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 潮新闻客户端 , 2023-10-08 , 浏览:3047

600多年前,一支浩浩荡荡的船队从南京启程,在郑和率领下,开始一次史无前例的远航。而后,千万华人沿着他开辟的新航道,去到新加坡、印尼、泰国,漂洋过海,在不可知的他乡建立希望。

数百年过去,下南洋的主角中出现了大批浙商。到东南亚去!稠密的人口、充满活力的年龄结构、熟知的文化、地缘上的邻近……种种优势,让东南亚成为浙企出海的首选区域。

当“全球化”成为中国公司的“必答卷”,东南亚是绕不开的一道“大题”。东盟,中国最大贸易伙伴,10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在东盟落地生根,东盟成员国都已同中国签订双边“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国与世界共同成长的空间越来越广阔。近年来,浙江对东盟的出口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东盟也是浙江对外投资的主要方向。

“不去东南亚,等于失去了全球市场的半边天。”迎着赤道上的炽热阳光,从浙江延伸出去的地瓜藤蔓正在汲取养分。

拓市 稳链 降本疫情后出海“井喷”

飞机快降落雅加达时,大片水域提醒我们,印尼是“万岛之国”。横跨3个时区,300多个民族,多元又复杂,出海印尼不是一道简单的题。但印尼浙江商会会长伍晋斌告诉我们,仅仅今年前3个月,就有700多位浙商和我们飞过一样的航程。

把因疫情失去的3年夺回来,不论是传统的生产制造业、建筑业、能源行业,还是互联网大厂、技术公司,都在涌向印尼。已经是半个“印尼通”的姚国建告诉记者,每天都有接不完的电话,找他咨询怎么在印尼注册公司。

作为杭州梵泰珂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上个月姚国建承接的杭州跨境电商海外合作园印尼园区已揭牌,“到了印尼的浙商都很兴奋,因为这里是真正的‘战场’。大家来印尼,是来蹚市场的。”

身在印尼的人,都能感受到这个国家年轻的活力和高速发展的脉搏。这里的很多产业还非常基础,数以亿计的印尼人需要更具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记者抵达印尼的前一个月,150余家杭州企业组团来到雅加达国际会展中心,参加第三届中国(印尼)贸易博览会。

“每天有1万人。”姚国建回忆会场当时的人气,“展位上里三层外三层,很多人临时加印名片都来不及。”那次展会,杭企意向订单突破4.2亿美元。

毫无疑问,印尼是浙商出海的宝藏市场。这些年,来自浙江的创业者在印尼慢慢形成了一个圈子,在当地已颇有影响力。去年的印尼巴厘岛G20峰会,就有十几位浙商参加。“风头一时无两。”常驻印尼的振石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王源说,仅振石所在的桐乡一地,就有4位大手笔投资印尼的浙商。

到印尼的浙企,不少是为了寻求产业链上游的资源,或投资,或并购。因为在浙江,资源要素约束矛盾突出,浙商心里清楚,“如果要保持非常低的成本,没多久你的工厂就得像吉普赛人那样到处迁移”。而把根留在浙江,藤蔓延伸到海外,很大程度上确保了国内产业链的安全。

航拍振石集团位于印尼苏拉威西省的一处项目现场。周旭辉 摄

满载着镍铁矿石的船舶,从印尼纬达贝园区码头出发,驶至万里之外的嘉兴港,再把货物运往振石控股集团下属的不锈钢公司——东方特钢。早在2010年,振石在印尼投资镍矿,成为印尼第一家既拥有镍矿资源又建有镍铁冶炼厂的中国企业。今年底,振石印尼硕石项目第一条生产线将建成投产。“通过布局海外,我们打造了一个供应链闭环,从源头确保了产业链的安全。”王源说。

雅加达北部港口保税区,赞宇杜库达工厂,这是杭州赞宇科技收购了印尼杜库达工厂后的新名字。在全球最重要的棕榈油产地就地取材,这里生产的脂肪酸和甘油,一半销往中国,一半销往美国、德国、土耳其等国际市场。把制造基地建在原材料产地,赞宇确保了产业链安全的同时,也降低了成本。赞宇科技印尼公司负责人楼东平告诉记者,10多年来,赞宇科技的年营收翻了5倍,目前正规划在马来西亚建设生产基地。

