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协会 , 中国银协 , 2022-11-25 , 浏览:5651

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了《中国保理产业发展报告(2021-2022)》(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中国银行业协会连续第十年发布保理产业发展报告。《报告》提到,2021年我国银行业保理业务量继2020年强势反弹后,实现持续增长,在较困难的经济形势中表现出整体向好的态势。


《报告》共分七章,第一章和第二章分别详细介绍了2021年全球保理业务和中国保理业务发展情况;第三章总结概述了2021-2022年保理业务发展的环境变化情况;第四章收集汇总了银行业保理业务支持实体经济的创新实践经验;第五章着重分析了国际双保理业务的未来发展方向;第六章具体阐述了2021-2022年保理业务市场面临的主要风险和防控要点;第七章重点提出了保理业务的发展建议;《报告》附录部分囊括了有关银行业保理业务的政策规定、行业规范、国际惯例和专业术语,旨在为会员单位和社会各界提供一个了解保理业务的窗口,为银行业保理业务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宝贵的借鉴和参考。


报告发布主要内容如下


1、2021年全球保理业务发展情况


2021年,在经历了新冠疫情的持续冲击后,全球经济从短暂的衰退周期逐步走向复苏,全球大部分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产出和投资大体上已经修复至疫情前水平。与此同时,全球保理行业实现快速恢复增长。


根据国际保理商联合会(FCI)2022年6月发布的《FCI年度综述(2022)》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保理业务量据估算约合3.09万亿欧元,同比上升13.5%。


从地区上看,2021年不同地区保理业务发展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欧洲地区保理业务量达2.12万亿欧元,增长14.80%,其全球最大保理市场的地位仍然难以撼动;得益于中国市场的拉动,亚太地区保理业务量小幅提升;美洲地区在疫情后经济显著复苏,保理业务量增长22%;非洲地区虽然保理业务总量占比少,但增长率同样达到28%。从单一国家来看,2021年中国的业务量为5626亿欧元,连续第五年领跑全球。


2、2021年中国保理业务发展情况


2021年虽然受全球贸易局势持续紧张、新冠疫情反复、金融局势跌宕起伏以及地缘政治局势不明朗等内外部因素影响,我国银行业保理业务量继2020年强势反弹后,实现持续增长,在较困难的经济形势中表现出整体向好的态势。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保理专业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保理专业委员会全体成员单位保理业务量为3.5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97%。其中,国际保理业务量为481.77亿美元,同比增长32.52%;国内保理业务量为3.2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44%。


国内保理业务仍然是我国保理市场的主力增长点,在保理业务中占比达91.29%;根据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商业保理专业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商业保理行业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全年商业保理业务量约2.02万亿元,同比增速约34.7%。


3、2021-2022年保理业务发展的环境变化情况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2年4月版《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经济增速为6.1%,但由于2020年特殊的基数情况(IMF最终公布修订后的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1%,为大萧条以来最差表现),严格意义上来说,2021年的增长率还需进一步考究。世界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新冠疫情“疤痕效应”的影响,2021年世界平均的“疤痕效应”为-3.7%。


在此背景下,我国仍保持了经济贸易正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0,823亿元,较上一年增长12.5%,突破44万亿元大关,创历史新高;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为18.87万亿元,较上一年增长13.3%。应收账款金额持续增长,保理业务市场需求量不断加大。与此同时,国家政策鼓励大力发展供应链经济与供应链金融,监管部门也不断出台保理业务发展相关的政策法规,为我国保理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国内保理业务仍然是我国保理市场的主力增长点,在保理业务中占比达91.29%;根据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商业保理专业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商业保理行业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全年商业保理业务量约2.02万亿元,同比增速约34.7%。由此可见,我国保理行业仍处于成长期,市场规模有望保持持续增长。


4、银行业保理支持实体经济的创新实践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银行金融机构积极贯彻落实“六稳、“六保”工作要求,发挥了保理业务特色,创新保理业务模式,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不断延伸拓展服务领域,全面服务大中小微各类客户,支持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在大战大考中也展现了金融作为。


《报告》指出,银行金融机构发展保理业务支持实体经济的创新实践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持续培育发展短期险项下出口保单融资业务,引流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让利实体经济,助力外贸保稳提质;二是发挥保理功能优势,通过开展中长期项目项下保理业务,支持电力、铁路、公路、港口、水利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三是发展跨境电商保理,通过对交易、物流、仓储、资金流等大数据的整合和分析,为供应商、电商平台企业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赋能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四是运用金融科技,为保理行业创新发展提供动能,推进实现保理业务线上化、平台化、数字化,着力服务产业链供应链小微企业;五是提高对小微企业的线上化大数据授信服务能力,将保理业务延伸至供应链末端,在线高效评估买/卖方信用、转让应收账款和发放保理融资,促进小微企业经营发展。


