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联网 , 毛莉 , 2024-02-28 , 浏览:6120

到底是财税数字平台还是助贷机构?百望云招股书暴露了其真实业务模式,而这给其上市之路增加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近日,港交所官网披露了百望股份有限公司BAIWANG CO., LTD.(简称“百望云”)在港交所提交的上市申请,公司上市材料被正式受理,独家保荐人为海通国际。

值得一提的是,百望云的上市之路较为曲折。该公司曾于2021年1月7日与中信建投证券就筹备A股上市订立辅导协议。鉴于整体A股审批流程,后于2021年9月,暂停上市辅导。A股折戟之后,国内电子发票小巨头百望云转向港股上市,此次IPO是继其于2023年6月28日递表失效之后的再一次申请。目前,百望云的上市进程正在有序进行中。

公开资料显示,百望云是中国一家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通过公司的百望云平台提供SaaS财税数字化及数据驱动的智能解决方案。公司处理各种交易凭证,包括但并不限于发票、收据、单据及其他会计凭证,这些交易凭证准确反映企业关键业务交易。截至2023年9月30日,百望云已处理约127亿份交易凭证,对应交易总额约为569.1万亿元人民币。

2015年成立以来,百望云先后获得多轮融资,累计融资额约13.11亿元,股东名单中包括阿里巴巴、复星国际、深创投、大众公用等,公司创始人陈杰女士持股27.1%,并控制百望云43.22%的投票权。截至提交招股书时,百望云总股本约2.17亿,按照最后一轮融资价格计算,其IPO前估值约61亿元。

约六成营收来自助贷业务

近4年累计亏损逾12亿

作为一家中国财税数字化的赛道上的成长企业,按收益计,百望云于2022年在中国云端财税相关交易数字化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6.6%。此外,百望云于2022年在中国面向小微企业融资的交易相关大数据市场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5.9%。

目前,百望云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三块,即财税数字化解决方案、数据驱动的智能解决方案以及本地部署财税数字化解决方案。其中,为金融机构提供导流、风控等小微贷助贷等服务,已经成为百望云的支柱性收入;而作为其立身之本的财税数字化业务,近年来占比不断缩减。

2020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前三个季度,百望云来自财税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收入分别为1.24亿元、1.57亿元、1.58亿元、1.29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42.7%、34.5%、30.1%、27.6%,营收增长缓慢,在总收入中占比逐步下滑;同期来自数据驱动的智能解决方案的收入分别为6300万元、1.79亿元、2.64亿元、2.68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益的21.6%、39.4%、50.1%、57.2%,占比逐年提升。

万联网注意到,虽然百望云将自身塑造为一家财税数字平台,但其近六成营收来自助贷业务,实则是一家金融助贷公司。

近年来,为金融机构提供导流、风控等小微贷助贷等服务,已经成为百望云的重要收入。百望云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9月末,助贷等业务收入在其总收益中占比高达57.2%。

不过,与业内依靠大数据助贷的金融科技公司不同,百望云主要靠发展线下数百家代理转介绍客户资源,再进行包装后介绍给金融机构,从中赚取推介服务费。

然而,在业务扩张的同时,百望云也要向营销代理支付巨额的业务佣金。平台主要通过代理商展业,并未触及底层资产,在这一竞争背景下,平台只能采取“低价跑量”的策略。由于线下渠道商费用不断上涨,也因此,尽管百望云营收一路增长,亏损却不断扩大,其业务模式可持续性存疑。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前九个月,百望云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91亿元、4.54亿元、5.26亿元和4.68亿元;由上述数据可见,虽然营收数据好看,但百望云并不赚钱。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前九个月报告期内,百望云相应期间的净亏损分别为3.89亿元、4.48亿元、1.56亿元和2.13亿元,不到4年累计净亏损超过12亿元。

与此同时,百望云的毛利率由截至2022年9月末九个月的41.4%減少至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29.1%。

