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论坛(二):双碳背景下的绿色供应链金融

2022-10-14万联网 ,毛莉

金秋9月,丹桂飘香。2022年9月27日,“天府之国”成都迎来了由万联网主办,简单汇、积微物联、五牛控股等合作伙伴支持的2022第二届中国(成都)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论坛此次论坛围绕“推进产业数字化实践 构建产融一体化生态”分享研讨,邀请了来自行业协会、核心企业、金融机构、服务生态行业的知名专家、企业家及高管等超200人共同参与,深度探讨平台化、数字化趋势下的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实践与机遇。


下午圆桌论坛环节,此次圆桌对话由万联网首席金融顾问梁超杰主持,与TCL科技投资部投资总监韩启明、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常务副总裁蒋洁萍、兴城投资集团财务部副部长邱昊、宏明双新董事总经理魏竞围绕“双碳背景下的绿色供应链金融”这一主题畅谈了绿色供应链金融领域的一些重要话题。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大背景下,绿色供应链成了新的发展趋势,在产业和金融的融合发展下,聚焦“绿色”,不仅可以实现中小企业的产业升级与绿色发展,同时也能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循环发展。针对双碳背景下的绿色供应链金融这一话题,几位嘉宾围绕话题纷纷各抒己见。


主持人(梁超杰):双碳背景下的绿色供应链金融,这个话题很有挑战性。俗话说,你永远赚不到认知边界以外的钱,在今天这个产业和金融对话的场合,重点定位为怎么样拓展认知,让你知道在这个行业别人在干什么,有哪些机会,多给一些开创性的探讨。圆桌上就这个话题,非常荣幸今天请到几位嘉宾一起来共同探讨。


韩启明:TCL是一家有40多年历史的家电终端企业,在过去10多年时间里它的业务一直在大量往产业链上游延伸,今天已经变成了跨家电、面板和新能源三大产业的综合性高科技制造集团。TCL集团战略投资部是负责并购和股权投资的,主要投资方向是绿色ESG方向,包括两年前收购中环股份以及这两年还投了大量产业链上下游和绿色材料相关的业务,也包括和简单汇联合的一系拓展光伏业务等。


蒋洁萍: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目前是全国唯一一家集碳排放权、用能权、排污权和水权四项交易为一体的环境交易机构,其已经形成4个环境权益交易,2项配套的交易,包括绿色技术交易和生态产品交易,以及以创新发展绿色金融、深入强化能力建设为重要抓手的“4+2+2”业务体系。


生态产品方面,今年2月份,国务院批准成都市构建国家级公园城市建设的总体方案,该方案里明确依托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建设西部生态中心,也是今年很重要的工作;配套服务工作方面,一个是包括能力建设、碳市场的能力建设。四川环交所2016年取得了国家发改委备案的碳交易机构的,同时也成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能力中心,要求碳市场能力建设覆盖西南、西北。四环交所在省内建了5个基地,建了4个省外基地,在做能力方面的工作;另一个服务工作就是绿色金融。环交所2017年成立了绿色金融专门的知识团队,目前打造的“绿蓉融”即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也是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基础设施,服务对象包括绿色产业相关企业(项目)、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在这个基础上,目前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又增加了气候投融资相关的工作,打造了四川省气候投融资试点平台。    


邱昊:兴城集团营收超过1970亿元,今年8月份财富杂志评选非常荣幸获得了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466位,中国500强排名第133位。截止目前,兴城总资产突破万亿,在成都市国企当中,无论是资产规模、营收均排在第一位。目前兴城集团下属主要有成都建工集团、人居地产、兴城供应链集团、红日药业、中化岩土、成都农商银行、兴城文投公司以及绿道公司等,其中绿道公司主要从事锦城公园,总面积达到133平方公里的公园建设,7月成都市民已经可以享受骑行绿道一圈100公里,8月份取得了四川环交所首单绿色融资,开辟了行业先河。 

 

