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场直击】赵培培:票据助力下的供应链产融生态
赵培培认为,《“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所谈及的“通过金融科技+供应链场景实现核心企业主体信用”显得十分重要。
-
-
【现场直击】杜微:数智赋能转型 产融协同创新
2021年12月21日,万联网、成都市供应链金融协会共同主办的“2021首届中国(成都)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论坛”在成都召开。 在论坛现场,龙腾云创高级副总裁杜微以“数智赋能转型 产融协同创新”为主题进行了精彩分享。
-
-
【现场直击】梁超杰:供应链金融强监管下的创新发展思考
2021年12月21日,万联网、成都市供应链金融协会共同主办的“2021首届中国(成都)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论坛”在成都召开。 在论坛现场, 深圳市先行供应链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梁超杰围绕“行稳致远,和合共生,促进供应链“政-产-融-技”生态化新增长”进行了精彩分享。
-
-
【现场直击】储雪俭:产业供应链物流的数字化转型探索
面对产业数字化的转型升级趋势,储雪俭认为,产业供应链物流服务有了新的需求,而新需求也带来了产业供应链物流服务,需要提供一体化数字化供应链交易集成服务。
-
-
【现场直击】蔡宇江:以数字化方式优化与重构供应链,还需要从本位思维出发
面对数字化浪潮对产业供应链金融的全球影响,联合主办方万联网创始人蔡宇江认为,以数字化方式优化与重构供应链,还需要从本位思维出发。
-
-
北、上、粤港澳大湾区求贤若渴,金融科技人才成了“香饽饽”
面对金融业当前的发展现状,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轮番“求贤若渴”,对金融科技人才的需求可谓有增无减,同时,采取政策奖励、产学合作等措施继而更好地促进产业数字化与金融业转型升级
-
-
十九部委:通过“金融科技+供应链场景”,搭建一体化的信息系统和风控系统
为了更好地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在融资层面上,十九部委提出了两大措施:一是提高间接融资供给质量;二是促进中小企业直接融资。
-
-
嘉宾确认!上海大学教授储雪俭 将出席2021首届中国(成都)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论坛
除此之外,该要如何正确打开产业供应链物流的数字化转型之探索方式呢?也许,储雪俭有独特的个人见解和方法论。
-
-
嘉宾确认!联易融科技集团副总裁杨强将出席2021首届中国(成都)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论坛
数字化是产业在技术时代不断得到发展的关键力量之一。同样地,金融科技是供应链金融的不二法宝。而金融科技在不断打造供应链金融的圈层结构的同时,也逐渐影响着供应链金融生态圈的内部结构和发展态势。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杨强认为,金融科技重塑供应链金融生态圈。
-
-
嘉宾确认!积微物联将参与2021首届中国(成都)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论坛
在产业数字化的发展浪潮下,大多数企业不得不面临企业数字化的转型升级问题。然而,独木难以成舟。在积微物联技术CEO、蓉通微链总经理唐多看来,聚势共生,合能共赢将会是产业发展的新未来。
-
-
嘉宾确认!龙腾云创高级副总裁杜微将出席2021首届中国(成都)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论坛
随着IABCD技术逐渐嵌入各行各业的场景应用,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技术力量既能够赋能企业发展的转型升级,又能够为产业生态圈赋能,打破传统模式的壁垒,推动产业生态圈的参与方与关联方朝着数智化的趋势进一步深入发展。换言之,“数智赋能转型升级,产业生态链接未来”。
-
-
深圳首个!华为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在龙岗区正式启动
回到2020年7月29日,华为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在深圳龙岗区正式挂牌,到今年已有一年的运营时间。在这一年的时间内,该创新中心已赋能258家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24家龙岗区本地生态合作伙伴,为工业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打造10余家数字转型标杆。
-
-
嘉宾确认!成都天府惠融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龚金 将出席2021首届中国(成都)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论坛
于12月21日—22日,万联网将举办2021首届中国(成都)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论坛,嘉宾龚金将受邀参与首届论坛。龚金将以“科技重塑下的产业供应链金融实践”为演讲主题,在峰会现场将会与会嘉宾分享关于金融科技为产业供应链金融的实践活动所带来的影响与变化的个人见解
-
-
嘉宾确认!合合信息智能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李明 将出席2021首届中国(成都)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论坛
于12月21日—22日,嘉宾李明将受邀参加由万联网主办的2021首届中国(成都)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论坛。嘉宾李明将以“赋能产业供应链强链补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数字化风控平台”为演讲主题,在峰会现场将会与会嘉宾分享如何通过金融科技助攻解决产业链供应链的风控问题的方法论
-
-
被曝商票逾期!牧原股份旗下31家公司仍有9家子公司尚存逾期未支付商业承兑汇票
令人备受关注的信息点在于,某证券公司杨某声称,牧原股份存在涉及财务造假风险,还将会面临暴雷的局面。随后,杨某也发出多条微信消息进行澄清。与此同时,这些消息被各大平台比如微博传播得沸沸扬扬,并由此列入热搜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