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影 |“被封杀”的华为 供应链金融还能“续链”吗?

2020-08-10万联网 ,曹雪艳

近来,美国政府对华为的封杀禁令以持续的热度为市场所关注。


2020年5月15日,美国商务部门发布了针对华为的第二轮禁令,这可以算是华为噩梦般的一天。在此次禁令中,华为的芯片获取渠道被重点针对,受禁令约束,华为在9月15日之后将无法继续获得台积电、三星电子等半导体芯片代工厂提供的高精度芯片,这也就意味着,华为在28nm以下的芯片获取上将出现“只减不增”的状况。


除与时间赛跑、自主进行芯片设计软件外,华为目前尚有另一线生机。据《华尔街日报》报道透露,美国芯片巨头高通公司正在游说特朗普政府,呼吁撤销对华为出售元器件的限制。假如高通的游说取得成功,那么将会极大的缓解华为当前的缺芯难题。而高通为华为说话,表面来看是对合作伙伴的“仗义出手”,从根本上来看则是基于全球5G发展的整体考虑——尽管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陷入断链危机,但世界始终是一个整体,没有哪个国家、哪个企业能够凭借单打独斗获得更美好的未来。

1


全球供应链断链危机下,华为是一个缩影


在2020年6月举办的2020 CDF TALK上,高通CEO莫伦洛夫提到,高通的成功与全球合作伙伴、行业和社区密不可分。没有哪家公司能够独立实现5G成功。它是整个行业的机会,也是合作的机会。莫伦洛夫的发言正是对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发展的准确描述——作为全球供应链的最大收益者之一,中国经济在全球化趋势下蓬勃发展,无数企业通过开展海外业务、布局海外子公司等手段迎来崭新发展。但是,也正是因其与海外市场的紧密联系,新冠疫情对让不少企业遭受重创,外贸服装、跨境物流、零售、海外留学等首当其冲,尽管国内疫情形势已趋于好转,但因仍陷迷雾的海外疫情,一批批企业正活在生死场。


华为既是其中的一个缩影,也是其中较为特殊的存在。


自2019年起,因美国政府对华为的多次禁令,华为在美国的业务开展受到了多重阻碍。2020年8月7日,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中国信息化百人会2020年峰会上表示,今年秋天将发布新一代旗舰机 Mate 40 将搭载华为自己的麒麟芯片。但是,余承东也坦言:“由于第二轮制裁,芯片在9月15号之后,生产就截止了,可能是麒麟高端芯片的最后一代,绝版。现在国内的半导体工艺上还没有赶上。”


对于面临的外部环境,华为呼吁半导体产业链上的伙伴应该全方位扎根,加强合作,快速探索出一套在美方“制裁”下生产制造半导体产品的方法,避免今后在更长时间段内在此领域被“卡脖”。“中国在产业链的纵深,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时代,中国的核心技术、核心生态的控制能力和美国等国家还是有差距。”正因如此,“我们要把我们的生态给构筑起来,要把我们的操作系统、我们的生态服务、我们的芯片、我们的设备、装备,我们整个基础的体系能力要构筑起来。对我们来说,制裁是很痛苦的,但同时又是一个重大的机遇,逼迫我们尽快地产业升级。”


余承东的发言道出了不少与海外市场关联紧密的企业的痛点。诚然,中国作为当前全球最大的贸易创造者,凭借物美价廉、纵横多产业的产品赢得了世界的青睐,但是无论是哪个产业,都有其最为核心的技术,如手机制造业的芯片、服装设计业的版权设计、医药行业的药品研发等,中国的海外市场布局在很多时候仍停留在代生产、代加工的初级阶段,而非凭借核心技术占据主导地位。一旦遇到如新冠疫情这类危机导致的全球各国的暂时性断链(从目前的海外疫情形势来看,这种现状仍将持续较长时间),企业业务受挫严重,同时对企业供应链上的众多关联方造成巨大波动,如华为受挫后,其产业链上的众多企业也遭受重创。


从根本上看,这仍是一场供应链大战。


早在1月30日,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就发表过新冠疫情将让企业重新考量其供应链、有助于加速工作机会回流到北美的言论,资深银行家、供应链金融与产融结合专家、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金牌导师沈亦文在《疫情将造成全球供应链的“去中国化”吗?》一文中表示,罗斯的发言所展现的其实并不是一个政治问题,而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供应链管理问题:企业/国家该如何调整其全球供应链管理体系,来应对类似的集中化风险与系统性风险?


沈亦文认为,影响供应链体系的因素很多,部分产业的生产制造与供应体系是否会从中国转移至其它国家,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也是要遵循市场化机制与经济学原理的。全球产业链高度关联相互依存,单一环节的供应链转移对于规避集中化风险的效果有限;此外,供应链管理的比较优势会随着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而不断变化,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势在必然,而且对中国未来的发展生死攸关。
毫无疑问,新冠疫情的冲击是对全球供应链体系的一次巨大考验,在产业链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各个市场彼此间高度关联相互依存;在系统化风险的冲击下,任何一个市场都很难独善其身。华为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另一方面因美国禁令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它是全球化背景下全球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其境况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是众多企业应该关注和思考的典型案例。


2



供应链金融布局能缓解“断链”危机吗? 



现在让我们将目光转向华为的供应链金融布局。


众所周知,华为作为绝对的核心企业,其产业链上下游遍布着大大小小众多制造商、分销商,而这些企业的正常经营是华为稳定产业链的基础之一。对华为来说,布局供应链金融得天独厚。


而华为确实没有浪费这个机遇。


华为官网公开信息显示,2018年4月25日,民生银行与华为联合创新实验室正式宣布成立,主要聚焦智慧金融场景、金融云、大数据、新一代网络架构、新一代绿色环保智能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七大领域,其中,智慧金融布局的重要场景之一就是供应链金融;2018年10月10日,华为和渣打银行共同宣布,将联合打造基于物联网(IoT)的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这一方案下,企业和银行系统将能够实时“对话”,借助应用编程接口(API)触发融资或付款项目。据悉,这一解决方案借助IoT和云能力,使银行能实时跟踪货物的移动状态,减少运营风险,为银行处理企业的融资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该解决方案以华为OceanConnect开放式平台为基础,集成了IoT、云计算和大数据等ICT能力,实现云端统一纳管IoT设备。


除物联网外,区块链也成为以华为为代表的众多头部企业布局供应链金融的契机。


以华为、阿里巴巴、腾讯为首的国内知名互联网大厂,已开始逐渐亮出自己在区块链方面的“牌面”,顺着政策方向助推发展。据“ ToB行业头条”分析,华为研发区块链是想应用这门技术、结合自身在物联网和5G上的优势,其应用场景基本是在供应链金融、保险、新能源交易等方面。


围绕核心企业展开、服务供应链上下游的供应链金融毫无疑问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利器,尽管华为的海外业务遭遇危机,但其基于区块链发力的供应链金融等仍在持续开展。对华为来说,供应链金融在此情此景下,更添加了一层修复其产业链、稳定其供应链的特殊意义。


(图源:新浪微博)


7月26日,果壳网动物学领域达人、新浪博主“冈瓦纳”基于对新冠疫情数据的分析,发布了一条受到万转的微博。在目前的严峻形势下,大坝之后的中国无法独善其身,众多与海外业务关联紧密的企业仍需重新考量其供应链,利用升级、转型或供应链金融等工具修复自身、开拓新路。这是一场不得不战的硬战,谁也没有选择的余地。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在线留言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