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联网举办的第六届中国供应链金融创新高峰论坛已于3月19日成功举办!在万联网举办的历届峰会上,圆桌讨论一直都是重头戏之一,今年也不例外。
今天的文章就摘录整理于本届峰会的圆桌讨论三《国际供应链金融运作实践与中外供应链金融合作》,参与本次圆桌讨论的嘉宾有:
赖金昌 世界银行集团全球金融和市场业务线金融基础设施技术援助负责人
张宁 C2FO大中华区 总裁
许晓海 GE中国 商业融资和资本市场部 总经理
尹玲 渣打银行全球交易银行 执行总监
主持人:国际上在供应链金融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对中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有借鉴意义?当然,国际上的成功经验有很多,可以讲一两个感触比较深的。
赖金昌(嘉宾):这个行也热了十几年,出了中国的国门,他们都在干些什么?我举几个例子。
第一例子,世界银行近些年一直在推动新兴市场国家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一方面工作是基础制度的建设,包括征信体系、担保物权制度、破产制度等都属于供应链金融最底层的制度安排。
另一方面是专门的供应链金融市场发展项目,在蒙古、越南、印尼以及中国都有相应的项目。中国在2003年就启动动产金融市场的发展项目。
还有一个团队专门做供应链金融投资方面的工作。出了中国的国门我们发现,大部分国家的法律都比中国好,但他们的市场发展不如中国。主要是他们的市场参与机构太小,没有太多的创新性。而且他们好像对挣钱的动力没有我们那么足。
第二个例子,APEC(亚太经合组织)从2014年开始一直把贸易和供应链金融作为重要的领域进行推动。这件事情实际上是2014年中国做APEC主席国的时候开始的。
2015年菲律宾当主席,我和其他几位同行也都一块给部长会议、副部长会议做过说明,最后把内容写进了一个行动计划里,这是APEC部长会议批准的一个十年计划。这个计划其中的一个内容就是发展APEC经济体的贸易和供应链金融,在这个基础上有两个工作组,一个是发展底层制度安排的金融基础设施工作组,还有一个叫贸易和供应链金融工作组,我是两个工作组的牵头人之一。
第三个例子,国际保理商联合会有一个跨境保理电子融资平台叫E-factor。它从去年开始推出了一个新的专门针对供应链金融的平台叫做FCI-Reverse。保理更多是从卖家的角度来做,这个平台更多从买家的角度来做。实际上国际上有不少动作在做,这个领域是比较活跃的。
张宁(嘉宾):无论是中美还是中欧,在体制、金融监管环境、文化、语言上都有巨大差异。
而国外的供应链金融发展比较早。第一个阶段基本是以银行为核心来做供应链金融的。随着业务的慢慢发展,核心企业成为了供应链金融第二个发展阶段的主体。欧美市场现在逐渐发展到第三阶段,但由于供应链金融的属性和主业服务的冲突,它的发展也遇到了瓶颈。所以也在探索如何用金融科技来做进一步的创新。
中国的情况也是类似的,早期也是从银行开始做,现在有很多核心企业也开始联合银行、保理公司还有其他营运平台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结合新的技术和别人走过的路,如何创造不一样的发展路径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许晓海(嘉宾):我一直在外企工作,环境不一样,对国内的理解也有限。但我注意到有一点就是国内从会计、税务或其他角度来讲供应链金融的并不很多,这其实本身不一定是一个问题。
但是我想举个具体的例子,国外做保理或金融都是无追索的,无追索不是会计的定义,而是法律上的定义。企业破产后,保理公司要追索资产。到了法庭上,这个资产能不能追回来就取决于法庭的判决。
在国内,如果你把资产卖给银行或第三方机构,它会隐性地认为,出事后他会来找你而不是找出事的那一方。其实我把资产卖给你,如果出事的话应该是找出事的一方。我也没有想得很清楚这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
国外的保理市场发展得这么成熟,其中有一点就是做资产的销售或购买资产时,金融资产是基于一定的法律和会计上的一种判断或承诺。这一点也许国内的同行会有更多的一些意见,尹总您在国内外有很多经验,能够讲一下银行是怎么看的?
尹玲(嘉宾):我们有“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也要及时吸取国际的经验来丰富自己的供应链金融实践。
第一方面,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是一个全产业链、全社会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在这个生态圈的建设里,制度的建设非常重要,制度建设就包括法律环境、会计环境、税务环境等,使供应链金融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比如在立法层面,我们一方面在做供应链融资,另一方面核心企业也不能利用供应链融资没有限制地延长账期。说到底,你的应付是别人的应收。日本、韩国、欧盟已经对中小型企业跟大型企业交易中的账期进行立法。当然,在立法的进程当中,我们国家和市场也还在做一些探索。
可是从国际上一些国家的经验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比如印度的总体经济可能不如中国,但是在利用金融科技创新以及政府加大力度促进小微企业融资上相对比中国做的好,比如央行支持的应收帐款的融资平台就有三家,所以它不是一家独大。
其次它利用区块链的技术,使得同样的供应商可以让三家金融企业同时竞价,供应商有一个应收帐款,它可以在参与竞价的金融企业中选择融资成本更合适的一家来合作。而且可以通过区块链让三家竞价企业没有冲突,在平台上线的供应商也已经完成了资质审查。因为供应商只有一家,根本不需要那么多家银行来做,从而降低整个社会的成本。
所以国外的一些做法和立法对于维护供应链金融生态圈的健康有序向前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回应许总的问题,为什么国内和国外谈的供应链融资会不一样。比如国内市场谈的更多的是如何延期、如何获得资金。但是在供应链中,延期是核心企业的唯一目的吗?是否考虑过整个供应链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在国际上的供应链融资有时候往往不见得因为流动性,而是因为核心企业特别希望确保它的供应商能够定时定质按照原来的计划来供货,这个跟展期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甚至国际市场上的有一些核心企业为了强调它的供应商的重要性以及在整个产业链竞争中的重要性,它可以做到对优质的供应商在货没有到的情况下先给予它一定比例的确权,以便供应商可以及早进行贴现。
这样的实践,无论是从监管、社会还是从核心企业本身都是值得我们考虑和借鉴的。
■ 整理 | 万联供应链金融学院
■ 来源 | 2019第六届中国供应链金融高峰论坛
INFO.10000link.com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文章来源于万联网
万联网
作者
More News »
国内领先的供应链金融智慧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