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将开展新一轮的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据新华社报道,9月20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方案》,明确省级政府要对本地区清欠工作负总责,央企国企要带头偿还,突出实质性清偿,努力做到应清尽清。
“解决好企业账款拖欠问题,事关企业生产经营和投资预期,事关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必须高度重视。”会议指出,省级政府要对本地区清欠工作负总责,抓紧解决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解开企业之间相互拖欠的“连环套”,央企国企要带头偿还。要突出实质性清偿,加强政策支持、统筹调度和监督考核,努力做到应清尽清,着力构建长效机制。
自今年4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到“要解决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之后,各有关部门迅速响应,表态要加大清理力度。前不久,国家发改委还从“加强政府诚信履约机制建设”入手,着力解决朝令夕改、新官不理旧账等政务失信行为。但从目前来看,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货卖出去了、钱收不回来”的现象仍然存在,一个主要原因是,政策执行还没有完全到位。而最新这一《方案》便于准确理解、落地操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首先,解决了“谁来负责”的问题。在这之前,不少地方政府面临着一些困惑,比如政府还钱天经地义,但企业之间相互拖欠的“连环套”属于市场行为,一些央企和地方的关系又比较复杂,这要不要管,怎么管?对此规定省级政府负总责,明确了责任主体。接下来,政府必须承担起责任,既要摸清底数,科学认定欠账规模,为清理工作打好基础,也要做好分类,自己的债务要积极偿还,对企业则要重点解开“三角债”,同时还要督促央企国企带头偿还。
其次,解决了“怎样还钱”的问题。现在,一些地方政府动起小心思,进行花式“拖欠”,以再接工程等为由逃避清偿责任,也有一些央企国企“店大欺客”,采取先货后款等方式拖延清偿时间等。《方案》明确要进行“实质性清偿”,极具针对性。要承认,一些地方政府和央企国企的确面临较大债务压力,但一味逃避不是办法,要突出“实质性”三个字,创新方式落实还款来源。比如盘活闲置资产、提供信用担保等,想方设法为企业提供更多支持。
最后,重点解决“长效机制”的问题。除了加强政策支持、统筹调度和监督考核,还应该建立拖欠账款定期披露、劝告指导、主动执法制度,营造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比如完善拖欠账款投诉处理和信用监督机制,加强对恶意拖欠账款案例的曝光,完善拖欠账款清理与审计、督查、巡视等制度的常态化对接机制,让那些失信的地方政府和央企国企承受更大压力。
中央多次表态,多个部委出台文件和落实举措
近年来,账款拖欠问题对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不利影响日益突出,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一些长期收不回的账款,很容易成为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同时也要看到,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其运行需要各环节有序连接、高效畅通,长期拖欠账款不仅关系企业生产经营和投资预期,还会传导至产业链的上下游,最终影响到经济复苏动力、就业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全局。因此,对这一问题不可小觑,必须从国家层面上加以重视。
万联网注意到,针对企业尤其是民企反映强烈的账款拖欠问题,今年以来,中央高层多次表态,近两个月多个国家部委也出台文件、给出具体落实举措。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要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账款拖欠问题”;近2个月以来,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引起广泛关注,民企对拖欠账款尤其关注。
7月19日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要求,完善拖欠账款常态化预防和清理机制。包括严格执行《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依法依规加大对责任人的问责处罚力度。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不得以内部人员变更,履行内部付款流程,或在合同未作约定情况下以等待竣工验收批复、决算审计等为由,拒绝或延迟支付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款项。建立拖欠账款定期披露、劝告指导、主动执法制度等。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要坚决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解决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
7月31日的国常会提及要着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加快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坚决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8月1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中提出,加大对拖欠民营企业账款的清理力度,重点清理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文件还列出了问题解决的牵头单位,即此项工作具体由工信部牵头推动解决,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审计署、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参加。审计部门接受民营企业反映的欠款线索,加强审计监督。
9月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表示,组织开展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缓解中小微企业资金压力。
山东、陕西、山西、内蒙古、辽宁清欠规模达几十亿元
