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联网 , 万联网 , 2019-09-29 , 浏览:2696

万联导读2019年9月26日,由万联网主办,高达软件、e签宝、普洛斯金融、全致金科、百融云创、物润船联、易流科技、G7、徙木金融、中交兴路等作为赞助单位的“2019第五届中国物流金融创新高峰论坛”在深圳隆重召开。

 

大会邀请了国内外物流金融领域专家及企业家,同时,来自供应链平台、物流企业、金融机构、B2B平台、信息化服务商、投融资机构等多个领域的300+精英出席论坛,共同探讨2019年物流供应链行业发展创新发展,并对物流金融的发展方向与相关落地实践进行了深度讨论。 上海大学储雪俭教授应邀出席了本次论坛(温馨小提示:储雪俭教授早在1984年就开始研究物流,距今已有35年),他以“物流金融商业模式创新与生态”为主题进行了分享,以下为万联网整理的速记内容,内有删减,未经嘉宾审阅,仅供业内人士参考。

 

储雪俭:今天我们论坛的主题是场景、科技、风控,我今天想给大家报告的内容是物流金融商业模式创新与生态。 这次我们调研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大概有60%的企业是从科技公司转型过来做物流金融的,而原来传统的仓储物流企业转型做物流金融的约占到30%,剩下的就是一些银行转型开展此业务。 不过,这些跨界转型对于物流金融来讲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因为一百年前在上海已经有物流金融了。针对物流金融,我主要讲两点,一是结算业务,二是融资业务。现在做物流金融,我感觉有“五个缺”,即缺人、缺货、缺仓、缺智、缺景,正因如此,才制约了物流金融的良性发展。其实,物流金融和传统金融是有本质上区别的,可能有不少从业者并没有思考过。

 

物流金融现在很热,特别是今年,银行也开始介入物流金融了。 上个月,我跟随商务部去厦门做调研,厦门的物流金融及供应链金融开展得非常好。据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物流金融业,银行将趋之若鹜,而且成本会非常低。 所以在这种状况下,我认为物流金融如何“脱虚向实”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以前都是向虚,导致金融资产份额太高,而怎样去做脱虚向实呢?我们是学马克思主义长大的,马克思讲价格的货币表现叫价值,从供应链来讲,是追求高附加值的活动,所以价值链驱动了我们现在的产业链。因此我判断,未来20年,产业互联网会变成物流金融的驱动力。 所以,由价值链推动产业链,由产业链推动物流链,而产业链集聚了一堆企业,供应链集聚了一堆货物。物流链由仓储做支撑,形成物流金融的一个最基本元素,叫仓金融和运金融,这是我的观点。在这个观点之上我们去考虑这个商业模式,这个商业模式要向马斯克学习,他的商业模式是哈佛商学院的教授提出来的,主要有三点,即核心价值观、核心能力与利润控制。

 

而把商业模式做到最极致的就是马斯克,他把传统的东西做高效整合,形成价值链,所以对供应链金融或物流金融来说,它的商业模式或价格一定是从底层的技术着手,即ABCDI: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形成了底层技术,再加上现场监管、物流执行、数据分析和智能监控,共同形成仓金融和运金融。 所以我认为,整个供应链的过程大概会从原来的所谓的中心化、也就是银行说了算,转变为现在的生态化,所以它的架构发展应该是中心化、线上化、平台化到生态化,我们现在大概处于平台化阶段,大量科技公司、银行、云仓和供应链的参与者不断涌入。 

 

因此在这个基础上,核心问题是:如何把资产端跟资金端进行对接?如何做好风控?所以今天我们的话题是场景、科技、风控,现在许多物流金融或者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成本都在15%-18%,如果银行主力军介入,那么它的成本或跌至5%-6%左右,这将产生一个划时代的意义。 我认为,未来两三年,银行的介入会对这一产业形成较大冲击,现在最重要的是,当资金大量进入的时候,你的风控怎么做?所以从风控来看,信息透明、云计算的应用、监管征信大数据等使得未来的物流服务就是“两朵云”:云物流服务和云数据服务。与此同时,如何把供应链数据转变为资产也是我们未来要去面对的一件事。 所以在做资产的时候,我讲到物流金融主要是两个业务,一个叫结算类业务,从结算类业务来讲,它的应用场景可能就是围绕产业链生产核心企业的金融结算业务。不管是生产前置还是中央集货仓的模式,都形成了整个物流金融的业务,而它的风控点主要在物流监控上面,即如何基于物联网做物流现场实时感知和透明化问题。 那么,基于大数据的业务领域,以及云计算平台的公开透明的业务流程管控,在整个流程里怎么把它管控好?既要保护隐私,又要保护数据网,这在未来是非常重要的事。 还有就是资金的空缺,如何利用第三方支付?因为未来一定会交给第三方,所以从物流金融(的角度)来讲,第三方支付是未来最基本的工具。