魏竞:成都宏明双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58年,前身是国有企业,2000年7月改制成立成都宏明双新精密模具零件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9月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更名为成都宏明双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为川投集团下属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致力于以3C为核心领域的精密零组件的研发制造,主要为国内国际3C体系行业应用企业服务。宏明双新主要的核心是以研发、设计、制造,同时还有全产业链,包括零件组装等,在行业细分领域里面得到了国内和国际客户充分认可。关于绿色这一块,宏明双新跟国际国内大客户在政策和需求的双重背景下深度参与,不管是战略规划还是整个组织、产品产出都完全达到绿色。供应链金融方面,母公司川投集团旗下的川投云链几年前开始跟金融机构包括银行等共同在产业链做了一些融资,效果也非常好,形成了一个多赢的局面。


话题一:双碳规则推动产业不断变化


主持人(梁超杰):第一个话题,咱们先从实业环节上看,怎么理解传统的供应链跟绿色供应链?现在是怎么做的?跟传统相比又有什么样的作用?


魏竞:绿色供应链首先强调绿色,第一是绿色思维,第二是绿色战略,第三是绿色规划,第四是绿色过程或者绿色实践,第五是绿色产出或者产品。在绿色供应链这一块,我们有主动的一面,也有被动的一面。主动的是宏明双新是川投旗下一家国有企业,有社会责任感,首先在整个决策层和思维上面就在强调绿色,在战略规划中不管是环保还是双碳也都是按照国家相关步骤来进行规划的。在实践中,特别是做精密零部件的企业往往都会有一些排放的问题,现在宏明双新做了一些投入和研发,完全用环保的清洗,达到了零排放;最后产品交给客户,也能完全达到客户甚至超过客户要求。另一方面,对供应链上的供应商,我们同样也要求供应商逐步按照绿色理念去做,包括做融资也是。


绿色有两个,一个是主体要绿,第二个就是贸易背景要绿。强调主体绿一步到位可能比较难,但是做的项目一定要绿,在培育产业链上面大家逐步形成统一绿色。

关于供应链变绿这一块,宏明双新最主要的就是在做新项目时要求在环保上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在排放上要求同比。首先,对供应商要求碳排放跟之前比不能增、只能降,比如在行业里要求降50%以上,在排放上面基本上达到绿色。另外,在碳足迹、碳改造过程中,从成本和收益方面来看,客观的讲短期内可能投入会大一些,但是长期来看收益一定是受益的,这个受益最主要就是得到客户的认可后订单或者合作机会更多,同时也会给公司带来一些隐形收益。


蒋洁萍:四川环交所在做碳改造的过程中,平台有几个主要功能,其中之一就是针对金融机构帮他们进行识别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企业从资金需求角度上来说,一般项目减排能力这一块是比较清晰的,所以我们能够把项目绿色程度以及减排带来的相应碳减排效应会反馈出来。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本身有一些碳排放的要求,比如央行的碳减排支持工具,它就要求商业银行在给央行进行申请再贷款时需要把这个项目带来的碳减排效益有清晰的计算模型和清晰的计算公式和相应的报告。针对一个产业,我们可以用核算工具知道带来了多少碳排放,但是并不能减排了多少,而像宏明双新一些项目的减排通过供应链模式就能把项目的具体产品纳入到碳减排和碳排放足迹里面来。在双碳背景下,我们减碳的效应就能够评定相应的支持,同时定价也能更倾向于企业。另外,省市也有一些政策给予企业一些支持和补助。


邱昊:成都市政府提出要建设公园城市总体目标,公园是城市当中的重要设施和重要的标志物。兴城集团目前投资建设的133平方公里的锦城公园,从经济效益来说投入是很大的,从社会效应来说它对生态环境的提升价值也是不可估量的。在公园建设过程当中,同时要考虑未来运营,至少要保持财务的可持续。怎么做呢?前面提到的碳资产交易,其实也是在挖掘它的资源。从锦城公园资产梳理可以发现,该公园每年可以吸纳超过1900吨二氧化碳。此外,公园有24万株绿植、一些草地以及还有正在抓紧建设的10万亩高标准农田这方面也将带来经济效益。


另外,在拥抱双碳经济里面,也要学习境内外对于双低碳的不同政策,比如在境外对绿色认定是不同标准和不同场所,境内也分CCER和CDCER;所以对标兴城集团内部的资源,我们作为集团内部资源整合者,就要整合涉及到这部分双碳资源,然后进行方案设计,最后快速拿出成果。比如在四川环交所的融资,从7月1日开始研究学习之后很快拟出试点方案,我们争取在一个月时间完成了,就是边学习边规划的安排。


主持人(梁超杰):欧美现在俄乌地缘冲突情况下,正在改变一些初衷。碳发展还会一如既往吗?会不会反复呢?


