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联网 , 金秀青 肖海 , 2022-06-01 , 浏览:4030

2022年5月31日,由万联网主办的 “CSCFIS 第九届中国供应链金融创新高峰论坛”隆重召开。此次论坛围绕“合规·数字·绿色·融合”分享研讨,围绕双循环大背景、全球供应链与产业链的稳定安全、产业数字化如何重构供应链金融生态、iABCD数字化如何赋能产业供应链转型、绿色供应链金融如何助力可持续发展等核心话题展开。


论坛现场邀请了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央企和地方国企、供应链企业、物流公司、产业互联网平台、保理、金融科技公司、银行、基础服务商、投融资机构及行业协会、主流媒体;以及京东科技、中企云链、简单汇、盈佳信联、众企安链、CFCA、小硕数科、中晟供应链、高达软件、六六云链、赫中企云、欧冶金服、盟浪可持续数字科技、随信云链、五牛控股等合作伙伴的企业高管300+人共同参与,聚焦供应链金融创新实践与机遇,共谋发展!


同时,此次论坛也得到了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研究中心、深圳市供应链金融协会、深圳市商业保理协会、天津市商业保理协会、江苏省现代供应链协会、成都市供应链金融协会、四川省金融科技学会、山东省供应链管理协会、临沂市供应链金融协会、青岛市供应链协会、广州市绿色金融协会、欧洲供应链金融学会、BCR出版集团的支持。



本次论坛由万联供应链金融学院院长王青竹、万联网执行主编兼编辑部总经理冯荦主持,万联网视频号、京东科技视频号、盟浪可持续数字科技视频号同步直播,给大家带来了一场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供应链金融饕餮盛宴。



在论坛现场,万联网创始人蔡宇江作开幕致辞,蔡宇江表示,过去的2021年中国供应链金融依旧稳健前行,李克强总理在2021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在人民银行226号文等纲领性文件的指引下,数十个地方省市发布支持供应链金融发展的专项政策,供应链金融正成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抓手。


进入2022年,中国供应链金融发展依然面对挑战,强监管下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如何做好合规与风控?新形势下数字化如何驱动产业供应链协同和智慧供应链金融生态?双碳背景下如何发展绿色供应链金融?政府如何联合市场力量构建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面对疫情的不确定性,供应链金融如何有效帮助中小企业共渡难关?


经过了前期5个月的筹备,我们每年一度的大聚会终于实现,本届论坛或者后续论坛为各位同仁提供更多关于跨行业、跨领域、跨组织的融合交流,为成都数字化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宋华以线上连线方式,为大家分享了供应链金融蝶变发展:挑战与未来主题的思考与心得。


宋华教授提到,2021 年遭遇逾期付款的企业减少,但逾期时间比前一年延长。平均逾期付款天数从 2020 年的 79 天升至 2021 年的 86 天。报告超长期逾期付款(超过六个月)的企业比例也从 15% 升至 2021 年的 19%。更令人担忧的是,超长期逾期付款已经占到年营业额 10% 以上的企业数量急剧增加,从2020 年的 27% 跃升至 2021 年的 40%。


企业发展依旧面临很大的挑战,我们的供应链金融也遇到了极大的挑战。我们依然关注于核心企业、交易性资产、基于主体信用的数字技术,而传统信用体系已经丧失效能、新的信用体系尚未建立。供应链金融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透明(不仅仅是可视可见),可追溯(不仅是溯源),信任(不仅是存证、证伪)。


具体来说,要在场景、导向、手段三个维度去下功夫,例如,要从依赖(单个)核心企业扩展到依赖产业集群、跨域生态,要从借贷向综合金融发展,要从应收应付仓单扩展到行为性资产,要从金融服务被动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到以供应链金融主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前摄型)。


宋华教授还提到,金融规制越来越严,怎么保证金融合规,又让金融嵌入场景,具有自驱力,这个问题如何平衡?


