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联网 , 毛莉 , 2022-11-16 , 浏览:6389

产业升级新范式(虚拟工厂/云工厂)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2020年以来,在全球疫情与地缘政治冲突的多重因素影响下,全球产业链呈现区域化、短链化趋势,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带来不稳定因素,引发了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大幅上涨、全球高通胀,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最大挑战。在上述背景下,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数以万家工厂面临生存困境。


各地区的产业集群,出现“群”而不聚、“群”而不强的问题。制造业企业在采购环节、生产环节、销售环节等都面临严重的困境:原料端价格波动加剧、地缘因素叠加疫情因素等,不确定性加大;生产端对上无议价能力、对下无涨价能力,工艺、设备、原料、辅料高度同质,行业协同少、同质化竞争厉害,工厂开机率严重不足,资金流紧张、订单少;另一方面,消费端又出现需求萎缩、消费增长乏力、成本挑剔等。


政府非常重视,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上升至国家安全体系层面进行布局。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增强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工信部在2022年也明确要“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并开展了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


但具体如何让制造业企业走出困境?政府想从政策着手,但对于解决市场的问题还是有心无力,且受地域限制也难以解决供应链全链的问题;银行想扶持,但是企业本身生产艰难,银行更不敢贷?集群内企业想自救,但又形单影只、各自为战。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等相关信息技术以及制造技术、智能技术等先进技术在制造业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虚拟工厂/云工厂”的概念也随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


可以将“虚拟工厂、云工厂”理解为:将众多小型工厂虚拟化为一个协同工作的大型工厂,将各个小型工厂的厂房、仓库、工人等闲置浪费资源整合在一起进行调配。这种模式不仅可以解决企业“形单影只、各自为战”的问题,还可以让政府和银行有抓手。


“虚拟工厂/云工厂”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


1、往价值链横向延伸。原来传统供应链服务模式关注更多的是流通层面的降本增效、供需匹配,但由于供过于求、需求收缩,流通层面已经没多少价差利润,传统的为流通赋能的供应链服务模式毛利势必更低,例如大宗供应链市场规模基本已稳定在40万亿,有的品类净利率已从50%降到了0.5%。而生产经营领域还存在巨大的可降本增效空间,从采购、销售、物流等流通环节的赋能延展到为企业的生产、品控,甚至延展到设计、营销、售后服务、绿色发展等等各个环节赋能,利润空间不仅来源于存量上的降本,还来源于创造新的价值、有望开拓增量。


2、往供应链纵向延伸。当前的产业链供应链除了供过于求、需求收缩的问题,还有一个供应链不确定性高(VUCA时代特征)的问题,如果没有高度的稳定性,就很难把握预期,一旦预期转弱,经济会陷入恶性循环。如果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政府三令五申已给出答案,站在更高的层面,从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全局的视角去看。“虚拟工厂、云工厂”模式不仅仅是为工厂赋能这么简单,其本质是将下游的需求与上游的供给(核心是生产方)打通,降低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实现C2M的反向供应链模式。


3、集约化高效配置资源。在全链布局、信息打通的前提下,可以实现厂房、工人、仓库等生产资源的共享化,并将闲置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让每一家工厂都能充分发挥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


4、助力数字化,上述所有的实现都驱动工厂拥抱数字化。


5、建立地区生态。在以“虚拟工厂、云工厂”特征的产业互联网模式下,政府和银行都可以根据企业的真实有效的经营数据,清晰地知道哪些实体企业可以重点扶持。


"虚拟工厂/云工厂"案例实


世界经济发生变化,外界因素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毫无疑问,企业的成功往往是商业模式的成功,产品同质化严重的今天,如何脱颖而出说的也是商业模式。商业模式上追求规模,没有规模就很难产生规模经济,有了规模经济,才会产生规模经济利益;而如何团结更多工厂,整合更多工厂,让大家“报团取暖”,降低整体成本是关键。


目前,我国一些头部企业已在积极地探索采用“虚拟工厂/云工厂”新型的企业经营业务模式,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案例1:厦门象屿"供应链+虚拟工厂"


以厦门象屿为例,“虚拟钢厂”就是厦门象屿在金属矿产供应链业务领域开拓的全新模式,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原辅材料、产成品以及入场监管,它与一般金属矿产采购分销业务的区别在于多了一个环节——入场监管。具体运作模式如下:公司与客户签订全流程供应链服务协议后,1)公司根据最佳经济订货量的参考值,从供应商处进行原辅材料采购,并对采购所得原料进行库存管理;2)公司向客户提供账期宽限等供应链金融服务,并同时对其进行入场监管,即资信状况审查;3)公司向客户提供产成品分销及物流服务。