主持人(梁超杰):TCL在光伏、新能源等实业领域跨界做的非常好,现在分布式光伏感觉也起步很大,当时是怎么想的?会不会去延伸?


韩启明:TCL涉足光伏行业,其实还不算跨界第一人。真正要说从产业外跨入到光伏行业的还有成都本地的代表通威股份。通威是从鱼饲料起家的,2013年,刘汉元主导在合肥电池工厂的收购真正推动了从行业外亲自下场,而且花了6年时间把通威太阳能做成全世界最大的光伏电池生产企业,也是TCL后来收购中环的重要客户。TCL去年40周年庆,也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走过了40年风风雨雨,这个过程中其实TCL也是在不断的去拓展自己的边界;从最早的王牌彩电到上游的显示面板,做完这些业务之后正好抓住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机会完成了对中环半导体的收购。在完成了中环收购之后,TCL一方面继续加大在数字化领域的投资,帮助自己把大规模的工业制造能力这个长板锻得更长,另一方面也帮助其做下游业务延展。后来,TCL又把电站事业部单独的拆分出来了成立了光伏公司,并且利用提供系统组件+逆变器+支架系统,提供给终端用户,同时简单汇在里面也扮演了绿色资产持有者的角色。


主持人(梁超杰):对外在产业碳改造以及产业双碳转型过程中,TCL有没有更多的方向?


韩启明:有的,我们叫做绿色产品定义。老产品家电方面,TCL在两年前的时候传统的业务又迎来绿色产品认证工作,也是第一批在电子协会帮助下拿到产品碳标签的第一家企业。在新能源产品上,TCL是致力于做低碳产品,今年6月份和上游的供应商投资了110亿在内蒙呼和浩特建立了颗粒硅材料生产工厂,其利用新技术使二氧化碳排放能耗比过去传统产品要低三分之二,这也是TCL利用投资来驱动绿色产品的标杆性事件。


实际上,今年TCL除了投资上游颗粒硅材料生产厂之外,还投资了很多产业链相关的绿色材料,目的都是为下一步TCL中环产品升级,产品的碳足迹和绿色工厂做铺垫和准备工作。


主持人(梁超杰):上面韩总讲,一方面国家有政策规则在驱动,另一方面企业也有动作。魏总,你觉得在哪些方面对企业生产提高了效率呢?


魏竞:首先是国家政策要求和引导,其次是客户有要求。我们真切感受到企业在真正规划层面和战略层面在整个制程当中严格按照绿色。举个例子,我们电子产品、技术结构件冲压出来以后都需要清洗,可能传统的都或多或少含有有机物。但随着客户的要求和政府引导要求以后,我们通过技术进步把这一套完全做到随机清洗。从环境角度来说,这个就是说我们源头环境改善很明显,以前那个气味就比较大,另外随着技术进步,碳成本也越来越低了。对员工来讲,以前都不愿意去这个车间,现在到这个地方去完全没有问题,这个就是一个最大的变化。


在研发这一块,宏明双新是高新企业,研发投入占全年10%左右。研发分为两大块,一个是模具研发,另一个是后端制程研发;研发投入比较大,应该说见到的效果非常明显。


主持人(梁超杰):双碳规则推动我们产业在不断变化,在拥抱变化的过程中,既要我们在能源、财务上面做投入,更重要的是思维、战略、策略、具体行动。而这种变化中,TCL就体现得很充分,它的产业实际上也在不断推陈出新。我想第一个环节分享,大家应该有所认知,双碳是不得不做的事,可能主动的话能赢得更多的主动。


