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 宋华:困境与突破——中国供应链金融发展的6大趋势

2021-04-01万联网 ,万联网

2021年3月30日,由万联网主办的“CSCFIS 2021第八届中国供应链金融创新高峰论坛”在深圳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以线下会议+线上直播联动的方式展开,邀请了国内供应链金融生态圈专家及企业家线下聚首,聚焦后疫情与强监管下的供应链金融,围绕“合规·数字·融合”展开深度研讨。

"

论坛现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宋华教授,带来了主题为“困境与突破——中国供应链金融发展趋势”的分享。以下内容由万联网根据现场速记整理,内有删减,未经嘉宾审阅,仅供业内人士参考学习。

 

宋华:尊敬的各位老总,各位朋友,今天非常高兴参加第八届供应链金融创新论坛,在今天这个时刻重新对供应链金融进行探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今天给大家讲的一个话题就是困境与突破——中国供应链金融发展的趋势为什么是这个话题呢?到今天为止,供应链金融已经讲了这么多年,那么,全球的供应链金融是一个什么状态?尤其中国目前处于什么状态?下一步我们需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这是今天可能需要去探讨的问题。

 

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供应链金融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全球的发展都是如火如荼。在2021年发布的供应链金融报告里可以看到,今天全球供应链金融的市场是以两位数、30%多的速度不停增长。所以说供应链金融已经发展到非常之快了。在中国也是一样,现在光是应收账款类就是27万亿。我们可以看到今天中国和全球的供应链金融发展非常迅猛,但是问题的关键是,这个数字一定说明供应链金融已经得到了广泛地运用和推动吗?

 

我想并非如此。

 

此外,从2017年一直到去年226号文,中央政府和各个部门都在不断推动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尤其是在今年的两会,国家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谈到了“创新供应链金融模式”。但问题的关键是实践当中我个人认为供应链金融已经走到十字路口这是我们需要深刻理解供应链金融的关键时刻。

 

 

困境

 

 

 

一方面,小微企业的的确确有着强烈的资金诉求,包括中央政府下达的文件也试图要去解决小微企业的资金问题。但是,目前,绝大部分的中小微企业根本无法找到资金。换句话说,供应链金融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讲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状态。另一个方面就是在过去这么多年里,金融机构试图要结合核心企业去拓展供应链金融,但是核心企业的问题在哪呢?核心企业对于供应链金融的热情很高,最起码我发现最近这一年多走到所有的大型制造业,人人皆谈供应链金融,人人都把供应链金融作为一个战略发展的重点,这主要是因为政府现在多次强调这个话题。但问题的关键是,核心企业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不太愿意和金融机构配合。换句话说,金融机构所要求核心企业做一些承诺或者一些配合,很多核心企业并不愿意。

 

 

比如说回购,尤其是在疫情之下,为了更好地去巩固发展市场,2020年很多制造业同意回购了,但是随着业绩逐步表现出来后,最近一两个月有大量的企业不愿意回购了。所以这是今天核心企业面临的问题,甚至一部分核心企业把供应链金融看作盘中菜,用我的话说就是“二银行”,这是产业端。

 

我们看另外一端,监管方。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从2017年84号文到2020年226号文,再到今年两会的报告。但收效并不是特别好,这是事实的情况。还有一个问题,从今年开始,特别是226号文之后供应链金融已经进入到了强监管。可是监管与创新如何平衡?我相信这是我们在管理方面面临的巨大挑战。当然还有一个是金融科技公司,这两年金融科技的呼声很高,但问题的关键是,根本找不到切入点,主要问题是什么?自身的盈利模式是什么?商业模式是什么?绝大部分金融科技公司并没有真的找到。为什么我说这是困境呢,因为这就是今天中国供应链金融所面临的极其现实的问题,我经常说的——“雷声大,雨点小”。

 

 

呼唤三层面创新体系


我个人认为,站在今天的时间点,我们面临三层面的创新问题。如果这三个层面不能够同步创新,那么世界上供应链金融的困境永远没有办法解决。这三个层面既包括制度环境层面的创新,也包括产业层面的创新,也包括金融服务的创新。这三个层面一定要做一个同步性的调整和变化。不仅如此,还要打两个基础设施:一是产业的基础设施,二是金融的基础设施。所以只有在这“三层面”、“两个设施”不断推进的情况下,困境才能突破。所以,现在到了我们去深刻理解这个问题的时候,即三层面创新的关键在哪?我想还是回归到各就各位。就是说不同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究竟应该把握什么样的原则,去推动供应链金融。

