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联导读:3月27日,由万联网主办,中企云链、光谷金信、简单汇、赫中企云、深度数科、高达软件、中信梧桐港、玉湖冷链、金网络、博阅信科、企汇安、韦屹供应链、迅航星、酒链科技等合作伙伴支持,并获得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ZIBS、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成都市供应链金融协会、深圳市进出口商会、三亚中央商务区等机构鼎力支持的“2024第十一届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创新论坛”在深圳盛大召开。
为助力中国企业在出海大浪潮下,搭建外贸“金融桥”,构筑跨境“共赢链”,实现出海不掉队,在本次“第十一届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创新论坛”上,万联网联合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ZIBS)新加坡中心联合特设“企业出海背景下跨境供应链金融”分论坛。分论坛大咖云集,高度聚焦中国企业出海的机遇与挑战,给数百名与会者带来了一场知识盛宴,也为中国出海企业提供更多落地路径及实践参考,共启中国企业高质量出海新篇章。
分论坛二的最后,在全球顶尖产业互联网与产融结合专家、新加坡国立大学客座教授、浙大国际联合商学院新加坡中心院长沈亦文教授的主持下,玉湖易采总经理畅敏、行云集团联合创始人王砚耕、易芽首席战略官姜仕鸿、迈创副总裁沈凌云聚焦“中国企业出海背景下的跨境供应链金融机遇与挑战”话题,自冻品冷链、跨境电商、全球售后服务等专业领域的嘉宾们分别从从自身企业的业务领域和行业发展现状出发,围绕企业海外市场开拓方向,国际金融资源的获取、国际化产业供应链发展模式、数字化国际供应链的构建等备受关注的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精彩的、多角度的观点碰撞出颇多火花,现场问答解疑气氛更为热烈。
以下为现场速记全文:
主持人沈亦文:四位嘉宾均在国际化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通过不同方式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赋能支持。今天,我想深入探讨业务出海与企业出海的差异。进出口业务交流固然重要,但企业在海外建立完整运营、供应链、客户资源及生态赋能体系则更具挑战。
基于此,我想请畅总分享在赋能企业出海及自身国际化道路上遇到的问题及克服之道。期待您的精彩分享,为我们提供更多启示。
畅敏:非常感谢沈老师的提问。玉湖十年前就开始国际化进程,从深圳到香港再到欧洲,主要聚焦商业地产。近年来,我们重返国内,专注于产业赋能,致力于促进中外食材交流。
在出海过程中,我们深感业务出海与企业出海的差异。业务出海相对简单,但企业真正在海外落地时,需面对诸多挑战,如资质、经营、上下游关系、交易逻辑、信用体系、金融环境及政策环境等,这些与国内截然不同。值得欣慰的是,现在的出海环境已大为改善。众多服务机构、咨询机构和金融机构为出海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从咨询、工商注册到产业资源对接、金融赋能等,为企业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出海平台。这使得企业出海变得更加容易和高效。
在冻品和食品产业中,中国食品加工工业化尚待加强,与国外相比存在差距。但这也带来机遇,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工业化经验,提升产业链水平。当前,中国政策环境对食品进口有利,尤其是与南美、中亚等地的贸易往来密切,为企业出海和构建食材供应链服务体系创造了条件。然而,在出口方面,我们面临更复杂的挑战。标准问题成为制约,国内标准不统一且与国际标准有差异。此外,供应链体系完善也至关重要,包括冷链运输等底层配套服务需达到国际标准。为此,我们正积极与行业协会、政府合作,推动大品类食材标准统一,并期待在未来两三年内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主持人沈亦文:畅总,除了供应链挑战,中国企业家出海还面临哪些主要挑战?