宋华教授认为未来供应链金融发展第一个很重要的维度就是场景性突破和创新发展。第二个维度是供应链金融导向的变化,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金融业务要突破和发展,第二个突破是在导向性里面的管理要素要改变。第三个维度是供应链金融手段的突破与创新,其同样体现两个维度:一是技术要素,从传统依赖互联网到综合性的现代数字技术综合应用,这是手段上的变化;二是行为要素,从单纯的数据管理转向数字治理,从这个角度出发,供应链金融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数智化问题,数字本身不能带来信任;第二个要解决的问题,是数智化的治理问题;第三个要解决的是数智化的应用问题,我们利用不仅仅是管理风险,控制供应链金融中产生的信息不对称,而是基于数字推动产业价值的创造和可持续发展。最后是供应链金融的体制机制创新,也涉及基础设施、数据库、应用这几层架构怎么搭,只有这些问题解决了,供应链金融才有更长远的发展。


最后,宋华教授总结:供应链金融的未来在于脚踏实地的建构基础设施!而不是关注于“金融”。



中企云链董事长、总裁刘江以线上连线方式带来“打造可持续发展产融生态圈”的主题分享。


刘江提出正本清源,目前供应链金融行业迎来规范发展期,他让为供应链金融越是蓬勃发展越是需要规范发展;而科技演进方面,也由“人工”到“信息化” 到“数字化”,而数字化则涵盖了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同时更注重链接、注重智能、注重场景。


刘江认为,“产融互联网 = 产业数字化 + 金融数字化 + 互联网”,产融互联网是大中小融通发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基础设施。从消费互联网看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路径,消费互联网解决的是“人、金融、车、物、吃”等消费痛点问题,产业互联网需要解决的是“企业、金融、运输、物资设备”等产业痛点问题;同时他也认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下的产融互联网未来方向是联盟生态,以区块链、分布式金融科技等带来的供应链金融创新,推动商业模式迭代更新,跨平台协作与融合成为可能。


从产融互联网商业模式演变和发展商业来看,主体信用如“信单类”已经成为红海,数据信用成为新一片蓝海,物的信用是在实践中探索。“主体信用—数据信用—物的信用”三种信用互联互通成为新的方向。


而产融互联网应该是不忘初心,正本清源,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实现全产业链金融成本最优,实现产业链利益最大化。


最后中企云链向业内提出倡议:希望能共同开创产融互联网,共同打造产融生态圈,建立可持续生态发展联盟,打破各个产业链条边界,从全产业链角度资源整合和价值链优化,从而降低整个社会生产运营成本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上下游全产业链的大中小企业创造全新的体验和社会价值,最终达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京东科技金融科技群、供应链金融业务总经理尚国栋为大家带来“以供应链为核心,构建产业金融新纽带”主题分享,


他认为,产业目前存在五大痛点:一产业链应收账款积压,资金周转效率待提升;二产业链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三、国央企等核心企业面临降杠杆、控“两金”指标考核压力;四核心企业供应链管理受限;五企业金控融资服务能力不足。


在当前产业化升级的大背景下,产业链现实的痛点也是转型升级的瓶颈。一方面产业链应收账款积压,资金周转效率待提升。产业链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另一方面,核心企业希望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但是也缺乏对应的有效抓手。一些核心企业下设的金控公司缺少金融科技的手段和工具,无法延伸服务半径。国央企等核心企业也面临降杠杆、控两金的指标。所以解决中小企企业融资难题和产业链数字化生态建设是核心。


京东作为一家新型实体企业,一端连着消费互联网,一端连着产业互联网。多年来扎根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京东主要具有五大优势:一是深耕场景,多行业覆盖;二是数据丰富,打破孤岛;三是技术加持,动态风险管理;四是产品灵活,客户体验佳;五是能力解耦,模块化输出。


最后,他提到,京东供应链科技真正实现了以供应链为核心,以产业发展为目标,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手段,构建产业数字金融新纽带,助力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的发展。致力于成为最懂产业的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提供商,希望与所有的合作伙伴共创共建和共赢。



