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银行 , 九江银行 , 2023-11-26 , 浏览:3226

成立于2000年11月18日的九江银行,过去23年中,与地方经济同频共振,共同成长。

截至2023年6月末,九江银行资产总额已超4900亿元。在英国《银行家》公布的2023年全球银行排名中九江银行位列第287名,在江西省11个地级市和广州、合肥设立分行,全国营业网点达281个,省内县域覆盖率达100%。

自身业务快速成长的同时,23年中九江银行始终坚守主责主业,紧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脉动,投身江西经济社会建设,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积极对接政府重点项目,支持了一批又一批全省重大项目、重点工程,为江西经济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劲的“九银动能”。

九江银行通过不断优化信贷、财务等资源配置,集中信贷资源,加大贷款投放力度,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增强服务质效,不断提高服务地方重点项目水平。成立以来,该行累计发放各类贷款逾万亿元,充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战略。重点支持了江西省交通城建、城市棚改、旅游项目等多个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制造业综合服务持续提质增效。

截至2023年6月末,九江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长显著,达400.5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3.15亿元,增长22.34%。

作为九江本土上市银行,该行坚持深耕本土,服务市县园区发展,与九江产业布局深度对接,持续加大在九江地区的信贷投入。截至2023年6月末,九江银行投放在江西省的贷款金额为2439.0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24.99亿元,其中,投放在九江市的贷款金额为928.0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3.71亿元。

九江银行始终铭记服务中小企业的“初心”,与小微企业共同成长。该行从行业支撑、流程优化、产品升级等方面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过去几年中,九江银行推出了一系列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如“九融易”“九融汇”“税易贷”等,以满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2023年6月,九江银行积极探索产业链金融发展路径,牵头发起区域性银行产业金融联盟,通过灵活运用“商贸通”、供应链票据、“九银E链”等供应链金融工具,提高数字科技赋能,全力满足产业链上下游金融需求。

九江银行始终高度重视积极推进金融科技的应用,通过线上线下融合,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此外,该行还持续深化银担合作,为小微企业提供增信措施。

截至2023年6月末,九江银行已为中小微型企业发放对公贷款余额合计1511.1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3.84亿元,增幅6.62%。发放个人经营类贷款360.98亿元,支持了一批个体工商户经营发展。此外,还助力稀有金属、铜、钢、医药等多条产业链稳链、固链、强链。

普惠金融业务一直是九江银行的强项和特色。当前,九江银行已经在江西全省所有县(市区)开立了经营机构,同时,还在各乡镇累计开立了639个普惠金融服务站,为城乡居民带来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九江银行持续践行普惠金融,一方面,积极助力三农产业振兴,专注特色农业产业研究,推出了易农贷、乡村能人贷等系列产品,并结合地方资源禀赋,持续打造“一县一品”项目,支持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截至2023年6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662.36亿元,较上年新增23.86亿元,增幅3.74%。乡村振兴领域贷款583.46亿元,较上年增长27.55亿元,增幅4.96%。

九江银行已设立一县一品项目61个,服务客户13900余户,贷款余额110.82亿元。

另一方面,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金融机构,九江银行积极投身敬老爱幼、扶贫济困、助学助医等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履行社会责任。该行已连续17年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历年累计捐赠突破7400万元。近年来,该行陆续获评“江西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中华慈善总会“年度爱心企业”“江西年度功勋企业”“2022江西社会责任企业”等称号。

2023年12月8日,九江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肖璟将受邀参加由万联网、江西省财通供应链金融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江西省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战略支持,合作伙伴简单汇、数链科技、CFCA、江西云链仓储等大力支持的“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创新论坛”。届时,肖璟行长将围绕《九江银行产业数字金融探索与实践》进行主题分享。同时,做为论坛圆桌对话嘉宾之一,肖行长还将围绕国企供应链服务创新及产融生态构建主题与现场其他嘉宾企业家一起从不同视角出发倾情分享。

扫码可报名参会,精彩不错过!

 

以下内容摘自金融时报,作者肖璟(九江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

九江银行行长肖璟谈产业数字金融实践感悟——扬产业数字金融之帆,走新发展格局之路!

