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联网 , 毛莉 , 2022-07-01 , 浏览:5174

6月28日,万联网微课堂123期由万联网创始人兼执行总裁蔡宇江主持,邀请了中云智农创始人刘金鹏、高达软件北京公司总经理吴春华2位嘉宾坐镇万联网视频号直播间共论热点事件,跟大家分享《铝锭提货爆雷事件后的冷思考:科技赋能仓单信用》的精彩内容。


日前,佛山某国企交割库首先爆出铝锭现货仓单存在“一货多单”、“有单无货”等尴尬境况之后事件迅速发酵。铝市场中这则重复质押的新闻扰动了市场的情绪,上期万联网直播从法律、专家、基础设施等3大角度精准剖析如何规避铝锭爆雷事件这类风险(详情可点击:直播回顾|《铝锭提货爆雷事件后的冷思考》),本期直播则从科技赋能仓单信用视角来探讨应该怎样才能规避此类风险事件再次发生。


玉米可流转仓单行业标准出台


在直播刚开始,万联网创始人兼执行总裁蔡宇江作为主持人开场引出话题。蔡总首先邀请中云智农创始人刘金鹏介绍了《全国性可流转仓单体系运营管理规范 第 2 部分:玉米仓单》团体标准的具体内容。


《全国性可流转仓单体系运营管理规范 第 2 部分:玉米仓单》是首个全国性可流转仓单体系项下的细分存货品类的应用规范,由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中国物资储运协会、中仓登数据服务与民生电商控股、新希望六和、东方集团、北京微分格科技、招商期货、中云智农(北京)、吉林云天化共同起草。


刘总介绍,全国性可流转仓单体系玉米仓单部分作为一个行业标准,它在实际业务操作中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意义。在这套标准里,对仓单参与方的角色、仓单出具的资格、仓单本身包含什么信息、仓单运营平台和仓储运营主体的能力符合什么条件,都做了规定,具体涉及仓储数字化能力、统一设备、规范操作制度等细节。第一,对玉米仓单商品的质量、等级、品类等做了详细的指导性的示范;第二,对数字化仓库的物联网设备应用、维护、管理等做了明确的规定;第三,对仓单具体要素包括数据采集技术、防篡改技术的应用等也做了规范。


事实上,在“玉米仓单”标准建设过程中,全国性可流转仓单体系建设委员会也充分调研该产品品类特点、业务场景特点以及业务实施功能,其中“产地仓数字化体系”与“产地仓仓单数字化平台”项目在具体的运行中,已经为玉米产地农户、粮贸商、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了“存粮”、“收粮”、“卖粮”等一系列配套服务。该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落实玉米可流转仓单运营标准的规范性,提高玉米仓单的可信度和风险计量能力,解决玉米流通中的账实一致性问题,实现全国性可流转玉米仓单流转及融资。


对于主持人蔡总提及的“玉米数字仓单产业供应链中都有哪些角色来参与,各自都起了什么具体作用?”这个问题,刘总认为玉米数字仓单的参与方角色都有明确的分工,例如包括仓单运营平台、仓储方、货主、金融机构、处置方等,通过数字仓单优化整个玉米产业供应链,实现产业链降本增效提质。基于这个认知,平台在角色分工方面做了明确规定:第一,仓库运营平台对整个粮库做数字化改造用什么物联网设备、技术、网络等做了详实可行的规定;第二,明确货主也就是商户(粮农合作社、种粮大户、粮食贸易企业、粮食深加工企业等);第三,明确仓储方首先必须具备对细分品类的商品管理、运营、维护、保管的能力;第四,资金方包括保险、银行等金融机构,其中保险是对在库商品因不可抗力方面提供财综合保险以防范火灾、地震等风险的损失承担,银行则是给货主提供时段性的按需供给的的金融机构,是产融结合最好的供给者;最后,整个全产业链里面所有的角色方通过整个区块链或者是链上协同把所有的参与方,充分实现各方价值协同、能力协同,所有的角色参与方在这里各司其职。



玉米作为我国三大主粮之一,也是畜禽饲料配方中主要的能量饲料,有“能量之王”的美誉,也有北粮南用的特点,因此玉米具有巨大的融资和交易需求。但玉米交易后,运输、转仓环节易形成极大的运输成本和损耗浪费,通过玉米电子仓单进行交易、转让、融资,可有效降低玉米的融资和交易成本。那么,“玉米数字仓单体系是如何解决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的三个核心问题的:算得清、看得住、卖得掉?”


