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供应链巨头战略揭秘:规模扩张、利润提升、深耕产业核心资源力!

2024-09-07万联网 ,李海平?

 

导语

曾几何时,地方国企在低迷的效益泥潭中挣扎,频繁的兼并重组催生了资产庞大的国资巨头。然而,光鲜的资产规模背后,却是主营业务收入的尴尬不足。数百亿、数千亿的资产,竟有大部分沉淀在固定资产与投资性资产中,流动性堪忧。外部融资的困境如同紧箍咒,束缚着这些国企的手脚。

在此背景下,国企亟需激活资产负债表,迅速扩大营收规模。而贸易型供应链业务,便成为了破局的不二之选。更有一些地方政府与集团领导,对中国500强、世界500强的排名情有独钟,甚至下达了上榜任务指标。这无疑为国企供应链业务的发展吹响了集结号与冲锋号。

然而,国企在成立供应链公司的过程中,却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背景现象:

一是盲目跟风。不少地方国企在尚未明确业务领域与经营策略的情况下,便仓促成立供应链公司。这种“先上车后补票”的做法,实则是对资源与时间的极大浪费。

二是示范效应下的合资热潮。厦门、杭州的四家国企供应链上市公司傲视全行业,跻身世界500强。其强烈的示范效应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合资热潮。然而,这种“拿来主义”的做法,是否真的能为国企供应链业务带来质的飞跃?答案恐怕并不乐观。

面对上述现象与背景,我们为国企供应链的发展提出以下研判:

(一)近期目标:做大规模

在供应链业务的初级阶段,国企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资源,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迅速扩大业务规模。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在行业内的地位与影响力,更为后续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中期目标:实现利润增长

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国企应逐步将焦点转向利润增长。通过优化业务流程、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等手段,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这不仅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更是对股东与员工最好的交代。

(三)远期目标:掌控产业核心资源力

在长远的发展中,国企应致力于掌控产业核心资源力通过深耕细作、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手段,逐步在供应链领域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将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的繁荣发展。

一、近期要做规模

我们暂且搁置争议,直面现实:地方国企普遍缺乏流动资产,而地方政府则渴望拥有营收规模庞大的企业。这两点,无需回避,正是当前国企供应链公司面临的实际挑战。基于此,我们继续深入探讨。

国企供应链公司,在初创阶段,其首要任务并非追求盈利,而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保住自己的“番号”。毕竟,生存才是发展的前提。这一点,毋庸置疑,也无需粉饰。正如城市的GDP指挥棒一样,国企供应链公司也必须围绕阶段需求转动,以满足当下的迫切需求。

然而,国企的体制决定了其不可能像私营企业那样灵活多变。一旦确定了发展方向,就必须全力以赴,全线进击。尽管国企的资金成本相对较低,但其运作效率和运营成本却往往高于私营企业。因此,在初创阶段,国企供应链公司想要实现盈利,无异于一种理想化的奢望。团队搭建、业务研究、运营管理、流程制定以及合规风险控制等,每一项都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和精力。

即便如此,国企供应链公司仍需在规模与风险之间找到平衡点。规模太小,难以引起领导的关注;规模太大,又可能带来无法承受的风险。一般而言,县级国企供应链公司能达到5-10亿的规模已属不易,地级市国企供应链公司20-30亿的规模更是难能可贵,而省会城市的国企供应链公司若能突破50亿规模,那无疑是一支优秀的运营团队所创造的奇迹。

当国企供应链公司达到一定的规模后,就必须适时调整战略方向,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这并不意味着短期利润不重要,而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过于追求短期利润可能会限制公司的发展规模,甚至导致公司冒险尝试高风险业务。因此,在规模与利润之间寻求平衡,才是国企供应链公司发展的明智之举。

二、中期要做利润

国企供应链,作为企业的重要一环,肩负着为股东创造价值、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重任。然而,当前国内主流供应链公司的净利润占比营收额普遍偏低,大致在0.3%-0.7%之间,这种收益率的尴尬局面必须得到改观。

