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联网 , 供应链金融智库 , 2022-06-13 , 浏览:5913

2022年5月31日,由万联网主办的 “CSCFIS 第九届中国供应链金融创新高峰论坛”隆重召开。在论坛现场,APEC绿色供应链合作网络天津示范中心秘书长穆玲玲作为主持人,与兴业银行深圳分行绿色金融部总经理徐红萍、华兴资本董事华兴资本低碳经济领域项目负责人张慧、深圳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认证审查中心主任何雨霞、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聂兵展开以“绿色供应链金融创新”话题讨论。


张慧:绿色是现实生存和长远未来生存的平衡,回到本质来讲,企业要生存,疫情之下生存是一个第一命题。但是大家都知道,如果今天不面临低碳改革,你的生存是短暂的,也没有意义,也要长周期地望眼去看。


何雨霞:围绕绿色制造、绿色发展,我国在“十三五”期间出台了很多绿色制造的文件,包括我国工信部在绿色制造方面也提出了围绕着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等为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现在看眼前的利益,如果只是做短期生存的问题,未来很有可能就会失去迈向绿色制造、可持续发展蓝海的船票。


聂兵:最终发现企业最需要的是低成本的资金,但低成本资金对于银行来说都是在风控的前提下,因此在创新的时候也应该考虑风控。创新可能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现在的、当下的压力,另外是对未来的期待也会创新。进入新的赛道需要在观念创新、理论创新、产品创新、工具创新下功夫。


徐红萍:在绿色产业链当中和低碳的变革中,对于中小客户、中小企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如果在这个行业里按照产业的发展规律去坚持低碳化,可能会享受更多效益,同时如果在这个范围没有适应时代变化可能会被淘汰。


穆玲玲:我强烈建议他们一定要有一个针对绿色供应链金融的产融结合的规范。因为绿色供应链和发绿债是两回事,他的难度是有非常巨大的区别,对于金融创新产品的设计是有完全不同的政策支持,工信部也很重视,所以我们对未来很期待。


以下内容依据现场演讲速记整理而来,未经嘉宾审阅,且内容有删减,仅供行业人士参考学习:


众所周知,我国的绿色金融正式开启的契机,是2016年G20峰会,我国担任主席国,引入绿色金融议题,并将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写入我国“十三五”规划。但与国际上部分国家自下而上、由金融机构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模式不同的是,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建设主要由政策推动。在政策推动下,企业如何进行绿色供应链金融创新?绿色供应链金融还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嘉宾们有哪些政策建议及创新实践?


话题一:企业如何进行绿色供应链金融创新?


穆玲玲:尊敬的现场各位朋友,万联网粉丝朋友们,线上的各位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接下来由我为大家主持下面的环节,我们非常有幸地请到了在这个领域耕耘多年的各位嘉宾。


我们今天的主题是绿色供应链金融创新的话题,我来自APEC绿色供应链合作网络天津示范中心,也是中国绿色供应链金融联盟执行专委会主任。


我们有一个问题,什么是绿色供应链?我们并不急于给一个答案,我们接下来想有请张慧总,从她作为顺丰的角度,为大家试着解读一下她是怎么样理解绿色供应链的。


张慧:绿色是现实生存和长远未来生存的平衡


张慧:绿色供应链用一个词来讲,就是“结果重构”,现在低碳经济诉求正在结果重构新的供应链体系,而新的供应链体系是嫁接在基于双碳的政策背景下的绿色供应链体系。


在双碳的政策大背景当中有几个要素和绿色供应链经济比较相关的。


第一个是结果重构,其逻辑就是技术的推进,供应链过程当中的能源消耗,能够计算出来,整个甲方和政策接通下能够改造起来,没有技术衡量的条件是做不到的。金融体系的机构也没办法进入到这个领域。


第二个关键词是政策引导,所谓的低碳经济相关新能源项目相对市场化还是比较少的,还是要靠更多政策支持、政策引导,甚至刚才聂总提到光伏、储能的项目很多,当今市场需求端火的时候,材料端的价格猛涨,消耗掉了整个产业当中本身市场化应该有的利润条件。没有这个条件,大多数供应链企业都能够努力去往这方面走,再加上疫情背景,坦白来讲不现实。所以技术的驱动迭代是要解决的问题,但现在还需要靠政策引导,这个短期之内解决不了,还需要呼吁政策保持稳定。不要因为历史上出现过,光伏行业当年被政策突然调整,瞬间窒息的情况出现过。作为民营企业家心有余悸,还是有点恐惧的心理。