畅敏:除了供应链方面的难题,中国企业家出海还面临两大挑战。首先是上下游信用体系的建立。发达国家信用体系成熟,履约能力强,而我国目前信用体系尚待完善,这需要我们快速适应并融入当地的市场化履约体系。其次是金融支持。业务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撑,出海过程中要确保充足的金融支持以应对风险与机遇。这两大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解决。
主持人沈亦文:王总的跨境电商经验十分丰富,对中国企业出海在品牌建设和消费端的影响有着深刻见解。我注意到,你提到在中国行业布局中,这一领域的发展势头强劲。那么在您助力中国企业出海及海外布局时,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王砚耕:在我看来,如何助力客户真正融入海外市场无疑是最大的挑战。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宗教信仰、语言环境、人口结构以及销售习惯,这使得他们对产品的认知和功能需求千差万别。为了有效应对这些差异,我们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前期准备,并组建适合的团队,从海量的信息中提炼出关键要素,进而形成标准化的操作模式,以便适用于更多品牌,形成统一且有效的市场策略。
文化差异和意识形态的不同是这一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我们的角色就像是一座桥梁,需要准确翻译当地市场的销售需求、文化需求以及对产品和功能的具体期待,传递给国内的产业和供应链端。同时,我们也需要将国内产业的产品力和品牌力准确传达给当地消费市场。通过弥补双方认知上的鸿沟,我们不仅能够助力企业顺利出海,更能够发掘这一过程中的巨大价值。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我们认为它的价值和意义。通过精准把握市场脉搏,我们能够帮助企业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实现品牌价值的最大化。
主持人沈亦文:王总,我想进一步请教,对于海外市场的本地化需求,中国企业家如果不走出国门,可能难以真正领会。那么,您认为如何更好地把握当地需求,并有效地传递给中国的制造业和供应商呢?
王砚耕:对于行云来说,我们的经历相对特殊。早期,我们专注于跨境进口业务,这使我们有机会深入了解海外市场的需求。在与当地的品牌商、渠道商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建立了稳固的信任关系。这种经验为我们后来进军海外市场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当我们开始布局海外市场时,这些已经建立的合作关系和信任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大型连锁商超还是中小渠道,他们对产品的需求和认知都是我们获取市场信息的重要来源。由于我们曾经是甲方,与他们在交流上几乎没有任何障碍。
此外,为了更好地把握海外市场的本地化需求,我们投入了大量资源建设海外团队。目前,我们已经在4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本地团队,其中82%以上的员工都是本地人。他们深入了解当地消费市场、生活习惯,能够将这些信息转化为国内可识别的产品标签。
主持人沈亦文:行云海外网络布局已经相当庞大,覆盖了42个国家。后续是否会考虑设立一个国际总部,比如在香港或新加坡这样的地方,来统筹和协调各地的业务?
王砚耕:其实早在2015年我们刚开始做跨境进口业务时,就采用了香港和国内双总部的结构。而到了2021年,当我们进军海外市场时,又在新加坡设立了专门服务于海外市场的新的海外总部。
目前这两个总部还是相对独立的。因为进口和出口业务虽然有关联,但在运营和管理上还是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它们各自负责自己的业务条线,而最终的控股方是M2。这样的设置可以确保两个业务条线都能高效、专业地运营,同时又能保持一定的协同和互动。
主持人沈亦文:姜总,你的跨境电商解决方案很有新意,但面对国际巨头的竞争,你的国际化战略是如何规划的?同时,你认为会遇到哪些主要挑战?
姜仕鸿:我们定位自己为行业内的服务型企业,伴随中国企业一同出海,为其提供配套服务。在B2B2C模式中,C端是海外消费者,而中间的B端仍是中国企业。观察到中国B端企业初期往往依赖海外龙头企业的服务,我们看到了机会,即作为中国卖家和供应链的桥梁。因此,我们第一步是服务于美国、欧洲和东南亚的本土卖家,让他们能够采购到中国的优质产品。在国际化过程中,我们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如何更精准地满足海外卖家的需求,并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同时,我们也将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共同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我们的第一步策略主要是服务于美国的亚马逊店铺主等本土卖家,让他们能够采购到中国的优质产品。接下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供应链逐渐外移至全球各地,我们的服务也将随之扩展,覆盖到如越南、东南亚乃至欧洲、东欧等地区的本土供应链。这样,我们的平台将不仅仅局限于服务中国卖家和供应链,而是构建一个全球化的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并非仅仅在于提供优质的服务,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数据驱动的公司。我们擅长利用数据来帮助供应链、跨境电商和电商卖家优化运营,推动更多新品的落地。在这个过程中,参与我们平台的企业将不再局限于中国的亚马逊店铺主或供应链,而是来自全球各地的合作伙伴。
为了更好地服务全球客户,我们也正在考虑在新加坡设立海外总部。目前我们的总部设在广州,但今年我们计划迈出这一步,并在新加坡开展相关业务,同时也会陆续进行本地人员的招聘。
主持人沈亦文:沈凌云总,大型品牌出海时,售后服务至关重要,这也催生了众多当地服务型公司。您如何定位自己与这些链主企业的关系?是单纯提供售后服务,还是发展为平台化赋能公司,为更多供应商提供支持?在做好服务的同时,如何拓展其他增值服务?这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战?