(一)直面现状:收益率低迷的挑战

我国供应链行业的领头羊,如厦门建发、厦门国贸、厦门象屿以及物产中大,尽管规模庞大,但净利润占比营收仍显不足,与美国西斯科、嘉能可等公司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收益率上,更体现在经营模式和创新能力上。

(二)探寻出路:金融与产业的结合

供应链企业应充分利用自身的金融能力,做强供应链管理,同时强化金融属性,但又不完全依赖于金融性收入。实业的高周转和差价收益模式,与金融的政策和规模优势相结合,将为国企供应链公司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三)民间供应链金融的困境与供应链投资的新机遇

民间供应链金融由于风险与收益的不对等,往往难以为继。而我们提出的“供应链投资”模式,即深度参与到客户的某一个或几个项目中,将风险转化为投资价值,从而提升收益。这种从“息差模式”到“价差模式”的转变,是国企供应链公司发展的新路径。通过经营产业链,承担风险,分享利润,我们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行动召唤

国企供应链公司必须迅速行动,以金融为工具,以产业为根本,深度融合,共创价值。我们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本土实际,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供应链金融模式。这不仅是提升收益率的需要,更是国企供应链公司在新时代背景下肩负的历史使命。

在追求规模的同时,我们必须注重效益;在强化金融属性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产业的根基。只有这样,国企供应链公司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的繁荣发展。

三、远期要做产业核心资源力

从长远来看,供应链企业必须打造出自己独特的Know-how,塑造出鲜明的产业特色、行业特点和企业特征。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国企供应链公司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从服务供应链到产业链链主的华丽转身

国企供应链公司不应满足于仅仅提供中国式服务,而应积极向产业链链主企业升级转型。这并不意味着必须拥有强大的技术壁垒,但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产业标签和特色。

以美国西斯科为例,它从食材配送起家,逐步整合上游农场、分拣、加工以及下游的分拨、配送等环节,形成了全球化的网络化管理能力,成为全球食材产业链的标杆。嘉能可则打通了大宗矿石到产品的全产业链,从矿山到码头、仓储、运输等环节无一不精。这些国际巨头的成功,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二)国内巨头的启示

厦门建发作为国内供应链巨头,其在钢铁产业链和纸浆产业链的整合上展现出了深度和广度,形成了产业链闭合能力。这是国企供应链公司值得借鉴的范例。我们必须认识到,只有深度整合产业链资源,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综上所述,国企供应链公司的发展路径清晰明了:先做规模抢占市场先机,再追求利润实现稳健增长,最后掌握产业核心资源力确保长期发展。这是一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道路,但只有勇往直前才能创造出属于国企供应链公司的辉煌未来!

那短中期怎么合规做规模,完成集团领导给的营收业绩,同时又能控得住风险?中远期要如何通过深耕地方产业集群实现保量增量?团队没那么多人,要实现系列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怎样与外部民企协同合作?流程风控、全员风控怎么实现?有效内控体系怎么构建?

为了帮助大家解决以上疑问,我们将于9月13-14日在济南举办第十期《“十不准”下国企供应链合规整改、风控强化与高质量发展转型实战课》,这期课程将在历经九期、300多家央国企600多位老总高管参训基础上做了优化迭代。

届时,拥有20多年来持续聚焦大宗商品贸易,供应链集成服务、产业链供应链平台一线实战经验的万联网首席产业互联网专家黄贵生老师将结合当前国企供应链公司转型现状以及“”,以不锈钢和煤炭行业为例,重点讲解国企供应链公司向产业集群合规要营收和利润的落地路径,帮大家解决中长期发展增量问题。

同时,其他4位实战专家老师,将给你逐条解读“十不准”细则、全盘解析近年各类风险爆雷案例事件、并从制度流程/业务拓展/财务记账/合同签署/业务运营等方面带你做好全面风控,学习构建内控体系以此应对审查监管、学习不同业务场景中货权管理的落地路径、借力数据要素深耕产业集提质增效等干货内容。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快来扫码报名上课吧~

改编自深圳供应链,原作者:李海平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在线留言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