论坛现场,盈佳信联CEO张远围绕“产品+科技+运营构建供应链金融生态”进行了主题分享。


他首先对供应链金融行业形势下主要参与方的几个角色、痛点进行解析,其中共同问题分别为N对N、线下、点状对接;效率低,人力成本大;协同复杂、流程繁琐。综合来看供应链金融整个参与方,不管是中间延伸出来的保理公司、金融公司助力过程中,都会面临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他认为回归供应链生态逻辑来看,天然需要有一个综合服务商帮忙各方在这个过程事项有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而盈佳信联做的事情也基于此。


盈佳信联是2016年成立,为了实现综合服务商的定位,整个公司的发展历程分为两个阶段。一是2016年成立到2019年,用3年时间和行业非常优秀的服务伙伴重塑企业结算整个环节,基于企业结算过程中各方协同、各方信息确认、发票收据、发票确认环节,构建了基于企业结算的一套体系。


另外一个环节是2019年到现在启动供应链金融业务,到目前已经突破千亿规模。盈佳信联基于这些能力之后,便构建一个完整的服务体系,把供应链金融传统各个参与方的过程诉求涵盖中来。他谈到:盈佳信联为了实现完整的服务体系,除了本身对于2B企业的理解和服务之外,从业务端需要三个领域发底。包括金融产品的能力、金融科技的能力、金融运营的能力。



评选授牌仪式环节结束后,随即进入第一场圆桌讨论环节。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特聘专家人大商学院兼职教授文健君作为主持人,与伊利集团金融中心 总经理任国梁、网商银行品牌商数字金融总经理王志誉、六六云链科技(宁波)有限公司总经理孙黎明、宝凯道融CEO欧健峰展开以“强监管下——数字化重塑可持续产融生态圈”话题讨论。


大家围绕话题纷纷各抒己见,发表了各自对当下供应链金融趋势以及如何把控风险问题的见解。中国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它的本质是GDP评价购买力计算已经在2011年超过美国,我们和美国在山峰相遇,这场较量是必须的,并且是不可回避的。在今天的情况下,如何让我们的经济真正脱虚相同实,如何发展我们的小微经济,这是摆在我们目前生存性的问题。这个时候供应链金融会越来越重要,所以国家层面很着急。在民间层面,今天供应链金融在走偏,所以供应链金融回到了主体信用,回到了金融的强监管。要监管,要回到主体信用,但是供应链金融本质是金融的同时,更重要的要强调它的供应链资金融通的价值,要解决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不是金融部门从事业务的展业手段,是帮助中小型企业融资的手段。这么来理解,就有怎么样控制风险的问题。第一个,看主体信用,但是更多的资产可能是前摄性的,而不是后摄性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强结构的信用,也就是物的信用刻画,其背后逻辑是结构主义,因为结构所带来的锁定比人更可靠。所以怎样在今天的中国建立既有主体信任,又有结构信任的二维风控体系,让我们有场景、有数据、有信用、有真正的资产,而不是假的资产、乱的资产、换的资产,直至最后实现我们产融互联网,这是一个难而正确的事,只要方向正确,路再远总有一天会到达。


下午论坛精彩分享火热依旧,两个分会场同步进行,分会场一的主题是:产业供应链数字化分论坛专场,分会场二的主题是:绿色供应链金融分论坛专场。两大主题齐头并进,共同为大家带来更多干货内容的分享。


分论坛一:产业供应链数字化分论坛专场



分论坛一在由万联供应链金融学院院长王青竹主持下,围绕产业供应链数字化的话题范围展开探讨。



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以线上连线方式带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及中国信通院介绍”主题分享。


他首先为大家介绍了平台的建设情况:一是产融工作的重要内容,就是建设国家产融平台。二是疫情期间发挥重要的作用,三是支持绿色金融的发展,四是金融和科技的融合,赋能产融合作的优势。


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和生态平台作为核心地位,平台的首要目标是实现政策管理与公共服务的基础化。作为产融合作的平台,做到数据分析,做好产融生态的平台,实现能力建设与多方合作的多元化。我们基于平台的定位,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和金融机构,聚焦行业企业融资难和金融机构不敢贷款的痛点,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打破信息壁垒,深化信息共享。同时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特色方面,我们有三个维度,比如专区服务,企业可以通过专区找到合适的产品,金融机构通过平台和对应的企业,也可以通过对企业的分析报告进行初步的评估,推是指推企业的需求,平台发布企业的需求,推送给金融机构,实现金融对接的有效性。


