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 , 金融界 , 2022-12-20 , 浏览:2962

12月15日,第十九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在上海召开,本次论坛由国际银行业联合会、国际资本市场协会、全球中央对手方协会、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中国银行业协会、金融时报社主办。江苏苏宁银行董事长黄金老受邀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


黄金老认为,一家银行是不是数字银行,关键要看它是不是在线化、智能化,即业务全流程是不是更多地在线上完成,业务与管理决策是不是更多地依靠人工智能来支撑。


他指出,数字银行的基础是数字化,需要以数字完整刻画银行的经营行为,通过为每一项行为埋点,来收集数据、积累数字资产,以支撑数字驱动的业务模式。他强调,强化数据能力,需要构建涵盖数据采集、数据管控、数据湖、数据资产、数据应用等在内的全流程数据能力体系,化数据为资源。


在论述银行数字化转型所需的基础与能力时,他提到,江苏苏宁银行通过推动组织变革、建立创新管理机制、持续科技投入、组建数字专才队伍等,夯实了数字银行的发展基座。同时在数字建模工具、数据建模算法、开放银行、知识图谱、区块链等五大领域实现了关键技术突破,并通过自主研发打造了“云开”数字银行核心系统、“天枢”支付中台、“凌云”Devops 研发运维一体化平台及“泰岳”运维云管理平台。这为江苏苏宁银行实现技术赋能,推动业务数字化与管理数字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线化和智能化,在用户侧感受到的是使用金融服务更简单,在员工侧感受到的是操作金融服务更简单,这也是江苏苏宁银行一直奉行的“科技使金融更简单”使命。

据悉,江苏苏宁银行作为一家科技驱动的O2O银行,以研发能力、专业专注立行,科技应用及数字化发展成效显著,综合能力在穆迪全球最大20家新锐银行评选中排名全球第5,被《亚洲银行家》杂志评选为“全球10大数字银行”,是江苏省首家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商业银行。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参加第十九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这个论坛我多次参加,每次都有很多收获。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题目是《数字银行经营实践》,从数字银行背景,数字银行框架,数字银行发展成效等方面,以我所在的单位江苏苏宁银行为案例跟大家分享一些经验和看法。


从全球生产力发展的进程来看,第一次工业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以蒸汽动力代替人力,实现了从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中国完全错过了这次机会。


第二次工业革命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以电力应用为代表,在1870年同步传到中国,但中国没有抓住机会,基本上是到1900年之后才有些跟进。


第三次工业革命从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初,中国错过了大部分,但是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特别是1992年之后,我们迎头赶上,抓住了全球产业转移的机遇。全球制造业产业转移在60-70年代到日本,80年代到韩国,90年代到了中国,我们抓住了这次机遇,并在2010年GDP一举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第四次工业革命发生在21世纪,以人工智能和新能源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与全世界保持同步,成为全球数字经济领先国家。


刚刚结束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网络中国、数字中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突出亮点,中国信通院的数据显示,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012年的1.9万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7万亿美元,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已从2012年的20.9%增加到2021年的39.8%,规模排名全球第二。排名全球第一的是美国15万亿美元,第三位是日本2.57万亿美元。


在2018年全球市值前十大公司中,中国的腾讯、阿里巴巴分别位于第五位和第七位。中国的另外几家公司也有问鼎全球前十大市值的实力,一家是华为没有上市,一家是后面的美团,还有今日头条、Tiktiok也发展得很强劲,这样在全球市值前十大公司中,我们有能力占到5席。


数字产业在中国蓬勃发展,互联网综合平台如腾讯;本地生活平台如美团、滴滴;还有电商领域的淘宝、京东、拼多多、苏宁易购;内容平台有今日头条、B站、抖音、爱奇艺;人工智能领域有商汤、云从、寒武纪;手机制造方面有华为、小米;新能源汽车有蔚来、小鹏、理想;位置服务有百度和高德地图。


传统产业也在加速数字化改造,钢铁领域的沙钢、建龙;汽车制造行业的比亚迪、吉利汽车;零售业的物美、永辉;家电电器的海尔、美的;医药领域的恒瑞、天士力;石油化工方面的恒力集团;快消行业的农夫山泉、元气森林,他们的数字化发展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972年诺贝尔奖经济学奖得主、全球头号经济史大家约翰·希克斯曾提出“工业革命不得不等待金融革命”。工业革命对金融最大的改革是股份制,而在德国、日本、中国的金融体系中,银行是市场主导,这些年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很多是依靠银行体系的支持。银行通过信贷、资管计划等将大量资金投入到信息行业,信息行业则支撑了中国的数字革命。所以数字经济需要数字银行。