话题二:双碳背景下的绿色供应链金融实践


2022年,我国供应链金融依旧稳步前行,国家也一直持续出台各项政策支持,在数字科技铸就的时代浪潮下,供应链金融在产融结合的基础上日益焕发出更强的原动力,未来令人充满期待。


主持人(梁超杰):金融机构里面对于绿色金融还有很大想象空间。尤其是对于新能源改造或者碳改造的周期是很长的,但是银行现在的产品如果把它当做信贷支持,监管部门政策是不配套,也是错位的。韩总这边来自实践的做了一些融资配套,给大家介绍一下。


韩启明:我先说一个反面的例子,再说一个正面的例子。反面的例子是在1年半以前,当时刚刚启动在宁夏银川TCL中环六期工程的建设,我们和当地银行做沟通说这个项目是一个生产绿色产品的项目,是不是可以得到绿色贷款之类的这样的优惠政策?因为当时关于绿色金融政策也刚出台,银行那边研判政策也需要一些时间来学习,所以给答复说要企业自己先举证,证明这个产品的绿色性,然后才能去申请绿色贷款优惠。当时我们又还没有这个产品碳足迹证书,最后银行贷款自然也是没有享受到相关绿色优惠政策的,而这也导致我们后面更有动力做碳标签、碳认证这个事了。


再来说一个正面的例子,TCL简单汇这两年一直走在绿色供应链金融创新的道路上;集团层面去做TCL中环电站事业的分拆和分布式户用光伏业务推广也是去年年底,而简单汇是去年年初的时候就已经领先于集团率先去试水户用光伏市场,包括和重要的产业合作伙伴一起拓展了户用光伏金融模式比如持有用户绿色资产,这实际上就可以理解为是一个租赁平台,是持有绿色资产的一个主体。


我们都知道一些大的央国企他们直到今天像对于农户屋顶上的绿色光伏资产这种其实是不愿意持有的,原因是觉得农户信誉、农户承受风险的能力低,再有本身这个业务涉及的主体数量以及地域分散,对于央国企来说也不是一个太喜欢的商业模式。但我们知道中国有9亿农民分布在300多个城市的乡镇,他们恰恰是最需要去接触绿色光伏、绿色电力的这群人,而且伴随着中国光伏制造业20多年发展,今天的光伏发电其实已经比火电更有成本优势,农户自发自用情况下可以享受3毛多的光伏电价;因此,这也是我们企业在主动探索找到适合自己定位的商业模式。  


主持人(梁超杰):魏总,我问一下,宏明双新有没有做光伏?


魏竞:没有。成都的光照条件差,严格意义上是不太适合做光伏。但是我们也要响应客户的要求就是现在的规划至少照明用电这个问题要解决,虽然说成都不是特别适合做光伏,但是我们还是要做一个示范,要去做这一块。


主持人(梁超杰):刚才讲也讲到绿色信贷,作为企业你们有没有在实际中享受到政策?


魏竞:绿色信贷有,但是比较艰难。我们跟两家银行合作,有一家比较好,另一家比较难一些。作为企业的体会就是国家政策都有,但是这个标准不是特别清晰。不同的人掌握这个标准是不一样的,有些银行就认为像我们这个企业是达到绿色没有问题,但可能在跟另外一家银行眼里,就认为我们绿色还不够绿。在供应链上面,供应商这个问题就更明显了,国家政策要求是既要有主体绿又要有背景绿,这个主体要完全达到绿确实在当前有难度。作为企业来说,这一定是逐步的过程,比如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补贴一开始标准比较低,后面逐步提高,我们也希望在此呼吁国家政策或者金融机构在绿色信贷这一块的政策能不能把标准适当放低一点,然后再逐步把标准提高。


邱昊:兴城集团去年9月28日发了境外的中票,我们一开始没有计划去做绿标认证工作,但是推进过程当中,突然发现在政策大背景下面,境外在这方面融资当中会有一些优惠政策,所以我们就主动找到境外的一家绿色评估机构进行沟通,得到他们比较好的设计方案,并最终取得了境外绿色认证。我们在去年发行的3亿美元的境外债,也创造了当年中西部企业境外融资的新低。