针对上述问题,刘总表示,玉米数字仓单体系平台首先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保证底层资产真实性、唯一性。使用区块链技术作为技术核心,区块链数字仓单具备分布式链上存储,多方验证,防篡改等核心功能,做到数据不出门,利用数据可用不可见的这种原则,让商户、仓储方、物流方等各方数据做链上的协同,仓单生成是在仓储方与平台等多方存证粮食入仓各环节信息的情况下生成,能够鉴证电子仓单生成全过程。仓储管理方对入库粮食的品质、数量进行化验、质检、过磅后出具质检单。平台与仓储方收储系统对接,直接提取数据作为仓单生成要素;过磅单、质检单作为系统中电子仓单附件;在粮食进入库位后,进入斗米平台监控范围后,存粮客户申请后方可开具数字仓单,通过三方以上的独立数据源解决单一数据的篡改风险,以保证底层的数据校验的真实性;第二,通过雷达模型在仓单里去作多维的验证,通过物联网设备发挥物联网数字化的价值,反向监管业务数据的可行性和真实性;第三,就是像中仓登做的社会化的公示平台,做到全链路的信息透明跟公开,通过跨链把平台所有的仓单实时的状态同步到公示平台,这样无论是参与买卖方还是做仓单融资的机构都能查询到仓单当前最真实的状态,可从事前规避“一单多卖、一单多押、有单无货、单货不符”等问题。第四,数字化仓库是线上全封闭运行的,所有的操作包括入库、转让、质押等仓单的上的所有相关方都要在同一个链路上做审批,通过线上的封闭流转规避了传统线下因信息不对称的“造假、合谋”风险,从而真正做到“算得清、管得住、卖得掉”。


在玉米数字仓单体系中的仓储方准入标准方面,刘总认为玉米仓库的核心条件是必须具备在库商品的管理和运营能力和出入库操作管理规范,如具备对粮食保管、通风、温度、品质、防霉变等方面的管理经营能力,其次具备在保管不善的情况下具有赔付、承担责任的能力等;库点所在地须在产粮大县或大镇,周围30公里要具备10万吨以上的仓储能力,并且仓库硬件条件需符合国家粮油仓储管理办法关于仓库的刚性规则。所以,现在中云智农目前合作的都是地方性的或是国央企专业做仓储的产业龙头等。


此外,在制度设计上考量方面,要强调仓单运营方和仓储方的相对独立性。刘总表示,传统线下的仓单的模式中,货主、仓单的持有方、仓储方有可能是同一方,这样就存在很大的道德风险问题;而数字化电子仓单的运营方、平台方、仓储方等角色分工之后,在线上线下包括仓库方等都在发挥各自的能力价值,然后同时通过线上去管理线下,反监督线上解决线下仓单中的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通过技术、角色分工之后各个角色之间就能相互地监督、制衡,规避一家独大、或者一家两家串谋情况下的道德风险。


而针对蔡总提的“目前主流金融机构对于仓单融资的接受还远远谈不上普及,大部分还是处于小规模试验阶段,如何让更多主流金融机构来接受仓单融资?”这个问题,刘总也发表了他的见解。刘总称,传统的金融是从传统的核心企业1+N模式到N+N的模式,到在线供应链金融,再到现在的数字化产业供应链金融。随着科技的进步,科技数智产业,金融机构信贷产品的逻辑、结构、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已经发生了变革。第一,数字化产业供应链金融金融产品要从原有的核心企业为主及重担保抵押方式变为产业链全要素管理和按需供给的产品结构,具象在数字仓单:首先是对产业链角色和各方价值、能力、全链路数据要素价值的管理;这是商业模式的变更;第二,银行要了解什么样的商品适合做数字仓单;数字仓单的底层商品要具备高流通性、高需求、商品性质稳定适合长期储藏、有明确的检验检疫标准和国标等;另外,商品市场价格相对稳定;第三,仓单商品对应的市场空间要足够大,有足够的市场规模;第四,仓单融资动态货值管理和实时风险管理,通过盯市实现按天动态货值管理,通过物联网数字化服务提供实时监管(数量、质量),如此银行会逐步进入并能提供服务;未来更多的金融机构会以区域分行为主办专注于细分品类产业供应链金融模式。


