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仓登 , 侯泽宇 , 2024-06-06 , 浏览:1955

近日某上市企业发布公告称,公司2018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共虚增营收86.24亿元。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800万元罚款等。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已经有三家地方性国企因为年报造假被ST,按照以往的惯性思维,人们会认为国企没有营收造假的必要和动力,然而近期的频频爆雷事件让大家开始反思,国企通过虚假贸易做大营收和利润是有动力的,而且动力很足——为了满足融资需求。

在当下央国企及金融业务严监管的环境下,开展融资性贸易业务,试图用商业行为掩盖融资借贷的实质的路子已经走不通了。近日李强总理签署国务院令,正式颁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国企虚假贸易业务正式迎来监管闭环:其中第二十三条规定,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造成国有资产损失或者其他严重不良后果的,依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较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第三条:违反规定,进行关联交易,开展融资性贸易、虚假交易、虚假合资、挂靠经营等活动。

按照这样的监管处罚力度,可能不久还会出现某地方国企爆雷事件,为什么地方老牌国企会倒牌出事;国企的市场信用是否面临危机?

这要从国企任务指标说起。

中国经济进入恢复期,痛下决心转型升级,对地方政府不以 GDP 增速论英雄。但这不意味着不重视GDP,而是想打好经济发展的四梁八柱。然而这个升级也无法改变一个事实:对政府政绩的考核仍然是数字的考核。但这一过程本身又会催生出一种不断自我膨胀与复制的趋势,来达成上级政府给下达的业绩指标。这是因为每一级科层设置的工作业绩主要都要依靠这些数字来体现,所以地方国企为了营收任务达标,就只能铤而走险。毕竟如果业绩不达标,连位置都保不住了;如果试着做做贸易,控制住风险的话还可以夹缝中生存。

除此之外,地方的城投平台需要资金时,需要满足金融机构的评级标准,而做大营收数据是快速满足标准的方式。

难道地方国企就真的没办法了么?其实也有——要把贸易做实。

首先地方国企应该为下面做贸易的子公司提供支持。这里的支持不是资金,而是部门支持。比如有条件的国企可以组建自己的供应链物流公司,没有条件的可以组建物流部。由这类公司或部门专门控制与贸易密切相关的货物流转。利用完整合规的货权管理服务,将业务流程和规则梳理清楚,在货物流转过程中把货物出入库、货权转移都进行详细记录,通过视频、照片把证据存证下来,作为自身控货管权的证据链。

其次地方国企可以主动引进成熟业务团队。当下许多国企供应链公司把注意力放在资金,上下游,数据上,但是往往忽视了团队专业度和业务能力上。很多企业的业务团队甚至都是半路出家,“赶鸭子上架”,这样的团队怎么打仗?《荀子·劝学》里说,君子善假于物;孙子说:借力者明。引进专业的风控团队,用成熟的工具和方案做业务实际是更加高效地为企业建立一套机制,从尽职调查、合同签署开始就已经在规避违规风险,直到业务完全闭环

之前某国企供应链高层和我们交流说,知道现在业务难,但是没想到这么难,有没有办法完全控制住风险?我们的答案是业务规则和机制、成熟的方案和工具、完善的货权管理这些办法能最大程度的把风险控制住,但是你总要先行动起来,把这些措施像盔甲一样武装在业务身上。

作者:侯泽宇

编辑:侯泽宇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相关新闻

返回
顶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