第三,甲方或者大的头部机构的全链条的支持,特别是供应链金融,如果你没有“1+N”的“1”的支持,很难让“N”随之做改变,它的改变是有一个导向性、牵引性的,但需要符合市场规律,不能亏着钱给你做。回到本质来讲,企业要生存,疫情之下生存是一个第一命题。但是大家都知道,如果今天不面临低碳改革,你的生存是短暂的,也没有意义,也要长周期地望眼去看。这个时候头部的企业,有资源调动的、有影响力的企业更加要站出来,从价值观上能够有一定倾向性,在产业链做更多的支持,包括供应链金融需要很多配合的事情,因为以前“1+N”的核心问题就是不开放,不开放的情况下引入金融,有些时候也解决不了太多问题。


穆玲玲:我补充介绍一下,刚才发言的是华兴资本董事,华兴资本低碳经济领域项目负责人张慧董事,他从他的角度,绿色是技术创新,绿色是生命线,绿色是现实生存和长远未来生存的平衡。


何雨霞:只注重短期利益,将失去迈向可持续发展蓝海的船票


接下来有请深圳计量检测研究院认证审查中心主任何雨霞主任,从她长期为企业提供相关认证服务的角度谈一谈她对于绿色供应链的看法。


何雨霞:非常高兴参与绿色供应链金融的活动。首先也简单自我介绍一下,我们深圳计量检测研究院由深圳市人民政府批准,经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授权的产品质量鉴定和产品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我们跟着深圳特区一起共同成长,围绕政府支撑、技术支撑、产业更新,科技创新等多方面解决一些质量服务的问题。围绕绿色,也涉及很多国家级平台,比如充电桩、新能源汽车,也成立了全国电动汽车的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同时也还有光伏分布式的国家中心,包括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营养食品中心、环保中心,还有36个省市的实验平台,我院多年来为整个国民经济基础提供基础支撑服务。


结合今天的话题,围绕绿色制造、绿色发展,我国在“十三五”期间出台了很多绿色制造的文件,包括我国工信部在绿色制造方面也提出了围绕着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为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截止到2021年,我国在绿色工厂方面的企业家数应该是在2988家,绿色产品设计是3160家,还有相关的一些供应链大概是294家,还有相关绿色园区也是在250家左右。回到深圳,因为今天的主场在深圳,深圳市的数据首先是绿色工厂只有62家,绿色产品设计只有80家,绿色供应链到2021年的数据不到10家,只有9家,绿色园区获得只有2家。从整个数据的对比来看,我们和国家层面数据有很大的差距,但也说明深圳绿色供应链的潜力还是很大的。


另一方面,还有一部分企业不清楚怎么做绿色制造,都知道要做,但不知道怎么做。现在看眼前的利益,如果只是做短期生存的问题,未来很有可能就会失去迈向绿色制造、可持续发展蓝海的船票。现阶段大家还是要多多关注这一块。


围绕绿色制造,我们也有几个案例,一个是在深圳市整个充电桩方面有9.8万个,新能源汽车大概55万辆,充电桩的安全、测量整体服务方案,我们院也是走在全国前列,也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安全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在清洁能源方面,分布式光伏发电特别多,我们院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国家平台,服务了湾区超过200多家企业,产品合格率提升到了80%-90%,同时也减少了3400万吨的二氧化碳当量排放。


穆玲玲:何主任非常低调,徐总提到电池生命周期的碳足迹项目,何主任就承担了很多具体的工作,她非常低调,也是回应一下徐总提到的问题。


徐红萍: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将持续创新绿色供应链服务


穆玲玲:另外徐总刚才提到了有绿色供应链发展是块难啃的骨头,有请来自兴业银行的深圳分行绿色金融部总经理,也是深圳经济特区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委会副秘书长徐总,再次为我们分享一些细节,刚才我注意到国网英大说他们平均利率成本减少15%,不知道徐总的分享能不能给我们一个具体的干货,或者通过什么样的方法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企业的效率,方便了他们,有什么您特别想在这个场合进一步和大家分享的。


