真知灼见,掌声感谢!
*以上内容依据由江苏省现代供应链协会主办,万联网协办的“新发展格局下的供应链创新高峰论坛暨示范创建培训”现场速记整理而成,未经嘉宾审阅,仅供参考学习。
冯荦
作者
More News »
国内领先的供应链金融智慧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