5、对传统国际双保理业务发展的思考


2014年以前, FCI出口双保理年度业务量第一曾连续多年由我国的银行机构占据,出口双保理年度业务量前十的榜单上也常出现我国多家银行,我国开展出口双保理的商业银行数量接近20家,出口双保理业务量在FCI会员中的占比遥遥领先,进口双保理项下也有数家银行多次进入FCI年度业务量排名前十。然而近年来,我国国际双保理业务量和开展业务的银行数量双双呈下降趋势,出口双保理业务量较高峰时期大幅减少,进口双保理业务仍严重落后于美、欧等传统金融发达国家地区的保理商。


针对传统国际双保理业务的发展有以下三方面的思考:一需建立对工商客户的“主动授信”机制,即可以由保理商通过各种途径取得进口商财务数据等信息后核定,也可以采用银行投保信用保险的方式,通过信用保险公司承担进口商的信用风险,银行再对外承担进口商的信用风险;二需建立符合商业保理公司进口保理商特点的评级和授信模型,通过对国外商业保理公司财务报表的深入分析,制定专用的评级和授信模型,不因加强风险管理而放弃对商业保理公司的进口保理商授信;三需商业银行设立事业部或者保理公司专营国际双保理,除专注于国际双保理业务外,还可以在国内保理项下专注于中小企业保理业务,扎实运用专业保理风控手段,将保理作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风险高”问题的利器,为商业银行完成普惠金融业务考核指标做出贡献。


6、2021-2022年保理业务市场面临的主要风险


我国作为贸易大国,出口保理等国际保理业务受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其风险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境外经济主体因本国经济形势不佳,可能存在买方客户的付款风险;二是大宗商品及汇率波动,可能存在商品价格与汇率风险;三是受国际制裁影响,部分对外贸易因履约风险而导致保理纠纷。国内经济发展形势与疫情发展态势密切相关,国内保理业务的潜在风险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受疫情影响,部分地区基于地方预算支出的建设项目可能出现生产和支付进度迟滞等问题,基于此类交易项下而形成的保理业务,存在应收账款账期延长的潜在风险;二是由于2022年第二季度疫情因素,国民经济第二、第三产业的增速放缓,规模型企业产能的缩减将直接影响中小型供应商订单量与支付账期,形成因商业纠纷、应收账款账期延期,产生保理融资的还款信用风险;三是部分同业竞争激烈、产能过剩或过于依赖资金周转的行业存在潜在风险。


因此,结合各种潜在风险点提出了风控要点:一是以行业专业化与场景化的保理服务提升风险识别水平;二是以全链条的服务方案加强全生命周期风险防控;三是通过全国服务一家的服务模式,打破开展保理业务的整条供应链客户群的开户区域限制,实现全国性的协同风险防控;四是加强金融科技运用,推进实现保理各项业务流程和流程中信息的数字化、可信化、可视化、在线化和智能化,从而打破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控制难题,提升业务效率,降低操作成本。


7、保理业务的发展建议与展望


展望保理业务未来的发展,《报告》提出两个观点:一是重新认识保理与贸易融资:流贷改造。包括保理业务在内的贸易融资是按照企业内部的具体交易结构来设计产品,依托实际交易债项,根据交易结算的各个时间节点进行融资安排和风险防控设计,从而解决贷款用途与期限难以管控的问题,这是银行用贸易融资来改造和替代流动资金贷款的根本出发点。此外,保理等贸易融资产品还具有一项明显优势,即一旦由一家银行为企业项下的一笔交易提供了贸易融资,原则上其他银行通过相关的质押登记公示系统就能够获悉债项融资信息,进而避免对同一交易进行重复融资。


二是跳出保理看保理:打通保理与其他供应链和贷款产品。保理业务从商业银行监管角度来看,在广义上属于商业银行“企业经营性贷款”的一种,而企业经营性贷款最大特点在于用途监管,正是基于监管对融资用途的关注,通过构建“保理+贷款”的供应链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可以满足企业的“全链条”金融服务需求,既能便利企业的融资申请,也能解决重复融资和资金用途监管的问题,在实践中获得了客户的欢迎,将是未来交易银行和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方向。


来源:中国银协

www.10000link.com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文章来源于中国银行业协会

相关新闻

返回
顶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