徐红萍:现在谈绿色供应链金融这个主题是正当其时,因为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为其提供了两大基石。


第一个基石是普惠金融。国家监管鼓励各家银行加大普惠金融的投放,有很多指标、考核,供应链金融主角也是中小微企业,中小微企业缺乏比较好的抵押或者担保的措施,可是很多中小微企业基于贸易链、产业链上下游的关系,形成贸易场景,拥有很多的订单,或者被上游的生产商千挑万选,成为自己的经销商,在贸易当中占有一定的优势资源的中小微企业,那我们怎么通过普惠金融支持的方向以支持他们?目前我们银行各个部门的共识就是在产品方面会有创新产品,审批方面会有绿色通道,价格方面是比同期其他的同类型的项目享受更低的资金成本。


第二个基石是绿色金融。在整个产业链当中,产业链对环境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依托产业链对环境的改善作用也是最大的。供应链金融最终通过绿色金融打造一个环境共赢的产品。兴业银行践行的理念和绿色供应链理念完全匹配,我们一直倡导不遗余力,把经济效益同环境和社会效益来结合起来发展,从2016年开始,我们同国际金融公司合作能效贷款,到2018年加入赤道银行,对所有项目都有进行环境效益评估,一直到去年底经过国际评级机构关于ESG的评级,我们连续三年都获得了A级。基于这样的链条,我们坚持社会与经济协同发展的理念也为绿色金融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和大家汇报一下去年的数据,整个绿色金融服务客户有3.8万户,绿色金融融资余额达到将近1.4万亿,人民银行口径大概超过4500亿。过程中的创新一直是绿色金融发展的引擎,所以2019年的时候,总行首次在业内发布了《绿色供应链金融业务指引》。我刚才也讲到,总体的思想,支持重点行业以及讲到重点的产品的布置,尤其是有关票据的创新方案,还有优化客户财务报表的方案,这都是基于我们这样一个创新模式做的。在这两个基石下,在绿色供应链未来发展当中,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创新服务方案来出台。


最近一两年出现新的创新方向就是供应链金融的数字化,客户基于的贸易场景的考虑,通过一些线上的模型出台了供应链企业数字化的产品,比如合同贷、政采贷这些产品都是基于产业链当中面向中小微企业特殊的场景来设计的。


穆玲玲:2019年的时候,总行指引出台之后的当月就有幸拜访了总行相关的同事,当年一些规划我看都一点点落实了,还有一个小问题请教徐总。我平常接触的贷款经理也不知道有绿色金融,兴业可能不存在这个问题,可能都是在推碳方面的产品比较有经验。但很多人并不知道绿色金融,也说便宜不了多少钱,对企业来说应该坐在那儿等银行项目经理找他们作为优势客户,还是应该找银行哪个部门,比如走到柜台,应该找什么样的人对接我的需求,能够提高效率呢?这是一个很具体的问题。


徐红萍:首先绿色金融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所有金融机构在行业里面也是有一个从少知到多知,从不知到知道,以及队伍建设从少到多的过程。我们银行也是这样走过来的,我们行除了总行有绿色金融部的一级部门,所有一级分行,一类、二类、三类分行都有自己的专业队伍。深圳支行建了一支队伍叫“绿苗行动”,也起到了很大作用。其实这个业务基本上可以对接机构的基层支行客户经理,或者银行的中台部门,就是中台推动产品创设部门也可以。现在只要是客户在产业链中有自己的比较好的相对专业的产品,或者有自己比较好的上下游的链条,就不是他找银行,是银行找他。


穆玲玲:各位要注意了,兴业有产品,有服务,有团队,有钱,有优惠,所以要把握好这个机遇。


聂兵:全新的赛道需要观念创新、理论创新、产品创新、工具创新


接下来希望聂总进行分享,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聂总,作为湖南首家环保上市的企业,环保市场如何加持我们的发展?在绿色低碳的大潮流里面,我们如何勇立潮头,把握机会的?


