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一代电票系统刚刚上线,传统的ECDS系统和票据交易系统将实现“双网融合”,票据可实现票据等分化,那么供应链票据是不是就要被普通票据代替了?供票是不是就要消失了?
对核心企业来说,供应链票据与普通票据有何不同?
首先,供应链票据有助于核心企业实现票据账户的统筹管理。
一是普通票据开立的时候,需要通过银行的网银去开票,比如在建行网银开票,必须用建行的账户,而在工行网银开票,则必须用工行账户,在工行的网银上用不了建行的账户开票;而在供应链票据平台上,客户可以通过平台用任何银行的账户进行开票。
二是普通票据通过银行网银端进行信息披露时,需要在各个银行的客户端分别办理,分别披露;而供应链平台办理所有银行的票据业务时,信用披露仅需披露一次,无需对新增银行账户重复披露。
其次,供应链票据有助于核心企业实现授信资源的统筹管理。结合票交所的线上贴现功能设计,核心企业可以直接通过供应链票据平台与市场所有银行开展“线上贴现”业务,包含报询价、线上签约等功能,因此,供票平台可以帮助核心企业极大地触达并打开授信资源渠道;而通过银行网银端签发的普通票据,则要通过人行备案的五家票据经纪机构办理此业务,或者线下与银行一对一询价贴现。
第三,通过供应链平台签发的供应链票据,在出票环节、到期或提前到期等方面,能够按核心企业需求定制开发业务功能,满足交易鉴证、智能收款等供应链场景的差异化;而网银中的票据功能标准化程度高,主要提供票据基础功能适用所有客户的需求,难以就某个具体供应链场景做个性化设计。
第四,通过供应链平台签发的供应链票据,经过授权后,出票人能够实时观测票据流转情况,然后将票据相关融资信息无损传递到所有持票人,如票据有哪些机构可以贴现,价格是多少等信息,有效支撑企业商业信用的变现;而网银签发的票据一旦签发,将无法有效追踪票据状态,进而无法有效支持后续的票据融资。
对银行来说,供应链票据与普通票据有何不同?
首先,银行最重要的需求是获客,尤其是中小微客户。能够帮助银行完成普惠的客户指标;由于供应链票据在经过授权后,可以把有授信资源的银行机构信息推送给链条上的小微客户,也可以反向把链条上的客户需求信息推送给银行,帮助银行有效触达客户,支持银行快速批量获取中小微客户。普通票据在开出后,就再也找不到流转到谁的手里去了,要把授信资源和信息传导下去,比较难实现。
其次,由于供应链票据可以使用线上贴现功能。可以发出询价等邀请,银行可以线上报价,并获得目标合作核心客户的供应链资源。对于展业能力或营销资源有限的银行来说,这是非常好的获客手段,这也是很多中小银行积极参与供票业务的重要原因。
最后,在风控上,票交所做了一些创新的制度设计。有效地加强了开票人的商业信用自我约束,包括开票的节点要求进行信息披露,以及在到期清分时的强制线上清分等制度安排,强化了持票人的收款权利,也强化了付款人的付款义务,进一步确保了票据权利的独立性,避免之前各类型的“合理拒付”、“合同争议拒付”等,增加了对供应链票据承兑人的约束,也能够较好的实现“应收账款票据化”的政策目标,促进了票据的多级流转。这些手段都有助于银行更好地进行信用风险的管控。
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供应链票据与普通票据的差别?
对于中小微企业而言,最关注的便是融资效率、融资成本和融资的可得性。
与普通票据相比,在贴现环节,由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较弱,普通票据贴现很难找到贴现行,很多供应商会在线下去找票据交易中介,承担高额的民间撮合成本;而金融科技平台的出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丰富的银行贴现机构资源,并且可以提供线上报询价等服务,中小微企业可以在线上选择合适成本的银行,因此供应链票据贴现的成本将会大大降低;同时,供票平台提供的线上贴现功能,也使得贴现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随着票交所对供应链票据众多创新功能的设计推进实施,在新的市场中,供应链票据对产业金融中利益相关方的优势突显,将迎来崭新的发展契机!
info.10000link.com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文章来源于万联网
供应链金融智库
作者
More News »
国内领先的供应链金融智慧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