对此,百望云解释称,公司业绩亏损较大主要是因为数字精准营销服务向代理商支付了“巨额转介费”以及“用于支持我们不断扩张的业务运营的员工成本”。

从招股书中可以看到,2020年、2021年、2022年以及截至2022年及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百望云向营销代理支付的大额转介费分別为0.24亿元、0.64亿元、1.53亿元、1.09亿元及1.65亿元,分别占同期总销售成本的15.6%、27.0%、49.3%、49.5%和49.7%。

此外,员工成本是第二大支出。截至2020年、2021年及2022 年12月31日以及2023年9月30日,公司的营销代理数量分別为172名、299名、511名 及516名,员工成本占同期销售总成本的35.3%、36.3%、27.2%、26.4%和25.6%。

截至2020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9月末,百望云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分别为8010万元、1400万元、6430万元及1.28亿元,截至2023年9月末,百望云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11亿元。如果持续亏损或无法及时上市获得融资,百望云的现金流将面临严峻考验。

高昂转介费吸引代理人展业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近日的数据显示,2023年末我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9.4万亿元,同比增长23.5%,这有利于拥有小微客群的互联网平台。因为对于想要拓展小微业务的银行来说,靠自营拓客,成本高且周期长,而百望、金蝶、畅捷通等在内的财税类平台拥有成熟的客户群,可以帮助银行实现精准获客。尤其是近年来在小微贷领域突飞猛进的金城、众邦等民营银行,大多是通过这类平台导流,进而做大规模。

然而问题在于,这类平台主要通过代理人展业,流量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百望云只得不断提高对营销代理的费率,以继续加深与营销代理的合作。

根据百望云的招股书,显示,百望云的服务对象包括银行、持牌消费金融以及小贷公司。截至2020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9月末,百望云利用数据驱动的智能解决方案服务的金融客户分别为68名、91名、101名及88名。截至2023年9月,百望云每名客户的平均收益为305万元;已交付的企业经营报告包含的企业数量约223万家,数字化精准营销服务促成的贷款规模约356亿元。

在招股书中,百望云披露了助贷业务收费标准:公司数字精准营销服务的大部分收入来自金融服务商客户推出的信贷融资产品,公司就该等信贷融资产品的服务费率为0.3%-1.94%;与此同时,金融服务商客户推出的贷款服务费率为0.1%-2.91%。

百望云虽然将自己标榜为一家线上营销和智能解决方案服务商,但在助贷业务上,主要还是仰赖线下代理商转介客户资源,后者将客户介绍到百望云的在线平台,并协助用户在平台上填写基本申请信息,再由百望云将客户分类推荐给不同金融机构。本质上,百望云更像是一家连接小微企业、线下代理商和金融机构的传统贷款中介,而非一家纯粹的互联网数字科技平台。

截至2020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9月末,百望云的营销代理数量分别为172名、299名、511名及516名;为了获得客户资源,百望云向代理商支付的转介费不断上涨。2020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前三个季度,百望云向代理商支付的大额转介费分别为2450万元、6420万元、1.54亿元、1.65亿元,分别占同期数据驱动智能解决方案收入的39%、36%、58%和62%。

由此可见,百望云财税数字化解决方案营收增长乏力,为拉动营收,采取高佣金吸引代理商拓展业务的策略,短时间内确实提高了营收规模,但由于高昂的转介费,百望云的亏损额不断扩大。

在助贷行业,与其他金融科技公司相比,百望云并没有太多优势,因此百望云要吸引代理商为其推荐客户,就不得不支付更高的佣金。

招股书显示,对金融机构的信贷融资产品,截至2020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9月末,百望云向代理商支付的转介费比率分别介于0.46%至0.58%、0.3%至0.69%、0.1%至0.72%及0.37%至0.79%。对金融机构的贷款产品,百望云向代理商支付的转介费比率分别介于0.07%至0.97%、0.05%至1.18%、0.17%至1.6%及0.2%至1.2%。

百望云在招股书中亦不得不承认,“如此高的转介费主要是因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营销代理通常不会专门向任何单一数字精准营销服务提供商提供推荐服务,我们与营销代理的转介费比率需要跟上行业平均费率,以保持我们的竞争力并激励营销代理与我们合作”。