聂兵:我们不是勇立潮头,只是进入一个赛道,很多朋友都想了解这个赛道,兴业银行、华兴资本是比较早地介入了这个赛道。永清是第一家在深圳创业板上市的环保类公司,2011年就上市了。作为一家环保企业,从水处理、废弃物处理发展起来的。在国家双碳的战略下,我们的判断是一个全新的赛道,因为定了3060的年限目标,要在短时间内达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多方协同、多方努力。永清环保在双碳战略指引下也要做一些创新,怎么样来界定赛道。目前主要是在投资、建设方面介入新材料、新能源领域。通过跟企业对接,了解企业在多能互补、节能降碳等方面的需求,以及今后的碳市场和绿色金融的需求。最终发现企业最需要的是低成本的资金,但低成本资金对于银行来说都是在风控的前提下,因此在创新的时候也应该考虑风控。创新可能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现在的、当下的压力,这个压力会逼迫一些企业来做创新,另外是对未来的期待也会创新。


对于供应链或者永清,通过分析存量的业态的变化,存量的需求,以及增量产业链的形成。比如脱硫脱硝,很多钢铁厂已经做,到超洁净排放了,这个产业可能今后会慢慢萎缩。虽然环保型企业听起来很高大上,但也面临着原有业态的萎缩,因为这个产业都不存在了,你提供再好的产品也是没用的,没有人用它。所以我们要进入一个新赛道。


关于创新方面首先就是观念的创新,我发现观念创新非常难,第一个是企业的观念创新,而不是董事长、总经理一个人的创新,特别需要中层干部达成共识,首先是发展观念的创新。


第二个是对于供应链金融理论的创新,理论创新指导用户如何在绿色金融的创新理论下能够更好地享受到国家在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利益的分享的收益。


第三个是产品创新,对于供应链、对于永清也是这样的,客户需要的是低成本资金,但项目能不能成为低成本资金的承载体,项目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能不能提供专业化服务。


第四个是工具创新,工具的创新无论对于供应链来讲,还是对于金融机构来讲都非常关键。比如对于数据能力价值的挖掘,刚才你讲的盟浪网有很多人在关注,盟浪在做的事情也是在做数据价值的挖掘创新,正好应和徐总讲的到底是绿色项目找银行还是银行找绿色项目,双方缺乏一个桥梁。这可能需要我们在观念创新、理论创新、产品创新、工具创新下功夫,这是我的体会。


话题二:绿色供应链金融还有哪些亟待解决问题?


张慧:政府是一个引导过程,仍需看不见的手推动


穆玲玲:大家认为钱很重要,需要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我们也想请张总谈一下,从资本角度怎么谈供应链的绿色化以及金融怎么样支持供应链绿色化?


张慧:我和徐总本质上有区别,我们做的是一级市场的股权,我们两个是不同的属性。


股权追求的回报比债券更大,风险冒险性也比较大。很低的收益不可能有很高的风险,我们算是比较冒风险的。这几年大家都在接受变化,都在接受低碳、新能源,而且这两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原来有个客户就是蔚来汽车,很早我们帮他融资。当然到美国上市之后也经历了低谷的状态,由于重视度提高,包括合肥政府给了一笔投资之后,一直推动发展。最终认为是C端接受了这个产品,整个新能源都是产品力在提升,所以有了动力,表面上完全靠政府去推,从历史经验来看不太能持续,只是一个引导过程,不是持续过程,市场化很重要。


从中也发现一个问题,现在再去看新能源项目的时候,就会发现技术迭代过程非常痛苦,我们现在研究技术,看了很多其他材料像钠离子电池之类的,这个阶段技术迭代时间点是不够的,但我看到会越来越好,会比锂电池更好,只是现在还不够而已。但为什么会好呢?因为锂离子由于需求上升,材料价格猛涨,传统储能环境下没有更好产品替代。让投资资金跟着市场变的时候你会发现市场的手是最重要的,但我们往往看到在市场上还没有普及,助力不够。


我问过一个支行经理,我现在有一个项目,他是搞光伏发电的,我说想贷款,有没有优惠?他说没有,有正常企业贷款,但针对审批快、低利率的贷款没有。大部分的企业,在产业端还没有特别正向的引导,兴业银行的产品在逐步推行,但我觉得需要更广大市场的参与。


