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联网 , 曹雪艳 , 2021-06-07 , 浏览:9785

从国办文件到地方性文件,再到首个省级文件,供应链金融这片万众瞩目的蓝海在2019年的关键时刻,已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2019年4月28日,浙银保监印发了《中国银保监会浙江监管局、浙江省商务厅、中国银保监会宁波监管局关于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通知》(浙银保监发〔2019〕49号文件),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融资畅通工程”,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供应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资渠道。国内首个省级供应链金融促进政策正式亮相。

 

首个省级供应链金融发展促进政策创新不断

 

 

浙银保监发49号文件将浙江省国家级、省级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企业名单转发至相关机构,同时从以下6个方面对供应链金融的贯彻落实做了相关要求1、高度重视,积极稳妥推进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2、建立名单制管理,“一企一策”制定试点方案;3、对接核心企业需求,搭建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4、创新服务模式,提供配套综合金融服务;5、多方协同合作,支持商用信用发展;6、营造良好氛围,打造浙江供应链金融制度创新高地。

 

该文件主要对各银行保险机构和核心企业的合作入手,推动其协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提升供应链价值。值得注意的是,该文件第二条要求,“各银行保险机构要根据自身风险控制要求,制定小微供应链金融业务核心企业准入标准,建立供应链金融业务核心台账,实施名单制管理”,对行业而言,这是科学区分核心企业是否适合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优良手段,而“一企一策”的试点金融服务方案的制定更是加强了核心企业与上下游的中小微企业的沟通协商,有利于针对企业不同情况对症下药,发展不同类型的供应链金融业务。

 

这个国内首个省级供应链金融促进政策的发布是对国办发84号文件的遥相呼应,同时也是供应链金融政策由面向点不断扩展的新开端,相信在此文件带动下,越来越多地方性政策将声声不断。

 

让子弹飞一会——供应链金融春潮来临

 

自2017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84号文件)以来,供应链创新与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在政府文件中正式公开亮相,各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开始出台结合地方经济形势、因地制宜的针对性政策。

 

2019年1月4日,深圳市金融办发布《关于促进深圳市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发展供应链金融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的重要力量;该市为要推进供应链金融创新规范发展,着力强化对先进制造业创新和改造升级的金融支持力度,推进新动能培育和稳增长、促转型。这是《指导意见》于2017年10月发布后国内首个专门促进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地方性文件,意义非凡:这不仅是“首个地方性政策”,同时该《意见》不仅覆盖了供应链金融的各类主要相关主体,还覆盖了供应链金融的全链条、全周期,深圳因此成为国内首个就促进供应链金融发展单独出台政策的城市。

 

与此同时,为提高民企融资可获得性的相关政策在市场的强烈关注下出炉,其中,供应链金融仍以独有姿态占据重要位置。

 

2月14日,为有效提高民企融资可获得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本次《意见》共十八条,涉及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方方面面。其中,供应链金融在《意见》中的第十二条获得了单独展示,足见中央的重视以及对于供应链金融未来的看好。第十二条中指出,减轻对抵押担保的过度依赖,商业银行要依托产业链核心企业信用、真实交易背景和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闭环,为上下游企业提供无需抵押担保的订单融资、应收应付账款融资,强调了核心企业的作用和四流的作用,这是在中办和国办高度再一次认可了供应链金融的价值。

 

从国办文件到地方文件的推动,是供应链金融在政策上占据高地的验证。在这个风口上,政策不断推波助澜,使供应链金融以扬帆远航的姿态推动市场的良性发展,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注入强大动力。

 

由万联网联合人大及国内供应链专家联合编撰的《中国供应链金融创新实践白皮书(2019)》中指出,当前我国供应链金融受到了国家、企业的认可,但仍面临资金供需之间的不匹配问题,但国家正在从金融供给侧角度出发,着手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而我国现代供应链的发展也助力企业在一个更良性的供应链生态中得以发展;同时在供应链金融平台和金融科技服务商的赋能下,企业的商业信用得以准确评估和呈现,在供应链的闭环结构中风险被降到最低,进而为企业获得金融资源的支持提供了长效机制。

 

在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凸显的形势下,供应链金融被核心企业、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视为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而各级政府政策的发布则为供应链金融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唯有静水,方可流深,相信凝聚了多方力量的供应链金融必将不断发热,成为赋能实体经济、促进金融变革和助力中国商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相关新闻

返回
顶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