厦门象屿全程供应链管理服务(虚拟工厂)项目


在“虚拟工厂”模式下,通过全链条服务,厦门象屿将众多小型钢厂虚拟化为一个协同工作的大型工厂,利用物联网设备、云计算等互联网信息技术将各个小型工厂的厂房、仓库、工人等资源链接整合在一起,并负责从原材料采购、派驻管理团队进入工厂现场监管到产成品分销的全部流程,这就是全程供应链服务模式的具体体现。

就效果来看,目前厦门象屿成功打造的“全程供应链管理服务”的虚拟工厂模式,参与的钢厂项目包括西王特钢、德龙钢铁等,成功在钢铁、铝产业链实现模式应用。截至2022年6月30日,象屿股份虚拟工厂项目已由黑色金属产业拓展至铝、煤炭等产业,项目数量增加至14个,2022 年上半年营收贡献超600亿元、毛利贡献超13亿元。


案例2:国联股份"供应链服务+云工厂"


数据是未来产业战略重心,未来所有产业都会围绕数据运转;数据的沉淀和积累需要通道,但国内中小企业对数字化改造的接受意愿不足。当下的云计算等各种云模式在未来的某一天会将制造业搬上云端,“云工厂”以数字化工厂和设备为基础,利用互联网云端服务强大的信息技术共享、分析、计算功能,实现订单、生产的即时在线监测管理系统。


“云工厂”正是信息赋能生产的应用模式,它其实就是企业基于实体工厂,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在云空间打造虚拟工厂,将企业的生产资源搬到了云端。要实现“云工厂”的设想,核心在于要构建产业级的生态网络,产业互联网的出现为我国制造业实现产业数字化、生态化发展提供了实现途径,为制造业的再次蓬勃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代表着行业发展趋势。


作为数字经济的积极践行者和国内领先的 B2B 电子商务平台、产业互联网企业,国联股份基于在交易业务中与下游企业建立的信任关系,推出“云工厂模式,通过先投入、后收费的模式降低企业接受数字化的难度,以服务倒逼的方式提升传统企业数字化水平。


国联股份(云工厂),图源:黄贵生老师讲课PPT


“云工厂”应用场景主要体现两方面:订单跟踪和生产协同。国联股份的“云工厂”通过深度供应链服务(上游原材料一站式采购和下游产成品的一站式销售)和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数字化改造,帮助生产企业实现生产、管理、物流、能耗等数字化,有效组织市场、技术、工艺、生产、仓储等各部门和工种进行无缝衔接,在线协同工作,高效安全,避免资源的浪费、信息误差和重复劳动,显著提升其经营管理效率,为生产企业提供高附加值;进而也提高了生产企业在多多平台的采销占比,加强生产企业客户对国联股份的粘性,形成竞争壁垒。


公开信息显示,国联股份从2021年起正式开启“三年百家云工厂”建设计划,目前该计划已经推进一年,一些首批接受云工厂服务的厂家已经实际感受到了效果。国联股份的数字工厂的实施全部是基于多多云工厂和PTD Cloud工业互联网平台进行;其中,“数字工厂+PTD Cloud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被认定为工信部“2020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立足于同一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上下游数字工厂的共构链接,有效帮助实体企业实现生产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质检数字化、能耗数字化、物流数字化。


从效果来看,目前已签约的工厂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率提升,2021年签约20 家云工厂,其中实施数字化的有 5 家工厂、1 家仓储;2022 年计划签约50 家云工厂,累计落地 15-20 家,2023年将实现累计签约 100 家的目标;国联为云工厂设计了按照生产吨数进行收费的模式,每吨收取5-20元的数字化服务费用,预计单家云工厂可为国联股份每年贡献收入100-500万元。作为A股产业互联网龙头,国联股份“云工厂”服务的核心就是为企业降本增效,该模式可以有效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落地过程中的成本压力,提升企业的数字化方案接受度。


小结


当前,数字技术正在深刻改变我国的产业体系,持续提升制造业的效能。数字化创新时代下,产业供应链具有网络型价值分工的特征,通过互联网信息系统和强生产计划性,突破企业组织和地理空间之间的有形边界,在跨区域尺度上形成高度专业化分工的上下游模块化虚拟产业集群。


作为产业升级的新范式,“虚拟工厂/云工厂”其本质还是供应链业务,只是和过去传统的供应链服务关注的重点不同。过去供应链服务更多的是关注“流通,现在关注的是“流通+制造”,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在于和工厂的合作关系。未来,随着工业数字化进程不断推进,“虚拟工厂/云工厂”模式有望大大激活产业链闲置生产力,形成产业集群大产能。


来源:万联网(文中思路、观点部分借鉴于资深产业互联网专家黄贵生)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相关新闻

返回
顶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