随着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党中央作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决策,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此时代背景下,中小商业银行如何在竞争白热化的金融市场中找到自己的发展定位,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成为中小商业银行管理者亟须解决的难题,而近年来兴起的产业数字金融为其提供了思路。本文结合九江银行近年来在产业数字金融领域的探索实践,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感悟。

时代背景与转型发展要求

(一)时代背景:构建新发展格局。改革开放后,在当时特定的内外部环境和发展条件下,我国形成了以国际大循环为主导的“两头在外”“世界工厂”的发展格局。依赖于出口与投资双驱动,我国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对外贸易依存度峰值一度达到64.2%。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是我国发展格局演变的重要分水岭。随着外需断崖式下跌、贸易摩擦加剧等,国际大循环模式面临挑战。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内循环为主的思路逐渐开始酝酿。2018年贸易摩擦升级,利用关键核心技术对我国“卡脖子”事件频繁发生,产业链供应链被外部人为因素打断。2020年初暴发新冠疫情,过度依赖国际大循环的问题进一步暴露。2020年4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在随后中央多次重要会议上反复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成为当下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

(二)产业数字金融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高层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经济过程是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个环节的循环过程,其中生产居于核心环节,在经济循环中起决定性作用;流通环节则是衔接生产到消费各环节的重要枢纽,高效的流通效率能够带来更高效的经济运行效率。党的二十大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求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金融行业作为至关重要的服务业之一,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产业发展是其天职所在。产业数字金融依托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打通拦在金融和产业之间的各种壁垒,将金融和产业紧密融合,让产业能够更精准、更便捷、更高效地获得金融的浇灌,是推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方式,也是加速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强大助力。

(三)中小银行亟待培育核心竞争力。对于中小商业银行而言,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下,在金融行业“内卷”严重的大环境下,如何将自身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同频共振,提高金融服务能力,实现与大行错位经营的战略转型,成为中小商业银行管理者当下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金融行业竞争白热化,国有大型银行经营下沉挤占了中小银行的发展空间。金融产品的高度同质化,导致了金融机构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价格和服务两个方面。在价格上,国有大型银行天然拥有公众的“信仰”,拥有中小银行不可比拟的资金成本优势,在资产端能够提供更低的融资价格。在服务上,随着科技对金融服务模式的重塑,金融服务方式由人的服务逐渐转变为金融科技的服务,国有大型银行凭借其规模优势,在金融科技上的投入中小银行难以比肩,这使得中小银行难以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另一方面,市场上仍然存在较多的“金融盲区”。以江西省为例,2020年,无融资小微企业占比高达73.5%,融资较为容易的小微企业比重仅为3.2%。市场上还存在着大量的小微企业、产业客户因为信息不对称、银行服务手段缺乏等因素,无法获得金融的支持。

中小银行要想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与大行进行错位竞争,走差异化特色化道路,在金融服务空白或服务不充分的市场上重点发力,提高自己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并逐渐培育成为自身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扬产业数字金融之帆

产业数字金融是实现错位经营的理想赛道。金融产品是高度同质化的,但产业场景确是高度差异化的。以高度同质化的金融产品去服务高度差异化的产业场景,借助科技手段,实现金融与产业紧密融合,形成“金融+科技+产业”模式的产业数字金融,将会是中小银行与大行实现错位经营的理想赛道。

(一)产业极具个性化。金融在服务产业的过程中,不同细分产业的特性不同,产业场景不同,风险控制逻辑也存在不同。以农产品中的脐橙和猕猴桃为例,脐橙属于先熟产品,采摘后可以直接进行销售,存储周期较短;而猕猴桃属于后熟产品,采摘后需放置在仓库中存储,存储周期相对较长。因此,金融在服务产业过程中极具个性化。

(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较强的相关性为金融机构深入探索该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方面,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具有极强的勾稽关系,为金融机构了解企业经营状况、把控业务风险提供了极大帮助。金融机构授信不再只依赖于企业主体的资质,而是站在产业链视角,依据企业的进货、生产、订单销量等数据全方位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掌握企业资金的来龙去脉,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把控业务风险。另一方面,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具有较强的合作关系,为金融机构获取客户、进行链式营销提供了便利。在同一细分产业领域内,上下游企业之间存在交集,容易产生辐射效应,金融机构在推广金融服务时,通过拓展上游带动下游,下游延伸带动其下游,营销模式发生转变,营销效率显著提高。

行产业数字金融之道

(一)产业数字金融的核心理念

第一,只有创造价值,才能分享价值。从银行的视角来看,金融服务业各家机构的核心价值观都大同小异,基本可归结为客户第一。从客户的视角来看,客户更关心的是银行能够给他们带来什么价值。个人用户的诉求是个性化的,如追求高品质生活、教育子女等,企业客户的诉求是共性化的,即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赚取更多的利润回报。

