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双碳政策发布以来,“绿色”也愈来愈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所在。其中,绿色金融也成为一大热词,加速推进经济绿色转型、金融助力碳中和也已成为业界共识。
绿色金融是应对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控制而出现的金融活动,也就是说,是适应绿色发展、低碳发展而产生的转型金融。
众所周知,我国的绿色金融正式开启的契机是2016年G20峰会上,当时中国引入绿色金融议题并将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写入我国“十三五”规划。随后国家层面便陆续出台了很多关于绿色制造和绿色企业供应链的指导原则,同时地方金融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天津、上海、大湾区等地基于对行业的支持均先后出台了相关的实施意见。
银保监会引导规范发展绿色金融
2022年6月,绿色金融领域再度迎来一份重磅文件。据银保监会网站消息,为推动绿色发展的决策部署,促进银行业保险业发展绿色金融,中国银保监会6月2日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该《指引》适用范围涵盖了不同性质、类型和规模的金融机构,从组织管理、政策制度建设、监督管理等多方面提出了一些具有指导性、原则性的政策要求,并将环境、社会、治理要求纳入管理流程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强化了信息披露和与利益相关者的交流互动,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和流程管理,从而更好地引导银行业、保险业发展绿色金融。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指引》明确要求银行保险机构从战略高度推进绿色金融,明确银行保险机构董事会或理事会承担绿色金融主体责任,负责确定绿色金融发展战略,高级管理层负责制定绿色金融目标,建立机制和流程,明确职责和权限。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建立绿色金融工作领导和协调机制,鼓励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开展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创新。并首次提出银行保险机构要关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风险,最终实现碳中和。
银保监有关负责人强调,在《指引》实施过程中,银行保险机构要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积极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同时,切实保障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严格碳达峰时间表和路线图,平稳有序调整优化投融资结构,防止“一刀切”式减碳。此外,建立具有规范性的绿色金融指引,有利于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强绿色金融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和流程管理,完善内控管理和监督机制,进一步推动各项绿色金融政策落地见效。
加大对绿色发展的支持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内容,银行保险机构应当根据国家绿色低碳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将更多金融资源投入绿色低碳发展领域,切实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效。下一步,银保监会将推动银行业保险业持续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效,完善绿色金融领域政策框架,提升绿色金融创新与服务能力,加大对碳减排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加强绿色低碳转型风险管理等。业内专家也表示,此次《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的发布将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按下“加速键”。
绿色金融是大势所趋
有人说,绿色金融的关键不是事后“统计绿”,而是规则“引导绿”,也就是说金融活动必须以绿色为方向、为指引、为抓手,以绿色为规则来开展金融活动,而不是简单的支持或服务。
事实上,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建设也的确是由政策为主导来推动的。
2016年是我国绿色金融元年。央行、财政部等七部委于2016年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首个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国家。2020年9月,央行等八部委印发了《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为金融机构通过供应链金融服务输血实体经济,扶助小微企业,助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指明了方向,并明确了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供应链金融稳链、保链、强链三大作用,要让产业链真正活起来、转起来,与参与各方形成合力,共同助力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
2021年6月,央行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随后多家银行出台有关绿色金融的制度方案。2021年11月,央行等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金融重点支持的工业企业成为碳减排标杆,支撑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过去的五六年,与其说是中国金融蓬勃发展的几年,不如说是中国产业行业向绿色转型的五六年。据央行披露数据,截至2021年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5.9万亿元,同比增长33%,存量规模居全球第一。2021年境内绿色债券发行量超过6000亿元,同比增长180%,余额达1.1万亿元。从银行实际情况来看,截至2021年底,6家国有大型银行的绿色贷款余额总和达8.7万亿元。同时,各大银行也在积极创新资本市场金融产品,比如工行推出了ESG主题基金、“碳中和”资产配置指数以及绿色金融主题的理财产品等。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到,如今的我国的绿色金融正在持续蓬勃地发展,并且在相关行业均展现出了独特魅力。
绿色发展是时代的必然,也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经的路径,金融支持绿色发展是职责所在,也是国家战略利益、长远利益之所在。在双碳战略背景下,绿色金融将是大势所趋。
“绿色”助力供应链金融可持续发展
金融对于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深耕绿色金融的理念,则需要每一个细分业态从产品创新、策划创新等层面来践行,从而加速构建新的绿色金融生态,进一步激发潜能。
在双碳的大背景下,2022年5月31日,由万联网主办、盟浪联办的“CSCFIS第九届中国供应链金融创新高峰论坛——绿色供应链金融分论坛”现场也就“绿色金融”这个概念邀请了多位国内供应链金融生态圈专家及企业家线下聚首、热烈畅谈。
兴业银行深圳分行绿色金融部总经理徐红萍围绕“金融支持供应链绿色低碳发展的实践”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徐红萍认为,金融机构、银行对绿色供应链在未来的发展做出了三大展望:第一基于双碳目标,重构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金融机构深度参与供应链的绿色低碳发展,服务于供应链上所有企业。对供应链核心企业,银行应该提供绿色供应链融资计划;第二帮助核心企业管理供应商的环境效益,同时支持产业链上中小企业。第三金融机构应该发挥“表率”作用,比如兴业银行去年发布了环境信息披露报告,不仅要求披露自身的二氧化碳排放,还要披露投融资的二氧化碳排放,所以对金融机构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徐红萍表示,在这场绿色金融的变革中,希望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产品与自身行为来引领供应链发展,打造可持续发展生态圈。
绿色是现实生存和长远未来生存的平衡。双碳目标的提出是我国经济社会一场深刻而广泛的整体性的变革,毫无疑问,对于供应链行业也有诸多影响。
在有关“绿色供应链金融”的探讨中,盟浪可持续数字科技副总裁葛兴安表示,在产业和金融的融合发展下,聚焦“绿色”,不仅可以实现中小企业的产业升级与绿色发展,同时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循环发展。“绿色供应链金融”也正成为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的风向标。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总裁孟萌也指,绿色供应链金融发展中一定存在不足之处,还需要继续努力与突破,中国的绿色供应链金融发展已经进入到第二个阶段,相信在未来随着政策的完善,一定会有新的发展机遇。
此外,兴业银行深圳分行绿色金融部总经理徐红萍表示,银行、金融机构应该开始考虑与环境效益挂钩的结构化产品,帮助中小企业提前适应供应链变革,同时在这场变革中,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产品与自身行为来引领供应链发展,打造可持续发展生态圈。
绿色金融具备蓬勃的发展趋势与机遇,也是“十四五”时期的发展重点。以绿色金融推动环保大局,绿色低碳与金融业的“化学反应”才刚刚开始,低碳主旋“绿”,引领行业风气之先,将成为激活绿色金融的内生动力。此次万联网契合“绿色金融”这个概念主办的《绿色供应链金融论坛》畅谈行业现状和未来,相信初衷也是希望借此来探讨交流未来供应链金融行业将如何与绿色发展更好融合。
毛莉
作者
More News »
国内领先的供应链金融智慧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