沈凌云:对于我们的客户,如荣耀、华为等,我们的核心价值在于降低成本、提升效率;而对于全球范围内的售后服务上的生态伙伴来说,我们则扮演组织者的角色,类似于串起珍珠的线,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实现最优的成本和效率。
在此过程中,我们积累的系统、数据、算法和决策模型等资源,不仅用于解决客户的售后维修问题,更是对整个生态服务的赋能。我们致力于通过合作,推动整个售后服务生态的高效运转。也就是说,我们不仅帮助链主解决售后维修问题,更是一个生态赋能者,为整个服务生态创造价值。
我们出海较早,海外员工约有500人,具备一定规模。目前,我们在印度设立了全球第一个区域总部。我们当初在设立境外运营节点时,主要考虑的是业务支撑和落地。随着公司的发展,我们目前已经考虑是否在资本层面和治理结构上进行全球布局,香港和新加坡这样的资本中心无疑是我们的考虑对象。今天听了您的分享,更加坚定了我们在这方面的决心。
主持人沈亦文:在探讨企业出海的过程中,无论是满足自身的融资需求,还是赋能生态圈合作伙伴,金融赋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提问之前,我想做一个简单的调查,请问在座的各位,目前海外公司中已有哪些能够独立获得金融机构授信资源的?我看到有三位已经举手,非常感谢。
对于已经获得授信资源的公司,我想进一步了解,这些资源主要是用于自身运营,还是更多地用于赋能生态圈内的合作伙伴?
畅敏:我们(集团)早在2010年就已开始海外拓展,主要集中在澳洲商业地产领域,并在当地华人圈中拥有庞大的资产量。因此,我们的海外融资体系已相当成熟。当然资金更多是基于自身定位,主要用于支持商业地产及其配套设施的发展。
王砚耕:我们的情况可能有些特殊。早期,我们主要依赖外部公司满足资金需求。但从2017年开始,我们更多地是协助金融机构和生态内的合作伙伴获得金融机构的认可与支持。我们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帮助我们的客户直接获取融资。随着平台化的发展,我们自身的债权融资需求已不再是主要关注点。
姜仕鸿:目前,我们正与香港金融机构探讨共建风控体系,利用平台上客户的交易数据、历史记录等,形成一套适合我们这种链主企业的风控机制。我们主要服务于卖家与供应链的采购帐期需求,但风控方面需要银行内部进行一定调整与突破,因为银行认可某些数据资产相对较难。因此,我们自己的交易历史数据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正全力推进此项工作。
主持人沈亦文:我常常强调一个理念:没有供应链管理,不会有供应链金融。一个有效的供应链管理体系,需要能够精准把控交付体系中的风险,进而帮助金融机构解决风控难题,使更多企业获得融资支持。因此,搭建一个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至关重要。无论是已经拥有良好银行信用的企业,还是希望将信用传递给合作伙伴的企业,都需要关注如何构建这一体系,确保交易过程中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而这种风险把控能力,需要以金融机构能够理解的形式展示,形成强有力的说服力,从而吸引更多成员参与整合。仅仅简单地将数据提供给金融机构是不够的,我们需要通过良好的运营管理体系,精准把控风险,并展示出强大的金融资源整合能力。
在这方面,我非常期待听到各位的观点与想法。特别是畅总,您在供应链管理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从交易切入到商品交付,您企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我认为这是核心企业应该有的真正价值。我所说的核心企业,不仅仅是行业的龙头或大买家、大卖家,更应该是能够精准管理风险,为供应链上下游提供赋能的企业。您企业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因此,我非常希望听到您关于如何在中国和海外整合金融机构,进一步完善供应链管理体系的看法。
畅敏:沈老师提出的问题非常专业和精准,直指核心痛点。我有着中国传统金融机构的背景,后来转入产业界,因此对中国供应链金融的现状有着深入了解。玉湖作为拥有海外背景的企业,在资本运作方面相对成熟,我们也希望借助平台化和供应链管理能力,为产业赋能金融资源。
正如沈老师所言,没有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就不可能有稳健的供应链金融。在中国,金融的核心始终是信用。但近年来,信用体系面临下沉和流失的问题,财务报表也存在滞后性,无法及时反映经营实际情况。而融资需求却是随着现金流和实际业务随时发生的,这导致了融资需求与信用体系的错配。