比尔盖茨曾在《未来之路》一书中提出,“银行业是不可或缺的,但银行不是”。业务人人都需要,但是不是只能由银行提供?不一定!布雷特·金在《Bank4.0》一书中也曾提出,“金融服务无所不在,就是不在银行网点”。中国人很熟悉的马云也说过一句话,“如果没有变革,中小企业永远吃着垄断企业的亏,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不破不立”。


中国的数字银行发展水平已经领先全球。穆迪公司在2022年2月15日发布的报告“Rapid growth of challengers puts new verve into old banking systems”中评定了全球最大的20家新锐银行,中国有4家上榜,英国有4家,美国有2家,日本有2家。英国上榜4家是因为其最早推进“监管沙盒”制度,在数字银行方面较为超前。


2022年5月26日《亚洲银行家》杂志下辖研究部门TABInsights评选出全球前100名数字银行,全球前10位中有3家是中国银行,分别是前海微众银行、浙江网商银行、江苏苏宁银行。


为什么中国的数字银行发展这么好?穆迪和《亚洲银行家》做了大量研究。他们认为中国政府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十八大以来,国家对网络经济的持续支持,以及提升金融普惠的大量努力,为数字银行发展提供了政策空间。此外,中国有大规模的金融未覆盖人群,则为数字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这也是我国的特点。2019年中国家庭债务规模占GDP的比重在56%,法国这一比重是62%,德国是54%,日本是61%,韩国95%,英国84%,那些没有被覆盖的中国家庭,在中国的普惠金融进程中成为了数字银行的用户。2021年,中国的家庭债务占GDP比重已经达到了62%,金融覆盖水平已经和欧洲国家齐平。


以上总结了中国数字经济占据全球制高点,带动了中国数字银行发展水平领先全球。下面重点谈一下数字银行的建设与经营实践。


数字银行并非抽象概念,而是可以落实到具体标准。一家银行是不是数字银行,关键要看它是不是在线化、智能化,即业务全流程是不是更多地在线上完成,业务与管理决策是不是更多地依靠人工智能来支撑。


而数字银行的基础是数字化,需要以数字完整刻画银行的经营行为,通过为每一项行为埋点,来收集数据、积累数字资产,以支撑数字驱动的业务模式。


一家数字银行的发展路线图,以江苏苏宁银行为例,首先是在组织管理、创新管理、科技投入和数字专才队伍上下功夫,搭建好数字银行发展的坚实基座。注重数据资产的积累与应用,以数字驱动为核心,实现业务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这一切在前端体现为用户侧感觉使用金融服务更简单,员工侧感觉操作金融服务更简单。


具体来看,打造数字银行的发展基座,首先是组织架构要适应数字化的发展。为此,江苏苏宁银行成立了战略推进小组,作为数字银行的顶层战略统筹部门。并成立了数据资源部,扎口推进全行数字化转型工作。同时在各个部门配置数据分析师、引入灵活的项目组机制,以促进各部门的数据应用,提高组织效率。此外,坚持科技研发投入,科技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8%,占全行费用比重超过20%。并建立了一套创新管理机制与研发专项措施,以提升研发产出效率。同时组建了一支精干的数字专才队伍。基于长期、高质量的研发投入,我行成为了江苏省首家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商业银行。


实现数字驱动需要强化数据能力,江苏苏宁银行构建了一套涵盖数据采集、数据管控、数据湖、数据资产、数据应用等在内的全流程数据能力体系,化数据为资源。并在数字建模工具、数据建模算法、开放银行、知识图谱、区块链等五大领域实现了关键技术突破,通过自主研发打造出“云开”数字银行核心系统、“天枢”支付中台、“凌云”Devops 研发运维一体化平台及“泰岳”运维云管理平台。这为江苏苏宁银行实现数字驱动,推动业务数字化与管理数字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业务数字化方面,我行实现了消费金融、微商金融、产业链金融、科创金融、财富管理、场景支付六大核心业务线的数字化升级,基于数字技术赋能,以542名员工服务了超5400万用户。在管理数字化方面,我行以数字工具实现了执行力管理数字化、HR管理数字化、报表自动化及O2O管理数字化,提升了内部运营管理效率。


“科技使金融更简单”是我行一直奉行的使命,遵循“金融科技+场景金融=普惠金融”的经营逻辑,我行经过几年的发展,市场地位已有明显上升,目前江苏苏宁银行的资产规模和营业收入一直处于民营银行第三位,多项数字技术知识产权成果得到了业界的认可,越来越多的银行同业也给予我们肯定。


以上是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发展数字银行的简单体会,请大家多多指教。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金融界资讯

WWW.10000link.com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文章来源于金融界

相关新闻

返回
顶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