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联网综合报道 , 曹雪艳 , 2020-02-27 , 浏览:2199

近日,西贝餐饮董事长贾国龙表示,“我会重新评估西贝上市,这次疫情对我教育深刻,有些事不能说得那么绝”,放言西贝永不上市的贾国龙松口了。


2月26日,珠三角地区一家小型制衣厂的厂主对万联网记者坦言,自己的制衣厂表面来看近期是可以正常复工的,但一来员工无法到位,二来上下游的多家服装原料厂家和服装批发市场未能正常经营,即使自己的厂复工后也无法恢复生产,能否熬过这个春天仍是未知数。而在珠三角地区,像这样的制衣厂数不胜数。


从拥有2万多名员工的西贝,到这家员工不到20人的小型制衣厂,无数中小型乃至大型企业皆笼罩在疫情阴影下。除了资金链危机带来的直接影响,供应链危机所带来的更深远、更严重的危机正暗藏其中,无数被供应链危机束缚的企业如笼中困兽。这次疫情危机,既改变了贾国龙,也改变了世界、中国、无数企业和企业家对供应链的认知和思考。


1、多行业停摆 疫情对全球供应链影响深远


供应链同时连接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用户,结构非常复杂,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潜在的危机,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给整条供应链造成严重的影响而形成供应链危机——新冠疫情的爆发成为点燃供应链危机的一根火苗。


随着疫情的蔓延,中国这个“全球制造中心”的影响不断展现,全球电子行业、汽车制造等多个行业纷纷进入停摆状态。


首当其冲受到严重冲击的是疫情发源地武汉。近年来,武汉已发展成为光学电子、半导体等高科技产业中心,拥有中国最先进的芯片制造基地。同时武汉也被称为中国的“汽车城”国内外汽车制造商,包括东风汽车、本田、标致、雪铁龙都有生产线设在武汉。


据报道,为防止疫情事态的进一步发展,武汉仍处于封锁状态,本田(Honda)等在该市有重要业务的汽车制造商已考虑关闭工厂,目前尚未确定重新开工日期。该公司报告称,其在广州的工厂所需要的原材料也是通过来自武汉地区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因此,武汉的长时间停产对其他地区的运营也同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据财经网报道,2月2日,韩国第三大汽车生产企业双龙汽车公司决定,由于无法正常供应生产SUV所使用的核心零部件之一的装配电路,因此决定将从4日至12日关闭其位于韩国京畿道平泽市的生产工厂。这是韩国首个因肺炎疫情将被迫停止生产的汽车生产车间;2月4号,路透社在报道了苹果的中国iPhone工厂复工延迟。富士康的郑州工厂虽然获得了复工许可,但仅有10%的员工复工。


另一个国际研究机构IHS Markit的报告称,中国占全球显示屏产能的一半以上。而武汉就有五家工厂生产LCD液晶显示器和OLED面板。疫情之下的武汉封城和全国范围下的延迟返工,已经影响了这些显示屏的生产,造成了价格上涨。TrendForce的显示器专家邱宇彬对FT表示,尺寸小于65英寸的面板预计会涨价至少1到2美元。


影响远远不仅在工业制造方面,药品供应也出现了危机。美国使用的抗生素大部分来自中国,胰岛素、抗抑郁药、血液稀释剂等都直接或间接依赖于中国供应链。眼下,美国的医药公司也在积极寻找替代供应商。


而在中国本土,由于疫情导致的国内交通限制和出入境管控,再加上不少国家的严格限制,不少外贸型企业面临既无员工、也无订单、但企业仍在不断消耗资金的困境。


2、一方面是复工复产 一方面供应链上下游仍不畅通


根据过去五天所调研的企业反馈显示,中国内地的大部分行业从2月10日开始复工。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复工程度不同。 


以广东为例,近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由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拓展阅读:关注!广东将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工商企业总体复工率达65%,102家制造业重点企业全部复工复产)。据广东省政府新闻办的发布会信息,截至2月21日,全省工商企业总体复工率达6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近4.2万家,比2月10日增加近3万家。


但另一方面,我们关注到,不少企业尽管已经复工,但其生产经营并未恢复多少,实际仍受供应链危机的困扰。有读者在万联网发布的相关新闻下评论,“企业复工的,但是没有员工,有一些小公司复工那天只有老板来了。”这类员工无法到位的企业不在少数,它们既面临自身经营困境,更面临着身为供应链一环所遭受的危机。


如今的产业链分工越来越专业,每家企业都是大供应链中的一个环节,这样的好处显而易见,但同时也有风险,那就是一个环节出问题,整条供应链都会陷入延迟甚至停摆的风险。以服装行业为例,从设计端、原料生产端、成衣生产端、分销和零售端,任何一个端口如果出现故障或停摆,整条供应链都会因此停滞,由此所带来的的损失和风险涉及到每个环节、每个企业,其总量是巨大的。


如果遭遇新冠疫情这类黑天鹅事件,多少挣扎在求生路的企业将无法熬过这个春天:一家企业倒下了,或许会有后来者跟上,如果是多家呢?如果是整个行业都受挫呢?即便是短期的供应链断链的风险,也是绝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所无法承受之痛。时代的一粒灰,企业的一个劫。


那么,如何应对此种危机?唯有整合供应链,企业间结成利益共同体,抱团取暖才能降低危机造成的伤害。如今,许多世界级大公司都已经建立起自己的供应商联盟体系,也积极与下游客户结成战略合作关系,供应链整合程度越来越高。例如,此次疫情导致大批中小制造企业无法复工,陷入绝境,以三星为代表的大企业主动为供应商提供资金,帮他们输血,共度难关,这样不但拯救了合作方,也拯救了自己。


危机之下,互救即自救。


未来供应链联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紧,这不但为提高了企业抗风险能力,同样也使供应链资源越来越集中到大企业去,排他性会越来越强,中小企业会越来越多面对选边站的情况,值得中小企业经营者高度注意。


万联网曾转载了CSCMP编译的新型冠状病毒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一文,其中分析道,当风险发生时,一些优秀的供应链组织会利用流程管理来增加风险的防范。它们包括一个完整的框架,用于不断衡量关键的风险指标,并为可控及可预见的不确定性(例如:合规性、劳动力、物料、能力及财务等问题)准备解决方案。同时,文中还分享了宝洁公司在SARS疫情背景下的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坤晟数科创始人兼CEO、百煤云总裁、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顾问导师黄贵生曾表示,新冠疫情这一突发社会性事件让所有企业都面临一场“应链应急”大考。过去很多企业的应急能力只是针对局部、单点、某一事件,但这次摆在企业面前的“大考”是全局性系统性的。同时,黄贵生分享了他准备的“应急分析list”,抛砖引玉,以供业内人士参考和学习


当前疫情新增确诊案例逐渐呈现稳定趋势,疫情对市场情绪影响最大的时期可能在逐步过去,但其对全球供应链、对中国企业带来的深远影响或将持续很久。企业在这场疫情之下应该看清,全球化经济下,没有企业是一座孤岛,没有企业能凭借一己之力扭转乾坤,唯有在强健企业自身造血能力的前提下,积极贯通供应链上下游,构造更为稳健的供应链生态圈,或许才能逃出这场生死“链”。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相关新闻

返回
顶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