穿着印尼人爱穿的Batik(当地民族服饰),后备箱里长年放着高尔夫球杆,浙商用印尼人的方式融入印尼。

对于疫情后的这波“出海井喷”,伍晋斌认为,疫情放开后,浙企出海愿望非常迫切,但这不是产业转移造成了“空心化”,相反,有竞争力的企业都在全球供应链重新配置中获得了进化。这不能说是“产业转移”,而是“产业溢出”。在“产业溢出”中,有助于浙企进化为全球化企业,进而带动整个产业链配套商、供应商的进化。

加速本土化 辐射东盟从落脚点到新支点

在联合国亚洲总部所在的泰国曼谷,许多跨国公司也选择将亚洲总部放在这里。

虽然人口体量远不及印尼,但因为消费能力较强,泰国同样是出海东南亚重要的目的地之一,浙商对泰国的兴趣也很浓烈。

“一个更为富裕的东南亚才能成为中国企业新的大市场。将区域总部设在泰国,辐射东南亚,成为越来越多浙商的选择。”泰中罗勇工业园总裁赵斌,近期的日程被安排得密密麻麻,最近两个月,他一天最多要接待10家来考察的企业。

由浙企华立集团投资的罗勇工业园,因其十余年的口碑,已是浙商在泰国的第二个家。入驻罗勇的220家企业中,三分之一是浙企。穿梭不停的卡车,壮观的摩托车“上班族”,夹杂其中的商务车,整个罗勇弥漫着“大干一场”的气氛,这其中就有宁波奥克斯泰国工厂。

“我们在加速泰国本土化发展。”奥克斯泰国制造基地相关负责人说。2018年,奥克斯到泰国拿地投资,投产之时恰逢疫情暴发,一晃就是三年。“最初我们为了规避关税被动走出国门,如今泰国作为新的战略支点,辐射整个东盟市场。”该负责人透露,目前公司正向泰国基地配置资源,包括泰国基地的扩产能计划和本地化安装团队的扩充,“到今年7月,泰国工厂的人数要翻一番。”

不止奥克斯。罗勇工业园内,有三分之一是龙头企业,中策橡胶、银都餐饮设备都想在东南亚大展拳脚,来泰国落脚设厂的理由颇为相似——寻求更低的劳动力成本,或者规避贸易壁垒。但在今年,大家有了共同的目标,深耕本土,辐射东盟,这是一个新支点,也是一个新起点。

全球遭遇逆风逆流,中国制造面临史无前例的巨大挑战。对身处其间的浙江制造企业来说,海外布局并不意味着绝对安全。欧美市场仍要大力开拓,但不确定性是肉眼可见的,相较之下,家门口的东盟市场,有着可观的潜力,有望成为全新的增长点。

“今年我们在研发适合东南亚市场的产品,预计年底能上市。”银都餐饮泰国阿托萨工厂负责人陈建明称,目前银都正在调整泰国的销售战略,“东南亚市场对泰国产地很认可,以泰国为支点,我们打开东盟市场更容易。”

带着一群“泰哥泰妹”,中策橡胶泰国公司总经理陈华把东南亚市场销售比例从5%拉升到了20%。泰国水果运输车多,中策专门开发了新品轮胎,还因此填补了细分领域里载重皮卡的空白。

9年前,中策为了应对美国反倾销而落户泰国。但现在,陈华告诉记者:“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巨大机遇面前,有实力、有竞争力的企业会想得更长远一点,在已有海外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自己在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

距离罗勇工业园2个小时车程,是北柳府的正泰新能科技有限公司泰国基地。在泰国人的春节——宋干节前夕,正泰新能正在繁忙扩产中,预计今年泰国基地的产能将提升100%以上。“企业的藤蔓延伸出去,把国外的优秀资源嫁接回来,反哺国内产业高质量发展。”正泰新能相关负责人说。