另外,境外关于绿色融资的背景,去年兴城集团也获得了香港交易所绿标补贴,虽然金额不多,但是还是起到比较好的示范作用。今年在梳理自身一些绿色资产当中,发现集团旗下的绿道公司原有绿植绿地吸收二氧化碳,而且具体的数值也得到第三方认证,这个认证也符合成都环交所相关准入要求。在推进业务过程当中环交所开启了绿色通道,其中很多操作都是首单创新的,最后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未来,兴城集团将进一步整合所有下属企业绿色资源,包括兴城人居现在正在申请绿色建筑认证等。后续也希望得到金融机构绿色金融政策的支持,绿色票据方面兴城集团也正在研究,争取后续后续会有比较好的成果展现。


主持人(梁超杰):蒋总,刚才讲了咱们四川环交所这边有银行发债、制定规则,也是连接各方的,能不能跟我们讲讲现在金融产品有哪些国家级支持政策?


蒋洁萍:作为交易所来说,前面提到的4+2+2体系里面,绿色金融服务是属于后面这个2。在前期开展环境交易过程当中,我们认为能够为客户带来更多的这种服务,所以才增加了绿色金融服务工作。前期其实像碳排放权,现在目前全国纳入的是火力发电这一部分,另外四川省用能权交易,跟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是错位发展,我们目前是水泥、钢铁、化工、陶瓷等这几个行业。这些行业里面的企业都是高排放、高耗能的企业,实际上它们有很强烈的转型的需求,要上很多项目才能去减排到某个程度,这就是具体的一个抓手;而为这些企业提供服务的这些环保企业就是专门做污染处理的企业,也是中小微企业。另外,围绕高排放、减排量交易市场的项目业主,对全部都是新能源或者说清洁能源减排效应的这些行业,比如风电、光伏、水电这些也有融资,我们搭建这个平台,把客户资源推介到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比如他看不出来绿还是不绿,绿到什么程度。金融机构有识别绿这个需求。针对金融机构,可在我们平台上发布绿色金融产品,实现金融机构内部业务系统与平台的对接,提高业务响应速度和达成率等。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前期在平台上也发布了四川省绿色企业评分评价标准;去年的时候我们作为主要起草方,也起草了四川省地方标准绿色企业服务导则和绿色项目服务导则,下一步就要运用这个标准进行绿识别;我们现在标准基本使用的基础是国家发改委牵头发的“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和人民银行牵头发的“绿色债权支持项目目录”,另外银保监也有专门的绿色贷款制度;而在这个识别的过程中,每一个项目都会匹配它对应的方面来进行识别,以供金融机构使用。现在我们在开展的一些工作,但这种方式前期还比较原始。我们这个事情是发改牵头,特别担心项目存在“洗绿”“漂绿”的关系,所以需要人工评审、申报。不过这种人工审核申报方式效率太低了,我们现在也在不断学习提高效率,也期望在下一步绿色金融2.0版涉及到转型金融、气候投融资等相关工作能够整合,把效率提高起来。


主持人(梁超杰):最后一个环节,绿色供应链金融作为一个全新的但发展非常迅速的领域,请各位专家给我们线下的在座的各位及线上的一直还在坚持的朋友说一句话。


蒋洁萍:双碳经济下,希望下一步供应链金融跟绿色金融和碳金融能够有更多的融合发展,共同的来实现我们双碳目标。


邱昊:双碳背景下,给最需要的人带去最需要的金融服务。


魏竞:“3060”双碳目标的提出,我们作为企业家,责无旁贷,努力奋斗。


韩启明: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TCL将继续在绿色供应链金融上为各位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希望我们一起在绿色金融供应链道路上砥砺前行,奋斗不息。


主持人(梁超杰):感谢四位专家,分享得非常好。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对供应链变革正在路上,而且可能会以我们想象不到的速度和形态不断发生变化,今天几位专家分享探讨,期望能够给大家带来新的一些知识,打开一些新的蓝图,发现一些新的商机。预祝大家不断进步,持续成功。


来源:万联网(以上内容依据现场演讲速记整理而来,内容有删减,仅供参考学习)


拓展阅读:

2022第二届中国(成都)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论坛成功举办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在线留言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