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万联网线上学习营邀请到了15年金融从业经验、布比科技首席风险官周子毅担任此次课程的授课老师,周子毅老师带来的授课主题是供应链金融风控,实践案例+干货知识,详解风控的底层逻辑、结构及关键。
银行风控的底层思路剖析
在供应链金融中,风控是尤为关键的一环。而银行的人如何看待风控,周老师认为应回归到银行本质。银行本质只需牢记两点:银行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机构;银行是经营风险的机构。
供应链金融本身也有风险,在供应链金融产品所有分类中,高风险无疑为订单融资,因订单融资最大的痛点在于它对还款来源的不确定性。而一般风险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分类则是存货类融资,而存货融资最关键的要点是把货看住,将货物的价值盯紧,以及最终能将货物卖掉。
除此之外,较低风险的业务则是应收账款融资,从银行的角度或从金融的角度而言,应收账款融资更倾向于被理解为是核心企业信用的传递,只要核心企业在银行审批人的角度可值得信赖,则企业额度则可审批过。
其次是应分清风险定位的分类。对银行的审批人来说,总共分为5大风险:即企业自身风险、行业内部风险、跨行业风险、区域性风险、金融风险以及其他风险。
除此之外,在周老师看来,在注意风险分类时,尤其需要注意一点,就是一个关联企业之间的一些虚假贸易背景的这种风险。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宋华认为,供应链金融有别于其他资金借贷的重要一点,便是其资金融通的基础是供应链上下游所形成的交易结构和贸易关系,因此,为了套取资金,有些主体采用虚构贸易实施所谓的贸易金融。
即在关联企业之间形成虚假贸易关系,形成一系列交易合同和单证,进而据此骗取银行 或其他金融机构资金。在这种欺诈行为方式下,形式上看,的确存在着交易流(买卖)和物流 (物流服务),也存在着不同的参与方或服务者,交易的单证和要素也是完整的,但是实质上, 所有的交易场景都是关联方假造出来,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实质性的产业活动。
了解到风险问题,则回归银行本身,银行这边到底信任的是什么?拿到银行授信为何如此之难?
周老师认为,解决上述问题只需要三大步骤:第一是产品以及产品创新的机制;第二是管理机制;第三个是可信机制。
针对风险问题,企业如何破局?周老师提出三种方式:第一是优化流程,把不同的产品进行组合;第二是制度优化,通过制度层面,比如一些新的技术原理,机器信任代替人工信任,数据直连的逻辑,减少审批人员责任。其次就是让风控人员更了解产业,即授信材料(数据)从风控认可 的第三方或由其自身直接见证获取,减少传递过程,降低信 任传递过程信任丢失问题。
供应链金融风控核心机制——还款来源
还款来源如何理解,周老师认为还款来源分为两种,一种是第一还款来源,另一种是第二还款来源。
第一还款来源一般是指借款人 生产经营活动及与其 相关的发展与其的产生直接用于归还贷款方的现金流量总称。
第二还款来源是指当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时,通过处理贷款担保,即处置抵押物、质押物或者对担保人进行追索所得到的款项。
供应链金融产品主要有三个场景,应收账款融资第一还款来源为应收账款本身/其他经营收入,第二还款来源为应收账款,订单融资第一还款来源为完成订单后的经营收入/其他经营收入,第二还款来源为信用/未来应收账款;存货融资第一还款来源为预售存货的经营收入/其他经营收入,第二还款来源为存货。
周老师认为,在第一还款来源前提下,再增加其他第二还款来源理由有二,一是对第一第二还款来源的不信任,二是对风险承担能力质疑。
银行视角下的科技平台风控
目前,市面上存在不少产业平台,大体可分为几大类,一种是纯数据的平台,所谓纯数据平台,则倾向于工商、税务、水电、煤、人社等数据做企业画像,他们更倾向于借款人自身的信任、信用做风控。
第二种贸易类平台,贸易的平台就是核心企业的信用,核心企业建立的上下游关系的贸易信用,这种业务更倾向于风控原理,核心企业的信用逻辑。
第三种交易类平台,它的模式是一个第三方的交易平台,所以它更多的数据是以交易行为作为信用基础,只有数据交易的基础数据。
从不同维度来看,不同的平台其逻辑也不同。周老师认为,纯数据平台,银行更看重的是企业的信用,以及借款人发展情况;贸易型平台,则更重的是合同;交易型平台,银行更倾向于担保以及合同体系,因为,不同的平台类型更应该从各自注意要点进行提升。
最后,周老师从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性业务分析金融科技切入要点,带领大家理解从不同的技术融入到金融应该如何实现。
课后答疑环节,小组人员踊跃提问,整期课程在充实且欢乐的氛围中落下帷幕。人类智商不可估量,高手与高手的对决才最精彩,棋逢对手的博弈紧张,万联与您下次再约。
金秀青
作者
More News »
国内领先的供应链金融智慧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