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战略下,滴灌通宣布裁员四分之一!资金压力凸显,“收入分成”融资模式惹争议

2024-05-30万联网 ,毛莉

知名创业公司滴灌通再次卷入争议。5月以来,“领头羊计划”让滴灌通陷入“付费上班”的舆论漩涡;另一方面,超过100人、占比达四分之一的裁员,进一步让公司站到风口浪尖上。

据证券时报近日消息,滴灌通近期向员工发出内部信,宣布旗下100多名员工将遭换岗及裁员。

对此,滴灌通回应表示,作为一个创业公司,这是滴灌通自成立以来我们不得不做出的最艰难的决定之一。过去两年,自有资金直接投资打造样板,进展顺利,惯性上增长过快,管理层当时的认知不深刻,虽已察觉但控制不够。作为一家持牌交易所,必须时刻留足长期战略储备资本,为市场发展留出更多时间和空间,进而把大钱投进小店的使命胜利达成。

从今年1月《滴灌通澳交所通用标准》发布后,滴灌通已经全面专注交易所平台运营,让市场的力量充分释放,不再适合继续保持高速的自有资金投资。因此前期为直接投资而提前配置的相关人力与资源,和新阶段新任务就不太适应了。“留足战略资本,也意味着我们必须时时刻刻严格控制我们的运营成本。这就是我们不得不做出减员调整的根本原因。”滴灌通表示。

据了解,今年5月中旬滴灌通向员工发出全员信,宣布了公司最新的战略规划,即“领头羊计划”和“ETF计划”。据悉,公司整体架构会在5月底完成,战略规划是专注市场建设和交易平台发展,包括推动更多市场投资人参与、中央交易系统ETF,以及信息披露、估值、风控和投后资产管理等,以期吸引和赋能更多的参与者参与到以澳交所为中心的滴灌通生态来。

而随着滴灌通“二级火箭”战略启动,公司相关部门的组织架构也需要随之调整。这次调整包括换岗与减员,涉及到不同地区办公室一百多位员工。公司为员工提供了N+3的离职补偿。

什么是“领头羊计划”?

滴灌通公布的所谓“领头羊计划”,员工自己募资100万,滴灌通配资900万,成立一个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顾名思义,SPV是为了“某个目的”而设置的“载体公司”,你可以将其理解为“特定目的空壳公司”。

在滴灌通的SPV中,员工将成为合伙人,组建小团队,负责日常运营、业务决策、对外投资。以前你是为投资人找项目,而现在是为自己从茫茫市场中挖掘优质资产再到滴灌通澳交所挂牌。

有哪些限制呢?第一,投资的项目需要符合滴灌通的风险偏好,例如爱跑路的健身房不能投。第二,员工自己也别想着拿钱跑路,团队每年的费用支出合计不能超过100万。

至于分成模式,我们也相当眼熟。和投资门店一样,滴灌通也采用与SPV联营的方式,由SPV向滴灌通提供净收入分成。滴灌通回本前,分成比例70%;回本后,分成比例35%。对于净收入减去分成和运营成本后的收益,SPV可以自由支配,比如发奖金,但是奖金也不能超过当年结余。

退出方式则有两种:

第一种是联营退出。如果累计分成达到目标倍数,团队有权决定提前结束联营,并转让SPV。具体倍数要求:第一年1.08;第二年1.16;第三年1.24;第四年1.32.....

