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宗贸易业务风险管控!浙江要求省属企业聚焦主责主业,严格恪守贸易业务“底线”“红线”、强化货权风险等管理

2023-09-07万联网 ,供应链金融智库

近些年来,在大宗商品贸易过程中,仓储物流及贸易融资方面时有问题出现,相关纠纷屡见不鲜。因此,大宗贸易风险防控是企业避免损失的基础,也是大宗商品贸易企业实现持续发展和稳健经营的重要环节。

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新一高”的决策部署,指导推动省属企业树立正确业绩观,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加快实现大宗贸易业务高质量发展,此前浙江省委组织开展了省属企业虚假贸易业务专项整治行动,发现部分企业大宗商品贸易业务领域存在合规风险;同时,为进一步规范省属企业贸易业务,有效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风险防范,浙江省国资委近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省属企业贸易业务风险管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根据《通知》,浙江各省属企业在开展大宗贸易业务时要严格恪守贸易业务底线红线,建立全过程风险管控机制,切实强化货权风险管控,优化完善客户信用管理,注重价格风险管理,加强资金信用输出管理,强化责任追究考核约束,持续完善闭环管理长效机制。

其中,在严格恪守贸易业务底线红线方面,《通知》明确各省属企业要进一步增强贸易业务风险防范意识,树立合规经营理念,规范贸易业务行为,不得开展以贸易业务为名、实为出借资金、无商业实质的融资性贸易;不得开展没有融资性质,但缺乏实物流或资金流、已完全脱离贸易实质的空转、走单、循环贸易等; 不得开展资金占用大、盈利水平低、业务风险高、收益与风险严重不对等的贸易业务。

在健全风险防控机制方面,《通知》要求各省属企业要建立健全以贸易风险管理为导向、合规管理监督为重点的内控体系,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风险管控机制,强化事中控制,建立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大额预付款、应收账款、库存、不良逾期率以及资产负债率等指标的实时监测,加强对客户的实时动态管理;并强化事后处理总结,定期组织开展内部检查监督,建立止损机制、违规处罚机制等。

此外,在加强大宗商品货权风险领域管控方面,《通知》提出各省属企业要积极探索货权管控可视化、数字化,做到业务可溯可查,全程管控货物流向,切实降低货权风险。规范物流供应商的准入评估和动态考核,加强物流合同、物流单据和仓储管理,探索实行实时监控,通过“四不两直”方式常态化开展库存盘点,对合作仓储、物流公司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台账核对和实物检查,确保账实相符加强货物进出库管理,入库须取得真实有效的货权转移凭证和发票,严格查验货物品质,出库须严格执行出库审批流程,以正式的提货单作为放货指令,及时取得客户确认收货凭证。

浙江省国资委将持续深化财务监管机制、审计监督机制、风险追责机制、考核约束机制、重大事项报告机制等五大机制,把省属企业贸易业务风险作为年度财务决算审核批复、专项检查等财务监管工作重点,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第三方审计监督作用,对年报审计中未能充分揭示企业贸易业务风险、甚至故意隐瞒的中介机构,采取质量评价降级、禁入等惩戒措施。对违规开展贸易业务造成风险或资产损失的企业,严肃追责问责;强化业绩考核约束,对贸易风险事项或损失按规定进行考核扣分;健全省属企业季度重大财务风险与金融风险报告制度,强化重大贸易业务风险化解、处置、追责、考核,形成闭环管理体系。

全文如下:


各省属企业、委直属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新一高”的决策部署,指导推动省属企业树立正确业绩观,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加快实现大宗贸易业务高质量发展,前期我委组织开展了省属企业虚假贸易业务专项整治行动,发现部分企业大宗商品贸易业务领域存在合规风险,为进一步规范省属企业贸易业务,有效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风险防范,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严格恪守贸易业务底线红线。各省属企业要进一步增强贸易业务风险防范意识,树立合规经营理念,规范贸易业务行为,不得开展以贸易业务为名、实为出借资金、无商业实质的融资性贸易;不得开展没有融资性质,但缺乏实物流或资金流、已完全脱离贸易实质的空转、走单、循环贸易等; 不得开展资金占用大、盈利水平低、业务风险高、收益与风险严重不对等的贸易业务

二、建立全过程风险管控机制。各省属企业要建立健全以贸易风险管理为导向、合规管理监督为重点的内控体系,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风险管控机制,将风控嵌入贸易业务全流程强化事前防范,注重可行性论证,加强合规性审查,关注贸易真实性、对方资信情况等关键要素,全面研判风险,谨慎选择行业客户、商业模式。强化事中控制,建立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大额预付款、应收账款、库存、不良逾期率以及资产负债率等指标的实时监测,加强对客户的实时动态管理,关注合同履约情况,出现重大风险时,及时启动应急处理机制。强化事后处理总结,定期组织开展内部检查监督,建立止损机制、违规处罚机制