现在各家银行机构都在比拼资金价格,但其实市场上仍然存在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利率的敏感度较低。以最典型的贸易型企业为例,假设客户要接一笔订单,这笔订单的周期是一个月(即需要获得一个月的资金支持),毛利率5%(非年化),如果银行能够在企业需要资金的第一时间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即使资金成本年化利率12%,企业也会选择与这家银行合作,因为获得这笔资金只需付出1%的成本,却可以获得5%的回报,对企业而言是划算的。在九江银行服务的产业客户中不乏这样的例子,我们的资金成本比其他银行高出几个点,但客户最终依然选择与我们合作,其中核心逻辑就在于如何让金融更加贴合产业并有效服务产业,为产业客户创造价值。

第二,产业为主体,金融和科技为两翼。对金融而言,科技是手段和工具,要为金融运行提供便利;对产业而言,金融和科技都是手段和工具,二者都要服务于产业发展。按照通常的定义,产业数字金融是以数据为重要生产要素,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在相关产业政策指导下为特定产业提供投融资、支付结算、现金管理、财务管理、国际业务、保险等综合金融服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型金融业态。概括而言,产业数字金融本质上就是利用数字技术,实现金融供给侧精准匹配产业的需求侧,提高金融服务产业能力的一种金融业态。

(二)产业数字金融的落地思路

第一,因地制宜,选择合适产业链。产业数字金融首要解决的是服务对象的问题。地方经济的规划布局、产业分布、产业链特性以及机构自身的禀赋,决定金融服务的方向和质量。中小银行选择产业链时,一是要紧跟地方经济规划布局。以江西省为例,产业规划呈“2+6+N”的格局,即:推动有色、电子两个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过万亿元,装备制造、石化、建材、纺织、食品、汽车6个产业过5000亿元,航空、中医药、移动物联网、半导体照明、节能环保等N个产业突破千亿元。九江银行在有色产业中的铜产业授信余额早已突破百亿元。二是要优先选择资金密集型产业。九江银行产业金融的起点是农产品,曾经服务过四川安岳的柠檬、山东金乡的大蒜、江西赣州的脐橙等产业,在当地收获了不错的市场口碑,但最终因产业规模小、利润薄等因素而选择了退出,目前存续授信规模较大的产业包括铜产业、钢产业、牛羊肉产业等,均是资金密集型产业。

第二,以传统方式获客,熟悉理解产业。以传统授信方式服务产业客户是产业金融1.0阶段。该阶段以传统授信方式获取产业客户,积累客户基础,扩大客户基数。在拓客时要加强与地方政府联动,积极参与政府部门的招商引资、推动产业发展等过程,以金融服务协同政府招商,吸引外地优秀企业入驻当地,帮助地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固链,借助与地方政府招商的契机,在早期与企业建立业务联系。通过与客户建立业务合作,逐步熟悉并理解产业,了解产业供销链、价值链,摸清产业资源分布情况、上下游议价能力、产业核心产品、金融服务痛点、价格变动机制等综合信息,为后续深入服务产业奠定扎实基础。

第三,发展供应链金融,实现宽授信严用信。作为产业金融2.0阶段,供应链金融的本质是金融服务与供应链深度融合、金融服务随需而在,与企业的生产经营高度匹配。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解决企业端到端的金融服务需求。金融服务贯穿于企业的原料采购、生产、仓储、物流、销售、回款,为整个生产经营全流程保驾护航。二是融资规模匹配企业的业务规模。企业的融资需求与生产经营强相关,金融机构需要做到提供给企业的融资规模与其业务规模相匹配,满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需求,实现生产经营不受资金瓶颈约束的全闭环生态。在此阶段,需要利用科技手段,将金融与产业紧密融合,授信逻辑逐步由主体信用向交易信用转变,最终实现宽授信、严用信。

第四,搭建产业服务平台,共建产业生态。产业数字金融是产业金融3.0阶段。该阶段要依托于产业服务平台,金融服务则作为平台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产业服务平台上游连接着产品的供给者,如工厂、农场等,下游连接着产品的需求者,如下游的工厂、门店、次终端、经销商等,平台上配备各类服务机构,包括仓储公司、物流公司、质检公司、金融机构、征信机构等。通过产业服务平台能够将产业上下游企业、仓储、物流、金融、次终端服务商等各类角色进行有机高效整合。

产业服务平台的核心是产业交易平台。交易平台凭借其丰富的采购渠道、广阔的销售渠道、实惠的交易价格、齐全的配套服务等,吸引产业各方使用平台,并逐步形成产业生态,培育出强大的客户黏性。平台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任价值,两个从未合作过的企业能够通过产业服务平台达成交易。二是效率价值,帮助企业高效完成订单撮合、订单执行、履约交付等诸多交易环节,便捷获取质检、仓储、运输等最优服务,让金融服务变得触手可及。