 

而从融资端来看,我把它分为两类,一类是围绕产业链,生产(核心)企业的融资类业务,我们现在面对大企业的核心业务怎么去做?这种要从原有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销售商,让它的上游和下游都贯穿,这种物流金融业务一定是利用核心企业的信用来做担保。所以这次银保监发的文(温馨小提示:这里是指《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指导意见》)特别强调如何利用核心企业的信用扩张来把这条链打通,这是一个趋势。 第二类它可能要面对的是生产集聚区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在这次现场发布的《中国物流金融创新实践白皮书(2019)》里都有,他们也在做转型。

 

我们需要把这个大的核心企业变成我们的平台,而把它的上游跟下游变成1+N,一堆小企业是基于这个平台来做物流的业务。也就是说,把它的金融用我的实体保证起来,那么这个保证的重点就是物流监管,库存的需求如何去管理,质押如何去变现,还有资金的安全,这几点非常重要,包括平仓点、补货点、前置时间,这几个要素构成了我们的预警点。 还有一个应用场景就是我们围绕企业物流运输的运力融资服务,一个是仓金融,一个是运金融。然而,中国的运力是一个层层转包的行业,包括货物、大三帮、小三帮、专线司机等。我在成都做调查,从成都到浙江的公路运价,最便宜能做下来的是350块钱一车,最贵可以做到850块钱一车,这里面的价差是相当大的。所以这里面的操纵、操盘等违规的现象非常普遍,若从整个过程去看,整个供应链里都存在运力金融的问题,所以如何去做好这里的交易结算?

 

运力后的监控可能是我们的重点,如业务的透明和交易的真实性,毕竟虚假业务也很多,而对代收货款的掌控是整个运力链(面临)的一个问题,这时我们就会发现,比如虽然有这么强的、做了这么久的企业,但是物流金融的监管事件、风险事件还是层见叠出。 在这种问题下如何去监管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所以未来的难点是什么?就在于风控的科技化,所以今天的(论坛)主题是场景、科技、风控,风控需要数据化,将大数据进行分析整合,用人工智能将监控智能化、流程智能化等。 从大数据分析引用到区块链的角度来讲,就是要把物流公司三方的交易市场、货主、物流公司、保险公司等九个要素进行整合,通过这种整合形成对资金方和资产端的云计算。通过云计算我们来进行一些管控,通过人工智能的感知、学习、推理、预测等对业务的感知,(完成)对车辆状态的实时感知,对现场保管环境的感知以及对监控、人员、货物适配的实时感知。 所以你去看现在出事的都是在现场操作上有问题的,所以物流金融的服务完全依赖于信息技术形成的数据基础,从我们来看数据基础会是核心。这种服务模式,就是数据驱动的物流金融的运营,它就是“天上两朵云,底下四张网”,把线下的不规范、不标准、不透明进行标准化、规范化、透明化、数字化的转变,让它带来效应,从而解决业务数据变成流量、流量变成数据、数据变为资产。

 

 所以业务的数据化是建立物流金融数据大平台的一个关键。今天很多人在做这件事,我刚刚讲现在是60%是做科技的转型来做物流金融,所以这些数据的来源是什么?从运输的数据、仓储的数据、订单的数据、生产的数据、结算的数据、开票的数据、社区的数据、交易运维的数据等形成了物流的大数据,通过物流金融的大数据来保证交易数据、物流在线的数据被及时采集,保证交易数据、物流数据不被篡改,保证实现数据透明、可视,从而去对接这种碎片化的数据,形成我们的体系,所以这种基于条码和移动互联网的物联网体系就是这样建成的。 

 

这种建成的体系也是典型的物流科技+金融的体现,是一个没有统计的大市场。物流+科技+金融囊括了采集、船货匹配、代开发票等,包括现在也和银行合作了一些业务,所以对未来物流金融的发展趋势,我认为它就是A(人工智能)+B(区块链)+C(云计算)+D(大数据)+IoT(物联网)。最终,形成在新的一代的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数据成为开展物流金融的一个核心,所以数据未来会越来越重要,这个数据会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资产,这种资产会给我们带来新的颠覆。今天我和大家报告的课题就是物流金融的创新及它的生态,谢谢各位。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相关新闻

返回
顶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