中国现有的金融体系在风险管控上存在滞后性,这与快速发展的供应链金融需求形成了较大矛盾。供应链金融的理想是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四流合一,以确保风险的有效管控。但实际上,由于中国数字化进程尚未完全,四流合一的目标尚未完全实现。而当前银行在四流合一方面的能力仍有所欠缺,这与产业发展进程有关。因此,我们这些产业平台和头部企业一直致力于通过提升平台能力,标准化供应链管理,并尽快实现四流合一。然而,这一转型过程尚未完全成功,这是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
在国内,银行在供应链金融方面仍受限于传统的金融思维,这导致了实际需求与金融服务之间的较大差距。相比之下,国外的供应链金融环境更为成熟。以进口业务为例,国外企业在与中国企业签订合同后,他们仅凭转运提单和合同即可从银行获得融资,这完全基于真实的交易背景,与工厂的信用状况无关。这种融资模式凸显了国外企业间信用体系的成熟性,他们非常重视信用的履约情况,从而自然形成了良好的信用环境。这种环境并非由政府强制监管,而是由市场环境自然导向。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拥有合同即意味着商流和物流的存在,这为海外供应链金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综合而言,海外的金融环境更加务实,这也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
而中国企业在海外开展业务时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需要在海外完成注册过程;其次,需要建立完善的海外供应链体系,包括采购、交付等各个环节。只有在这些基础工作完成后,才能进一步考虑与金融服务的匹配问题。这是一个需要逐步实现的过程。
主持人沈亦文:畅总讲得非常好。正因为中国金融环境的局限性,你们这样的平台型企业才更能凸显其价值,整合金融资源,实现金融赋能,并延伸至仓储、物流、粗加工等多个环节,形成全面的供应链整合与营销赋能。你们从基础业务到物流,已经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场景化交易平台。通过这一平台,你们能够把控交易场景,把整个交易放在场景导向,通过场景的交易,引入你在供应链管理风控上的能力,能够多元化整合境内外的资金来源,就能形成一个金融赋能产业的过程,进而引出更多的赋能的服务。
畅敏:确实如此,从我个人经验来看,目前产业转型尚未完成,供应链与供应链金融的匹配度还在提升中,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特别是在场景化的交易中,我们有机会通过引入供应链管理风控能力,整合境内外金融资源,为产业提供金融赋能,并进一步拓展其他赋能服务。
主持人沈亦文:拥有对场景的把控机会,我们便能更有效地实现金融赋能。这就回到了王总和姜仕鸿总所在的跨境电商领域,因为你们天然就是一个场景。在跨境电商领域,你们的平台汇聚了大量制造型企业与海外买家的交易需求,这些交易规模日益扩大。
基于这样的场景交易,你们如何整合金融资源,赋能交易过程中的资金需求?更重要的是,这种赋能不是针对你们自身,甚至是服务于平台上的交易对手。在这个过程中,你们将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从而帮助之前难以满足的上下游体系得到支持?
王砚耕:我认为标准化是跨境进口业务的关键。行云从一开始就聚焦于标准化类目,因为只有标准化的商品才能具备明确的定义、标签和认知。大宗商品之所以能具备金融属性,就在于其高度的标准化和市场定价机制。
因此,我们服务的对象更多是针对商品本身,而非单纯的前端消费品。个人消费者的风控模型和金融产品模型与我们不同,我们更关注商品的标准化程度、流通数据的可视化,以及市场波动的预见性和价值波动的量化。这些是我们正在努力的方向。
跨境进口业务的特殊性在于其跨境商品天然就是一个三方匹配甚至于四流合一的场景,需要基于国家跨境要求、消费者消费凭证、订单信息实现三方匹配之后给到海关,海关之后出口实现四流合一。我们就在这样标准化要求和四流合一的基础场景之上,建立起出海商品流通平台,也由此构建起了进口平台商品价值评估的模型,我们随后由跨境进口业务转向海外市场时,可以在这个模型之上进行适当调整即可实现商品价值模型复制,这为我们从进口转向海外市场提供了先发优势和积累。
我们的优势在于能展现商品价值给金融机构。早在2018、2019年,我们就与建行合作开发线上产品,基于平台上商品的价格波动和标准化认知,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这一经验将助力平台以及行业对这些商品的标准化认知聚合起来。
主持人沈亦文:那么你们整合金融机构为国内中小企业和品牌商提供融资赋能时,是否遇到了某些挑战或需要扩容的方面?