他还提到平台最新的情况是自上线以来,取得的成效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促进科技创新。人民银行设立了科技创新在贷款的政策工具,面向国家开发银行、政策银行等21家金融机构发放,提供本金的支持。国家产融合作平台承担了再贷款的支持专区,提供的数据成为贷款的重要依据。



简单汇董事长童泽恒以“建设开放共享的供应链金融平台,持续助力企业财资数字化转型”主题进行分享。


童泽恒为我们解读了企业财资数字化转型趋势,即从会计电算化逐渐走向数字化1.0、数字化2.0、数据治理与整合到数字驱动的发展阶段,也呈现出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从管理型向经营与风险管理转变—从经营与风险管理向价值管理转变—从价值管理向价值整合、协同共赢发展转变”的演变特征。


童泽恒以TCL财务共享的案例分享供应链金融如何助力企业财资数字化转型的实践经验,建设企业财经数字化体系存在资金可视化程度低,内部系统横向难统筹,科层组织纵向管控难实施等痛点问题,而供应链平台则可以帮助财务管理与信贷管理的数字化能在供应链平台上集中体现,供应链平台能够有效整合企业内部系统(横向打通),供应链平台从内部数字化升级到供应链数字化(纵向贯通)。同时分享简单汇开放共享业务实践,在业务服务层面提出了保理云、票据云、信用云、汇科云四朵云的综合解决方案。以某供应链公司供应链票据、帮助解决赊销管理业务的两大案例描述了开放平台的应用场景。



众企安链联合创始人余俊带来“数字信用助力实体产业 金融科技链接生态”主题分享。


他首先为大家介绍众企安链,其定位,一是不做金融业务,二是不做平台,定位是帮助产业链的龙头核心企业,包括金融类机构打造属于他们自有的供应链金融平台。成立的时间只有两年多,目前已有30多家核心企业,为他们提供自有的供应链金融平台,涵盖金融制造、连锁零售、快销、建筑、能源、物流等场景。


其次他为大家介绍了经销商融资的过去、现在、和他所理解的未来。它的萌芽是在6、7年前,更多是由非营机构做,当时的非营机构的初衷是小微企业的金融融资,基于风险规避的考虑做了行业聚焦,训练了核心企业的下游赛道,这是一个背景。进入2019-2021年是一个兴起的时间,以互联网银行为代表的,也是纯信用为主,这是第二阶段。而今年和未来定义为第三阶段,特点是互联网银行加传统银行加品牌商,未来参与方会是这几个,从客群的对象来讲是延伸的,经销商往终端延伸,这是漫长的活;其次会往泛供应链场景延伸。



在论坛现场,中国金融认证中心王宏丹以“搭建产业供应链金融的数字信任体系”作了主题分享,王宏丹提出如果把产业链看成一个生命体,那么金融是生命体的血液,而数字化则赋予了生命体的灵魂,产业中的三大核心则是货物流(产业链)、资金流(金融)、信息流(数字化)。其中数字化建设关注的核心问题数据可信、信息安全、司法法合规。


他认为供应链金融的核心是风险识别与管理,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突破口是数字信任,而数字信任的关键是:透明、实时、场景、可追溯。这就需要回归到数字证书,并以电子认证服务助力打造供应链金融数字化建设新基座。


同时讲述数字证书的三大应用场景,以全流程电子合同签署助力供应链贸易确权为例,由于在产业供应链中,融资贷款基于真实存在的交易,因此融资成功的关键在于对真实贸易行为的确权,在全线上的数字化平台贸易中,合法有效的电子合同签署则成为贸易确权的关键。CFCA全流程电子合同签署服务确保身份与意愿的真实性,数据的完整性与机密性,签署过程的法律有效性。当然贯穿证书生命全流程也是CFCA的极大亮点之一,也分享了基于数据的反欺诈风控、专业数据服务平台优势、大数据的应用场景、CFCA综合司法服务平台、CFCA司法服务生态体系建设等实践经验,最终希望能通过自身的整合能力,与生态合作伙伴共建生态。