大家在说新能源是储能,能源管理、先进制造、各种材料都数了一遍,数项目的时候发现要不然技术周期太长,比如看到最近比较火的固态电池、动力电池的领域,到市场上变现需要很长时间,而且需要大量研发费用和研发产品。包括无人驾驶和新能源的结合,你会发现都是好东西,看到了很好的希望,但现实都面临着压力。这个反映的是市场的正循环已经有了很好的变化,但还不够能把这个产业带到更成熟。


何雨霞:绿色在资本市场运行需专业的第三方认定机构


穆玲玲:春天已经来了,今天是5月最后一天,在北方还没有完全过去,可能要等到麦子长起来,等到麦穗起来还需要各方面的阳光雨露,各方面的栽培。关于绿色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我们想请何主任展望一下未来的发展展望,您有怎样的看法和建议?


何雨霞:刚刚几位老师提到了很多,一个是融资,一个是哪些领域涉及新能源包括绿色发展。其实这些都离不开一种技术手段,就是你需要找第三方、找机构去评定你是否是绿色项目。在今年,我们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也依据深圳特区出台的绿色金融条例的若干措施,在官网发布了有关绿色金融认证和管理办法评价方法的征求意见稿,基于绿色金融,怎么样定义它是绿色,怎样评价和认定都需要类似于技术机构、评价机构第三方的机构进行佐证。


第二,今天很多老师讲到很多案例,包括碳资产管理、怎么节能降碳等,但从一家技术机构来讲,现在很多企业无论是龙头企业还是一些对外出口企业,中小企业。他们想做好绿色,想做好低碳发展,但也遇到了很多问题,资金问题、驱动力不足等。从我个人看法来讲,可以给大家一个抛砖引玉的路线,供大家参考。


作为组织层面来讲,我们首先要知道碳排放的数据是多少,在深圳碳排放管控基础线是一年排放量大概是超过3000吨,同时办公面积超过10000平米,都将纳入深圳市碳排放管控单位和管控措施。这项工作深圳做得比较早,在2012年做全国碳交易市场7个试点城市之中,深圳率先推出温室气体排放相关要求和指南,这也是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下开展的工作。我们查清数据就知道下一步需要做节能和清洁能源的情况,节能涉及环保材料的使用,新供应链的技术,怎么样推动上下供应链的要求,去完成绿色制造的最终目的。前段时间,华为也公布要求他们的供应商朝这个方向发展。清洁能源有光伏、风能、绿电,这也是可以做探讨的。这个过程中也会涉及一些主持人提到的碳足迹,现在是由深圳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的,我们院也是参与的机构,牵头完成粤港澳大湾区碳足迹标识认证的工作,目前也在紧锣密鼓展开。这个项目我们深圳市电池行业协会,欣旺达主要出口做电池的企业进行交流洽谈。欧盟电池法已经规定,2024年要实现碳足迹披露,2025年实现碳足迹分级,2027年实现碳足迹限值。深圳地区很多出口型企业也会面临这样重要挑战,这一块政府还是在往这方面推的,最终还是要回归市场主体,前期政府的支持,一些公共平台的搭建还是能够为这些项目和企业提供好的合作。


回到这一系列改造之后,我们就进入了评价环节,如果通过这些行为改造的方式,我们就可以通过认定是绿色发展,符合绿色金融条例,符合绿色金融支持的一些合并范围。就能把这几个绿色供应链带动起来,也能在资本市场运行起来。


徐红萍:绿色产业链和低碳的变革浪潮中机遇与挑战并存


穆玲玲:分享了很多内部资料。接下来有请徐总给我们提一点贴士,或者您的期望,或者对下一步发展绿色金融您关注的领域。


徐红萍:对于绿色供应链的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数字化的供应链产品,今年4月份的数据显示,我们的客户有在线上贸易的客户超过了90%,包括票据贴现或者保理、信用证等。在这个方面我们会进一步优化流程,能够在一些设计方面运用一些数字化的流程小机器人、小程序提高效率,为产品提供便利性。


第二个趋势是在未来不长的时间内,要开始设计和开发与环境挂钩的结构化的可持续发展产品,在绿色产业链当中和低碳的变革中,对于中小客户、中小企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如果在这个行业里按照产业的发展规律去坚持低碳化,可能会享受更多效益,同时如果在这个范围没有适应时代变化可能会被淘汰。金融机构、银行如果能够率先开始这样的产品、设计、开发,让企业能够体会到一个持续性的、低排放的目标,享受更低的银行利率。一个比较高的排放会承受比较高的成本,排放有成本,减排有效率,对于产业进一步低碳化还是很有促进意义的。