王砚耕:这不能算是挑战,更多是我们行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推动行业发展,政策适配时常进行。但这也导致部分企业在经营标准化上有所欠缺,从而面临跨境资金融资难的问题。相比之下,海外商业环境更为成熟,不存在类似问题。因此,如何帮助国内企业合规化经营,我认为是更为长远且重要的事。
主持人沈亦文:如果当你们发现平台上被赋能的企业在获取金融机构资质上遇阻,而你们本身信用良好,能够接触资本市场时,是否愿意充当融资中介,先助其融资,再逐步引导金融机构直接赋能?
王砚耕:我们非常愿意帮助这些企业打通融资通道。然而,从投入产出比考虑,我们直接介入的收益率可能相对较低。因此,我们更倾向于与银行之外的机构合作,如保理公司或其他融资服务商。我们会与他们共同推出产品,因为他们对客户的接受度和信息化程度更高,这样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
主持人沈亦文:假设出于融资需求,你们需要从平台模式转向离岸模式,参与自由贸易,即你们的载体直接销售中国供应商的商品,并借助自身信用在香港、新加坡等金融市场整合资源,你们愿意尝试这种转变吗?
王砚耕:从2021年开始布局出海业务时,我们就已开展部分自营业务,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在海外快速设立本地分支机构存在难度。但说到放弃平台优势,这并非我们的初衷。之前我们就尝试过类似的服务。但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提供这种服务,都需要仔细核算成本和收益,确保决策的经济合理性。
主持人沈亦文:姜总,您提到平台上沉淀了有价值的数据,并希望将其转化为金融信用。但国内金融市场通过数据换取信用仍面临挑战。您对此有何布局或建议?
姜仕鸿:在供应链金融风控中,大家普遍关注还款能力和意愿。从我们这边来看,我认为还款意愿可通过绑定海外收款账户来确保。关键在于确保账户有稳定的现金流,即还款能力。因此,我们尝试利用掌握的数据来判断卖家的销售情况,以预测其回款能力。我们关注交易真实性及后续销售周期、定价、履约成本等,从而推断其毛利。例如,根据卖家采购的宠物产品,我们预测其3-6个月内的回款。我们拥有大量数据,包括卖家过往采购、销量及授权数据,可进行综合判断。
主持人沈亦文:各位嘉宾,关于数据金融化,我想分享一个观点。原始数据需提炼为有效、金融数据,这背后需专业风险衡量能力。以荣耀经销商融资为例,仅提供净销售数据给银行是不够的,银行需理解数据背后的意义。核心企业应协助银行解读数据波动,设定合理值及异常提醒机制。还需量化数据,使银行易懂。最终,为银行提供清晰、无异常的交易数据,这是平台企业或核心企业的基础任务。接下来,关键是如何说服金融机构将数据金融化,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过程。各位对此有何看法?
畅敏:从银行授信角度看,数据金融化是为了匹配经营资金和评估还款能力。企业提供的净销存等数据需转化为金融语言,涉及经营资金和还款能力的评估。不同行业对数据的理解存在差异,因此数据需结构化并与行业相关。商流和物流的交叉验证是数据转换的关键,确保交易真实性和实物交付。这些经营数据转化为金融数据后,金融机构便能更好地匹配融资需求。
主持人沈亦文:那么基于您的经验,如果具有完善业务基础、全流程管控和数据金融化,是否能有效满足平台和核心企业在金融赋能过程中的需求?