第二种是风险退出。滴灌通会在“年度、半年度、季度”三个窗口期考核预期回本进度,如果SPV没有达到回本底线要求,就会被清算。

回本进度为:2024年12月底5%、2025年6月底15%、2025年12月底40%、2026年6月底60%、2026年12月底75%、2027年6月底100%。

如果从原定开始时间看,留给SPV的100%回本周期大致为36个月,对比滴灌通投资门店的48个月平均联营期,压力实实在在给到了“领头羊”头上。

根据草案:如果滴灌通回本,将全额退还100万;如果发生清算,剩余规模1000万,100万全退;如果资产净值小于600万,100万不退;处于600万—800万区间,少于1000万的部分由员工承担10%。

也就是说,599万和600万之间差的不是1万,而是60万。

目前来看,“领头羊计划”似乎不是强制报名。滴灌通的原话是:“公司决定推选出一批优秀骨干,将分成若干小队,由公司出资,团队跟投一部分,形成一批侧重点不同的专业投资机构,分头探索不同领域的投资策略。”

但滴灌通也承认:“这会带来公司组织架构的调整,因此不得不取消或调整部分岗位。”此外,这次滴灌通还发了一个通知:如果所投项目存在应开店但未开,闭店,欠款的情况,需要按细则停发奖金或者追偿。

“是不是滴灌通没钱了?”

这样的变化有迹可循。

今年初,滴灌通宣布已经全面专注交易所运营,更多地做“裁判员”和“服务员”,更少地做“运动员”, 让更多的市场力量来共同攻克小微融资难的问题。

正如全员信中提及滴灌通已经全面进入了“第二发展阶段”,内部称之为“二级火箭”启程:在“一级火箭”阶段,滴灌通用自己的钱,自己的力量,测试滴灌通模式的可行性在投资小微门店这个历史性难题面前,借中国数位化革命的成功,闯出一条新路,为世界建立样板。在“二级火箭”阶段,滴灌通凭藉前面的成果,完成了滴灌通澳交所市场建设的基础,开始组织市场的钱,市场的力量,开始真正攻克投资小微门店这一全球的历史难题。

第一阶段的探索,滴灌通不仅创设了一系列收入分成产品,并打造了保障产品运营的ARM系统、交易所系统,以及配套的全流程系统、演算法模型、风控体系等等。投资门店超过13000多家,累计金额超过40亿人民币。

而所谓“二级火箭”由三个核心组成:导航系统、动力系统、护航系统。导航系统即前面提到的“领头羊计划”;动力系统内部名称叫“中央交易系统ETF”;护航系统涵盖四大新功能:资讯披露、估值、风控和投后资产管理。

滴灌通提到,“二级火箭”将为澳交所带来全新的阶段面貌,具体的设计已经基本成型,下一步还需要与包括监管部门在内的相关各方充分协商,目标是今年下半年逐步向市场推出。

但正如外界猜测:通过领头羊计划,如此大张旗鼓面向员工“募资”,滴灌通发生什么了?对此,滴灌通内部邮件回应:大家会问,“是不是滴灌通没钱了?是不是前期投资效果不好?答案也很明确:不是!我们在探索的对全世界都是一个新的领域,没有我们的勇敢和无知,没有人会做这个大钱投资小店的事。”

尽管滴灌通在邮件中强调:“公司将坚持尽可能让转型给同学们带来的影响减至最小。”但争议依旧如影随形。

饱受争议的“收入分成”模式

滴灌通的出现,因两位金融圈知名创始人而极具关注度:港交所前CEO和摩根大通中国区前主席李小加,以及东英金融集团创始合伙人、开创了中国“红筹股”上市模式的张高波。

一个为人熟知的版本是,创办滴灌通的想法,在李小加掌舵港交所期间就产生了。彼时李小加意识到中国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和传统金融工具不匹配,对此,他找到了一个“非股非债”的办法也就是日后饱受争议的“收入分成”模式。

简单说,这是一种基于收入的融资模式。核心产品为每日收入分成合约(Daily Revenue Contracts,简称DRC)。DRC非股非债,投资方不要求创业者出让股权,也无需企业承担固定的还款义务,而是按照企业未来收入的一定比例进行分成,作为投资回报。


(投资者参与滴灌通市场的路径——图源:滴灌通白皮书)

2021年,滴灌通宣布完成5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后正式成立。

“滴灌通”的名字灵感来源于以色列的滴灌技术,这一技术让以色列从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发展成为了农业强国。新公司化而用之,希望将资金活水有效滴灌到作为经济“毛细血管”的小微企业中。

