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联网 , 徐文彬 , 2020-03-30 , 浏览:2887

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强调,要选好投资项目,加强用地、用能、资金等政策配套,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


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打开了“新基建”的窗口期。


“新基建”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涵盖了5G基站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特高压,城际以及城轨交通,涉及了七大领域和相关产业链。


与“旧基建”相比,“新基建”的特点在于支持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针对“旧基建”进行的补短板工程。


1、“新基建”的背景下 产业互联网的升级迫在眉睫


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很多传统的中小微企业主饱受其苦,由于不能按时复工,企业的物流成本、厂房租金、员工工资等又不能消减,导致很多企业的现金流吃紧,一度陷入破产的危险边缘。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却看到很多项目从当初的概念慢慢变成了现实,例如,疫情期间为了减少人员接触,无接触物流大火,物流公司通过线上与线下的智能化打造,让用户可以通过无接触的方式领取货物,大大加快了社会商品的周转率,同时不影响疫情的隔离要求。


除了无接触物流之外,在本次疫情期间,很多专家也都一再呼吁,中小微若想在未来的商业竞争中存活,必须得加强线上能力的布局与建设了,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让我们来理一理,中小微的线上化改造为什么如此迫在眉睫?


一个原因是本次疫情暴露出来的,如果一家企业只拥有线下的生产组织能力,没有线上的采购管理等能力,那么面对突发的“黑天鹅”事件,会马上陷入破产的危险境地。因为,单纯依靠线下的生产加工与贸易往来,极度依赖客观的环境,但是如果有了线上的备用方案,就可以提前通知好上下游客户,做好应急准备,提早储备粮草,避免企业危机。


另一个原因是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已经不可避免。时代的发展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如果说本次疫情之前很多中小微企业主还可以抱着自己的小厂房小工厂,通过熟悉的客户与订单维持生计,拒绝进行线上化的改造,那么,通过这次疫情我想很多中小微企业主都应该意识到只依靠线下这一条腿走路有多么的艰难了。


这种难,难在对于市场与客户的缺失感,没有数据的记录,让很多中小微企业缺乏对于市场的精准判断,造成库存成本的积压,让现金流极度紧张,企业生存堪忧。


不过如果有了线上化的能力,企业就可以通过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照常组织生产,甚至可以研发智能机器人代替人工,既能保证生产有序,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2、产业互联网是供应链金融的良好载体


鼓励中小微企业积极进行线上化建设,融入产业互联网,还有助于构建供应链金融生态。众所周知,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资金问题一直是中小微的痛点。


那么,如何打通中小微的融资痛点?


产业互联网是一个绝佳的路径,因为产业互联网是供应链金融的良好载体。供应链金融集信息流、物流、商流、资金流四流合一的特点,非常适合产业互联网。


产业互联网通过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让中小微企业在平台上沉淀出大量的“四流”数据。有了这些“四流”数据,平台可以清晰的描述企业的画像,之后再将这些画像推送给合作银行,银行就可以根据具体的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进行相应额度的授信了。


传统借贷时代,中小微想要在银行贷款融资极度不容易,要看资产负债表、经营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等,各个表看完有的还需要企业提供法人资产状况,有无可抵质押的房产车产等资产,可见条件非常苛刻,而且融资成功率极低。


而有了产业互联网平台,中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与贸易往来,都被一一记录再案,一切都被数字化的呈现,并且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成熟,企业想要篡改信息与造假都变得异常艰难,面对如此精准的中小微企业画像,银行也将不在担心风控问题。


一边是清晰可查的资产,一边是源源不断的资金,通过产业互联网平台,长久以来难以解决的中小微融资问题,将充分得到解决。在我国中小微企业占据国民经济总量80%左右的情况下,一旦解决了中小微的现金流问题,那么中国的经济也将腾飞。


结语


面对新基建的时代浪潮,智能工厂智能制造必然是主角,产业互联网也将踏上风火轮,迎来高速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小微数字化的智能时代必然到来,未来一切光明。


来源:万联网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相关新闻

返回
顶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