三、切实强化货权风险管控。各省属企业要积极探索货权管控可视化、数字化,做到业务可溯可查,全程管控货物流向,切实降低货权风险。规范物流供应商的准入评估和动态考核,加强物流合同、物流单据和仓储管理,探索实行实时监控,通过“四不两直”方式常态化开展库存盘点,对合作仓储、物流公司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台账核对和实物检查,确保账实相符。加强货物进出库管理,入库须取得真实有效的货权转移凭证和发票,严格查验货物品质,出库须严格执行出库审批流程,以正式的提货单作为放货指令,及时取得客户确认收货凭证。

四、优化完善客户信用管理。各省属企业要高度重视客户信用管理,严格客户准入条件,审慎评估客户资质,谨慎选择资金实力不足、资信状况较差的中小客户。严格履行尽职调查,结合客户整体实力、业务规模、历史合同执行情况、处罚情况、社会舆情等综合量化考评客户。建立客户授信管理体系,严格客户授信审批程序,不得与未授信、超出授信规模或授信期的客户开展业务,不得在无风险评估、无风险控制措施的情况下对客户新增授信。建立客户风险预警报告机制,动态跟踪客户风险,获取客户财务数据和经营数据,实时掌握其资信情况和履约能力,动态调整客户信用等级、授信额度、授信期限等。对存在风险迹象的客户,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成立工作小组,专人跟踪监控,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化解存量业务风险。

五、注重价格风险管理。各省属企业要加强市场分析研判科学把握贸易行业发展态势和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建立有效的价格管理机制。鼓励合理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对冲大宗商品价格和利率汇率波动风险,稳定生产经营。建立健全金融衍生业务管理制度,以降低实货风险敞口为目的开展金融衍生业务,业务规模与企业资金实力、交易处理能力必须相适应,不得脱离实体业务需求进行金融衍生业务的投机交易。关注商品价格下跌幅度是否超过客户预付款项,及时要求其追加资金保障或资产抵押。

六、加强资金信用输出管理。各省属企业要根据所属贸易企业净资产规模、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管理情况等,合理确定贸易企业资金信用输出限额。对标行业内同等规模贸易企业,设置合理的资产负债率和不良逾期率管控线,一旦超出管控线,则现有资金信用输出限额不得增加或适当下调。优化完善大额资金分级审批制度,对需要预付以及需要开具汇票、保函等资金信用输出的贸易业务,进行全过程动态跟踪和实时监控,有效防范资金风险。鼓励加快司库体系建设,实现资金全流程风险管控。

七、强化责任追究考核约束。各省属企业要落实责任追究的主体责任,加大对所属贸易企业指导力度,对于巡视、巡察、审计、监督检查发现的贸易业务风险和问题,逐项逐条进行追责问责情况“回头看”,对新开展的虚假贸易业务一律从重从严处理确保追责问责到位。牢固树立正确的业绩观,完善内部业绩考核办法,强化对风险事项或损失的考核,同时因企制宜、因业施策进一步突出质量效益效率,取消或弱化规模指标考核,做强做优主业实业,加快高质量发展。

八、持续完善闭环管理长效机制。各省属企业要将贸易风险管控列入集团风险管控体系,建立与贸易业务风险程度相匹配的风险管理机制,细化董事会、经理层、业务和财务部门、法律和风控部门的风险管控责任。压紧压实内部审计监督责任,将贸易业务作为内部审计监督检查和内控抽查评价工作重点,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加强常态化监督检查,持续完善内控体系建设,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强化贸易风险感知、研判、预警、处置、阻断和消除的全链条闭环管理,不断提高企业风险防范和管控能力。

       省国资委持续深化财务监管机制、审计监督机制、风险追责机制、考核约束机制、重大事项报告机制等五大机制,把省属企业贸易业务风险作为年度财务决算审核批复、专项检查等财务监管工作重点,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第三方审计监督作用,对年报审计中未能充分揭示企业贸易业务风险、甚至故意隐瞒的中介机构,采取质量评价降级、禁入等惩戒措施对违规开展贸易业务造成风险或资产损失的企业,严肃追责问责;强化业绩考核约束,对贸易风险事项或损失按规定进行考核扣分;健全省属企业季度重大财务风险与金融风险报告制度,强化重大贸易业务风险化解、处置、追责、考核,形成闭环管理体系。

文件内容来源浙江省国资委,万联网综合整理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在线留言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