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日,国网雄安金科公司宣布已于2月1日正式获批接入上海票据交易所供应链票据平台,为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唯一获准企业,也是国内第19家获批接入的供应链平台。
国网雄安金科公司表示,此次获批接入供应链票据平台,将进一步实现全网票据信息动态采集、可视监控、兑付预警及全量票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对服务支撑国家电网司库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金融科技体系布局、提升票据领域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此前,国网雄安金科公司已成功接入上海票据交易所新“票付通”系统,累计交易额逾100亿。
下一步,国网雄安金科公司将在防控风险、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做好供应链票据平台接入上线工作,稳健推进票据领域金融科技创新,赋能电力产业链,助力增强供应链韧性,全力打造能源金融科技领域的新价值。
另外,据业内“供应链行业观察”消息,其称一同接入票交所的还包括中信梧桐港、南方电网、海尔集团、邮储银行等供应链平台(注:上述消息目前尚未有官方正式报道,具体以上海票交所披露的信息为准)。与此同时,万联网向中信梧桐港方面求证得知,该公司确认已获批接入上海票交所供应链票据平台。
制度规范:出台供票平台接入规则
为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支持供应链金融规范发展,经中国人民银行同意,票交所积极推动应收账款票据化,建设开发了供应链票据平台。通过上海票交所供应链票据平台签发的电子商业汇票,即称为供应链票据。
供应链票据平台于2020年4月24日上线试运行,主要依托于电子商业汇票系统(ECDS),与供应链金融平台对接,为企业提供电子商业汇票的签发、承兑、背书、到期处理、信息服务等功能,支持金融机构通过贴现、标准化票据等方式为企业融资。
2021年1月28日,为加强供应链金融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规范供应链票据平台接入工作,票交所发布《上海票据交易所供应链票据平台接入规则(试行)》(票交所公告【2021】1号),对供应链平台的接入标准、办理流程、职责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安排,主要包含企业注册资质、财务情况、技术支持、安全保障、专业运营服务能力与团队成员、良好的客户全体与业务规模、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企业法人资质8个条件。
上海票交所衡量平台接入的主要考量条件(3+3+3+1+3+1)为:
此外,《接入规则》还明确了接入办理流程,符合条件的供应链平台可向票交所提交相应材料,票交所将及时受理相关申请,并在一定期限内反馈受理意见。受理通过后,供应链平台应与票交所签署合作协议,完成相应的业务和技术准备。另外,为落实探索建立交易真实性甄别和监测预警机制的要求,《接入规则》对供应链平台的监测评估也提出了相应要求,规定了异常情况处理措施,有利于保证供应链平台规范开展业务,保障供应链票据平台稳定运行。
总体而言,接入规则大幅提高了供应链金融平台接入的门槛和标准,运营平台注册资本金要求提升至3亿元,并对运营平台的股东背景、信用评级进行了具体规定,以鼓励具有产业背景的运营平台接入。
市场壮大:供应链票据平台扩容
自供应链票据平台上线试运行以来,上海票据交易所此前先后受理通过了3批共18家供应链平台接入供应链票据平台。此次国网雄安金科公司应该是第四批,可能也不是唯一一家。
具体来看,票交所此前受理通过了18家供应链平台的接入申请,共分为3批:第一批接入的企业有中企云链(北京)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上海欧冶金融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简单汇信息科技(广州)有限公司3家;第二批8家,分别是兵工财务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财务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江苏银行、建信融通有限公司;第三批7家,分别是中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中铁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山东通汇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天府惠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国新央企金融服务(北京)有限公司、民生银行、兴业数字金融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加上此次市场传出的消息新获批的或有5家,不出意外的话,票交所获受理直连接入的供应链平台数量将有望达到23家(具体以官方公布为准)。
从目前已接入的供应链平台的类型来看,既包括依托于大型供应链核心企业股东背景的供应链平台,也包括商业银行、财务公司、金融科技企业等这类金融机构。
全面发展:供应链票据功能日益完善
2020年是供应链票据发展、创新的元年,也是历史性的一年。
为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支持供应链金融规范发展,2020年04月24日,上海票交所供应链票据平台上线试运行。首批参与试运行的包括宝武钢铁集团的欧冶金服、TCL简单汇、中企云链、互金协会在内的4家供应链金融平台,但由于当时供应链票据很多配套功能还不完善,供应链金融平台前期在推行供应链票据方面动力不足。
承载着应收账款票据化的使命,2022年开始,供应链票据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根据上海票交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2月末,全市场供应链票据累计交易规模接近1000亿元,5000余家大中小型企业、70余家法人银行及财务公司与18家直连供应链平台均开展了此项业务。
随着新一代票据业务系统上线,各项基础设施和功能不断完善,商业票据信息披露制度得到深入推进,再加上有关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供应链票据功能日益完善,票据市场进入了“等分化票据时代”。
与此同时,央行也出台不少支持政策。此前央行等八部委曾发布相关文件,明确提出要完善供应链票据平台功能,加强供应链票据平台的票据签发、流转、融资相关系统功能建设,加快推广与核心企业、金融机构、第三方科技公司的供应链平台互联互通,明确各类平台接入标准和流程规则,完善供应链信息与票据信息的匹配,探索建立交易真实性甄别和监测预警机制。
2022年10月,上海、天津、四川、湖南、广州等地人民银行频频落地域内首单供应链票据再贴现业务,反映出央行对供应链票据的支持力度正在不断加强。2022年11月,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重新定义了商业汇票内涵及期限,明确基础设施、电票及供应链票据定位等,为供应链票据发展建立了制度依循,有利于供应链内企业与票据市场对接,为供应链持续稳定运营与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持。
进入2023年,《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正式实施。随着供票平台功能的完善以及各类机构参与度的提升,供应链票据在提高企业融资可得性等方面的优势持续显现。供应链票据作为应收账款票据化的重要创新工具,是新一代票据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信未来更可能会作为贴现通和票付通深化应用的重要土壤,将推动着中国票据市场往更高质量、更高层次发展。
来源:万联网
供应链金融智库
作者
More News »
国内领先的供应链金融智慧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