论坛现场,欧冶金服高级副总裁(线上连线)张婷婷围绕“共建高质量产业金融区块链联盟”进行分享。


她认为平台的发展分几个阶段,最开始建平台,过程中关注自己的平台本身;第二个阶段建平台生态,包括金融机构、客户、和第三方服务;第三个阶段叫参与平台联盟,平台和平台要形成业务合作。我们觉得平台和平台之间,对供应链金融行业更多是合作的关系,供应链本身应该是应用创新,所有的技术应用不是原创技术的比拼,更多比拼基于场景的组合应用创新,这是我们基本的共识,更多是基于整个业务流程,用现有的技术最大的发挥效用,这个效用对内能够提升效率,对外改善体验,这个技术的应用就很好了,所以在整个平台和平台之间,技术没有太大的差异,而且平台之间没有什么秘密。此外,平台和平台要跨出自己的行业和产业非常难,需要具备条件和能力,不只是技术能力,也需要业务能力圈的概念。


她强调,基于此希望建一个联盟,平台和平台之间一起做事的平台。我们有这个想法已经很长时间了,2020年已经摸索了,2021年还开了发布会还发了白皮书,邀请了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这个事是长远的,愿景很好,可能也有一些问题,短期内很难见经济效益。


此外,她强调了区块链作用,区块链是很重要的基础设施,应用区块链有很高的延展性,方便共享,大型的核心平台都可以有自己的节点。第二,可以实现隐私保护。第三,便于监管, 基于区块链底层,共同形成产业金融的区块链联盟,做数据资源的管理,做数字资产的结构化的管理。



在论坛现场,高达软件副总经理胡合鑫以“大宗商品产业链数字化升级之道”作了主题分享,他认为数字化时代的企业竞争实质是产业集群生态系之间的竞争,如何帮助产业链企业如何在采购端、营销端、仓储物流端、运输配送端、金融服务端和供应链端巩固和扩大核心企业的行业竞争优势地位,制定正确的战略目标和相关信息化运营体系至关重要。


胡合鑫还介绍了高达软件的“6+1+N”建设方案和建设蓝图、高达微服务中台体系等,数字供应链服务平台“6+1+N”的系统建设方案在信息化层面全面引领和制定企业战略目标,以数字供应链服务平台的形式建设供应链服务(供应链管理、智能云仓、智慧物流、互联网营销、供应链金融、数字化采购平台等)生态多个系统,快速高效的实现信息化建设和运营实践,全面提升及扩展生态系的服务能力与竞争优势,打造数字化供应链。建设“N”个基于微服务的中台体系支持高性能和可扩展,包括技术中台、业务中台、数据中台、物联网中台及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应用,为系统平台的搭建和持续升级迭代提供技术保障。


他提到高达软件基于近几年来物联网监管仓实践,进行了数字化的思考,提到了金融机构、核心企业、仓储物流企业近几年往往比较关注数字化风控的几个关键点,即如何建设数字化风险监管平台、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引入物联网技术应用、大数据分析、搭建风控模型及风险预警机制。并详细介绍了高达软件如何打造三位一体的物联网监管仓、如何利用场景化风险管理实现物联网监管、物联网监管平台多行业应用场景等,最后还为我们深度解析了数字大宗产业链10大典型实践案例。



在论坛现场,苏州新建元和融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分析师俞婧以“地方政府数字产融创新服务平台”作了主题分享,她首先介绍了苏州新建元和融科技公司三大基础平台:一站式的金融服务平台,金融机构发布自己的产品,企业提出自己的需求的信息平台;第二个平台,数字供应链金融平台,数字供应链金融平台;第三个平台,是数字金融创新服务平台,可以理解为数字政府在数字城市建设的金融数字底座,有自己的法人库、社会信用库,但是真正为如金融做的数据底座还是第一个。