大佬加持,滴灌通发展异常迅速。2022年3月,滴灌通宣布拿下7000 万美元B轮融资。此后,滴灌通迅速实现“百店计划”。而在2022年12月,滴灌通澳交所被澳门特别行政区批准设立,2023年8月正式运营。

同一时间,滴灌通宣布完成4.58亿美元C轮融资,据滴灌通官方披露,这一轮融资股东背景多元而广泛,来自欧美、中东、东南亚和大中华等地的新进和原始股东,包括大型长线投资机构、私募和风投资金、大学捐赠基金、互联网平台、零售消费集团等。

此后,滴灌通的步伐迈得越来越快,争议愈加激烈。其中,作为一个新的金融模式,“非股非债”突破了此前的认知逻辑,融资模式和法律监管上临着诸多难以解释的地方,关于滴灌通如何定义自己:靠什么盈利、覆盖损失,如何应对风险,是否是监管套利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

最为轰动的一场质疑来自加华资本创始人宋向前,彼时他在各个平台发文,质疑滴灌通及其运营模式:“很遗憾我看不到滴灌通的任何公益属性,也没看出他有任何创新之处,本质上还是个高利贷,是个升级版的P2P。”

此事当时还一度掀起金融圈论战。后来,滴灌通联合创始人及主席李小加以及行政总裁张高波专门召开线上新闻发布会,公开回应相关质疑,解释称滴灌通的投资者都是机构投资者,而非个人投资者,也没有借贷行为发生,所以不是P2P。

但争议从未停止。当下中国一二级市场走到了十字路口,滴灌通的诞生究竟是超越华尔街、史无前例的开拓,还是潘多拉魔盒里放出的未知物种,至今仍没有定论。

素材来源:证券时报、投资界等,万联网综合

十不准下供应链业务的合规整改、风控强化与保量增量

74号文“十不准”监管本质上要求国企供应链公司,一方面“不出风险”,且不能以“金融机构的手段”去控制、转嫁风险,要以“贸易商的手段”去承受并控制风险。另一方面“要有价值”,否则无法获得真实的业务流量,服务不了客户、掌握不了信息也就控制不住风险。

因此在“十不准”监管下,国企供应链公司除了要在制度流程、业务拓展、财务记账、合同签署、业务运营等方面做好整改外,还要在风控能力、培育新业务新增长能力方面给力,以彻底解决监管压力与发展问题。所以,为帮助更多中央企业、地方国企解决这个问题,万联网自2024年2月起,便精心组织5位实战专家,经过7轮打磨,形成第七期“十不准下,国企供应链公司合规整改、风控强化与保量增量专题培训”,期望借此能帮大家解决各种落地难题。

第七期课程将于6月6-7日在英雄之城武汉开启,内容将在前六期200多家央国企500多位高管精英参训基础上做进一步迭代升级,由侧重应对审计、合规整改,升级为侧重风险控制与内控体系打造、以及模式创新、业务落地与增长,紧贴目前国企业务实际,解决当前的业绩考核需求、中长期发展问题

课程核心话题如下,欢迎扫码报名~

1.如何做好制度流程+业务拓展+财务记账+合同签署+业务运营的全面合规整改?

2.如何做好内控,全流程风控、全员风控怎么实现?

3.如何避免掉进别人设计的融资性贸易、循环贸易骗局?

4.如何实质控货,怎么做才算“到位”?

5.如果真实业务场景中只能原地货转或直发怎么办?

6.“瞬时转移”的问题怎么解决?

7.具体什么情况下才能按全额法确认营收?委托加工如何记账?

8.没有主业的怎么回归主业?如何从当地产业集群去保流量增流量?

9.团队人员严重不足,如何高质量实现那么多目标?

10.头部/典型供应链公司的案例?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在线留言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