畅敏:数据金融化结合供应链管理,确实能增强交易的可信度。但银行在杠杆化过程中,除数据外,还需考虑底层交易的货物相关性。数据能提升金融适配度,而货物管控等更多佐证则能进一步增强适配性。目前,中国金融环境正逐步完善,但银行对国企与民企的偏好差异仍存。这需要时间和过程去逐步改变,但我相信这只是时间问题。
主持人沈亦文:面对当前挑战,作为平台运营商和核心企业,我们应把握机遇,弥补银行服务的不足。但这可能要求创始人们跳出舒适区,就像王总和姜仕鸿在跨境电商领域有着显著优势,但金融赋能需要他们涉足新领域,尽管这并非易事,但与其业务场景紧密相连,值得深入探讨。
主持人沈亦文:沈凌云总,您所在的领域服务优质企业,借助好买家的信用进行金融赋能,相对较为直接。因此,我很期待听到您在金融赋能自身及生态圈方面的设想和计划。
沈凌云:首先,我要承认金融赋能是我们公司的短板,相较于此,我们更擅长数据赋能。但随着数据金融化、资产化的趋势,这两个领域正逐渐融合。
今天,我带着需求而来,希望能找到合适的供应链金融合作伙伴,以弥补我们的不足。不仅是为合作伙伴赋能,我们自身也急需这样的赋能。关于刚才沈老师提到的观点,我略有不同看法。实际上,从复杂性的角度来看,我们这个行业面临的挑战或许更大。
我今天分享更多提到了大客户案例,但并不意味着中小微企业和国内品牌没有这个需求。相反,他们同样有迫切的需求。遗憾的是,我们至今未能为他们提供满意的解决方案。多年前,电子商务部曾提出相关要求,但我们一直未能找到合适的模式。在中小企业对价格极其敏感的背景下,为他们创造一个既能满足需求又经济高效的服务场景,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主持人沈亦文:金融资源并非仅限于银行,众多非银行金融机构同样具备强大的金融赋能能力。在今天台上,我们有一位天然的金融资源整合者——畅总。她凭借对物流的精准把控和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形成了独特的资源整合能力。
虽然畅总目前主要聚焦于冷链领域,特别是在肉制品和食品产业链上有所建树,但这并不意味着她的能力仅限于此。如果畅总有意拓展业务至快消品、电子产业的仓储物流领域,我相信这将为我们带来全新的合作机遇。你们的场景平台与畅总的仓储物流平台有可能实现深度融合,借助她对金融资源的整合能力,为你们的场景注入更多金融活力。
沈凌云:刚听了畅总对供应链金融的分析来讲,我认为非常专业,我也希望畅总给我们把把脉,给我们解决一下我们发展过程当中遇到的金融赋能的问题。
主持人沈亦文:那在此,我想向畅总请教一个问题。如果王总、姜总、沈总三位以及他们所在的行业,并非您目前所擅长的领域,但他们都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意愿和需求,您是否愿意利用现有的供应链能力和金融资源整合能力,去尝试跨产业协同,与他们共同探索新的合作机会呢?
畅敏:行云作为行业头部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方面非常成熟,我相信在金融赋能方面也有丰富的经验。站在我当前企业的角度,我们业务不仅限于食品,也涉及跨境领域,如奶粉、宠食等。因此,与行云等企业的合作是可以探讨的。
我本身是金融出身,对金融和产业都有深入了解。我认为,无论是行云还是其他企业,要实现真正的服务公司平台化,都需要做标准化、数据整合,以搭建强大的供应链服务能力。这也是我们合作的底层逻辑。
金融是核心,构建金融能力至关重要。对于供应链管理平台,每家公司未来可能都涉及资金物流。目前我们主要参与供应链金融的几个金融方向分析来看:银行对供应链金融感兴趣,但门槛高,多采用普惠金融方式;非银机构可能更激进,但成本也较高;值得一提的事,国企是一个好的合作模式,因其资金流向较稳定。与国企的合作,如通过贸易或合资公司形式,可实现资金融通。同时,利用国企信用,成立运营管理公司进行产业赋能也是一种有效模式。
其实资金组合多样,关键在于找到合作模式和资金沉淀点,以打造真正的平台。
主持人沈亦文:感谢畅总的分享,我想补充几点。
首先,当我们具备金融资源整合能力的时候,我们要跳出国内,去关注全球金融资源;其次,平台商在供应链管理体系中的核心作用不可或缺,它是整合金融资源的基础,基于平台的发展,相信大家整个的金融资源就会越来越多。
现场嘉宾提问(一)
主持人沈亦文:今天由于时间有限,我们无法深入探讨更多话题,如海外人才资源整合、融入当地人文社会以及ESG要求等。在结束讨论前,我想邀请在座的嘉宾朋友们向四位专家提问,他们在国际领域都有丰富的经验,相信能为大家提供有价值的见解。