她着重了介绍了公司发展模式,是整合了国有资本和市场经营能力,成立了建设并运营的公司,在数字城市建设过程中,之前会有一些构成,但我们在数字金融底座打造上,一定是长期发展的公司,所以要做更多的运营。也是基于政府的一些政策的赋能,结合我们自己的产品,真正把三者形成一个联盟,以及目前更多的探索数据管理交易服务模式,构建地方金融数据生态的交易状态。



本次圆桌论坛,众位嘉宾展开了以“供应链金融的平台化+数字化实践与银企合作”为主题开展了圆桌论坛。本场论坛由万联网首席金融顾问梁超杰担任主持人。


圆桌论坛嘉宾包括:欧冶金服高级副总裁王磊(线上连线)、微众银行产业金融部副总经理张中科、简单汇副总裁肖丽华、前招商银行总行票据业务部总经理李明昌。论坛中,在场嘉宾各抒己见。


在对监管问题探讨上,肖丽华认为市场上供应链平台有三大类,一类是银行,一类由保理公司运行的平台,一类是第三方平台。政策上的变化对三大类主体的影响很不一样,主要有三个重要的影响,第一,在去年年底,中小企业的会议上,主要影响价格,不能超过企业自身融资成本的30%,以及费用不能具体高于1%。期限一年到半年。第二个就是异地经营的问题。第三个就是关于增信管理办法。三个政策对不同平台的影响有以下几大点:最小的影响是银行,第二是对企业的保理公司或者中小平台。关于跨区经营的问题,大的平台能够比较好解决。对于小平台来说,则面临生死存亡的问题。最后有关征信管理办法,任何的平台涉及到数据的收集、存储、加工、输出,需要征信的牌照或者合作,所以在行业里也呼吁一下,大家在相关方面做好风险上的准备。


李明昌总从票据的角度谈论供应链平台和银行,包括票据模式,在新规监管之下,会有哪些积极的推进的思考。第一,供应链金融平台的业务,从长远来看,合规发展,供应链金融平台和供应链金融发展未来的空间非常之大,从现在开始规范管理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走得更远。第二个方面,供应链金融平台的技术规范,技术要规范统一,这样供应链金融和供应链金融平台的发展才能行能致远。


未来商票的发展趋势问题上,张中科认为真正的供应链金融首先是票据。票据真正做供应链的时候,穿透感,包括类票据在供应链金融是最好的手段,这是我觉得票据在供应链是非常重要的服务手段。第二,现阶段,正在做可拆分的概念,在未来,票据的流转过程中还是存在问题的,比如说我收到100万的票要付50万怎么办,只能找银行。不可拆分的话,未来的流转更像现金了,未来针对票据的发展是比较利好的空间。它的可穿透性,在供应链金融里,产品是无可比拟的。但是也存在不同银行的情况,不同银行的贴现价格不一样。


票据可拆分流转问题上,王磊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到了供应链票据,才是真正的转化成为标准供应链金融的工具,供应链票据对传统票据是非常大的升级。第二,从整个供票的发展来看,大家关注票据的可拆分。从这一点讲,虽然我们整个供应链金融行业,债券类的产品,前面都是对比票据有可拆分的属性。最后的供应链金融的信担保的大发展并不完全来自于可拆分的优势。新担保的发展,本质上来源于我们对于行业的收集和标准化的过程,我们自身总结的时候,新担保把传统保理的确权做了标准化,这一点对原有供应链的补充,也是对原有债权类供应链金融的升级。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平台,起来要扎根于产业前景和服务资产端,然后对接金融机构,解决金融结构资产方的问题,这是比较有重要意义的。从供应链的发展上,应该沿着这条路做相应的深化。


从未来的供应链市场,我们和票交所合作,票据市场起来非常成熟的市场,我们说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大家讨论比较多的是融资的客户,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这两端。未来,我们在整个金融资产的梳理,包括资产的跟踪过程中,我们应该建立一个相对标准化的资产,而且借助比较成熟的金融体系,然后形成一个更深层次的金融交易结构,这是对未来金融市场的深入发展,我们现在还是一个千亿级和接近万亿的规模,未来是十几万亿市场发展的时候,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所以我们也希望能够和更多的商业银行合作,在这方面做一些努力。