 

 

 

 

各类主体推动供应链金融的准则

 

 

 

一是产业企业,产业企业要想真正意义上去推动供应链金融,一定要把握六化:业务闭合化,产业企业不能就业务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或做一个业务的闭合,供应链金融一定是有很多风险的,会给你很多的挑战。管理垂直化,这是交易管理与物流管理的分离,包括信息化管理和巡察立项的分离问题,管理垂直化的问题也是产业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收入自偿化,这个概念一定是风险能够以一个确定的产业收益和价值回流覆盖,否则的话供应链金融没有办法去开展。交易信息化,这是产业企业需要做的基础工作。风险结构化,声誉资产化。这是过去的几年我一再谈到供应链金融管理的核心原则,这个核心原则更多的是针对于产业企业来讲的。

 

 

二是对于金融科技公司来讲,到底怎样才能有所作为,能够突破这个困境,走向真正意义上可持续的供应链金融。首要要把握的是,行为场景化,能不能通过综合性的信贷信息技术让整个交易行为、交易过程能场景化地呈现。资产穿透化,帮助金融机构来穿透资产做到资产细颗粒度的管理,这是考验我们的真功夫。管理精细化、经营预警化、信息治理化,建立良好数字治理的机制和模式。声誉数字化,是科技公司在推动供应链金融过程中我认为需要去解决的问题。

 

三是监管方和金融机构方,同样也是六个方面。管理前溯化、监管沙盒化,这是今天整个管理的必然趋势。规则体系化,我在后面会讲到,怎么能够让管理的政策,管理的制度更加具有体系化和有机化。规则互联化,各个部门的规则要相互贯通,相互融合。信息三体化,实际上,现在已经写进了226号文,数字化的主体信用与数字化的结构信用,与数字化物的信用三位一体的管理,这是很重要的,我称之为“信用三体化”。风控数字化,我想这是不同的主体在推动供应链金融的过程中需要把握的原则,这些原则不能坚守,供应链金融的困境无法突破。正是在这样的状况下,供应链金融具体应该怎么发展?

 

 

供应链金融未来发展六大趋势

 

 

 

我最近正好写了一篇文章,讲的是供应链金融的未来发展六大趋势。我想重申一下这六大趋势,我认为这是今天供应链金融必须要面对的,也是我们需要解决的。

 

 

第一个趋势,制度环境的完善和创新是供应链金融发展的保障。没有一个完善的制度创新,无论有多大的供应链金融模式,用了多大程度上的信息技术,这个供应链金融始终是有瓶颈的。所以制度创新非常重要。而制度创新的关键在哪呢?我认为在几个方面。一是公平交易环境和法规的建设,大家知道供应链金融涉及一系列与业务相关的活动。比如说交易事实的确立,交付,产品使用等等。因此在推动供应链金融沉浸金融环境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到交易的场景。比如说大家都知道去年我们国家制定了一个强化支付纪律,要求很多的大型企业必须要进行清线,应付账款。我个人认为这个制度很好,但这个制度是不是一个完善的制度,我个人认为并不完善。为什么?如果我们不能做体系化的公平交易环境建设,光是这一项支付纪律就会导致更加恶劣的状态。因为我现在发现很多的大企业由于支付距离的强行要求,就变成采用不签约、不确权、不承认获权事实转让的情况。换句话说,就是连一个根本的事实都不承认。我认为这是今天中国遇到的很大障碍。所以所有制度的线索需要从全周期整体供应链的角度完善,我强烈呼吁监管方对这个问题要有体系化的研究,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二是市场秩序的维护,如何界定供应链金融各个主体之间的地位?每一个企业在这个过程中究竟需要干什么事情,承担什么样的责任,除此之外应该从事哪些活动,合理的收益来源是什么我觉得这是今天制度建设需要进一步明确的。因为很多金融活动模式的创新,都是我们将来发展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比如今天业界里大量存在的基于应收应付的拆分流转,在这个过程中平台企业究竟应该承担什么责任,我相信这个问题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三是制度创新也是供应链金融未来发展的重要一环。这个问题是老大难问题,但是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包括对公电子账户、远程开户、身份认证、人脸识别等等。所以我认为未来一大趋势,一定是跟制度环境的完善密切相关。