提问嘉宾1:感谢嘉宾们的精彩分享。我们是北部国际航运的运营方和承建方,目前在资金业务和系统建设中遇到了一些问题。首先,如何让银行信任我们的数据,并确认业务的真实性?其次,如何将复杂的、多样化的进出口场景化,让银行和金融机构更好地理解?在这些问题上希望能得到王总和畅总的指导。
王砚耕:我们早先也尝试过供应链金融,但后来发现,与其将相应的客户能力通过自身再服务客户,不如让生态更活跃、转换更高效。
在跨境电商领域,我们直接穿透到最终消费者,数据链路清晰。进口方面,我们提供全球履约服务,海关运营数据与C端匹配;出口方面,我们在海外有深度本地化,消费数据留存。因此,我们的数据真实可靠,能反映实际消费情况,这是其他行业难以比拟的。金融机构若能看到这样的数据匹配,定不会怀疑其真实性。
而跳出跨境电商领域,其他领域也有着共通的逻辑。终端平台公司的核心在于确保其前端市场动向与真实消费数据的准确性,同时实现底层数据的完整匹配。这依赖于平台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其背后供应链和上游采购链路的完善性,包括支付和物流等关键环节的匹配。所以这其中关键在于平台公司的数据能力和供应链链路的完整性。若能做到这些,金融机构定会乐于合作。
畅敏:数据真实性是金融和业务的核心。对于平台公司或服务公司而言,数据是为了业务而产生的,因此数据造假的成本很高。例如,进口报关公司的数据涉及海关交易,难以造假。若平台公司本身产生数据并直接关联业务,其数据造假动力及成本也会较高,数据真实性相对可信。对于数据整合方,关键是数据溯源,但溯源也需考虑成本和可行性。因此,要确保数据的真实性,需关注数据来源和溯源能力。
而当数据获取成本较低时,需特别关注其真实性。数据来源方面,服务方通常会产生自有数据,但也需考虑外部数据的整合。数据金融化过程中,首先要确保数据结构化和标准化,包括分类和串联性,以便与金融机构对接。其次,数据需转化为金融语言,即展现经营性资金需求和生产经营与资金来源的匹配性。例如,物流出入库和库存数据可转化为资金需求和周转情况,从而被金融机构采纳。
提问嘉宾1:确实是如此,我们实际上在做国际提单时,有时候发现提单数据不足,需要实地检验,这导致成本高昂。场景化越来越复杂,代价也很高,有时还需承担额外成本。
畅敏:这是事实,因为我们国家供应链金融确实还在发展中,包括供应链标准化、数据整合以及数据资产化等方面都还在路上。国外供应链金融相对成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的ERP、定销存等系统都是标准化的。而在我们这里,即使是同一行业内的不同企业,ERP系统也可能各不相同,这使得金融机构在赋能同一行业时,理解定销存的逻辑都存在困难。不过,这也是我们的机遇所在。当我们能够对一个产业产生影响力,推动标准化,并开发出一套系统被上下游企业所采纳时,相关问题就会得到解决。虽然还在路上,但机遇仍然存在。
主持人沈亦文:感谢嘉宾提问及各位的分享。我再次想强调一点,做好底层的供应链管理是防欺诈的核心,这并非仅靠线上系统就能实现,真正的运营管理服务才是关键。
现场嘉宾提问(二)
提问嘉宾2:我想请问各位嘉宾一个问题,最近国家数据局在推进一个数字资产入表,以前我们有资产负债表,现在通过一些政策,推动数字资产入表方式,这件事情对我们供应链金融来说有没有什么好的推动作用,如果有的话,具体体现在什么方面?谢谢。
王砚耕:我个人认为国家要求数据资产入表,还是为了一个核心数据安全的方面,所以在这个方面来说,我个人很难判断它未来对供应链金融本身直接的价值。但是反过来说,既然进表了,就认定相应的数据以及数字资产本身可以被定价的,所以未来和金融放在一块会有关联。但是就现在来说,国家有关的要求,我现在还没有看到它实际可能应用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问题。
沈亦文:这个问题极具深度,要深入讨论确实需要更多时间。特别是关于境外金融资本市场如何评估这些数据资产的价值,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但很遗憾,由于时间限制,我们无法详尽交流,希望万联网以后能为我们创造更多交流机会。今天非常感谢畅总、王总、姜仕鸿总和沈凌云总,期待在论坛结束后,我们能进一步交流,并将这些精彩的想法通过万联网传递给更多人。
来源:万联网
供应链金融智库
作者
More News »
国内领先的供应链金融智慧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