分论坛二:绿色供应链金融分论坛专场



分论坛二由万联网执行主编兼编辑部副总经理冯荦主持,下午场绿色供应链金融分论坛,是与盟浪可持续数字科技联办,自双碳政策发布以来,绿色愈来愈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所在,此次绿色供应链金融谈论,也是希望借此来探讨交流未来行业将如何与绿色发展更好融合。



第一位演讲嘉宾是来自盟浪可持续数字科技副总裁葛兴安,他以“双碳背景下绿色供应链金融趋势”为主题进行了分享。首先葛兴安以双碳目标对供应链行业的影响和绿色供应链金融的挑战与应对两部分为主要内容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双碳目标对于供应链行业有什么影响?葛兴安认为分为两类行业来看待,一是高碳行业,二是非高碳行业。他还认为供应链减排的挑战分为四方面:1.碳排放核算难;2.设计减排方案难;3.减排措施实施难;4.减排效果评估难,因为这些挑战,所以供应链减排动力要集中在供应核心企业和供应商上。


同时葛兴安还分析了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的优势:1.绿色金融发展势头迅猛;2.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不断;3.绿色金融资金成本优惠;4.利用核心企业信用。那么其还面临着三方面的挑战,从定义、条件和碳减排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盟浪将通过各项解决方案与智能碳核算平台来助力绿色供应链金融发展。



第二位演讲嘉宾是来自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总裁孟萌,她以“广东省绿色供应链金融创新尝试”为主题进行了分享。


孟萌在绿色+供应链金融还是绿色供应链+金融这个问题上认为,在实操过程中,因为各项标准和新目标的不断涌现,是需要从具体案例中来看绿色供应链金融,从核心企业、供应链商和金融机构这三者出发,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做到使金融能够支持供应链绿色化的转型。


同时孟萌也认为制造业绿色化转型很关键,也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但一些具体层面落地时会受到种种制约,所以对其绿色属性怎么评判确实需要进行思索。她认为要在可操作性、可计算等方面作为关键点,同时也需要平衡与取舍,从而构建以碳中和为目标的体系。


孟萌指出绿色供应链金融发展中一定存在不足之处,还需要继续努力与突破,中国的绿色供应链金融发展已经进入到第二个阶段,相信在未来随着政策的完善,一定会有新的发展际遇。



第三位演讲嘉宾是来自兴业银行深圳分行绿色金融部总经理徐红萍,她以“金融支持供应链绿色低碳发展的实践”为主题进行了分享。


徐红萍指出,在2021年四部委联合出台了《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而在此前兴业研究在2019年发表了名为《绿色供应链金融三大发展模式》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以及绿色供应链金融不同的三种模式。并且同年兴业银行总行在业内率先发布了《绿色供应链金融业务指引》,提出了总体思路、支持的重点行业以及产品策略,包括总体思路是基于绿色行业、绿色产品以及绿色供应链整个产业生态圈构建服务,六大行业包括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风电、光伏发电、天然气、绿色交通等六方面。


同时徐红萍还认为基于绿色供应链的绿色低碳发展金融机构、银行等要做到以下三件事:1.基于双碳目标,重构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金融机构深度参与供应链的绿色低碳发展,服务于供应链上所有的企业。对于供应链核心企业,银行应该提供绿色供应链融资计划,可以考虑核心企业推荐名单、基于内部的评级系统等,这样就可以给客户和供应商一个融资模式;2.帮助核心企业管理供应商的环境效益。同时金融机构更应该支持产业链里的中小企业,要向其传达一个信号是不仅仅考虑财务因素,还要考虑环境效益等非财务因素,帮助中小企业提前适应供应链变革;3.金融机构应该率先提升自己的表现。兴业银行去年不仅发布了环境信息披露报告,还披露了自身的二氧化碳排放,希望在这场变革当中,金融机构通过这样一些产品和行为来引领供应链发展,打造可持续发展生态圈。