 

第二大趋势,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是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基石。现在人人都在谈供应链金融的业务和产品,但是往往最容易忽略的是供应链金融的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不建,搭的楼再高也就是空中楼阁,一下子就容易跨掉。这里面的基础设施包括哪些呢?我个人认为有四大基础设施是我们将来需要去密切关注的基础设施。一是供应链金融中的信息与技术的标准建设,这个问题需要关注。因为今天很多供应链金融越来越对通讯技术密切结合,比如物联网、区块链等等,但是所有这些信息的获取、传递、应用是需要有标准支撑,这个最基本的标准和规范不成立的话,实际上很多的金融无法展开,科技发挥的作用也很难。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重要问题。二是除了应收应付之外还涉及大量的实际上,今年的供应链当中有大量生产的要素需要我们激活。比如在建筑行业里面,去年底我说,最大的问题是“三个函证三个金”把所有产业企业害的痛不欲生。哪三个函证哪三个金呢?一是投标保障金/函,二是履约保证金/函,三是质保金/函。我觉得这个基础设施是今天真的需要考虑的。就是除了应收应付之外包括发票、合约,各种函证的标准化、电子化、在线化,这个基础设施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去做。三是公共信息整合平台的建设。这个问题我也说了很多年,但是这个问题永远也没有得到解决,但是我希望将来能够得到解决,公共信息能不能够互联互通,否则的话就会造成新的问题。四是供应链金融产品和业务的基本规范,也就是供应链金融操作的基本要求和管理体系,这个还是需要有的。这四个方面的基础设施是今天必须面对的,这是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基石。所以不打好基石,供应链金融就不会成立。

 

第三大趋势,推动产业供应链质量的提升,这是供应链金融的前提。这句话我也说过很多年,供应链金融一定是基于供应链,没有高质量的产业供应链,我们就不可能有供应链金融的高质量。因此,未来我们的供应链金融质量的提升是金融的很重要一个前提条件。而这一点在什么地方呢?我觉得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打造围绕行业服务的产业生态,通过形成行业企业在网络平台上的集聚与互动,同时生态建构者提供围绕非核心业务的全方位供应链服务,从而营造产业供应链运营场景,再去推动供应链金融,这是我们今天必须要做的。我个人认为,单纯依靠核心企业的供应链金融绝对不是我们的未来,而且我现在越来越反感核心两个字。在产业企业里面凭什么要有核心,人人皆是核心,因为供应链是合作伙伴,所以我们更多推动产业生态的建设,这个生态的建设是我们的不二法则。所以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很多产业正是往生态的发展。

 

二是在建构生态的时候,落脚点在哪?一定是地方产业平台和产业集群。我最近在反思,国家现在在推行一些地方供应链金融试点的地区,包括一些供应链的试点企业。但是我现在反思到这种做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一个地方,某一个单一地方或者单一企业是不是真的能推动产业生态?我的答案是否定,不太可能。因此,真正的落脚点一定是地方产业平台和产业集群,只有真正服务了地方产业平台和产业集群,这个供应链才是真正具有带动效应和聚集效应。所以我觉得将来大家可能要更多关注这个点上的产业供应链质量的打造问题。我觉得这是可能要关注的一个点。

 

第四大趋势,服务场景与金融科技的双轮驱动是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动力。注意,我既没有说服务是动力,也没有说科技是动力,而是两者的双轮驱动是动力。就是不要唯科技而科技,唯东西而东西。要在服务场景和金融科技紧密地结合,而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一定要有服务的内容,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提出诉求。一旦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不能结合这一点,那么,所有技术都是无用的东西。所以我提出一个概念,千万不要出现信任盈余就是过高估计技术带来的运用,认为技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当然也不要出现信任赤字。我们要理性看待科技,把科技和服务场景结合起来。这个服务场景怎么结合呢?我认为这涉及产业方和金融方思考的问题。产业方一定要考虑产业运行中什么地方、什么环境、什么要素,需要借助我们的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实现数字化,这一点很重要。如果我们不知道产业当中需要实现数字化、科技化的地方在哪,盲目地去融合没有意义。

 