业务模式令上市不确定性增加

财税行业对于政策风向具有天然的敏感性。比如百望云这类新一代数字化财税平台的成立,与2015年国家税务总局推出《“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开始建设“线上线下融合、前台后台贯通”的电子税务局有很大关系。

事实上,百望云的发展历史也充满了传奇色彩。2015年4月,陈杰与其兄弟陈琳合伙创办百望云,主营业务为电子发票及财税服务。招股书显示,2022年,百望股份完成约7亿次发票处理请求、开具约17亿张增值税发票,在中国财税相关交易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分别位列第一、第二。

2016年,百望云拿下大客户淘宝,协助淘宝建立阿里发票平台,随后几年,百望云陆续为中国移动、工商银行、万达集团、滴滴出行、美团等大型客户提供了定制化涉税解决方案。不仅如此,百望股份还在2017年和2018年两次被科技部火炬计划评为中国税控行业唯一独角兽企业,估值11.2亿美元。

2021年,财税行业的政策窗口期再次开启。全国统一电子发票服务平台和“数电票”的试点,让财税数字化行业再次迎来发展机遇。同一年,资本开始大力押注财税数字化赛道,百望云先后获得两次超5亿元的融资,慧算账获得D轮8000万美元的融资。

政策提供了行业发展的风口,而企业内生的数字化需求也带来了庞大的市场。在内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下,财税赛道近年来迎来高速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收入计,中国财税相关交易数字化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37亿元增至2022年的5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4%;预计于2027年达至193亿元,2022年至2027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6.7%。

财税相关交易数字化市场高速增长的红利仍在,但目前持续亏损的百望云到底是财税数字平台还是助贷机构,其招股书也暴露了公司真实业务模式。

根据招股书披露显示,百望云数据驱动的智能解决方案业务包括数字精准营销服务和智能风控服务。其中,数字精准营销服务是帮助金融机构推销小微企业融资有关的信贷产品;智能风控业务则是百望云依托自身的发票及财务数据资产,为持牌金融机构提供小微企业经营报告服务、用户分析服务、风险分析服务等,为金融机构放贷提供风控决策依据。

简而言之,百望云这部分业务实际上是小微企业助贷。受益于过去几年监管要求银行等金融机构脱虚向实、践行普惠金融,小微企业信贷在政策推动下迎来一波快速增长。

百望云营收接近60%来自小微企业助贷收入并不令人奇怪,需要指出的是,百望云的这一业务模式毫无新奇之处。主要从事金融助贷服务,百望云却在招股书中将自身包装成SaaS财税数字化及数据驱动平台,业内猜测或可能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为了更好地让资本市场接受,提升公司估值;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绕开监管限制。

众所周知,自从蚂蚁集团上市被叫停之后,A股及港交所再也没有金融科技类公司获准上市融资。因此,百望云此次能否成功闯关,最终仍要取决于监管机构如何看待其业务本质。

另外,当下小微助贷业务风险叠加,尤其是风险较高的票贷产品,甚至还会出现佣金倒扣的现象;而助贷业务能否扩张还有待观察,这也给百望云的上市之路增加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本文素材来源:百望云招股书、消金界、海豚财经等,万联网综合

3月,万联网与您相约深圳

3月27日,我们将在深圳隆重召开“第十一届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创新论坛”。大会将邀请了40+权威专家、实战大咖倾情分享,汇聚1000+“政、产、学、研、媒、金、用”各路精英现场参会、5万+观众云上参会、100+主流媒体全网报道、50+行业协会协同宣传、400+线上社群同步传播、高速裂变...

本届论坛分享话题涵盖了国企供应链业务创新、融资性贸易规避、贸易“十不准”解读、合规应对、产业集群落地、跨境供应链金融、数据资产、AIGC、供应链金融脱核、物的信用、数据信用

作为供应链金融行业年度大会,这届论坛将备受瞩目!欢迎各行业精英积极报名参会~

INFO.10000link.com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文章来源于万联网

相关新闻

返回
顶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