第四位嘉宾是来自子长科技(北京)有限公司CEO安涛,他以“AI认知智能赋能供应链金融”为主题进行了分享。


安涛认为人类的学习过程分为了解、理解和应用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同样也符合AI认知智能的进化过程,首先在了解阶段,AI的核心是大数据以及大数据分析,通过各种技术把信息电子化,其次在理解阶段也就是AI感知智能阶段,是通过识别重点信息来达成,最后的应用阶段,通过自然语言处理(NLP)和知识图谱来全面系统的理解知识。他还具体介绍了金融风控、行业研究、供应链管理、金融投研、产品售后分析等业务场景,AI认知智能也会帮助越来越多的行业与企业实现知识化转型。


安涛强调在供应链金融方向的应用点分为两类,一是拓客,二是风控方向,接下来通过案例的详细分析,指出这些案例是基于供应链灯塔或者数字灯塔的解决方案来为不同的供应链场景提供服务的。



第五位嘉宾是来自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聂兵,他以“双碳战略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进行了分享。


聂兵表明双碳离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近,他概括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1.盈利性;2.环境友好;3.社会公平。这样一个企业就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在双碳的机遇下,还需要关注创新、优化、效率等,如果观念与机制不创新,那么供应链的业态发展可能会遭遇危机,所以如何开展双碳工作成为重点。


聂兵还指出国家的碳达峰战略是“1+N”,N就是多方领域的行动,比如把能源和碳排放管理作为1,其他作为N,在这个过程中供应链也可以做出贡献,所以双碳要考虑三个平衡,包括长期和近期、局部和系统、发展和减排的平衡。



最后一位演讲嘉宾是来自上海华能电商公司副总经理黄云飞,他以“新能源产业数字金融创新与实践”为主题进行了分享。


黄云飞指出数字经济正在席卷全球,未来数字经济的发展将以高质量作为助推器来促进各个行业的发展,因此,数字经济与双碳战略结合也将成为推进和改变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手段。


同时黄云飞还认为基于新能源产业的结构背景和数字化生态体系的特点,提出了打造新能源数字金融的基本范式,这个范式是场景基础设施+数字基础设施+绿色金融=新能源数字金融。场景基础设施主要通过供应链生态建设,商流、物流、资金流的统一,打造数字化三个网络,并且也覆盖了物流的全国性网络。


黄云飞还介绍了两款产品,一是能信,二是新能源电力物资的数字化仓单能单,这两个产品都是基于场景管理、数据科技、供应链金融三位一体的供应链集群新业态下推出的。



嘉宾演讲环节结束后,进入了万众期待的圆桌论坛环节,此次圆桌的主题是绿色供应链金融创新。


主持人是来自APEC绿色供应链合作网络天津示范中心秘书长穆玲玲,她提出了什么是绿色供应链的问题,华兴资本董事、华兴资本低碳经济领域项目负责人张慧提到了“结果重构”这个词,他解释为现在低碳经济诉求正在重构新的供应链体系,而新供应链体系的嫁接是基于双碳背景下完成的。


深圳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认证审查中心主任何雨霞认为我国在“十三五”期间出台了很多绿色制造的文件,包括工信部在绿色制造方面也提出了围绕着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为绿色制造体系的方向,所以从绿色制造方面何雨霞例举了众多相关案例。


兴业银行深圳分行绿色金融部总经理徐红萍介绍他们的基石一是普惠金融,供应链金融的主角是中小微企业,所以怎样通过普惠金融去支持其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点;二是绿色金融,在整个产业链当中,产业链对环境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依托产业链对环境也具有改善作用,同时供应链金融也会通过绿色金融来打造一个共赢理念。


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聂兵在创新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首先要有观念上的创新,其次是对供应链金融理论的创新,再次是产品的创新,最后是工具的创新。


至此,2022第九届中国供应链金融创新高峰论坛正式落下帷幕,峰会的成功举行,也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次的相约。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相关新闻

返回
顶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