另外,如何应用现代的信息通讯技术系统的刻画和反映供应链的质量,怎么能够以金融机构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形式传递给他们并作为其借贷决策的依据,这是我们今天需要干的工作。哪怕技术做得再好,可是技术的格式和技术的形态并不能够为金融机构接受,是始终对接不了资金方的。所以打通这个过程可能是我们今天需要去解决的一个问题。第二,从金融机构来讲的话也要改一改,除了传统的征信手段之外,什么样的数字信息可以作为风控的重要来源?这一点我呼吁金融机构真的发自内心深处重新思考一下自己的风控体系。因为这么多年说供应链金融,可是传统的商业银行他们到底最终还是认财务报表。用我的话讲,根本对业务毫无感觉,如果这样供应链金融没法对接。

 

第五大趋势,构建运营以及金融服务中的数字安全治理将是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核心。在国家强调金融进入全面监管的情况下,对于每一个相关方都是一个考验。即如何去建立一个完善的数字安全平台?这样一个治理机制。这个治理机制的核心在哪?我觉得是两点。一是完善数字治理的多元主体与合作共享机制。换句话说,我们怎么能够不仅链接上下游,而且能够把数字穿透、传递到各个相关利益方,特别是监管方,大家协同进行信息数据的交流与交换,让监管也成为数字区块链网络中的一个节点。这个是今天真的需要考虑的。所以不要仅仅站在自身的平台角度和企业的角度看待数字的治理、数字的获取、数字的管理和数字的运用。我们需要和广义的利益相关方进行合作。用今天的一句话说叫“拥抱监管”,拥抱不是口头上的,拥抱一定是体系化的拥抱。

 

二是强化数字治理的系统设计与规划,这既体现在网络、系统、平台体系上的管理,也表现为治理标准的规范,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建设上。另外,数字的管辖权和可以分享的数字类型,这些问题是将来可能需要思考的。未来,谁能够建立一个清晰的,有效的数字安全的治理机制,我相信监管方一定对是开明的,是支持的。所以这一点是考验未来发展的很重要的一部分,还是那句话,不要把脑筋一天到晚弄在借贷上,如果把脑筋一天到晚弄在借贷上,会把自己作死。

 

最后一个趋势是发展,发展金融供应链是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未来。这一点是我们将来要考虑的。这一点我认为将来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两个维度,一是金融服务的密度,二是金融服务的深度,这两个概念是将来做供应链金融的时候一定要加以关注的。什么叫作密度呢?就是让更多的新型金融机构进入到供应链金融中,因为现在的供应链金融当中资金提供方仍然是传统的商业银行,但是个人认为,如果供应链金融仍然是靠传统的商业银行作为一个资金供给方的话,中国供应链金融绝对不可能有大的突破。因为要让传统的商业银行在短期内做到彻底性的变革,这无异于天方夜谭,根本不可能。因为他们的风险容忍度太低。所以大部分的商业银行,用我的话说,是高喊口号,无所作为。因此,必须要让一些新型的金融机构更快地,更多地进入这一行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新型金融机构加来进入的步伐。比如互联网银行,所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最近一些互联网银行,特别是在一些基于信用的融资和金融服务方面,他的容忍度要比传统商业银行高得多,是因为他们对风险的认知程度是不一样的。从两个方面来讲,一是我们的管理方必须要解放思想,不要认为商业银行是你们唯一的儿子,儿子多得去了,为什么只能是商业银行,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上一定要解放思想。二是作为平台方和企业方需要找更多多元的金融机构,这是我们今天去推动供应链金融需要着力的地方我把这个称之为“密度”。二是供应链金融的深度,深度是什么?就是让多元的金融机构协同开展供应链金融。因为供应链金融不仅仅是借贷,供应链金融的核心是为了激活整个产业的资金流。所以我经常说不要一天到晚盯着借贷。供应链金融涉及的业务非常广泛,有可能是在业务当中涉及的保险,也有可能涉及融资租赁,也有可能涉及支付的清分,也有可能涉及金融资产交易,是非常多元的金融服务。所以需要有着不同的视角,不同的金融机构发挥各自的优势,协同起来服务于产业场景。我把这个称之为金融服务的深度问题。

 

基于这些,我觉得未来供应链金融指日可待。所以这六大趋势的问题不解决、不思考,我们的供应链金融的困境就无法得以突破。所以希望各位朋友能够在这六个方面积极地探索,来推动供应链金融持续稳定有效的发展。我就讲这么多,讲的不对的地方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由万联网根据现场速记整理,内有删减,未经嘉宾审阅,仅供业内人士参考学习。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在线留言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