穆玲玲:徐总讲的产品还是回归金融本源,碳排放已经成为定价因素、风险因素是有价的,无论愿不愿意都来了。也想和徐总、各位报告,我们今年应邀担任国际标准化组织可持续科技金融咨询委员会委员,在全球应该是比较领先的委员会,我觉得在我国兴业银行相关的探索代表了这个领域的潮流,我们应该总结好的经验,把实践变成ISO范围里引领国际标准的制定,同时让企业得到实惠,得到好处。


我来自的机构APEC绿色供应链合作网络天津示范中心是2014年APEC领导人宣言批的机构,这些年我们机构获得的评价在工信部绿色供应链企业是全国第一,数量和比例都比较高,这些年也为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怎么样开展绿色供应链也有一些感受和经验积累。前年和工信部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发起成立绿色金融专委会,希望在中国配合刚才徐总提到的产融结合的文件,工信部、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共同发布的,我强烈建议他们一定要有一个针对绿色供应链金融的产融结合的规范。因为绿色供应链和发绿债是两回事,他的难度是有非常巨大的区别,对于金融创新产品的设计是有完全不同的政策支持,工信部也很重视,所以我们对未来很期待。我们前年和中国人民银行就“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共同做了一个金融支持绿色供应链绿色化的报告,我们和汇丰、渣打、中国农发行共同推出,这些报告有机会也希望和大家共同分享和深化,拓展一些示范案例。我们也建议工信部在深圳或者其他地方做一些试点、落地的项目。


最后想请各位专家用一句话谈一下你们今天的期许、展望。


张慧:我觉得前方道路的明光已经非常清晰,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共同人参与,能在一两年之内看到低碳领域的产品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也给大家带来更好的未来前景,希望大家抓住前景。


何雨霞:道阻且长,探寻未来,燃行者将至。


聂兵:客户的要求对供应链要求是最具穿透力和持续力的,所以绿色供应链大有可为,绿色金融大有可为。


徐红萍:绿色金融助力供应链持续健康发展。


穆玲玲:我用两句话结束今天的圆桌,第一句话要发展绿色金融一个都不能少,第二句话是世上没有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就成了路。用这两句话感谢万联网,感谢盟浪,感谢各位线上的粉丝。感谢各位专家和精彩分享。


再次感谢大家。圆桌到此结束。


*2022年5月31日,由万联网主办的 “CSCFIS 第九届中国供应链金融创新高峰论坛”隆重召开。此次论坛围绕“合规·数字·绿色·融合”分享研讨,围绕双循环大背景、全球供应链与产业链的稳定安全、产业数字化如何重构供应链金融生态、iABCD数字化如何赋能产业供应链转型、绿色供应链金融如何助力可持续发展等核心话题展开。

论坛现场邀请了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央企和地方国企、供应链企业、物流公司、产业互联网平台、保理、金融科技公司、银行、基础服务商、投融资机构及行业协会、主流媒体;以及京东科技、中企云链、简单汇、盈佳信联、众企安链、CFCA、小硕数科、中晟供应链、高达软件、六六云链、赫中企云、欧冶金服、盟浪可持续数字科技、随信云链、五牛控股等合作伙伴的企业高管300+人共同参与,聚焦供应链金融创新实践与机遇,共谋发展!


同时,此次论坛也得到了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研究中心、深圳市供应链金融协会、深圳市商业保理协会、天津市商业保理协会、江苏省现代供应链协会、成都市供应链金融协会、四川省金融科技学会、山东省供应链管理协会、临沂市供应链金融协会、青岛市供应链协会、广州市绿色金融协会、欧洲供应链金融学会、BCR出版集团的支持。


本次论坛由万联供应链金融学院院长王青竹、万联网执行主编兼编辑部总经理冯荦主持,万联网视频号、京东科技视频号、盟浪可持续数字科技视频号同步直播,给大家带来了一场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供应链金融饕餮盛宴。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相关新闻

返回
顶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