在地方上,清欠账款工作一直在进行,据南都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包括山东、陕西、山西、辽宁、内蒙古等省份已公布最新的清欠进展,规模达几十亿元。
密集的表态和政策文件后,目前有哪些进展?南都记者注意到,中央自2018年底开始启动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地方上清欠账款工作一直在进行,有的地方建立省级领导包联清欠工作机制来强力推进,还设立了“清欠办”负责该项工作。
今年在促进民企发展的大背景下,清欠企业账款工作再次受到广泛关注。据南都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包括山东、陕西、山西、内蒙古、辽宁等省份已公布最新的清欠进展,尽管统计时间不一,但规模有几十亿元。公布相应进展的部门,有省级纪委监委,有发展改革委,也有司法厅,还有清欠办等。
9月19日晚间,辽宁省纪委监委按照《辽宁省纪委监委2023年营商环境问题“万件清理”监督行动方案》安排,通报了近期工作情况:1至8月,全省累计清偿政府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违约拖欠各类账款50.38亿元,兑现政府未履行承诺1367条,推动拨付逾期执行款9.79亿元等。
9月13日,陕西省发展改革委(省营商办)发布消息,今年开展涉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专项整治行动,查处乱收费单位2023家,督促退费326.63万元。去年5月以来,全省清理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拖欠中小企业账款36.82亿元。
9月8日,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系列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专场发布会,其中,山西省纪委监委介绍开展治理“新官不理旧账、政策不兑现、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专项行动。聚焦山西省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国有企业存在的“两不一欠”问题,“从今年6月底到2025年底,集中攻坚,深入治理,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数据显示,截至9月1日,已推动解决“新官不理旧账”问题149个,解决“政策不兑现”问题344个,化解“拖欠民营企业账款”87.47亿元。
9月6日,在山东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山东表示要切实帮扶民营经济轻装发展。其中,持续强化清欠工作体系,累计为中小企业清偿和化解拖欠账款400亿元,“得到国务院督导组肯定”。
7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内蒙古司法厅介绍,全面部署2023年全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其中包括提升“蒙企通”平台企业“反映问题”窗口效能,办结案件240件,累计为企业清欠账款、挽回损失13.6亿元。
今年2月,当地媒体曾报道,内蒙古自治区清欠办负责人表示,2018年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专项行动启动四年来,专项行动取得积极成效,全区无分歧账款实现动态清零。“全区累计清偿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1165.42亿元,总体清偿化解率98.6%。”该负责人介绍,内蒙古建立了省级领导同志包联清欠工作机制,13位省级领导同志包联欠款1000万元以上78家企业、39.7亿元清欠工作。“2022年全区新增投诉举报977条,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共计95.21亿元。截至2022年12月底,已完成清偿化解78.57亿元,剩余账款16.6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上述公布了清欠进展的省份,近期包括广东深圳、福建、四川、甘肃、广西等地公布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方案均提到要解决企业账款拖欠问题,例如甘肃提出加大对拖欠民营企业账款的清理力度,将清欠进度纳入地方政府考核内容等。
专家:解决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抓住了问题源头
“应收账款久拖不决,确实会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和投资预期。”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援引国家统计局数据分析,7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63.6天,同比增加6.3天,位于历史95%分位位置。其中私营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长达64.1天,为历史98%分位位置。
7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63.6天。
9月20日的国常会要求,省级政府要对本地区清欠工作负总责,抓紧解决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解开企业之间相互拖欠的“连环套”,央企国企要带头偿还。对此,温彬表示,目前账款拖欠的“连环套”集中表现为政府欠国企、国企欠民企。他认为,会议要求首先解决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可谓抓住了问题的源头。如果央企国企再带头偿还,将能够极大纾解这一难题。他也坦言,在地方政府债务压力不断上升的背景下,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可能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总而言之,清理欠款需要防治结合,久久为功。只有真正把这一问题解决好,才有利于减轻民营企业负担,增强民营企业家信心,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来源: 新华社、南方都市报等,万联网综合
www.10000link.com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文章来源于万联网综合整理
供应链金融智库
作者
More News »
国内领先的供应链金融智慧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