(三)九江银行产业数字金融的实践历程

1.早期摸索阶段(2017年以前)。金融机构通过为企业提供金融科技方案,获取企业的“进、销、存”信息,达到小微业务的批量获客、授信和签约,并实现线上提还款,随时满足小微企业的资金周转需求。此阶段将获取的企业信息进行交叉验证,降低企业的主体信用风险,适用于各种批发市场的场景。

2.起步阶段(2017年-2020年)。围绕产业场景,借助金融科技对具体产业场景提供线上随借随还的金融服务,提升了对企业的金融服务效率。同时,利用线上线下方式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四流合一”,较好解决了企业信息不对称、资产难穿透、数据难验真、难实时掌握的问题。此阶段以存货抵押为主,以“算得清、管得住、卖得掉”为主要风险控制逻辑,涉及牛羊肉、柠檬、大蒜、脐橙、火龙果、铜、医药等产业场景。

3.发展阶段(2021年至今)。聚焦地方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企业的上下游,扩大服务范围,完善端到端的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在产业中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同时,通过与第三方合作共同推动产业服务平台建设,增加了企业黏性。此阶段以产业场景服务方案为主,配以定制化的风险控制方案,形成了钢材产业、有色金属产业、牛羊产业以及区域特色产业四大“产业+生态”的解决方案,持续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平台化的综合服务。

产业数字金融的实践感悟

(一)产业数字金融服务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尊重。在进入某个产业的早期阶段,要以规则接受者的心态参与产业过程,尊重产业的运行逻辑,在与产业客户建立合作、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逐渐熟悉产业的运行规律。

第二重境界:影响。在熟悉产业规则的情况下,针对产业环节中某些低效率的环节提供我们的改进方案,率先在前期积累的客户中宣传、推广、运用,并逐步在全产业链普及,对产业链形成影响。例如九江银行在赣州的钨、稀土产业服务实践过程中,在监管仓、货物交割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初步实现“权动货不动”的货物交割模式。

第三重境界:优化。当对产业逻辑充分了解、产业能力扎实强大、产业影响力庞大深厚,足以成为规则制定者时,基于对产业的理解,本着提高产业效率、降低产业成本的价值理念,对部分流程进行优化和重塑,最终使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产业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一方面,要获得产业链企业的认可,产业能力不可或缺。随着金融可获得性日益提高,产业对金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户除了金融服务需求,对金融以外的其他服务也提出了渴求,而这建立在扎实的产业能力基础之上。只有深入理解产业,了解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痛点和堵点,精准解决产业客户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瓶颈,才能真正获得企业的认可。另一方面,产业能力对于银行管理风险也至关重要。以存货质押为例,对质押物的快速处置变现能力是高效化解风险的有力保障。

(三)产业赋能是产业金融的终极目标。只有创造价值,才能分享价值。只有当金融真正给产业带来了价值,产业才会乐于向金融服务提供者分享价值。金融为产业创造价值的关键在于金融为产业赋能,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金融具有资源配置功能,通过将金融资源优先配置给生产技术先进、生产效率高、竞争力强的企业,让最优质的企业获得最多的资源,得到最快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技术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以金融力量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全过程,基于对产业的深刻理解和企业的个性分析,为企业量身定制从初创期、成长期到成熟期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金融服务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深度融合,充分满足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企业越发展,产业越强大,金融越健康。

(四)服务边界的局限是中小银行的天然短板。受外部监管环境的约束,中小银行服务边界存在局限,资金的运用存在诸多约束,但产业链很多时候不仅仅局限于当地的市场,这就导致中小银行在服务产业客户时无法站在全产业链视角看待产业发展,设计服务模式,整合产业资源,在产业金融领域存在天然的短板。

(五)下一步方向。一是参与产业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将金融服务与产业运营深度融合,不断引导产业客户使用产业服务平台的服务,提高其产业服务能力,逐步增加客户黏性。二是推动建立产业金融联盟。地方产业只是产业链中的一部分,部分上下游企业分散在其他区域,由于中小银行的区域展业限制,难以跨区域服务客户。产业金融联盟将共同服务产业链上的企业,实现银行机构间信息共享,减少信息不对称,给客户更优质服务体验的同时,更好地把控业务风险。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与金融行业同质化竞争白热化的大背景下,市场上依旧存在诸多金融空白,产业数字金融是中小银行差异化特色化经营的理想赛道。中小银行应当积极拥抱产业时代的来临,充分利用自身快捷灵活的优势,结合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方向,研究探索产业数字金融发展新路径,努力构建“金融+科技+产业”的服务新模式。

作者肖璟(为九江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

WWW.10000link.COM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文章来源于九江银行

相关新闻

返回
顶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