藤蔓在新的土壤落地生根后,还会结出新的小地瓜,即区域中心。这一点,在我们采访中不断被验证。离开时,陈建明告诉我们,罗勇园区开始出现了“抢地”“抢人”,宁波、温州和金华的企业拿地建厂的热情尤其高。我们向赵斌求证,他笑着说,罗勇在疫情三年一直没停步,园区一期的确不够用了,但是二期去年底已经达到了招商要求,仿佛就为今年特意准备一般。

正泰新能泰国工厂电池车间里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周旭辉 摄

互惠互利 融为一体给世界带来中国机遇

唯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走出去的浙企,深谙这个道理。

陈华在中策厂房外,建造了一条数公里长的绿色长廊。恣意的阳光下,茂盛的爬藤植物长满了廊架,长廊里有类似杭州“小红车”的共享单车,还有奶茶店、咖啡店。

“开始只有一小段,后来我们发现员工都很喜欢到长廊休息,所以不断延伸,就有了现在的绿色长廊。”凭借着尊重与关爱,陈华成为当地企业敬重的“大姐”,在泰国9年,她策划过集体婚礼,在深深了解泰国人的想法和做事风格的基础上,她能轻松解决工人上班偷懒、迟到、旷工等情况,而她身边的泰国人,也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做事风格有了一定了解和适应。

每年1月1日,中策会奏中国国歌、升中国国旗,然后再奏泰国国歌、升泰国国旗。“你看,基本上我们园区内的中国企业,也都会在门口放泰国四面佛,这是尊重员工的信仰。”中策泰国公司5000名员工中,92%是泰国人。

如今,中国企业集聚的泰国罗勇府,已成为泰国收入最高的区域。作为罗勇工业园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中策鼓励泰国员工参加在职教育,对取得学历学位证书的员工给予一定补贴。同时,每年定期输送泰国籍班组长到杭州培训,学习中国先进制造技能,也学习中国文化。

在赤道阳光的直射下,在印尼的楼东平身着Batik,和印尼员工打成一片。他告诉记者,为了让印尼员工了解中国、体验中国速度,公司决定在今年雅万高铁开通后,组织印尼员工分批次前往乘坐。这个令人兴奋的决定,在公司印尼员工当中传遍了。

印尼员工逢年过节、结婚生子,常会邀请中国同事参加。“中国春节吃什么?”“怎么做印尼炒饭?”“种辣椒有什么好办法?”……一次次饭后闲谈、欢声笑语中,中国员工和印尼员工成了交心的好友。

已经成为印尼电表市场“一哥”的海兴电力,则流传着一句玩笑话:铁打的本地员工,流水的中国员工。原来,公司的管理层中,十年以上工龄的本地员工占到一半以上,他们收入在五六千元到一万元不等,在当地算很不错的收入。在公司的休息区,记者还看到了专为本地员工准备的休息区。“只有和本地员工融为一体,让他们日子过好了,我们才能长久发展下去。”公司亚洲区负责人李国华说。

为投资所在地提供就业岗位,为当地员工提供体面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已经成为浙企深耕本地的共识。从提供就业,到通过技能培训为当地培养成熟的产业工人,再为当地经济作出贡献并最终惠及当地人。

王源不曾忘记,他所跟进的振石的第一个项目,落户在印尼格贝岛。这个只有2000户左右居民的岛屿,居民从前多以捕鱼为生,随着振石的到来,他们纷纷进入振石的镍铁厂工作。“振石为他们修路,解决用电、饮水等基本所需,我们眼见当地居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特别令人欣慰的是,当地之前一年出不了三个大学生,随着经济改善,之后一年出了几十个大学生。”他说。

不论你是传统生产制造业、建筑业、能源行业,还是互联网大厂、技术公司,只要你想要拓展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市场,欢迎报名由万联网推出的“东南亚出海与国际化高端研学项目”。

我们将通过1天的国际化供应链论坛、3天企业出海与国际化高端培训、5天新加坡、马来西亚新山、印尼巴淡岛营商环境实地考察,帮助企业解决出海战略布局、落地实践、拓展当地资源三大关键问题。

来源:潮新闻客户端

WWW.10000link.com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文章来源于潮新闻客户端

相关新闻

返回
顶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