高达的物联网监管仓解决方案


物联网监管仓解决方案是如何解决“看得住”这个问题?另一位嘉宾高达软件北京公司总经理吴春华则从技术层面进行了回答。


高达软件是一家20多年的企业,作为大宗商品行业领先的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供应商 ,高达2004年开始就介入到了物联网金融这个领域。吴总表示,高达软件最早实现的仓储监管是仓储系统+仓库人工看管+银行人工巡查的方式,即最原始的物联网监管其实只解决了实物库存计算机管理,并没有解决错发、超发以及偷盗、假提单等风险;所以,高达第一代仓储体系,算得清账,看不住货。但是近几年,高达软件在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仓这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高达2012年开始做物联网中台系统,通过物联网设备采集库内的作业数据实现了实物库存与账务库存的自动动态实时对账,这就解决了超发、错发、丢货、客户的远程协同等问题,也解决了假提单、超发等风险,但是仍然没有解决库存的财务风险,包括一单多押,一单多货主等库存质押问题。高达第二代仓储体系,算得清账,部分看住了货。2015年高达开始做三位一体的物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即通过云仓系统、物联网中台系统、物联网风控监管平台这三套系统对库内作业指令及行为、仓单交易指令及库内作业行为、金融机构指令及库内作业行为等在同一链条的多角色多维度验证,然后风控监管平台通过风控机器人、行为机器人进行智能化的后续处理,从整个链条多层验证来自动识别相关货物仓单货权行动或是动作的真实性、唯一性。高达最新三位一体的物联网监管体系,算得清,看得住。


高达软件基于近几年的物联网监管仓实践,进行的数字化思考。吴总也提及金融机构、核心企业、仓储物流企业近几年往往比较关注数字化风控的几个关键点,即如何建设数字化风险监管平台、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引入物联网技术应用、大数据分析、搭建风控模型及风险预警机制;并介绍了高达软件参与起草了《物联网监管仓技术与管理规范》,该标准规定了以金属、化工等材料为主的大宗商品物联网监管仓技术及管理规范,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对以金属、化工等材料为主的大宗商品仓库货物的监管与管理规范,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提升监管仓库的软硬件的建设水平,提升仓库作业效率、规范业务流程,提升监管能力,保障仓库账务的正确性,降低人为操作失误及道德风险。


在物联网金融方面,吴总表示,高达软件2014年开始做物联网的监管平台,2017年4月份和平安银行总行签订了总对总协议,高达的三位一体监管体系和平安银行总行的监管体系无缝对接,高达软件作为物联网监管技术服务单位,改造建设成三位一体物联网监管仓库,通过银行总行的验收,银行可以直接放款。我们也发现,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监管公司、还是平台等,关注的都是怎么建设数字化的平台,打造风控预警模型。


此外,在现在的物联网监管技术方面,吴总也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孪生技术、区块链技术,监控设备的应用和风险控制的关系。吴总表示,物联网设备的技术进步很快,它的成本也大幅降低,而且各行各业的应用范围也广。高达软件在大宗商品领域也用到了地磅电子秤、电子门锁、位移签、电子围栏、智能视频、激光雷达、智能叉车、数字托盘、智能行车、履带、流量仪、液位仪、温湿仪、烟感器等物联网设备,特别是应用最广泛的图像深度分析学习识别技术(包括人脸识别)等基本上每个监管仓库也都在用,结合高达风控机器人和行为机器人一起,在技术层面确保相关指令数据与行为数据的真实性、唯一性。


总结


在直播尾声与在线观众的互动交流中,刘总也回答了部分网友的提问。而关于仓单融资方面,主持人蔡总总结称,最近这几年不管是人民银行还是银保监,关于支持供应链金融的相关文件里面也都提到了仓单融资。但实际上,政策文件到实际的商业落地还有比较漫长的距离。


纵观国内外,金融与实体经济脱节的情况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大宗商品的真实性和货权的清晰性没有有效的技术手段得以保证,这也直接导致了“钢贸”、“青岛港”“铝锭提货爆雷”等事件。但就世界而言,仓单仍是大宗商品金融资本市场中交易、投资、融资及其风险管理的主流标的。现在我们已经成立中仓登这样的公司,电子仓单也已经在中仓登的全国流转性仓单系统平台上公示,而且也得到了不少的金融机构的认可。万事开头难,虽然说仓单融资这条路未来短期内还是会比较难走,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随着我们国家政策和仓单体系法律法规的完善,以及有更多愿意创新的金融机构加入可流转电子仓单体系这个平台,包括ABCDI等技术的进步,相信我们的仓单融资未来一定会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最后给大家预告一下,7月5日(下周二)晚上8:00-9:30,124期万联网微课堂将邀请到中国物流学会理事、北京工商大学物流系主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卢强卢老师,届时他将会以“供应链管理专业课程现状和就业前景”为主题分享,敬请期待~欢迎关注万联网视频号预约直播~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相关新闻

返回
顶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